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中国梦”不是一个虚幻的梦,它是一个充满深刻内涵的梦。这一深刻内涵就是国富民强,而国富民强的根本指向则是人民幸福。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是习近平在当选国家主席之后的就职宣言。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阐释了“中国梦”。现在,“中国梦”已成为全党上下、全国人民热烈讨论的话题,也再次成为世界舆论阅读中国的重要关键词,甚至国外媒体也广泛关注“中国梦”如何与“世界梦”相连。

“中国梦”事实上是一种深刻政治理论的通俗表达,也正因为其通俗性,可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并得到广大民众的积极响应,把“个人的梦”与“中国梦”有机统一起来。

如果说,经济腾飞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最大特征,也是过去十年国际社会最热议话题;那么,“中国梦”正在成为今日中国的最大特征,并可能成为未来十年最流行的政治词汇之一。

根本指向是人民幸福

“‘中国梦’不是一个虚幻的梦,它是一个充满深刻内涵的梦。这一深刻内涵就是国富民强,而国富民强的根本指向则是人民幸福。没有国家富强,当然没有人民的幸福;但是,如果没有人民幸福,不把‘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作为国家富强的目标,就会失去国家富强的内在动力。”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上祥记撰文表示。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是要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就是要始终明确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这一本质属性。有了认知认同,我们才能更加自信、自觉、自强,努力建设强盛、文明、和谐、美丽之中国。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勾勒出的美好图景,最终统一于人民梦的历史语境。“大河没水小河干”,近代中国的百年奋斗,不断证明着一个朴素道理,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唯有将个人之梦寄托于国家之梦、民族之梦,梦想才有成真的可能。

在中国梦的雄壮交响中,无论是实现国家民族的繁荣富强,还是追求普通个体的幸福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最催人奋进的旋律。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从实现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到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到构建覆盖13亿人的保障体系……国泰则民安,民富则国强,伟大的中国梦,使个人梦想有了广阔空间。

在这个意义上,“宏大叙事”的国家梦,也是“具体而微”的个人梦。中国梦,最终是由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个体梦想汇聚而成。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生出彩机会的渴望,正是中国梦最富生命力的构成。

人人都有追梦的权利,也都是梦想的筑造者。如果说,

“大河没水小河干”阐明的是命运共同体逻辑;

“小河有水大河满”,则揭示了发展进步的动力机制。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中国梦的实现,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个体梦想的实现,正是国家梦想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必备条件。

一切为了人民,梦想便有了牢固的根基。淮海战役战场上一望无际的手推车,见证了人民战争的伟力;安徽凤阳小岗村18个鲜红的手印,标注着人民改革的精神。人民群众的创造实践,是创造历史不竭的源动力。正是得到了人民的拥护支持,尊重了人民的首创精神,激发出人民的无穷力量,我们才在披荆斩棘的奋斗中,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释放了社会发展的活力,开辟出一条生机勃勃的复兴之路。

历史证明,个人的前途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而每一个人的奋斗努力,都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阶段,最大程度吸纳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发展,最大程度促进全面小康的共建共享,最大程度动员全体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就能激发每个中国人的进取心和创造力,就能在逐梦之路上始终有众志成城的民意支撑,始终有破浪前行的不竭动力。

伟大“三部曲”

每一个时代,都有一种主流价值观的存在,它是一个时代的思想共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是我们最大的理想,是我们共同的思想基础。这种理想,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决定了民族复兴的宏伟指向。

从人类历史来看,中国文明是独一无二的。中国文明数千年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屹立在世界东方。只有到了近代,中国因封闭而落伍,因落伍而挨打,因挨打而奋起,这就有了孙中山“振兴中华”的夙愿,但是并没有找到真正的复兴之路,中国仍然加速衰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总量比重从1900年的12.0%下降至1950年4.6%。此时的中国是2000年来特别是200年来,占世界GDP总量最低的历史记录,也是世界绝对贫困人民最多的国家。

