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摘 要:中国知识服务业的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国际竞争力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中国要建立创新型社会,就要注重知识服务业的发展,要从战略高度制定知识服务业相应的发展规划,建立相应的支撑体系,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发展壮大知识服务企业等。

关键词:知识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贸易竞争指数

中图分类号:F127.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06-0020-04

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服务业及各国基于服务业进行的国际服务贸易在国际经济中地位的迅速提高,服务业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已经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一种无形的生产要素,其重要性日益提高,知识服务业成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实践中迅速发展,在学术界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一、知识服务业的定义及特征

对于知识服务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美国商务部认为知识服务业是提供服务时融入科学、工程、技术等产业或协助科学、工程、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的服务业。涵盖的行业包括通讯服务、金融服务、商业服务(包括电脑软件,电脑及资料处理,研究发展与工程服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1年7月3日第99号调查研究报告将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知识服务业定义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即运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化手段的现代知识服务业,其产品价值体现在信息服务的输送和知识产权上,包括计算机软件与信息加工服务、研究开发测试服务、市场服务、商务组织服务(管理咨询、员工招聘服务)和人力资源开发服务等。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指出:知识服务业是指与知识创造、累积或扩散有关的经济活动,它是技术与人力资本投入密度较高的产业。同时OECD认为,知识服务业的范围涵盖运输仓储、邮政、通讯、金融保险、工商服务、社会及个人服务业。综合以上现代知识服务业的定义,笔者认为知识服务业是对信息流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储存并转化为可用知识,为用户提供信息资源和信息管理的服务行业。

知识服务业具有以下特征:(1)知识服务业提供特殊的产品和服务,依赖高素质的人力资源。(2)知识服务业不仅有增值性、收益性高的特点,而且其乘数效应、带动效应巨大,具有强大的集聚性和广泛的辐射性。(3)知识服务业的出口使国际间直接投资大大提高。(4)知识服务业创新活动活跃、专业化分工精细,知识服务业组织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组织形式灵活多样。

二、中国知识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知识服务业竞争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知识服务业还处于初级阶段,知识、科技及资本含量较低,产业规模和扩张能力积累还十分有限,产业发展受城市化水平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制约,城市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对中国知识服务业发展的“瓶颈”效应比较明显。

对于中国知识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可以用以下数量指标来反映:

(一)贸易竞争指数

贸易竞争指数是指某国某一产业或产品的净出口与其进出口总额之比,用来说明该国该产业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国外大多数学者将其称为“可比净出口指数”(Normalized Trade Blance,简称NTB),用公式表示是:NTBit=(Xit—Mit)/(Xit+Mit)。其中,Xit为i国t产业或产品的出口指数,Mit为i国t产业或产品的进口指数。该指数的取值范围为(-1,1),当其值接近0时,说明比较优势接近平均水平;大于0时,说明比较优势大,且越接近1就越大,竞争力也越强;反之,则说明比较优势小,竞争力也小;如果NTBit=1,意味着该国第i种商品只有出口没有进口,反之,则表示只有进口没有出口。贸易竞争指数作为相对值,剔除了通货膨胀等宏观总量波动的影响,也能反映出一国贸易的真实竞争力。目前在统计上并没有知识服务业的专项数据,为反映我国知识服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选取了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8个部门,这8个部门基本涵盖了知识服务业的范围,尽管知识服务产业不只包含这8个部门,这8个部门也并不都属于知识服务产业,但通过计算这8个部门的贸易竞争指数仍能衡量中国知识服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表1是2001—2006年中国知识服务业8个部门贸易竞争指数的动态演化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2001-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的总体竞争指数始终小于0,但数值逐渐接近0,这表明中国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力仍处于比较劣势,但竞争力不断上升。这与中国近年来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是分不开的。从各行业的贸易竞争指数来看,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 贸易竞争指数一直大于0。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及广告、宣传业两个行业贸易竞争指数除2002年外都处于大于0的状态,且数值不断增大,但与1相比,差距仍很远,这说明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及广告、宣传业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且竞争能力快速增长,但总体上竞争能力仍较弱。中国近年来大力发展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尤其是软件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及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比,整体竞争力仍偏弱,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大,对外交往不断增多,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在广告、宣传这一知识服务产业上,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将不断提高。

