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也是一种听觉艺术

摘要:影视艺术是一种视听综合艺术。然而,长期以来,有些汉语作品,一味强调它的视觉效果,而忽视了它的听觉效果,特别是忽视了影视艺术中语音形象的塑造。本文以为,适合体式的要求、适合人物性格、创造内心视像等,是塑造语音形象的基本原则。那种虽标准规范、沉雄浑厚、抑扬有致,但却平板乏味、缺乏个性、只闻其声、不见其情的语音模式,早该终结了。

关键词:影视艺术 听觉艺术 语音形象

影视艺术是一种视听艺术,它既作用于欣赏者的视角,又作用于欣赏者的听觉。对于业内人士而言,这是一种人人尽知的常识。

根据二月河的《雍正皇帝》改编的44集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于1999年1月至2月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看了电视剧以后,有记者采访了二月河。他告诉记者,“雍正”说话太快是他没有想到的。

近年来,汉语影视剧作品中也有不少成功的语音造型,孙海英即兴的“石光荣”腔就是《激情燃烧的岁月》获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另外,不少演员也都在语音造型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葛尤、李宝田、高明、斯琴高娃和王刚等都有出色的语音造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郑少秋,他的声音极富表现力,真是“说一人肖一人”:《戏说乾隆》中“乾隆”(四爷)的声音,具有浓重的贵族气息,“言之词气”以扬为主,透露出盛世明主的风流文雅、自命不凡的气度;而《誓不低头》中“谢文武”的声音,则具有朴实的平民风范,“语之格调”以抑为主,透露出一个普通人屡遭厄运、宁折不弯的节操。

人物语音形象的塑造,是影视艺术生产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整个作品的成败。

那么,对于影视艺术而言,什么样的语音形象才是成功的呢?我们认为,汉语影视剧要塑造成功的语音形象,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适合体式的要求

使用语音要切合各类口头艺术的体式。口头艺术,按其语音表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诵类,即:朗诵的格调,它是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把作品的内容准确、鲜明、形象地传达给听众。其特点是强调声音的感情色彩,注重以声传情,讲究声音的共鸣和抑扬,节奏鲜明,语速较慢,适宜于诗歌、抒情散文的朗诵。这种语音表达方式有助于发扬诗歌、散文的抒情性和韵律特征。二是说类,即:说话的格调,它是一种最接近日常口语的语音表达,自然、亲切、个性化、口语化。其特点是模拟生活中说话的习惯、语气、语调等,音节的轮廓柔和,音变多,比较自然随便,但带有一定程度的艺术夸张,生动而活泼。此类语音表达适用于话剧、电影、电视等艺术,有助于表现真实的生活场景和塑造可信的人物性格。三是读类,即读书的格调,它是一种严肃、平稳的语音表达,较少艺术加工。其特点是发音清楚,音节的轮廓分明,语气语调变化不大,节奏平稳、层次分明、停延适当、不带夸张。此类语音表达适用于课文朗读、新闻联播节目、解说词等,有助于准确、客观地传达作品或事务、事件等的内容。

影视艺术作品中的语音表达应属说类,而不属诵类,更不属于读类。影视演员说台词应该如同生活中的说话,而不应是朗诵和朗读。“台词听起来是油然而生的谈话,而根本不像表演。或者用一个更生动的例子来说明,如果你和另外一个演员在对台词时,助理导演走过来说,‘对不起,打断了你们的排练’,那你就失败了。如果他走过来说,‘对不起,打断了你们的谈话’,那么你的路子就对了。”在“谈话”过程中,演员的语音表达应该是自然而然的、生活化的,不应该拿腔拿调;要用自己的、富有个性的声音,而不是用别人的、毫无生气的声音。用自己的声音传达的表演是最真实的。因为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他(她)谈话时的嗓音、语气、语调、顿歇、节奏等与其自身的形体动作以及当时的思想、情感、脾气、心境等是相协调一致的,所以是最真切、最自然的。在《党员二愣妈》中,我们听到,斯琴高娃没有用标准的普通话,更没有用别人的配音,而是自己讲了一口带着“土味儿”的内蒙西部方言。每一句话,都是那样自然,是某个特定环境下应该有的声音——演员自己的声音;她是在说话,而不是在背台词,不是演员式的朗诵。她那特有的上扬的尾音,表示明白时下沉的“哦”,表示疑问时上挑的“哦”,夹杂着大量民间谚语、土语,都加强了表演的真实性和现场感。如果演员用别人的配音,或试图把自己的嗓音修饰得更加圆润、动听,那表演的痕迹就太浓了,使真实性和现场感大受其损。

总之,影视艺术作品中人物的语音表达,应该是自然的生活化、口语式的谈话,不应是朗诵和朗读,也不该是演员背台词。

二、适合人物性格

使用语音要切合人物的性格特征,即要求个性化的语音,在表演艺术中具有决定性意义是用人物的声音表现形象,以人物的言谈、语调来塑造人物的性格;一个人的语音风格正是一个人的个性的体现。语音的个人风格对于影视艺术来说,有极其重要的艺术功能,它是刻划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

一般而言,语音的个人风格包括下列因素:

1.年龄特征。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不同的语音特征:青年人语音清亮明快,发音时声带紧,力度大,速度快;中年人深厚刚劲,声音有力度,语速较慢,共鸣比较充分;老年人沉稳暗弱,发音时声带较松,气流较弱,力度较小,速度缓慢,共鸣不足。

