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的信仰

摘 要:中国少数民族普遍信仰宗教,当外来宗教传入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后,经过了与当地本土宗教交流、碰撞、涵化的曲折历史过程,呈现出多元宗教并存的复杂局面。本文通过对一个边疆佤族社区的个案研究,力图揭示外来宗教在当地的传播过程。

关键词:芒堆;佛教;基督教;佤族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1)01—1054—03

芒堆村寨隶属于云南省思茅市澜沧县上允镇文东佤族乡多依树行政村(注:思茅市于2007年4月8日更名为普洱市)。该村为贫困村,分为大、中、小三个子寨,寨子位于澜沧县北部,属于山区,海拔为1410米,年平均气温23℃,年降水量1460毫米。总体说来,芒堆村寨所信仰的佛教、基督教,已与被称之为世界三大宗教的佛教、基督教不同,有些地方甚至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为了适应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而吸收了该地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质,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原始宗教残余的痕迹,即佛教、基督教在传入过程中发生了涵化现象,我们暂且可以称之为本土化了的宗教。

一、佛教

(一)佛教来源及传说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我国,至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当地的佛教是从大理传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当地老百姓接受最早的外来宗教。根据当地的主流说法,魏夏(祖籍四川)从大理带着整个家族迁往安康南札严札”意为开花、芒达结果之意),在芒堆便停下,即为魏夏大人,也称之为“佛爷”。由于当时的社会历史以及各方面因素影响,佛教很容易被当地人民接受了。佛爷除了做关于佛教的仪式外,还管理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形成了政府在边疆的管理机构。我们可以看出佛教的传入是当时的中央政府为巩固其地位,加强对边疆地区控制的重要手段。但是也有另外一些关于佛教来源的说法。如中寨村民陈开和老人,佛教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孔老夫子传下来的,因为父母信仰,所以也跟着信仰;小寨村民夏小平,他则说佛教是祖传的,从小就信仰。这两种说法其实反映了当地大部分村民对自己所信仰的佛教的看法,虽然说法颇多,莫衷一是,但是这充分说明了佛教在当地老百姓心中已经根深蒂固。

魏夏大人以后,历代佛爷都是当地佤族人,最后一个佛爷叫陈五。佛爷受着当地百姓的敬仰和供奉。但是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佛爷不存在了,佛教也随之消失。解放前,在今文东佤乡政府附近有一座佛房,佛房由长两三“排”的大石头砌成(排是当地的一种度量衡,具体是人张开双臂的长度为一排),佛房有正房、二房和厨房,佛房里面供奉着几尊佛像。到文化大革命时期,佛房被强行撤毁。此后,每每提起此事,村民就会说“佛在心中”。一直到文革结束,中央政府关于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出台后,当地村民才又开始信奉佛教。但是佛教再也不是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统治的手段。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的民族平等政策,尊重各民族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各民族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二)庙房和头人

庙房归佛教管辖,各寨有自己的庙房,庙房一般位于寨子的后山上,是一间空的房子。庙房是佛教的神圣地,周围的树是不能碰的。过年的时候佛教徒可以在头人的带领下去庙房拜年,去时要穿上新的或干净的衣服,女的不能裹头,男的不能戴帽子。除了头人能进入庙房内,其他人都不得入内。怀孕或者来月经的女人是不能去有庙房的山,若触犯禁忌则此人会发疯。此外,每个月农历的十五、三十,头人都要去庙房祈祷,保佑村寨平安。非佛教徒则可随意上山进庙房,对他们没有任何禁忌。但是,一般情况下佛教徒是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非佛教徒也是会遵守的。

当地佛教的管理机构,一般由伙头、白展、管事、会计、保管组成,大家分工合作。伙头、白展、管事被称为“头人”,通常由男性担任。当地佛教中沟通入神的中介就是头人,主要指伙头。伙头负责每年一次即大年三十打扫庙房,过年时在自己家里煮一顿饭,送去庙房祭祀,之后才能吃,伙头即是庙房的主人。白展主要管理庙房念经求平安等:管事是寨子里做宗教活动的头人,当寨子里各家有如动土修房、婚丧嫁娶等事宜,可接受村民的邀请,帮其选日子或念经祝福等:会计专管寨子里佛教的收支;保管主要管理钱财等,各家如有事,需请头人帮忙,表示对头人的尊敬并且都会接受头人的建议。当地“叫魂”之艺类的活动时一般都会请头人帮忙,而且必须是老人,一个“叫魂”,一个“接魂”。

