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积极心理学角度试析高校体育活动课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5-000-02

摘 要 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历来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决定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结合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理性思考和实践分析的基础上,对积极心理学的内涵进行阐述,进一步阐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以便为实现今后高校体育教学的心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高校 体育活动

目前,高校体育课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场地器材等方面。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解释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要求教师制定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注重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充分发挥教师本身的能量载体作用,建立开放性的教学评价机制,建设良好的校园体育活动课的开展。

一、积极心理学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主张心理学不仅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健康生活和协调发展,而且是对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

充分发挥进行研究。积极心理学就研究对象而言分为三个层面:首先,在主观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感和满足感、希望和乐观主义,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其次,在个人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它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能力、对美的审美能力等);最后,在群体的层面上是研究公民美德和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包括和谐的家庭关系、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是重视对个体缺陷的弥补、伤害的修复转移到对人类自身存在的诸多正向品质的研究和培养。在此基础上,它提出了积极预防和积极治疗的观点。然而在预防方面,积极心理学倡导积极的预防思想和意识。这样人类可以自身抵御精神疾病的力量和困扰。积极心理学预防的主要任务是对青年人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积极的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是一种新的心理学理念,这种理念将心理学研究的重心放在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和挖掘人的潜力上,无疑是心理学史上的一项重要突破,对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了解有关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对今后教育学生可以提供重要的心理学指导依据。

二、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体育课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场地器材等方面。首先,教学大纲和方法方面:目前体育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示范讲解法为主,以教师为中心,只注重在课堂上对学生运动技能和基本理论知识的教授,有关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对学生传授得相对较少,学生基本上是被动的、无条件地接受和学习教师教授的运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体育教学大纲制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不符合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些项目的计划时数学生根本掌握不了动作技术,从而使学生失去学习该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场地器材方面,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知:目前高校有关基础项目(篮、排、足、田径、健美操)的场地器材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的活动需求,但是有关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棒垒球、游泳等项目的场地器材严重不足,从而就影响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最后,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与课程项目不相匹配。比如,一个体育教师担任几个项目的体育教学工作,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很难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来对学生进行技能指导和理论知识的讲授,以便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最终的体育教学效果;上述问题最终导致学校体育教学目地不能全面达到。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有关学生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技能知识的传授,同时,体育教师必须以积极的心理学理念设计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使学生通过体育技能的练习达到改善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以便最终培养当今信息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三、积极心理学理念与高校体育教学的关系

体育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一种双边教学活动,是学生在体育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运动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是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由于体育运动技能练习过程中本身具有一定的运动符合和练习密度,因此,学生在上体育课的过程中必须承受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符合,例如,在中长跑学习中,要使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品质、思维空间等心理品质都得到一定的锻炼和提高,体育教师组织该项练习的方法必须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学生心理满足性,否则这一项目的教学就不能达到体育教学的心理效能。然而,积极心理学理念就是研究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和挖掘人的潜力,积极心理学品质包括积极的认识、思维、意志等心理品质,这些积极的心理品质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体现的比较多。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方法的选择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再加上学生的积极练习,最终才能实现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同时,只有学生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参加体育教学的具体内容和体育教师精心教学和个别辅导,最终才能实现体育教学最终目标和本质功能。所以,两者的关系是一种双向影响的关系。

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内容

高等学校的体育是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它具有与社会生活衔接的特点,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正确体育观的树立和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它对终身体育锻炼将产生极大影响。从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看,要完成与终身体育的接轨,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

(一)完善体育教学大纲

体育教学大纲是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重要指导性文件。绝大部分高校在设计体育教学大纲时,有些教师没有充分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思熟虑,从而随意安排体育教学大纲和教学时数。

(二)体育课内容多样化,丰富学生体育文化知识

高校的选项体育课程基本上是带课教师根据自己的专项特长给学生上课,在课堂上只给学生讲授与自己专业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很少对学生讲授其它项目的理论知识和动作技术,以上上课方式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求知欲和欣赏能力,而且会影响学生上体育课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进一步会影响学生对有关体育文化的求知欲。在今后的体育课教学中,体育教师必须拓宽自己的运动技术和专业理论水平,适应当今大学生对体育课的心理和社会需求。

(三)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首先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唤起他们内在的锻炼动力,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其次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诊断性评价。一方面体育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情况,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自我评价的作用,促使学生在学习锻炼中形成自主意识。再次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辅助手段,使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学会同样的教学内容。总的来说,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将限制条件转化为有利条件,既尊重传统,又不被传统所束缚。既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也要根据实际创造合适的方法,使每节课都做到教法新颖,措施有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重视体育理论教学,增强体育锻炼的针对性

高校体育理论课是实践课的前导和补充,集中地进行体育基本知识教学是体育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对大学生而言,“知”很重要,它是激发行为的动力,是情感和自觉性的重要基础。有了体育理论知识的指导,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才能“知其所以然”。

(五)建立健全学生体育课的评价体系,使学生体育课的评价方式更加合理化

评价标准应围绕着健康这个核心目标,从心理、生理、社会三个方面来评价学生。应建立健全学生体育课成绩的动态评价体系,内容应加大体育锻炼的过程性评价,重视身体素质达标和体育理论知识的考评。根据学生差异来确定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应确保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学习目标,使学生学习有动力。考试的形式也应打破传统教学的单一化,应采取如体能测试,体质测试、技术测试、技术理论测试、比赛的实践测试等。在评价过程中,也可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相接合的评价方式,以此促进学生自主性和创新精神的形成。总之,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体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国际性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以我国国情为基础,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教学管理理念,对大学体育课进行重新定位。体育教学管理应该遵循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发展学生主体性教育为主、管理为辅的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的体育教学管理环境与氛围。体育教学评价应公正、客观、合理,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促进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达到高校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目标。对于传统的体育教学应该有正确的认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体育教学思想,同时要不断运用新的体育教学思想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以适应新时期体育教学的需要。

总之,积极心理学理念下对高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基本途径;是一个学校健康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体育教学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全海英.高校体育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6).

[2] 周洲.探析体育心理学在高校公共排球课的运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7).

[3] 陈树林.谈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阳光体育运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9).

推荐访问:心理学 活动课 角度 策略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