2. 贸易竞争指数一直为负。保险行业、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这三个行业贸易竞争指数一直小于0,说明这些行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其中保险服务业出现负数值越来越大的情况,说明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日益减弱,这与加入WTO以后,保险市场的逐步开放有关,国外的保险企业纷纷进入中国,中国的保险企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领域,贸易竞争指数接近于1,这说明在这一领域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比较弱,比较依赖国外的专利技术,尽管近年来中国的专利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因此,应该进一步增加专利的数量,同时提高专利的质量和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能力,改变在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领域贸易竞争能力接近于1的现状。咨询行业尽管贸易竞争指数一直为负,但数值逐渐接近于0。咨询行业在中国属于新兴产业,2005年以来发展迅速,国际竞争能力显著提升,有望在短期内将贸易竞争指数变为正数。

3. 贸易竞争指数先正后负。通讯服务、金融服务贸易竞争指数都曾经为正数,但近几年都变为负数。通讯服务业波动范围不大,贸易竞争指数始终在0左右,这显示随着通讯服务业的对外开放,竞争变得越发激烈,中国的通讯服务业还有待进一步增强实力。金融业是国家的经济命脉,贸易竞争指数自从2002年由正转为负,除2006年外,贸易竞争力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这说明中国在金融领域基本上只进口不出口,有相当大的劣势,国际竞争力水平低下。但是,这几年由于中国金融服务业市场的对外开放,大量外国金融业进入中国市场,给中国金融行业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所以,中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处于一个不断上升的水平。2006年贸易竞争指数的较大程度的降低,与2006年WTO金融业过渡期结束有关。

4. 贸易竞争指数先负后正。电影,音像行业的贸易竞争指数经历了先负后正的过程。在这一领域,欧美、日韩及港澳台地区对大陆有较大的出口,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文化产业的逐渐发展壮大,2006年出现了微弱的竞争优势。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奥运会等一系列大型活动的举办,在这一领域,中国将会出现更大的贸易竞争优势。

(二)进出口行业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知识型服务贸易占总服务贸易额的比重还很小,占据中国服务贸易额比重较大的还是传统的资源和劳动力密集型服务业,如旅游、建筑等部门,这说明中国知识服务贸易还处于初级阶段。

从总量上看,保险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权利费、咨询、广告和宣传等五个领域贸易额所占比重较大,通讯服务、金融服务和电影、影像所占比重很小。在出口方面,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广告、宣传占有较大的份额。在进口方面,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权利费,咨询占有较大的份额。

在进出口方面都占有较大份额的有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两个领域。其中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大于进口,显示中国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尤其是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将会继续扩大。而咨询产业则是中国知识服务贸易进出口和总量的第一大领域且进出口相当,咨询业在中国知识服务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使企业对咨询的意识越来越增强,为中国咨询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与其他知识服务业部门相比,中国服务贸易额所占的比率较大,而且贸易结构处于一个比较平衡的状态。但是,中国的咨询产业呈现出杂、散、量多的现象,市场需求还远远没有开发,需要进一步培育、催化、激活,咨询业无论从认识、素质,还是综合实力,都在发展过程之中,还不能真正适应市场的高层次需求。中国要想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咨询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广告、宣传领域,出口大于进口,但差距不大,这显示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对外交往的增多,中国的影响力逐渐增大,在广告宣传领域具有了较大的国际影响力。在保险、专有权利使用费和权利费两个领域,出口比进口要小很多,这一方面显示中国在这两个领域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则显示,中国在这两个领域竞争力偏弱,需要依靠大量进口来满足需求,今后要大力发展这两个领域。

