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时代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内蕴丰富、博大精深,不仅为当代影视文化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又极大地影响了影视作品的文学性、思想性以及艺术性;而影视作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载体,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广泛地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在影视时代的背景下,把影视文化与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既能促进当代影视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又能为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探索出一条有益的途径。

[关键词] 影视作品;影视文化;中国传统文化

影视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同时代的产物,但却同属文化范畴,两种文化形式在当今社会跨越时空的限制。相互依存,相互推动,使各自的文化价值得以体现。

一、影视作品之于中国传统文化

20世纪,人类进人视觉文化时代,影视文化与前影视时代的其他传媒方式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集声音、画面、影像等多种符号于一身,给观众以强烈的视听震撼,表现出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影视作品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具体表现为:

第一,最大程度地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美术、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榜上有名。这些优秀文化传统多受民族性、地域性或自身文化特殊性的影响以及现代多种文化形式的冲击,其记录形式相对单一且资料有限,甚至面临失传的危险,对于这些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非常不利,而影视作品以其自身独有的文化特点可以最直接地保留武术、音乐、民间艺术等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留下宝贵的参考资料。纪录片《最后的皮影》讲述了在陕北北部山区世代祖传且已有100多年历史的皮影戏班的故事。皮影戏这个传统文化的没落,让人们在欣赏艺术、体验真实生活的同时,由衷地为这即将失去的古老艺术而感到惋惜。这类影视作品的问世必将对保留珍贵文化遗产起到不可替代的传承作用。

第二,有效地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影像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吸引着世人的眼球,而影视作品的商业化、国际化趋势,更使中国传统文化快速迈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可能。以中国武术文化为例,以徒手搏击为特征的真功夫片《精武门》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武术片向国人乃至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功夫的魅力,使中国功夫得到国外的广泛关注。《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一个都不能少》等影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外国人对中国普遍现状的误解,但影视作品强大的文化传播功能无法否认。2008年问世并赢得高票房的美国大片《功夫熊猫》,在全球范围内介绍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向世界各地同步直播,孔子三千弟子的吟诵、击缶而歌的朴拙、活字印刷的表演、《清明上河图》的恢宏大气、“春江花月夜”的轻盈动人、丝绸之路的艰辛之旅、木偶京剧的喜悦之声……以绚丽的画卷为载体把悠久绵延、浩然大气、底蕴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让国人重新树立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和骄傲,也向世界传递了一种中国神韵。

二、中国传统文化之于影视作品

影视作品大大保留并宣传了中国传统文化,纵观中国电影百年,凡是优秀的影片也无不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

首先,传统文化资源为影视作品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明,为炎黄子孙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古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成为影视作品创作的直接题材,这类剧作占了市场很大比重,如《汉武大帝》《三国演义》《贞观长歌》《水浒传》《红楼梦》《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等都深受观众的认可与欢迎。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在美国大片《功夫熊猫》中,中国功夫、龙、熊猫、山水、太极、瓷器、庙会、唐装、毛笔字、鞭炮、针灸、面条、筷子,中式建筑的飞檐斗拱、红墙绿瓦风格,这些中国元素比比皆是,就连“虎、蛇、鹤、猴、螳螂”五大功夫高手的名字也源于中国功夫的套路名称。配乐方面,唢呐、箫、二胡、古筝、木笛、锣鼓等中国民乐更是唱了主角,向我们展示了丰富的东方文化盛宴。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大大增加了影视作品的真实性与艺术感染力。另外,中国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一大批如古典四大名著的优秀文学作品早已被改编为经典的剧作,并不断翻拍,传统文学之魅力由此可见。这样的改编不仅有利于古典文学名著的普及,更丰富了影视文化市场,也为影视改编积累了宝贵经验。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为影视作品提供无形的强大精神支撑。在5000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些精神成为影视文化的灵魂。历史上,每当中华民族面临危难时刻,国人往往迸发出强劲的爱国热情,这种情怀不绝于史。尤其是反映近代史的剧作如《鸦片战争》《北洋水师》《太平天国》《林则徐》《八国联军》等,展示了面对外敌入侵,一些爱国将领及广大民众英勇无畏的抗敌斗争,既表达了对爱国志士的敬佩之情,更体现了对爱国主义精神的文化认同。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全社会各阶层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纷纷抗争,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历史责任感以及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也成为此类影片的灵魂所在。

