分工\生产服务业和产业融合的因果辨析

[摘 要]现有文献对生产服务业和产业融合的成因把握得过于模糊,对其因果联系也不明确,甚至颠倒其因果,其原因在于很少将分工、生产服务业与产业融合三者统一分析。为了提炼和修正现有相关研究成果,解释生产服务业和产业融合的根本原因,该文分析出“分工→生产服务业→产业融合”这一关系链,即:分工深化促进了生产服务业的发展,而生产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产业融合。

[关键词]分工;生产服务业;产业融合;因果辨析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13-0065-02

1 问题的提出

当前,全球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两个明显趋势:

一是各国生产服务业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在:生产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增长迅速;生产服务日益重要,其在先进生产系统中的角色逐渐从“润滑剂”变为“生产力”,再转化为如今的“推进器”。

二是产业融合现象加快。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传统边界逐渐消失;运输业、仓储业和邮政业相互渗透,形成现代物流业;电力公司、天然气公司和石油公司通过并购促使电力产业和天然气产业的融合。

理论界对这两种现象做了大量研究。但是,现有研究对其出现的根本原因及其因果联系把握得不够准确。两种现象为何近年来才出现大发展?产业融合现象为何与生产服务业的发展相联系?它们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已有研究对这些问题缺乏解释力,其原因就在于没把握好分工、生产服务业和产业融合的因果关系。陈宪、黄建锋(2004)指出,多数学者将服务业的增长归结于城市化水平、政府规制、技术进步水平、人口密度等片面因素,不能解释服务业增长的全部,而服务业增长的背后真正起决定作用并能做出一般解释的应该是“社会分工”因素。但他们没有揭示生产服务业和产业融合的因果关系,只是简单地归结为两者相互依赖,没分清因和果。马健、葛扬和吴福象(2009)则认为产业融合是因,生产服务业是果,这颠倒了两者的因果关系。本文提出“分工→生产服务业→产业融合”这一因果关系链,正是为了提炼和修正现有相关研究成果。

2 文献述评

目前学术界关于生产服务业发展原因的观点主要有:Bhagwati(1984)提出制造业生产分割程度不断加深会促使服务链接的增加,即表现为生产服务的快速增长。John Tschetter(1987)指出美国1959—1986年影响生产服务业增长的因素有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最终消费构成和商务活动。

但是,这些原因都是表面和片面的,生产服务业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分工的深化。亚当•斯密强调,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源泉。马克思认为分工与协作产生的集体力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李江帆(1996)指出,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发展,使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加强,相互依赖程度加深,引起对一些生产服务业的需求迅速上升。杨小凯和张永生(2000)指出:分工的演进是专业化的收益和交易费用两难冲突折中的结果。交易效率提高会使迂回生产链条加长,出现一些新的行业。在当代,“新的行业”多指生产服务业。因此,生产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分工深化的必然要求。

对于产业融合的原因,已有研究也仅停留于表面原因,如技术进步、放松规制等,缺乏对其根本原因的把握。这与时代局限性有关,毕竟产业融合是20世纪80年代后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运用才开始出现的事物,学者很自然地将信息技术看成产业融合的原因。事实上,产业融合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服务的发展和投入,信息技术的应用只是生产服务投入的一种表现形式;放松规制是政府的制度创新,同样可看成生产服务投入的一种。

因此,本文将产业融合定义为“产业间或产业内通过一种或多种生产服务的切入,整合资源,发挥1+1>2的作用,所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模糊甚至消失”。可是,有些研究颠倒了生产服务业和产业融合的因果关系。如马健、葛扬和吴福象(2009)利用制造业产值和生产服务业产值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产业融合是因,生产服务业是果的结论。其错误在于选错了数据。用人均生产服务业产值和中间投入服务化程度的数据分析才能准确反映出生产服务业发展与产业融合之间的因果关系:影响制造业产值增加的因素很多,并不能全部归结于产业融合,中间投入服务化程度更能体现产业融合的强弱;生产服务业总产值的增加很可能是经济总体量的增大所引起的,从而无法真实反映生产服务业发展的状况,人均生产服务业产值更能体现生产服务业发展的真实状况。尤其是将我国与他国进行比较分析的时候,如果采取生产服务业总产值进行分析会夸大我国生产服务业发展水平。

