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田径课教学改革研究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体育自被纳入教学课程中,一直是各个教育阶段中的一个重要课程,以锻炼学生身体的活动教学为主,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强健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而在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而田径课程正是作为一个主要体育课程存在。

关键词:田径 高校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12(B)-0000-00

前言: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现代学生的身体素质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在不同教学阶段中学生的常规体检均显示出学生的体制在不断下降,主要表现为视力不佳、体型肥胖或瘦弱、营养失衡、力量不足等,可能与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基于现代学生体质不足的大环境下,加强体育课程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而对现代体育教学的相关调查中也有显示出,部分体育教学活动所存在的众多问题,需要及时予以调整,为此在本文中将以高校为背景,对田径课程教学的改革过程进行全面分析。

一、高校田径课程现状分析

在对高校田径课程现状研究中,选取10所高校的体育教学现状为样本对现代高校田径课程现状进行调查。选取体育教师50名、学生500名为样本资料,利用自制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发放,回收有效问卷共计500份。调查问卷中主要对田径课程的开展情况以及体育教学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出仅有4所高校全面开展了田径课程教学,得到了显著的成效,其余由部分高校虽然开展了田径教学,但是开展情况并不理想,而其他几所高校甚至没有开展田径课程教学。在对影响田径课程开展因素调查中,统计结果显示为:评选最高的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生身体素质、场地器械等几大因素。见表1。

表1 高校田径课程开展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频数排序

教学内容3841

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2642

学生身体素质2513

场地器材1054

师资力量695

其他516

二、透视现阶段高校田径课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以人为本教学理念

我国教育理念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较深,加之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导致现代高校教学仍然以应试为主,针对体育教学也多是以竞技原则为主。在教学过程中过多的关注竞技运动项目的系统性,仅关注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情况以及跑、跳等能力的提升,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科学利用田径来达到健身目的的关注,由此也显示出现代多数高校田径课程教学缺乏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以人为本是近几年全面教学改革所提出的全新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才能够真正达到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在教学活动中参与体育教学的最初目的也是最为主要的目的是在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的同时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而近几年国家提出重视体育教学也是基于现代学生身体素质不断下降所提出的,而现代高校中仅以竞技体育为目的的开展田径课程教学显然偏离了体育教学的真正方向,也由此影响了田径课程在高校的有效开展。

(二)学生自主性学习意识不足

现代高校中田径教学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开展整个教学课程,课程的安排也多是存在笼统性,不能够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与特点进行教学安排,学校活动中存在严重的重复性,甚至于多数教学课程与小学与中小课程出现重复,并没有针对高校学生的身体情况以及心理发展特点展开教学。如此安排的教學课程一方面没发展学生已有的技术,另一个方面也没有与扩展田径运动以及其他运动相关的发展,结果将会导致体育教学课程越来越单一化,降低学生的田径学习积极性。另外现代高校所开展的田径教学多是以竞技为主,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而过度的训练方法与手段是多数学生不能够承受,进而逐渐降低了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而自主学习意识也随之下降,由此也阻碍了田径课程在高校的发展。

(三)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合理

传统的高校田径教学评价考核方式主要是以运动的成绩与达标了以及合格率为标准,显示学生对田径项目的学习与掌握情况,但仅仅能够反映学生的单侧测量数据,不能够综合的反应出学生经过田径课程学习后,身体素质提升程度。田径运动的成绩提升与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因此在短时间的锻炼过后,部分学生不会显示出明显的成绩,甚至于部分学生不能够承受田径训练的课程,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片面的考核学生的田径成绩显示出一定的不科学性,进而也不能够掌握学生阶段性的锻炼成果,也就不能够有针对性的制定后续学习计划,进而降低了田径教学的有效性与可靠性。评价体系是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必备的一个环节,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总结性测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将不足之处予以提升,将优势予以继续扩展,尤其是针对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更不能够仅凭借单次的测试为基准,要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程度。

(四)校园田径文化氛围不足

校园田径文化氛围不足,一方面体现在田径课程在高校内没有得到有效的宣传,进而导致学生的关注度不足,另一个方面体现在田径运动文化的真正内涵掌握不足,学生不能够充分的理解田径运动的实质意义。学生对田径的作用于功能等价值的认知不足,不能够充分的意识到学习田径的益处,也不能够意识到田径队强健身体所起到的作用,更不能够了解田径运动的历史文化,缺乏对田径运动的欣赏。以上所有的不足均可能导致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不足。另外现代学生在优越的环境下成长,自身缺乏吃苦精神,而田径运动在多数学生眼中属于过度老类型运动,因此不愿因参与其中。现代多媒体中对于运动观念的宣传下,多数学生更愿意参与相对时尚的运动,进而也降低了田径运动的普及程度。