佤族是一个尊老的民族,老人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头人大多数都是老人,但现在也有所改变。关于推选头人的方式,各寨子不同。在中寨,是村民共同推选几个有能力的人并编号,任意规定一个数字作为头人的代号。然后,开始抓阄,谁抓到这个头人代号即为头人。不限定年龄,重要的是有没有管理本寨佛教事务的能力。现在中寨的头人平均只有四十宋岁。小寨头人的产生是整个寨子选出一个家姓,再从这个家姓中选几个有能力的男子,把庙房的土装进叶子里,谁抽到有土的叶子谁就是头人。

尽管各个寨子头人产生方法不一,但是在注重头人能力而非年龄这一点上是相通的,这说明了佛教的现实作用越来越大,在当地人民的生活中也会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

(三)仪式、节日

石人山求雨:石人山在今多依树村委会附近,是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撤毁佛房的旧址。现在所谓的石人山只是有一块像人的半身石像。石人山是神圣的地方,只有每年新历四月中下旬某天(具体哪天每年不同,需测日子而定)由头人带着村民去,到时每家出一碗米,用来煮水酒,水酒在头人家预先酿好。以前整个文东乡都是去石人山求雨,现在只有芒堆、平寨等九个村寨去求雨。

求雨之前头人去上江边和下允交接处接一壶水(约1、2斤),后带去石人山,把所取的水往天上洒,老人再念经祈求老天降雨(至于念的是什么绝大多数人都不懂)。求雨之后,大家一起喝酒吃东西。根据当地的习俗,酒不能在石人山旁喝。酒后,男女老少便开始唱歌跳舞。去石人山求雨的仪式等到现在也没改变,根据了解的情况可以知道求雨是当地的大事,甚至连村长、支书也会参与求雨的仪式活动。在村民眼中这是神圣而庄严的事情。就如当地村民所述:2009年求雨的当天就下雨了,这对当地的老百姓而言的确算是一件神奇的事情。于是便更加坚信是老天爷或神灵在保佑。当然这纯属偶然,因为四月是云南的雨季,但为什么会选择四月求雨,却是必然,能做出这样符合科学逻辑的判断,主要源于长期的社会实践。佤族先民在社会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知识财富,只是被披上了神秘的面纱,这层面纱有助于增强当地人民战胜困难的信心,这或许就是这层薄薄的面纱迟迟无法揭开的原因。正如恩格斯所指出:“在历史的初期,首先是自然力量获得了这样的反映,而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在不同的民族那里又经历了极为不同和极为复杂的人格化。”

“过年”对于佤族佛教徒而言是隆重而盛大的节

日,佤族过年要到正月底才算真正过完。各家带上粑粑和酒由头人带着去庙房拜年,由头人念经保佑寨子平安等,之后大家在庙房外面喝酒、唱歌、烧粑粑。每年初九的“酒欢会”即过“中年”,人们去庙房拜年,带上糯米粑粑、甘蔗和芭蕉等祈求佛祖平安保佑。并且要唱“祝年歌”,大致的意思是:述说一年一度的生产生活,在新的一年怎么样。当地的佤族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在节日中能够体会到浓厚的民族气息。

活动的各种开支是集体承担。具体是过年的时候每户交10元,若是条件好些或当干部的则会交20元。这被誉为“积公心”,看重诚意,佛教管理的“打歌场”是村民聚集联欢的特定的场所,每个寨子都有。“打歌场”的修建,需要政府的支持,也需要村民出钱出力。如:中寨是每家出20元,出工两天,不分男女,三家人合出三方石头,水泥均由政府提供。其它寨子的情况也是大致如此,都是集体劳动、共同分享。

尽管对于当地佛教的收支情况还不甚了解,但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反映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所以对经济并不宽裕的村民来说,他们还是乐意接受。同时也深刻体现了当地人民的团结、友爱。

