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果阿访问记之四:一块基督教石刻

别拉(Pilaf)位于今天印度果阿邦的北区,在邦首府帕那吉(Panaji)东南方12公里处。该地区的文化和历史非常悠久,从这里出发走一个半小时就来到了海边,这一带海滨的村庄便是果凡普里(Govapuri)城,从前又叫Gopakap-attana,而Pattana的意思即为港口。从公元1世纪开始,这个港口成为东西方交通的枢纽,来自各个不同地区的航海家和旅行者聚集于此。据文献记载,公元150年左右的时候,罗马航海家称它为果巴(Gouba),而希腊人则称之为柯巴(Kouba或Kowa)。果凡普里是果阿地区的第一个首府,历朝历代的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土王皆定都于此。直到1510年葡萄牙人入侵和征服以后,才将首都迁于旧果阿(VelhaGoa),并在旧果阿营建城堡、要塞、宅第、兵营、教堂和修道院,直到1759年,由于旧果阿瘟疫流行,不再适合居住,葡人才将总督官邸迁往果阿历史上的第三个首府,即位于曼多维(Mandovi River)河岸边上的帕那吉。

别拉神学院(Pilaf Seminary)位于别拉地区一座山顶上的一块平地上。那里视野开阔,可以远眺果阿的全景,曼多维河从远处葱萃的丛林处流过,婉延向前,流向海口。1613年,欧洲人从旧果阿来到这里,最先踏上这片土地的是西班牙阿拉比达省(Arrabida)的嘉布遣会士(Capuchins)。嘉布遣会为方济各会的独立分支,1525年由玛窦,巴西(Matteo da Bascio)创立。玛窦·巴西认为原方济各会会士的会服,不合圣,方济各的原式,乃自行设计尖顶风帽,并蓄须赤足,该会在反宗教改革时期成为独立修会,并积极巩固平信徒效忠罗马教会,还从事海外传教工作。1613年7月17日,果阿总主教里斯本(Dom Frei Christovam de Sa e Lisboa)在别拉为嘉布遣会士祝圣并安放了修道院的第一块基石。1835年,曾一度被放弃使用,在荒废了二十三年之后,于1858年由加尔默罗会(Carmelites,又称圣衣会)接管。

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随着印度天主教会本地化进程的渐次展开,印度本地的天主教修会团体纷纷出现。当时,有一位印度果阿籍的神职人员本笃·马丁(Fr.Jose MerianoClemento Bento Martins 1848-1896),于1887年9月26日建立了印度果阿别拉方济各·沙勿略传教会(the Society of the Missionaries ofst.Francis Xavier,Pilar,Goa),简称别拉传教会(The Society of Pilar)。1939年,该会曾经重组。1946年,该会在离原修道院不远的地方建筑了一幢三层的大楼,作为神学院使用。这座建筑物正前方竖立了一个白色的有基座的十字架,底楼中央辟为博物院,两旁为教室,两边的楼梯通向二楼,中央为一纵深而宽阔的小教堂,供司铎和学生礼拜之用,两边即为司铎和教师的宿舍。登上三楼的顶层,向前可以看到遥遥相对的別拉修道院和别拉圣母教堂,更远的地方则是茂密的椰林和奔流不息的曼多维河。回首望去,则是神学院小教堂的拱顶外部建筑。整座神学院建筑物用水泥制成,磨平抛光,朴实无华。

别拉神学院以其博物院收藏之丰富闻名于整个果阿地区。博物院长现为科斯达神父(Pr.Cosme Jose Costa.s.f.x)。科斯达神父早年生活贫寒,他受到第一位去斯里兰卡传教并在那里殉道的瓦兹神父(Toseph Vaz)的影响,立志当一名传教士。1966年,他被接立为司铎,后任安琪中学(Fr,Agnel High Schoo1)副校长和教师。从1983年开始,他一直在别拉神学院教授教会历史,传教学和世界历史。

