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哈尔滨市工业投资增长的对策研究

摘 要:工业一直是哈尔滨市的优势产业,对全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而工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持续不断的工业投入,工业投资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对保持和增强工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促进哈尔滨市新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于哈尔滨市现有工业投资情况以及面临的形势分析,指出促进工业投资增长的措施,以期对哈尔滨市工业投资的增长以及哈尔滨市经济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工业投资 投资规模 投资结构

2010年,哈尔滨市围绕新的发展战略以及建设现代大都市的发展目标,以“项目建设提速年”为契机,把大项目建设作为牵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工业投资大幅度增长,新上项目开工、投产取得了明显成效,工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一、 哈尔滨市工业投资现状分析

(一) 工业投资实现大幅度增长

2010年前三季度,哈尔滨市共完成工业投资4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工业投资的快速增长为哈尔滨市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带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 “项目建设提速年”有效提升投资规模

从投资总量上看,2010年前三季度,89个省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完成投资156.6亿元,占年计划的78.2%,环比提高13.9个百分点。200个市级重点项目快速推进。完成投资547.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1.1%,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已开(复)工项目177个,项目开(复)工率达88.5%,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预计可以提前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从投资规模上看,2010年1-10月,哈尔滨市计划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33项,完成投资300.4亿元,占全市工业投资、比重的56.2%,同比增长138.3%;计划投资5000万到亿元之间的项目212项,完成投资102.8亿元,占全市工业投资比重的19.2%,增长103.6%。

(三)优势产业投资成效显著

2010年前三季度,四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421.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4.7%,同比增长14.9%。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石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增幅分别为20.4%、19.6%、16.5%、7.5%,其中,总投资20.6亿元的哈飞空客复合材料项目,是与世界500强企业合作的大项目。

(四)专项资金扶持力度逐步加大

2010年,由哈尔滨市财政拨付资金向“新型工业化发展专项资金”注入2.2亿元,专门用于扶持重点产业技术创新项目,目前获得新型工业化发展资金支持的项目包括技术创新10项、优化园区布局及产业发展2项、信息化建设1项、节能降耗减排1项以及哈高新区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项目。同时,哈尔滨市共获得了国家专项资金8874万元、省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资金4205万元、省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1.53亿元。

二、加大哈尔滨市工业投资面临的挑战

(一)投资整体规模小,在副省级城市中位次居后

仅从沈阳、长春、大连、哈尔滨四个东北副省级城市投资总量上看,2010年前三季度,沈阳、长春、大连的工业投资分别为1289.0亿元、1162.7亿元、1155.8亿元,而哈尔滨市仅为454.6亿元,差距明显。

(二) 宏观经济形势趋紧,融资形势不容乐观

在宏观经济形势趋紧的大背景下,2010年在哈主要银行和金融机构计划投放信贷资金为1594亿元,比2009年减少1237亿元。2010年前三季度,在哈主要银行和金融机构平均存贷比为66.6%,同比下降了3.4个百分点,国内贷款占全市投资到位资金同比降低了2.9%,这使得许多企业面临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的问题。

(三)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有限

受工业项目风险系数高、控制难度大、前期开发投入多、收益不确定等特点的影响,金融机构对于工业项目贷款并不积极,能够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项目更是凤毛麟角,与项目建设实际需要之间缺口较大。而哈尔滨市财力有限,扶持重点项目的专项资金仅为2亿元,对于具有较强支柱作用和竞争力的大型工业项目及企业,在资金投入、设备更新引进、研发力量的培养等方面缺乏支持。

(四)工业投资环境仍待改善

2009年,国务院共批复了12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发展规划,其中包括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同时,2010年4月,沈阳经济区又被国家批准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成为东北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最佳平台。面对兄弟省市的跨越式发展,哈尔滨市的竞争压力是不言而喻的。

