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职业教育”视域下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互联网+”对产业结构的渗透和改造,为职业教育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时代特征。职业教育要积极响应“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对接新经济形态下的人才技能要求,借助互联网思维,树立开放、多元、共享的新型教育观念,通过交互式教学、慕课、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手段优化教育供给,逐步构建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 职业教育 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李栋(1979- ),男,河北邯郸人,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天津 300022)王海军(1977- ),男,天津人,天津职业大学,副教授,硕士。(天津 300410)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02-0104-04

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所谓“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催生了创新2.0,而创新2.0又反过来作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态的形成与发展,重塑了物联网、云计算、社会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形态,并进一步推动知识社会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创新2.0,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也引领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着重指出,要在制造业、农业、教育等领域取得积极成效,并且强调通过“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深化产教融合,加快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可以预见,在“互联网+”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大量新技术、新工艺必将加快现有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促使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工作内容的协同性以及工作方式的创新性与以往相比产生巨大改变。

如何顺应“互联网+”下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主动调整专业设置,积极适应智能化、数字化、创新型的人才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互联网+”时代的职业岗位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是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难题和机遇。

一、“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内涵

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其自身所兼具的“职业性”和“教育性”双重属性,而职业性无疑是基于生产力的进步、社会化大分工的演变及发展。在当今时代,以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互联网+”正在逐渐渗透和改变着传统产业结构,促使社会化大分工进一步细化,推动着新旧职业的更替。这一变化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在“互联网+”背景下以新的生产组织方式为指导,创新现有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大量的适应新职业、新岗位要求的高技能人才,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这一过程中,职业教育要突出其“职业性”和“教育性”的双重属性。一方面,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另一方面,将移动互联网、网络教学、虚拟现实等先进数字化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打造未来课堂、智慧学堂等“互联网+”教育形态。由此,“互联网+职业教育”应具有以下几个逻辑内涵:

1.积极响应“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战略推动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之间的耦合程度在不断加深。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和新的生产技术应用,既需要大量能够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上灵活运用各种技术的高素质基础性劳动者,又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在生产实际中遇到的操作难题和进行工艺改进的高技能人才。面对“互联网+”对传统产业从业人员提出的新要求,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产业环境和技术环境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更新教学思路和定位,积极响应“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努力培养适应数字化社会发展所需的高技能人才。

2.借助“互联网+”优化教育供给方式。在传统行业全面融入“互联网+”的时代,教育行业也在利用互联网这一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多媒体交互等信息技术进入信息化教学的新阶段。目前,以慕课(MOOC)、云端课等为代表的线上教学模式的开展,使得学习者能够快速有效地获得学习资源。同时,借助交互式微课、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使得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增加,既丰富了职业教育的教学形式,又延伸了职业教育的教学空间。在“互联网+”与职业教育的融合过程中,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摒弃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积极探索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优化教育供给方式。

3.加强产教融合,增强人才有效供给。“职业性”和“教育性”的双重属性使得职业教育在“互联网+”平台下,与各行各业之间的融合不断加深。通过虚拟工厂、手机直播等信息技术,职业教育的办学边界正不断弱化,各项资源在校企之间呈现出自由流动的特点。如何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率,促进产教融合,将互联网“开放共享”的思维融入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与人才培养过程中,是能否培养适应“互联网+”时代高技能人才的关键所在。这一过程要求高职院校与用人企业等都转变自身定位,创新合作方式,协同构建适用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合理分配校企间各类资源,加强合作共享,为企业“量身定做”输送高技能人才,增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的有效性。

二、“互联网+职业教育”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特征

1.教育观念:从封闭到开放。在过去,学者们对教育的认识往往局限于人才所处的现实环境(而非开放式的),局限于课堂、图书馆、实训室、学校等封闭的物理空间。借助“互聯网+”技术,现代职业教育必将破除传统教育中时间和空间的束缚,颠覆传统教育教学理念。首先,“互联网+”可对原有教育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使其达到最优化,使这些资源从原来封闭的教室、图书馆走向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开放的环境。互联网的海量存储空间和即时交互性保证了学习者可以在更开放的环境下随时获得相应知识。其次,“互联网+”的大数据处理可以使教师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性,探索个性化的培养方式,实现因材施教。最后,丰富的现代教学手段、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可以促使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水平。基于以上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职业教育必将从固定的、短期的、封闭的学校教育转向动态的、终身的、开放的教育。