科斯达神父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建立了神学院博物院。他不仅是神学院的创立者,还任馆长达二十余年之久。他努力地收集果阿的地方文物,如自公元1世纪以来罗马帝国商人留在别拉地区的陶瓶、陶器的碎片,还有来自中国的青花瓷碎片,甚至是柬埔寨的陶器和瓷器。有些文物是科斯达神父本人在古代港口和庙宇的废墟上找到的,其中凝结着他的心血和汗水。还有一些则是印度国家考古工作者在附近的山丘上发掘所获得。博物馆中更多的文物则与印度基督教的历史有关。如葡萄牙一印度的基督教艺术品、十字架、圣书架、苦像、圣衣、祭披、烛台、16-17世纪的圣像画。

博物馆中有一块花岗石的石刻,上面刻着抹大拉的马利亚(St.mary Magdalene),它是在别拉的复活教会中心(Re-animation Centre)的主楼建筑物后面的一个山洞中的祭坛上找到的。这幅石刻的抹大拉的马利亚制作于1733年,作者是托马斯。巴拉多(Thomas Barrto)以及他的儿子约瑟·巴拉多(Jose Barreto),他们是科柯林地方(Concolim)的人,这幅石刻刻于一块厚石板的边缘上。抹大拉的马利亚原来罪孽深重,后来她的生命因耶稣基督而改变,她跟随着基督直到他上十字架,基督在复活以后第一个向她显现。据说抹大拉的马利亚在她尘世生命的最后时日是在一个山洞里苦修度过的。

这块石板上所刻的抹大拉的马利亚平躺在地上,她的长发披在背上,她的周围有一些用于苦修和默想的器具:如自我鞭笞的鞭子,一个头盖骨,一本福音书,她手上还握着一个环绕着荊冠的十字架。奇怪的是,这幅石刻显示出了一些后来在果阿出现的其他宗教的象征。在艺术家的心中,抹大拉的马利亚由于过度的苦修,默想和斋戒,似乎已经变成了印度教和佛教的禁欲的圣徒。因此,作品中抹大拉的马利亚前面放了一只林伽(Lingsl,又作lingam),林伽是印度教中神圣物。还有,在抹大拉马利亚脚边,还刻有一棵菩提树(Bodhitree)。抹大拉的马利亚在苦修默想中觉晤到耶稣的伟大拯救。在抹大拉的马利亚形象的上方,可以看到手握着面包和水的天使。她最先遇到了已经复活了的基督,并成为第一个将好消息带给众使徒的先知。最后,一轮半月(这经常是穆斯林所用的象征)如同密集光轮,环绕着圣女的头上。

在这块石刻雕刻的时代,果阿的天主教宗教裁判所仍然存在,天主教在果阿地区传播的同时,也伴随着“铲除异端”的黑暗氛围。这幅作品的创作和存在是非比寻常的。科斯达介绍说:

“这幅作品雕刻出了一种共有的和谐,它存在于年代久远的果阿人民的中间。它显示了象托玛斯。巴拉多这样的基督徒,身处于果阿人民之中,他对其他的非基督徒兄弟姐妹抱有深深的敬意与和谐相处的愿望,并不理会葡萄牙人的压迫性的殖民政策。甚至直到今天,当果阿的基督徒在欢庆圣诞的时候,他们还把糖果送到印度教徒家中;而印度教徒在欢庆他们的象头神节日中,也将糖果送到基督徒家中。”

别拉神学院博物馆的这两件艺术品;反映了印度基督教历史的两个侧面;即圣·多默基督徒悠远的历史传统,以及在葡萄牙人来到以后印度本地的天主教徒在接受天主教信仰时的感受。他们并不想将自身熟悉的悠久的印度本地文化传统与基督教的信仰对立起来,而是试图将两者置于和谐共存的状态。尽管有着葡萄牙人的压迫性的殖民政策及以欧洲中心论观点的支配,但这种愿望仍然强烈地表现了出来。

推荐访问:访问记 基督教 印度 石刻 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