三、关于高校田径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进一步体现以人为本教学理念

首先需要深刻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进行高效田径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在对田径课程内容选择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是否能够应用到所学内容参与到日常锻炼中,是学生充分的感受到体育教学学有所用,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其次是高校田径课程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包括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柔韧情况与心肺情况等,在课程安排中在关注专业程度的基础上更需要参与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乐于参与其中。最后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多多参与学生的自主意愿,邀请学生提出对田径教学安排的意见,参考学生的意见是否能够参与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此能够降低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所产生的抵触心理,同时也更符合以人为本的全新教学观念。

(二)进一步树立学生主体性意识

在田径课程进行与锻炼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注重锻炼方式的多样性,以学校既定的教学大纲为核心,在此基础上拓展教学课程,适当的降低训练难度,提升田径运动的健身性能与娱乐性。另外也可以对学生当下比较感兴趣的食物进行调查,将能够结合到体育课程中的元素参与至教学活动中,例如参与现代学生比较关注的热门音乐,将音乐与田径运动结合,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寻找热门游戏结合田径运动开展教学。高校田径课程的开展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充分以学生为主体,如此才能够更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提升田径课程的实际性,充分实现田径运动的真正内涵。

(三)实现田径课评价方式的改革

教师在田径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应当建立健全的评价方式,并针对传统的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实现对学生的全面性、真实性评价。在选择评价方法时,教师应当遵循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一方面教师需要加强学生对于运动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通过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考核,并根据学生自身的提高水平进行评价。另一方面,教师应当对学生所学习的田径知识以及田径思想进行考核评价,使学生可以通过对田径课程的学习,实现自身综合水平的全面面提高。在制定考核评价体系时,教师也应当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为主要目的,在反复的评价与考核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相对应的反馈信息,使其及时掌握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与进步,在督促学生的同时,也对学生自信心的提高产生了影响。只有通过对考核形式的不断完善,树立正确的考核目标,方能为田径课程的高效开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强化师生对田径课的重视程度

田径课程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有关田径运动的知识,同时包括田径运动开展时需要注意的技巧,田径连续需要具备的体育精神等,都使田径课程的开展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基于此,高校管理者应当从根本上提高教师以及学生对于田径文化的认知程度,使其通过对田径运动发展历史的感悟,充分了解到田径运动的价值和本質,并将其作为运动的核心基础。教师还应积极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欣赏能力,使学生感受到田径运动的乐趣,并在不断的练习与经验积累中,感受到短跑的速度、长跑的耐力以及调高的腾飞等。而学生通过对田径知识以及团队精神的学习,也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学习精神,使其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得以健康成长。综合来看,通过强化师生对田径课的重视程度,可以有效的使其感受到田径运动的核心魅力,并通过对田径文化与历史的感悟,提高了学生的田径课程参与度。

(三)以田径俱乐部机制推动田径教学改革

俱乐部形式的参与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活动的灵活性,突破传统枯燥缺乏趣味的教学模式,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组建以学生为核心的俱乐部机制,由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锻炼方案的设计要以竞技与趣味相结合,使学生在锻炼过程中感受到自主意识,感受到田径运动的快乐,同时在此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健身知识的宣传教育,修正学生的田径运动正确方向,另外也需要加强学生对田径运动文化,深化学生对田径精神的掌握,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高校田径课程需要灵活的运用教学手段,营造轻松且有效的教学活动。

结语:全文以现代高校为背景,对高校田径课程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出现代多数高校的田径课程开展并不理想。现代高校中田径课程开展过程中主要存在着学生热情不足、课程安排未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教学设备不足等几个方面,其导致因素主要是教学内容涉及不合理、未做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等,对此文中给出了几点改革建议,包括加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参与到课程安排中;加强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参与至教学活动中;建立俱乐部形式的田径教学活动等,从多个方面实现田径课程的改革计划,加强田径课程在高校开展的有效性。以上均为本人对高校田径课程教学的一些建议,为后期高校体育学科教学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意见。

推荐访问:田径 课教学 高校 改革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