三、进一步加大哈尔滨市工业投资力度的建议

(一)以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带动投资稳步增长

一方面,扎实推进现有重点项目,落实重点项目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同时协调有关部门做好资金、土地、规划、环保、消防等相关配套服务工作,确保项目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实现预期效益。另一方面,紧紧围绕哈尔滨市四大优势产业和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成立项目谋划咨询专家组,对拟立项目进行专家论证,逐步完善企业、专家、政府全体参与的项目谋划决策机制,重点引进跨国公司以及世界500强企业的投资项目,鼓励这些公司在哈尔滨市设立研发机构、引进更为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支持其培训当地员工并对配套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技术转移速度。

(二)拓宽融资渠道,打造投融资平台

第一,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哈尔滨市要以新战略实施为契机,积极争取国债资金,支持哈尔滨市工业项目建设;积极帮助企业申请中央和省里有关部门的各类优惠资金,依据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督促规模以上企业都制定技术改造计划,加大改造投入力度。同时,整合资源,增加市财政资金对工业发展的投入,增强“新型工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对企业技术改造的引导、扶持、鼓励作用。按比例每年按上年度工业企业上缴地方税收总额的3%或5% 提取专项资金,列入年初财政预算,对平台资金的滚动增长给予补充,要求各区县拿出相应配套资金,充分激活民间资金。进一步规范资金的使用、监督和管理,增加资金使用的透明度,调动企业技术改造投资的积极性。

第二,进一步扩大信贷投资。重点发展哈尔滨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地方性金融机构,使其成为构建哈尔滨市金融服务组织体系的着力点。政府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向银行、中介服务组织、企业通报全市经济发展情况、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和有关经济政策信息,向银行推介优质项目。为金融机构确定信贷投向、调整信贷结构提供依据。运用灵活多样的金融信贷方式,支持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对符合产业政策的工业项目建设贷款,按利率政策规定给予适当的优惠;联合市民营企业担保中心,引导全市各类担保公司向工业担保贷款领域集中。

第三,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建立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大力发展地方债券、企业债券以及信托市场,探索多种形式的债券融资方式,鼓励更多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型企业面向社会发行公司债券;建立包括特定用途基金、担保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互助基金等在内的企业发展基金;完善创业投资体系,鼓励设立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创业投资企业,拓宽筹资渠道,设立市创业投资引导资金,通过参股和提供融资担保等方式扶持各类型企业发展,引入保险资金、银行资金、社会资本等,提高创业资本来源的社会化程度,积极探索创业投资企业的投资退出机制。

(三)调整工业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

首先,逐步增加传统产业更新改造投资力度。增加市财政对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投入比例,要突出重点,缩小技术改造投资覆盖面,加大对关键领域以及优势产业的投资力度,也可以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扩大市场直接筹资规模,建立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债券发行制度等。其次,提高高新技术投入力度,企业外部资金主要来源是金融机构贷款,应设立独立部门,对政策性金融机构进行宏观调控,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项目、高技术产品出口项目等提供贷款。整合政府科技投入、风险投资、孵化资金、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等,向重点项目倾斜。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技术企业通过股票债券市场发行证券进行融资。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税前抵扣力度,允许企业加速研究开发仪器设备折旧,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及转制科研、科技中介服务等机构的发展制定和完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第三,要把好投资项目审批关,实施严格的准入制度,对节能减排方面的示范工程应扩大培育领域,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含量低、资源消耗大、污染排放多和明显超出市场需求的投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制,坚决杜绝其开工上马。

(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首先,加强相关职能部门的履约意识和服务意识。投资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纠纷,或多或少与相关职能部门存在着联系,因此,要提高各级干部队伍特别是基层部门和干部的素质,树立诚信、友好、高效、廉洁的工作作风,增强投资者在哈尔滨市投资发展的信心。其次,应仔细研究、谨慎制定促进哈尔滨市工业投资增长的鼓励和奖励措施政策,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始终贯彻,通过经济手段营造宽松投资环境。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吸引投资。全面落实国家、省市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吸引各类投资者。第三,加强对工业项目的规划服务。按照新战略的布局规划,积极引导各类资本投资工业项目,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支持,做好服务,以促成项目落户为原则,尽最大可能积极解决项目选址等规划技术性问题,要切实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协助做好规划安排。◆

作者简介:

刘丹丹(1979.6-),女,管理学硕士,现职称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城市经济研究。

推荐访问:哈尔滨市 增长 对策研究 工业 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