2.教学模式:从单一性到交互性。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教学过程完全由教师掌控,知识只能从教师到学生单向传递。“互联网+”时代,快速发展的教育技术催生了大量网络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诞生了MOOC、交互式微课、翻转课堂、云端课堂等新型线上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的共同特点是:通过互联网搭建新型线上线下互动教学平台,方便学生定制学习内容、自由安排学习时间。教学过程中,师生通过线上教学资源与线下交互相结合,实现现实课堂与虚拟课堂的相互交融、相互延伸。交互性教学模式既能帮助教师引导、监控教学过程,又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技能人才。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传统到现代化、科学化。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化身,具有高度垄断性,学习者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对学习资源、学习进度无法选择。“互联网+”对教育的渗透,使学习者可以借助互联网获得海量的优质教学资源,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逐渐掌握自身学习过程,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应对这一变化。教师要调整自身定位,从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网络化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利用新兴技术对网络上的教学资源进行筛选和甄别,甚至自己制作有针对性的交互式微课资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主动适应“互联网+”的发展要求,以提高新形势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4.评价机制:从单一到多元。教育评价应考虑多元化。职业教育因其职业属性,更应在评价机制上融入用人单位、行业企业乃至第三方团体的评价意见。由于这种多元化评价机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技术做支撑,一直很难开展,造成以往的教育评价過于单一。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分析以其样本多样性、数据精准性的优点使得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成为可能。通过校企合作对学生建立跟踪档案和工作记录,采用云技术、数据跟踪等现代统计方法就可以得到针对个人学习状况的精准评价结果,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和教师。

三、“互联网+职业教育”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职业教育如何培养适应“互联网+”时代背景的高技能人才,其根本是要创新人才培养路径。许多学者对此做了研究。张文认为,“互联网+”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在于开展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构建基于工作场景的课程体系。南旭光提出,发展“互联网+职业教育”关键在于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创新专业建设机制,主动适应产业网络的重构,专业设置上积极响应“互联网+”下的产业升级。结合现有研究结论,综合考虑“互联网+职业教育”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内涵和特征,笔者认为,当前形势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是:

1.转变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树立“互联网+”时代的开放性思维。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体,理应积极借鉴“互联网+”思维,树立“开放融合”的教育理念。

首先,高职院校要顺应产业升级的变迁,妥善处理好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的关系,积极与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建立开放、共享的合作机制,整合资源共同为培养高技能人才这一目标服务。同时,高职院校更应具有国际化视野,借助全球化浪潮、“一带一路”倡议的契机,建立跨国合作平台,引入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和相关标准,培养高技能人才。其次,高职院校要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网络学习资源建设,构建完备的网络教学和管理平台;借助大数据分析对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学习内容等建立追踪档案,全面掌握学习者的行为特点和个性化差异,对学习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施教和辅导。

2.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探索个性化学习体验。“互联网+”时代,传统制造业通过与新兴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正在引领一轮新的产业革命。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云设计、大数据制造”等新型生产制造模式层出不穷,特别是在当下强调用户体验、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的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的出现,促使现代制造业向集数据分析、产品设计、生产组织等众多环节为一体的开放式制造业升级。围绕制造业升级过程中跨越时空范围的生产组织方式,职业教育应采用现代教育手段,拓宽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教学平台,以交互式微课、MOOC、云端课的形式拓展学习者的学习空间,为教师的开放性教学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造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讲,基于“互联网+”的教学平台和开放式制造业具有共同的特点——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创新基于“互联网+”的教学平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能够帮助校企双方突破时空限制,开展顶岗实习、现代学徒制等教学实践,推动校企之间资源共享,促进专业教学与企业实践学习的有效对接。因此,“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学生学习能力养成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感知工作、满足个性化发展的多维体验过程。这一转变提升了学习者的主动学习能力,为适应“互联网+”下的产业升级做好了技能储备。

3.创新人才评价模式,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教育评价是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一环。为培养“互联网+”时代的高技能人才,要抛弃原有以考试结果为导向的单一评价机制,鼓励通过网络学习评价、过程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建立客观科学的多元化评价体系。首先,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评价主体从以往单纯的以学校、教师为主,转变为合作企业、企业兼职教师都可以对教育活动进行评价。其次,校企合作建立跟踪和记录学生学习和企业实践的大数据中心。在大数据中心的帮助下以动态分析的手段挖掘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帮助教师对课程效果进行有效评估。

总之,积极运用“互联网+”数据平台,构建大数据中心,综合运用云测评对评价结果进行科学统计分析,为师生双方提供有针对性的评估方案,促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职业教育供给的精准性。

[参考文献]

[1]袁景翔.“互联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创新的规律及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7(11).

[2]刘敏.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发展及其特征[J].知识文库,2017(4).

[3]张文.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教育探索,2016(12).

[4]南旭光.“互联网+”职业教育:逻辑内涵、形成机制及发展路径[J].职教论坛,2016(1).

[5]童顺平.高校“互联网+教学”:内涵与特征[J].重庆高教研究,2017(1).

[6]程丽丽.“互联网+教育”打造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新途径[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4).

[7]彭艺娟.“互联网+”背景下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路径探究[J].成人教育,2016(5).

[8]李政.“互联网+”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机制探析[J].机械职业教育,2016(4).

[9]李椿方.“互联网+”环境下一体化教学探索与实践[J].职业,2016(18).

推荐访问:视域 互联网 职业教育 高技能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