2.职业特征。不同职业的人的语音往往带有一定的职业习惯。如:操作机床的工人习惯于大声说话;话务员的声音柔和,语调平淡;干部说话慎重沉着,语音平稳;文艺工作者活泼形象,绘声绘色、语气多样、语调灵活;教师说话多为讲解的腔调,好为人师;律师说话有理有据,层次分明。

3.性格特征。不同性格的人有不同的语音特征:急躁的人语速快,声音刚而急,缺少抑扬;温和的人语速慢,语音柔和,语调稳定;心眼爽直的人,放炮似的说直话;生性活泼的人,其声音的高低、语调的抑扬、语速的快慢等变化较大,表情音色多,格调灵活而跳跃;孤僻的人,其声音表情色彩少,语气寡淡,语调呆板。

4.生理特征。具有不同生理特点的人有不同的语音特征:胖子的宽嗓门,短而有力;瘦子的尖嗓门儿,细声细气。男人的浑厚刚劲,语速较慢,女人的尖细响亮,语速较快。太监因其特殊的生理表征,而有不同于常人的语音形式:演员童超在饰演《茶馆》中庞太监这个人物时,就为其设计了一种阴阳怪气的风格,即大量的假音并辅以曲折的语调。

以上是构成影视艺术中人物个性化语音风格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民族的、地方的因素也是附丽于个人风格的。比方说:很多影视剧中的日本官兵说汉话用日语的腔调、英语国家的人说汉语用英语的腔调,以突出其个人语音风格的民族色彩;有些影视剧塑造革命领袖形象时多使用方言,如:陈毅、邓小平讲话带上一些四川方言,毛泽东浓重的湖南方言,周恩来则使用江淮官话等,这就使人物的语音表达具有了鲜明的地方风味。

三、创造内心视像

如果说前面两条原则是塑造成功的语音形象的外在形式要求,那么,“创造内心视像”则是内在的形式规范;前者为表,后者为本。只有外形式与内形式的统一和谐,表层与深层的审美性融合,影视艺术才会创造出成功的语音形象。

所谓“创造内心视像”,是说演员不作别人思想和语言的单一传声筒,而要在理解台词的基础上,用自己切身的体验来充实之,即演员必须善于用自己的有思想性的创作意图来说服观众、征服观众。具体步骤如下:

1.入乎其内,把握人物台词的情感和思想倾向。影视作品中的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都以其特定的思想情感,体现了一定的创作意图。为此,演员自己首先应该完全清楚地自觉地掌握这种思想、情感和创作意图,并用它们来感染自己的意识和精神,做到与表演对象在情思上的交融同一,人物的情思化入表演者的心灵世界,成为他(她)的有机部分,只有这样,演员才能将它们传达给观众,并进而说服观众。

要做到这一点,演员必须全面地分析和研究人物的台词,了解人物的对话在与其他人物的思想交锋中产生的反响,并进而清楚地知道人物在作品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对传达作品意图所应起到的作用。

2.出乎其外,确定对人物台词内容的基本态度。在把握了人物台词的情感和思想内容之后,演员不能不表明自己的态度。演员不应是对人物台词无动于衷的冷眼旁观者和机械复述者,而应是充满感情、具有积极态度的创造主体。只有内心真正激动的演员,才会具有吸引观众和支配观众想象的能力。

影视艺术作品中,成功的语音表达必须能产生积极的语言动作。要达到这一目的,演员一定要对人物的台词产生积极态度,用自己的话处理台词。也就是说,演员必须把人物的台词变成自己的话,借人物之口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意志和创作热情。一句话,人物的对话、独白和旁白中,应该有演员自己的个性存在。

3.发挥想象,创造语言的内心视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在创作的时候,语言是来自诗人的,潜台词是来自演员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观众就不必到剧院看演员的表演,坐在家里读剧本就够了。”

在表演艺术中,演员的语音表达不是重复别人的话,更不是简单地的语言滚动。要想使语言能够感动观众、吸引观众,演员自己必须在内心看到、想象到所说的东西,即内心视像,因为失去内心视像的语言只能是苍白无力、空洞抽象的声音组合。

演员必须运用自己的意志和才能去激发观众的想象,使他们也能看见内心视像,并且一定要看见表演者当时所想象的形象。要做到这一点,演员必须把自己的“内心听觉”与“内心视觉”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自己的感情和体验去激活人物的语言,并进而激发观众的想象。

在使内心视像变得真实确切的过程中,演员也就完成了把人物的台词变为自己的话的工作。用别人的话,别人的思想去感动和征服观众,是不可能的。演员必须在发挥创造的基础上,自己看到内心视像并进而激发起观众的内心视像。由此,观众的审美快感才会油然而生。

“听其声而知其人”,这是对影视剧人物念白声音的基本要求。因为,只有当声音与感情配合起来时,才能产生艺术,才能产生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为此,影视剧中,那种虽标准规范、沉雄浑厚、抑扬有致,但却平板乏味、缺乏个性、只闻其声、不见其情的语音模式,早该终结了。

参考文献:

[1]二月河:《二月河畅谈“雍正皇帝”》,《山西广播电视报》,1999.1.

[2]刘江华、李彦:《“射雕”怪声吓跑观众》,《北京青年报》,2003.5。

[3]周传荃编译:《好莱坞电影明星论电影表演》,广播出版社,1988。

[4]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

王有亮: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推荐访问:艺术 听觉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