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领导者战略思维能力的培养

習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不仅意味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启了新征程,同时也意味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领导干部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必须重视培养和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准确判断和科学谋划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不断将党和人民事业推向前进。

一、战略思维的重要意义

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中国飞跃发展进入新时代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有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的战略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一)战略思维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三大领域共同规律的科学,具有最大的普遍性、适用性和整合力,是人类科学与文化共同的思维平台和方法论基础,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理论研究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和思维工具。全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观点,也是战略思维全局性、长远性、整体性、根本性的总观点和总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不仅能够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而且能够指导人们有效改造世界,具有指明方向、建立坐标、开辟道路、昭示意义的最高价值和独特功能,构成了人们辨识方向、找准方位、确定目标、创新方法、追求价值的行动指南和方法论。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战略思维最重要的思维工具和方法论基础,战略思维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

所谓战略思维,是指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前进方向的思维,是对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重大问题的分析、综合、判断、预见和决策的思维方法。要想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就要视野开阔、胸襟博大,保持战略清醒、增强战略定力,紧跟时代前进步伐,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观察和处理问题、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战略思维具有全局性、长远性、整体性、根本性等特点。所谓全局性,就是顾全大局,凡事从全局出发,既见树木,更见森林,绝不一叶障目,因小失大。所谓长远性,就是深谋远虑,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既立足当前,更放眼长远,具有战略远见。所谓整体性,就是统筹兼顾,从整体上看问题,既注重单元要素,更重视结构系统,强调要素的相干性、结构协调性和系统整合性。所谓根本性,就是明察秋毫,从根本上看问题,善于抓住本质,把握主流,洞若观火,高屋建瓴,不畏浮云遮望眼。

(二)战略思维能力集中体现了领导者的核心能力和素质

战略思维能力是领导者做好工作的先决条件。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一再强调:作为一个领导者一定要有“战略头脑”,也就是要有战略思维能力。他说:“马克思主义者看问题,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体。” “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乃是说的带全局性的,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而不是那种带局部性的,即对全局无决定意义的一着。”因此,领导者要从讲政治、谋全局、顾长远、抓根本的高度做好领导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要准确判断形势并作出科学决策,在激烈竞争特别是大国博弈中赢得主动,每一步都离不开战略思维。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强学习和调研,提高把握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能力,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能力,增强全球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做到厚积薄发。”

(三)战略谋划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要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屡创历史奇迹,将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保持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善于从战略上进行谋划并具有坚持不懈执行战略谋划的政治定力。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还有一系列重大问题需要进行战略谋划。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凡是涉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国防和党的建设的全局性的重大问题,都需要从战略上进行思考、研究和筹谋;凡是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的各种重大问题,也都需要从战略上拿出治本之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是以其高超的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的发展条件,在十九大报告中郑重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新时代的“三步走”战略,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绘就了强国路线图,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二、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的基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对全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关键期,提出了新要求。

(一)增强工作的原则性

所谓原则,是指人们说话或做事应该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是人与人相处及整个社会得以成立的必要规范。由于战略思维的全局性、长远性、整体性、根本性等特点,要求我们在面临一系列挑战、考验以及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更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工作中坚持原则性在把方向、定大局上的关键作用,认识到讲原则是真正的顾大局、识大体。邓小平同志曾经强调:“不讲党性,不讲原则,说话做事看来头、看风向,满以为这样不会犯错误。其实随风倒本身就是一个违反共产党员党性的大错误。”原则是方向,是底线,也是保护伞。因此,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加强自律、慎独慎微,经常对照党章检查自己的言行,加强党性修养,陶冶道德情操,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二)增强工作的系统性

系统的方法是把事物、过程、现象看作相互联系的整体的存在,认为系统是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关联性、层次结构性、动态平衡性、开放性和时序性特征的一种思维和工作方法,因此,系统性是战略思维的核心要求,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就要对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进行系统谋划,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各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各项事务、各类要素、各种矛盾纵横交织,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坚持系统思考,科学统筹,才能把各项工作有机衔接起来,形成强大合力,将改革事业协调有序推向前进。

(三)增强工作的预见性

预见性是相对于客观对象的动态发展过程而言的,是基于对事物发展的本质和现状的准确认识,把握其发展的未来趋势。预見性是战略思维的基本特性,是评价战略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就要立足当前,高瞻远瞩、科学预见,要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发展的未来方向,未雨绸缪、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抓住机遇、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把握谋划和推进各项工作的战略主动权。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必须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这样的判断、提出这样的要求,就体现了前瞻性和预见性,体现了高超的战略思维能力。

(四)增强工作的创造性

迎接新挑战,开创新局面,必须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用新的理念、视野、方法、标准推进各项工作和建设。真正的创造和创新都是建立在对历史和未来的贯通把握基础上的,从部分与整体着眼,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是领导者战略思维能力的具体落实和表现。“增强工作的创造性就是要对事物做全新思考,对结构做全新调整,对工作做全新谋划,力求寻找新思路,打开新局面,开创新境界。”“增强工作的创造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新要求。”无论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是前所未有的全新实践,没有现成道路可走,没有固定模式可循,只有靠不断摸索与创新。正是运用了高超的战略创新能力,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不仅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还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三、如何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

战略思维既是一种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又是一种主体素质和精神境界。因此,要遵循一定的路径和方法,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

(一)注重理论素养,在理论学习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在实践上的成功和失败也往往与指导理论的正确与否息息相关。“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就谈不上高超的战略思维能力和强大的战略定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一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头脑。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书写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二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涵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为我们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基础。

(二)注重实践磨炼,在调查研究中提升战略思维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思想的来源和基础,在实践沃土中不断磨炼是培养和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的必经之路。为此,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注重调查研究,才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实现科学决策和正确领导。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论断,确定了许多新任务、新举措。特别是指出了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对这一矛盾转变,仅凭经验习惯不可能找到工作的着力点。因此,只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正搞清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什么、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哪里,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政策、新办法。

(三)注重规律方法,在反思领悟中升华思维能力

社会主义实践的广阔性和深刻性为提升战略思维能力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材料,但是,人的思维能力不是靠感性材料的堆积就能自动提高的,只有在主体需要驱动下,在科学认识方法的指导下,才能从丰富的实践经验中“举一反三”,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离开了科学的认识方法,不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思总结,就会“入宝山而空返”,再多的实践也是在原地打转,思维水平和能力没法得到提高。我国改革开放近4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正是我们党以全新的视野和眼光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科学制定奋斗目标和发展战略,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境界的必然结果。因此,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通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的能力,是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的思维支点。

(作者单位:信息工程大学 )

推荐访问:新时代 领导者 思维能力 培养 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