那么20世纪下半叶,中国是否能够发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中国能找到摆脱绝对贫困、摆脱极端落后的面貌、实现小康水平、小康社会、重新崛起和伟大复兴之路吗?历史给予回答:到2000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比重达到11.8%,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显示了中国先衰落后崛起、先挨打后自强的历史轨迹,也为实现21世纪“中国梦想”奠定了历史的大台阶。

进入21世纪,中共中央提出了伟大中国“三部曲”:第一部曲,用20年时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在时间过半,任务超额过半,十八大又围绕这一核心目标系统地设计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目标体系。第二部曲,再花30年时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部曲,在整个21世纪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就是伟大人民、伟大国家、伟大民族的“中国梦想”的“三部曲”,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使命,领导十几亿人民一同建设、一同创造、一同分享、一同实现伟大中国梦想。

中国的伟大复兴根本上是文化和文明的复兴,中国的复兴是有根的复兴,有历史之根、文化之根、文明之根,才能形成参天大树,也才能形成浩瀚林海。

中华文明所蕴含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哲学思想,“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将成为中国文明复兴的不竭的“源头活水”。“亦古亦新”的21世纪中国文化,将如浴火重生的凤凰,以美妙的身姿照亮整个人类的天空。

中国的伟大复兴是全面的复兴,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天。中国将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中国将创造人类历史前所未有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

中国的伟大复兴将推动人类走向世界大同。21世纪的中国将成为和合型的世界大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共同繁荣、构建和合型的国际秩序,为人类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如同万里长征之路,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世纪长征,是通过一件大事接着另一件大事干出来的。我们还要发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长征精神,这是对自古以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发扬光大,并向世界展示的“中国精神”。

中国梦也应是世界梦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的巨人,不管她是兴盛还是衰落,是富强还是贫弱,她始终是一个世界巨人。她不仅不懈地追求“中国梦”,还不断地追求“世界梦”,这就有了“天下太平”、“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梦想。

21世纪,中国的“世界梦”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把它概括为“大同世界”。在当今世界,有239个国家和地区、几千个民族、70亿人口,他们共生一个地球,共处一个天下,是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就需要构建美好的世界。这就是持久和平的世界,不是战争动荡的世界;是共同发展的世界,不是极不平衡的世界;是共同繁荣的世界,不是贫富悬殊的世界;是绿色生态的世界,不是环境灾难的世界。这一“大同世界”不仅是中国人民自身的需求和梦想,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愿望和梦想。

“大同世界”并不是乌托邦,更不是可望不可及。这就是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互利共赢”的主张,反映在五个方面:

第一,经济上,世界各国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互利共赢,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向更加平等、更加公平、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促进南北国家大趋同趋势,根本改变过去两个世纪的大趋异趋势,使世界走向共同繁荣、共同富裕、共同进步。

第二,政治上,世界各国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和平共处、和睦相处,共同推动全球治理朝向更加民主、更加公正、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提高南方国家在世界与区域事务的发言权和投票权,根本改变长期以来北方国家垄断世界事务的话语权和决策权,使世界事务能够共同承担、共同协商、共同治理。

第三,安全上,世界各国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尊重独立处理安全事务的自主能力,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反对武力干预或威胁,根本改变长期以来北方国家主导的霸权稳定,促进世界多种形式的多边安全、合作安全、集体安全,积极应对各种全球性、地区性传统不安全和非传统不安全挑战,维护世界和平。

第四,文化上,世界各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促进和保护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多样化、多元化、民族化,倡导世界各国文化开放包容、继承创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根本打破长期以来北方国家的文化霸权、媒体霸权,使世界各国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第五,生态上,世界各国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应对全球生态环境危机、气候变化危机,构建“天人合一”的世界,共同走绿色发展道路,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共同建设绿色世界。

中国与世界各国是同舟共济,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共同呵护地球家园。中国的“世界梦”就是对人类发展作出更大、更多、更重要的贡献。这就是天下太平、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总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超越中国发展层面,着眼于发展之后的中国选择。这种选择,让中国有了更强劲的精神动力,让世界明了中国的追求。这,就是中国梦的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

(据《人民日报》等整理)

推荐访问:中国 内涵 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