3 因果关系链的建立与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条逻辑性很强的因果关系链。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要增长必然要求分工不断深化;分工不断深化体现在生产迂回性的不断提高,从而促使生产服务业发展;产业间或产业内通过一种或多种生产服务的切入,整合资源,发挥1+1>2的作用,从而发生了产业融合。可以将这条关系链表述为“分工→生产服务业→产业融合”。下面将进一步检验此因果关系链。

3.1 分工深化促进生产服务业的发展

由于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因此人均GDP的不断增长意味着分工的不断深化。格鲁伯和沃克(1989)指出,生产服务是服务部门中最大的组成部分,也是增长最快的组成部分。因此,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的增大也意味着生产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增大。研究表明,随着人均GDP的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越来越高。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分工的深化很可能会促使生产服务业的发展。

下面进一步用人均GDP和人均生产服务业产值的数据进行检验。中间需求率在50%以上的行业是以提供生产服务为主的行业,简称生产服务业。根据2007年中国135部门分类的投入产出表和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可计算出2001—2007年我国人均GDP和人均生产服务业产值,结果如表1所示。

以人均生产服务业产值为被解释变量Y,人均GDP为解释变量X,利用SPSS软件分析可得回归方程:

Y=0.008X1.36,R2=0.978

回归的结果显著有效,由此可见,人均GDP对人均生产服务业产值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人均GDP增长代表分工深化,人均生产服务业产值增长代表生产服务业的发展,因此分工深化能促使生产服务业的发展。

3.2 生产服务业的发展促使产业融合

本文特选了中国、捷克、芬兰、日本、德国、法国、美国七个国家进行分析。由于各国统计口径有差异,尤其是我国与他国的统计口径出入较大,为了统一口径,方便比较,本文利用这七国2005年OECD 48部门分类的投入产出表进行计算,得出七国人均生产服务业产值以及各产业的中间投入的服务化程度,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生产服务业产值越高,产业的中间投入的服务化程度也就越高(尤其是工业),产业的中间投入的服务化程度越高表示产业融合强度更大。因此,生产服务业越发达就越能促进产业融合。

由于工业和服务业的产业融合最明显,下面以工业为例进一步加以检验。将工业的中间投入的服务化程度当成被解释变量Y,人均生产服务业产值当成解释变量X,利用SPSS软件分析可得回归方程:

Y=0.010X0.363,R2=0.983

回归的结果显著有效,由此可见,人均生产服务业产值的增长对工业的中间投入服务化程度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生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产业融合。

3.3 注意的问题

“分工→生产服务业→产业融合”在时间逻辑顺序上也可得到证明:社会发展的过程总是先有分工,后才有所谓的生产服务业;而生产服务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催生产业融合这种更有效提升生产率的方式。归根结底,后两者出现的根本原因都在于分工的深化。但是在分工和产业融合之间会因为缺乏中介而难以解释它们的关系,因此生产服务业的介入刚好给分工和产业融合之间搭了一座桥,圆满地解释了分工、生产服务业以及产业融合三者的关系。当然,一旦这种关系得以建立,往往就会形成互动的机制,但根本的因果关系不能混淆。就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因果联系一样,前者决定后者,后者也反作用于前者,但不能因为后者能反作用于前者而否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根本因果关系。对于“分工→生产服务业→产业融合”这一因果关系链,也要注意这一点。

4 结论及其运用

综上所述,“分工→生产服务业→产业融合”这一因果关系链是成立的,并且它可以很好地解释上文提到的问题:

(1)生产服务业和产业融合为何在近年来才出现大发展?

由于分工的深化需要积累的过程,只有到了近年来(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分工才得以空前性深化,这才促使生产服务业的大发展,从而促使产业融合的普遍发生。

(2)产业融合现象为什么主要与服务业的发展相联系?

由“分工→生产服务业→产业融合”这一因果关系链可知,生产服务业是因,产业融合是果,果的出现当然得与因相联系。

(3)生产服务业和产业融合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分工→生产服务业→产业融合”这一因果关系链告诉我们,这两者出现的根本原因正是分工的深化。

参考文献:

[1]李江帆,毕斗斗.国外生产服务业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11).

[2]陈宪,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10).

[3]马健,葛扬,吴福象.产业融合推进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9(6).

[4]李江帆.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的评估依据与评价指标[J].经济新论,1996(4).

[5]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推荐访问:辨析 因果 分工 服务业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