在通讯及电影、影像两个领域,进出口相当,但所占比重都很小。这两个领域开放程度不够,国家实行了一定程度的保护,随着改革的逐渐深入,今后在进出口方面都会有较大的增长。在金融服务方面,进出口所占比重都很小,但进口要大于出口。金融业是经济的命脉,加入WTO后,中国金融业已经逐步开放,面临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今后,金融服务在知识服务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将逐渐增大,一定时期内,进口还会呈现大于出口的趋势。但是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进程的加快,对外交往的加深,中国金融企业的竞争力将日益增强,在进出口上将逐渐平衡,甚至有望出现出口大于进口的局面。

三、中国知识服务业的发展对策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知识服务业贸易竞争指数总体上处于比较劣势,中国应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建立创新型社会,加强知识服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知识服务业在中国处于起步阶段,既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较大的困难,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快发展。

1. 从战略高度制定知识服务业相应的发展规划。目前对于知识服务业的配套政策还没有出台,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对于知识服务业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应该从战略的高度认识知识服务业的重要作用并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

2. 建立知识服务业支撑体系。针对中国知识型产业目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应该在全国建立一个知识服务业的支撑体系,其中包括:政府主管部门、高新技术企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各种类型的知识服务中介机构和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四个部门。政府主管部门和高新技术企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是支撑主体,而知识服务中介机构和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则是支撑对象。

3.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提供相应的扶持政策,以积极推动知识服务业的发展。知识服务业具有高增值性和高收益性,知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与政府一定的鼓励和扶持优惠政策是分不开的。因此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实施鼓励和扶持优惠政策,向某些部门和地区适当倾斜。

4. 提高中国知识服务业的知识和技术含量。知识服务业主要提供的是知识和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和服务。是否掌握先进的技术关系到中国知识服务业企业能否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以及能否实现在国际竞争中夺取主导权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加大高新技术对知识服务业的渗透程度。同时,加强通讯建设、网络环境、信息化平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一个有利于知识流动和扩散的环境,以促进知识服务业的成长、发展、壮大。

5. 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发展壮大知识服务企业。知识服务业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包括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家管理人才,要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和激励制度,积极吸引海外相关人才回流和人才流动。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可以考虑在政府的引导和帮助下,培育一批业务实力雄厚、创新能力强的“先锋”企业和专业人才,进而带动中国知识服务业的整体发展和增强中国知识服务企业向外拓展的能力。

6. 把握好对外开放的节奏。应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制定一个循序渐进的开放程序,重点是把握住在开放的同时进行适度保护,以避免给一些竞争力较弱的行业带来较大冲击。根据不同行业的发展情况和竞争力特点,渐进地开放服务市场,在发展的基础上,以开放进一步促发展。对一些缺乏竞争力的幼稚产业,尽可能在《服务贸易总协定》允许的时间与范围内予以适当保护。对受冲击不大的行业,开放步伐可以大一些,这样更加有利于竞争力的提高。而对受冲击较大的行业如金融、保险等行业则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可以分时间、分地区、分阶段逐步开放。

参考文献:

[1]查贵勇,刘光溪.入世后知识服务业发展策略浅议[J].国际经贸探索,2004,(20).

[2]孙欣.知识服务业的发展及其特征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2,(10).

[3]李思一.知识服务业的发展和我们的差距[J].国际经济技术研究,2001,(4).

[4]李兴文.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之比较分析与发展思路[J].商业经济文荟,2004,(5).

[5]方民生.从战略高度研究知识服务业[J].浙江经济,2000,(11).

[6]金雪军,毛捷,潘海波.中国知识服务业发展问题探析[J].软科学,2002,(16).

[7]陈兴淋,王巧梁,徐希明.我国知识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5,(5).

责任编辑:焦世玲

责任校对:武占江

推荐访问:中国 服务业 国际竞争力 知识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