二、基督教

(一)基督教的来源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可谓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有四次传入的复杂经历,这充分体现了基督教在传播过程中与中国文化相互交流、碰撞、融合的曲折的历史过程。基督教传入我国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但传入佤族地区是在上世纪30年代,由英格兰传教士永伟里、永文生伺机传入的。基督教在当时是作为帝国主义入侵我国的一种文化手段,以此来麻醉缺乏科学知识的人民大众,已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的。在这种情况下,基督教在佤族地区逐渐散播开来。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佤族信仰基督教的人数已达两万多人。对于如何来看待基督教,笔者认为爱因斯坦给出了中肯且科学的评价:“如果我们从先知者们所建立的犹太教和耶稣基督所教导出来的基督教中,把所有后来附加上去的东西,特别是那些传教士所附会上去的东西统统除掉,那就留下了能够医治人类社会一切弊病的教义。”

(二)神圣的人和物

牧师是基督教沟通教徒与上帝的中介,也是最高教职人员。在教会中是非常受尊敬的,牧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基督教知识、良好的社会工作经验以及很强的管理与协调能力。芒堆寨子没有牧师,只有“传道”(比牧师级别低),佤语称“萨拉”,还有七个执事,大家分工合作,他们不但为村民讲解教规教义,还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注:牧师有给予当地下一级宗教人员职务的权力,职务从高至低分别是长老、传道、执事)。

教堂是基督教最神圣的地方,主要是教徒集体礼拜、举行重大节日、宣布重要事情的地方。教堂在当地人民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充实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是宣传国家政策的重要场所。大寨的教堂始建于1980年,现已较为简陋。教堂正中有耶稣基督圣像,上方写有“以马内利”四个大字,意为“神与我们同在”。当然,大寨已经开始筹备重建教堂,初步预计要十余万资金。小寨的教堂是2004年建的,每家出资一百元。大寨修建教堂也需集体出资出力,具体为各家出资一百元和一吨石头,在外务工人员寄钱回来即可,周边村寨也会提供一定的帮助,政府支助水泥。政府对教会事业的支持反映了当地政府与教会关系非常和谐、稳定。同时,政府的支持也使得基督教得以在正确的轨道上更好的发展。二者的结合,越发体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倡导世界和平、人人平等,追求一种不断向上的精神,规范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准则。当地《圣经》有中文版和英文版,《新约全书》还有佤文版。在耶稣复活后,十字架为了纪念耶稣,成为救赎与爱的标志、成为神对人极大恩典与祝福的标志、成为基督教的标志,当地人民对十字架四个方向分别代表的意思表述为:向上是祷告求主保佑平安;向下是见证,用行动见证神的话;向左是沟通,爱人如己;向右是读经以解困忧。

(三)仪式、节日

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宇宙万物。基督教的罪就是亚当和夏娃违背神的旨意在伊甸园偷吃了禁果,想要使自己眼睛明亮获得智慧,就必须接受惩罚,所以当地基督教徒也认为自己天生有罪,做“礼拜”是为了赎罪。

下面是笔者自己去教堂所了解到的情况:当地做礼拜的时间:每周三、周六下午6:30,礼拜天早上9:30,中午12:00和下午6:30。尽管礼拜的时间是有规定的,但是并不十分严格。在教堂礼拜的时候要严肃,不能大声说话。教徒的位置是随意的,但一般是男的坐左边,女的坐右边。这里做礼拜的老人比年轻人多,男人比女人多,不会强制教徒去教堂做礼拜。礼拜的过程中教徒们会唱赞美诗、祷告、读圣经。整个礼拜大过程约持续一个半小时。

“圣诞节”、“感恩节”、“复活节”,这些是基督教特有的节日,但是当地佤族基督教徒也过元旦等节日,这可能是长期融合的结果。“圣诞节”大家便一起在教堂吃饭;“感恩节”是每年秋收以后,正好与佤族传统节日“新米节”时间吻合。因此,当地的“感恩节”是非常隆重的。过节时,村民在一起唱歌跳舞,感谢神的恩赐,赞美上帝给予的幸福快乐的生活。基督教徒节日庆典的消费,跟当地的佛教徒一样,也是集体承担。

总之,当地的佛教、基督教在经过长时间的交流、融合后,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幅欣欣向荣的和谐景象。一言以蔽之,“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本文旨在对目标社区的佛教、基督教概况做一个中肯的浅层的民族志描述,就好比照相机原理,力求真实、完整地将所调查社区的宗教信仰情况展现在读者面前,因此,并未做过多的理论分析,但是,这些材料将会为以后的理论分析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许良中,赵中立,张宜三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79

[2]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责任编校:李亚绒)

推荐访问:佤族 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