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步入痛苦的纠偏阶段

倪建军

经济学博士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不管人们多么不愿意承认,但世界经济的一个黄金时段确实已经渐行渐远。英国财政大臣达林宣称英国正面临60年来“可能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这显然并非危言耸听,但却在英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认为达林的说法击碎了人们对于未来仅存的一点美好憧憬。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人们由于惯性还没有适应经济放缓、停滞甚至衰退带来的冲击。而对于美国经济处于“二战以来最糟糕的时期”、“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休克”等提法,美国人的认同度已经越来越高了。

进入21世纪,低利率下低通胀高增长难能可贵地相伴走过了七年,充足的资本结合低价的劳动力,即使没有多哈回合推动,国际贸易也长足发展。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似乎各有所得,发达国家信用最差的民众都贷款买了房,而发展中国家也获得了充实的外汇储备。回过头来审视这一阶段,我们越来越发现,这种世界经济的发展是难以持续的。正如一直以来讨论的世界经济失衡问题,各国都在观望这种失衡到底能走多远,现在总算以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世界经济疑似滞胀,宣告进入了令人痛苦的纠偏阶段。价格低廉往往会刺激过度消费,这不仅仅只适用于石油等大宗商品,还包括资本品和一般商品,而通货膨胀、经济增速放缓就是一种方式有些激烈的纠偏。

需要调整的,首先就是现有的国际经济体系中不能“一股独大”,要重新设计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关切的国际经济机制。美欧确实是世界经济中的“权重股”,美国经济的些微涨跌就引起世界经济的潮起潮落,殃及其他国家。但现有的世界经济机制缺乏有效的制衡措施,来冲销这种“一股独大”给市场带来的不可避免的波动,特别是在美国经济霸权已经在走下坡路的时候。由于美国在次贷危机中不负责任地借助美元的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地位转嫁本国的经济风险,因此可以考虑选择美元之外的货币特别是亚洲发展中国家貨币,作为世界主要的储备、交易货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衡美国滥用过大的国际经济影响力。同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机构中要进一步提升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使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得以顺畅传达。

其次就是发展中国家要挤压所谓“成本优势”里的水分。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制造的廉价商品的成本实际上并不廉价,前些年美欧国家享用低物价、低通胀,事实上是由发展中国家承担了过多的劳动力、土地、能源、环境等成本,这些被刻意压制的成本也掩盖了生产效率、能源效率等方面的不足,优胜劣汰效应未能充分体现。这些成本必须通过价格得到尽可能真实的反映,使得政府和厂商能真正珍惜劳动力、土地等资源的有限和脆弱,而国家和企业竞争力的获得也可以回归到依靠创新和提高效率的正道。这个价值回归的过程也是劳动者更合理地分享经济成长红利的过程,有助于培育消费者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主要的作用。实际上,按照一般经济规律,成本优势只能是暂时的,不可能更不应该长久,而机制优势、创新优势以及金融优势等才有事半功倍之效。

最后就是发展中国家不要急功近利地依赖较成熟的美欧市场,而忽视培育呵护国内市场。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勤劳和节俭现在看来似乎不是一个值得赞扬的品质,它造成了过高的储蓄率,一方面抑制了国内消费,另一方面资金回流到美欧,压低了其长期利率,助长了金融投机。但激活内需不是靠口号就可以奏效的,它需要切实可靠的政策制度依托。然而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历史欠账、巨大投入和经济放缓所造成的收入、就业压力,意味着这个过程可能是漫长的,与美欧市场的“脱钩”也只能是逐步的。但为了后代的稳定和富足,需要当代的决断和牺牲精神。

至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有人说经济低迷今年年底到头,有人说明年中才能见底。普遍认为世界经济将面临一个较长的低增长时期,关键是要看美国经济的表现,三五年内确实是这样。不过,世界经济中长期发展态势已经越来越倚重于中印等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的速度和成效。

推荐访问:纠偏 世界经济 步入 痛苦 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