影视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产生在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的沃野之上,不可能脱离中华民族文化心理、道德规范及审美情趣的影响。历史剧如此,现代剧亦然。忠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国人心中有着强大的文化认同,《情系故乡》《集结号》就把传统孝与忠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影视作品的制作就应抓住这个与观众沟通和产生共鸣的有力因素。《落叶归根》成功塑造了主人公执著的质朴品格,更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归根”情结。影片《暖春》则体现了现实人间里人性的真、善、美。这一个个形象身上凸显的民族性格使观众从心底产生共鸣,是影片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再次,中国传统文化为影视作品打造出含蓄的意蕴之美。深受儒家中庸思想影响的传统诗歌、绘画、书法、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具有一个共同的传统,就是追求含蓄的意蕴之美,传达给观众的是一种不言之美,“大音稀声。大象无形”是也。影视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深受这种传统美学观念的影响。如《早春二月》中的小桥流水赋予影片以诗情画意,又折射出时代的发展变化和人生苦恼。影片《卧虎藏龙》敦实浑厚、气势恢宏,从人物到影像再到音乐,无不诠释着中国诗画含蓄内敛的意境哲学,勾起无数西方人对中国“天人合一”气韵的向往。《一江春水向东流》《巴山夜雨》《城南旧事》《我的父亲母亲》等情景交融,把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结合,在有限的电影声画语言中升华出无限高远而空灵的境界,进而体现宇宙本体与

生命的力量,是中国电影意蕴创构的经典力作,以上作品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范畴对当代电影创作的重要影响。

三、余论

找寻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路径是新时期我们必须面l临的一大历史任务,如何调动多种形式宣传和介绍传统文化也是当今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影视时代的背景下,把影视文化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人手,既能促进当代影视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又能为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探索出一条有益的途径。

第一,改编文学作品。当前,文学与影视的改编互动已成潮流。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在过去、现在、将来都不可或缺,是影视创作的重要源泉,从先秦时期的散文,汉代的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数不胜数的古典文学著作为影视创作提供最直接的文本基础。四大名著改编的影视剧堪称影视与小说最完美的结合。对古典文本改编时要借鉴以往古本改编的优秀经验,力争做到忠实于历史,忠实于原著,真实地反映历史背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向观众还原传统历史文化风貌。同时,不能脱离名著自身的美学特征,要运用先进影视手段的独特优势将二维空间的文本精髓在三维空间的影视屏幕中呈现给观众。

把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作为改编影视剧的蓝本。也是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因为几乎每部现、当代优秀文本作品都难以摆脱中国传统的风俗习尚、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及审美情趣的影响。深入挖掘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的传统文化内涵,塑造人性之美,同样可以在现代社会中起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引领社会风尚的作用。

第二,拍摄优秀的纪录片。在各类影视产品中,纪录片是记录传统的一种方式,也是反思传统的一种方式。纪录片信息量大、科学性强,具有无法替代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宣传功能。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纪录片的拍摄提供了天然的优势。近些年,诸如《故宫》《望长城》《新丝绸之路》《复活的军团》等一批优秀的人文纪录片脱颖而出。这些纪录片融抒情、叙述、思辨为一体。多方位、多视角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但与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外纪录片相比,中国的多数纪录片还存在着结构慢、吸引力不强的问题,今后的纪录片制作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创作理论和创作方法上有所突破,加快节奏,找到观众的兴奋点,设置明显的矛盾冲突,制造悬念、吸引观众,从而达到更好地宣传、介绍、反思传统文化的目的。

第三,利用影视作品加强对青年一代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现代社会中,传统的道德规范正在流失,传统的中华文化正在断层。尤其是承担中国的和平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青年一代,受西方文化冲击比较大,传统文化观念相对淡薄,这是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必须加强对青年一代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传统蒙学是一部中国文化大百科全书,是青少年了解、学习传统文化的最好教材。为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可以把这些蒙学文本改编成音频、视频形式的教育片,中央电视台的系列节目《东方小故事》就通过讲解成语故事和名言警句来丰富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知识,是个不错的形式;由蔡智忠的漫画版改编的动画片《五子说》采用诙谐有趣的动画技法、简单易懂的说理方法,以讲故事为载体,将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孙子的博大精深的哲学道理、处事原则、思想观念等复杂的内容灵活地表达出来,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现代人学习传统文化的好教材。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们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我们应该用传统文化的精髓来熏陶现代的青少年,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根植于下一代的心中。

在现代影视文化日益繁荣的今天,随着观众认识水平和欣赏品味的不断提高,他们更多关注影片的艺术文化内涵,这注定要使中国电影立于世界电影之林,理论与创作都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学这一根基。复兴传统文化是当代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充分利用影视载体,使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延续辉煌,再放异彩!

推荐访问:视域 中国传统文化 时代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