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语口译中逻辑思维能力构建的必要性

摘 要:法语口译过程中,译员的听辨理解、推理分析、记忆和表达的能力与译员的逻辑思维能力息息相关,因此非常有必要对译员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本文重点分析了法语口译中逻辑思维的特点以及法语话语语篇的逻辑性,论述了口译中逻辑思维能力构建的必要性。

关键词:法语口译;逻辑思维;语篇;能力构建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8--02

1.引言

口译,即是译员以口语的形式,对原语话语信息进行听辨、解读,再将译入语转换为译出语进行表达。口译活动最重要的特点是语言、知识与技巧三者的综合运用。法语的翻译过程也不例外,译员不是单纯地对接语言,而是捕捉、构建和传递信息。那么运用逻辑思维能力从原语话语中提取关键信息并有条不紊地进行传达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重点探讨译员的逻辑思维能力构建在法语口译活动中的重要性。

2.法语口译中的逻辑思维

口译属于应用语言学,是两种语言的言语形式之间的相互转换的思维活动,是我们对原语的接收、认知、辨别、推断、理解、综合、记忆和输出的过程。正如吉尔提出的精力分配模式:

SI(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L(Listening and analysis )+P(Production)+M(Memory effort)+C(Coordination),我们可以看出口译的过程需要运用正确的逻辑思维,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逻辑思维是我们捕捉事物信息时,基于事物概念及表象,抽象地进行推理、判断,反映客观世界。逻辑思维的特点是:对象纯粹化、映像清晰化、涵义一般化,三点的综合被称为对象抽象化。因此,译员如果事先准备好相关材料,在翻译过程中启动相关知识理解原语的篇章结构和特点,用逻辑分析、推理讲话者的思路,那么译员在翻译过程中便不会造成逻辑思维方面的混乱。这种动态的交际过程,考验的不仅是译员转换不同语言能力的要求,更是他们对不同思维模式转换的把控。

法国巴黎高等翻译学校塞莱斯科维奇教授创建了释意派翻译理论,解剖了口译的意义传递现象。释意派翻译理论要求译员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并用自己的理解来表达内容和情感。该理论强调的翻译对象应该是信息内容,是意义,不是语言。因此,在口译的过程中,为了正确梳理信息并构建意义,必须运用逻辑思维才能顺利完成。

3.法语口译话语语篇的逻辑分析

口译过程中,话语语篇具有个性特点,会由于讲话人的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修养等因素千差万别。其实许多话语语篇会使用一定的逻辑关系模式(如递进、转折、因果等),按照空间、时间、步骤等叙述和分析内容。而且,每篇文章基本都有中心思想,段落内容与主题相切合,句间往往靠对比、让步、强调、结论、举例等连接手段上下契合。从语篇的宏观结构来看,法语口译活动中大致有以下几种话语语篇,即描述(介绍)语体、叙述语体、论证语体和会话语体。

3.1描述(介绍)语体

描述(介绍)语体多体现在人物介绍、商品说明、科学技术的介绍、公司的介绍等中。人们运用该语体客观地介绍说明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或者解释事物的来源、含义、发展和演变等。原语往往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展开,译员可以根据介绍的思路和顺序运用逻辑记忆把内容具体化和形象化,储存信息,能够帮助译员真正形成动态思维习惯,大大提高译员表述的质量。

3.2叙述语体

此类话语语篇一般以过去时的口吻按时间发展顺序聊叙述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遵循叙述的时序性,时间、地点、人物、情景等是主要内容,往往采用过去时铺垫和描写往往是按照一定的空间线索被穿插在叙述的过程中。叙述的结构形式有:横式结构(通过不同的人物、地点或者材料性质来安排材料)、纵式结构(通过事件情节的发展顺序来安排材料)和纵括式结构(通过综合概括生活中的不同事件,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总体印象和总体评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而译员可以通过对时间的特别注意来掌握事件发生的顺序和因果,并对于插入其中的描写依据情节的顺序在脑海中构成意识画面,用合乎逻辑的方式对故事加以梳理和串联。

3.3论证语体

此类话语语篇是口译中使用较为普遍的语体。说话者常用论证语体直接表达个人主张或观点,他们往往先提出论点,再列出论据对自己的中心观点进行论证。在论述前通常会有引言,并且为引起听众注意,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引出主题,从而多角度进行论述,每个分论点下有充足的论据,最后得出结论。论证语体有相当强的逻辑主线和严谨性,通常有“因为”、“所以”、“鉴于”、“但是”、“不过”、“并且”、“然而”、“总之”等逻辑关联词,有助于译员理解、记忆和逻辑性表达。

3.4会话语体

此类话语语篇多见于寒暄、会谈、闲聊或宴会中的谈话,通常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想到哪讲到哪”,会话主题一直在变。尽管讲话者不同的生活背景、思维方式会给译员的理解带来一定的困惑,但美国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认为,人们为了有效完成交际活动而互相配合,因此他提出了“合作原则”(le Principe Coopératif),即:量的准则(所说的话应该满足且在交际所需的信息量范围内)、质的准则(不要说缺乏证据和虚假的话)、 关系准则(说的话前后要有关联)、方式准则(说话要简练、明了易懂、条理清晰,避免使用晦涩的语言和引起歧义)。所以,虽然说话者的思维方式较为跳跃,但译员仍可通过谈话的内容寻找线索去了解说话者的思路,最终富有逻辑性地翻译出来。

4.法语口译中逻辑思维能力构建的必要性

口译行为是一种语际解释行为,它的根据是原语的语言符号化表现,通过对语言符号化表现的解释获得对原语意义的理解。安德逊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他把从思维活动到话语表达的认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确定欲表述的想法;把想法转换成言语模式;表达转换后的言语。这便是著名的“从思维到话语全程的三段式认知程序模式”,该模式概括和体现了口译的基本过程。也正如维根斯坦提出的“语言游戏”论,其最基本的法则就是“语境——用法——意义”之间有互为条件的联系。因此,在口译前,努力培养译员法语口译的逻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法语口译中逻辑思维的训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听辨理解、推理分析、储存记忆、合理表达,这其实也是法语口译的基本过程。

4.1逻辑思维的基础——听辨理解

一个优秀的译员首先应具备良好的听力,即正确无误地接受听觉信息。只有听觉感知到信息,大脑才能解读,从而进入理解过程。听辨理解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准备充足、事先积累。听辨理解程序开始于口译之前,充足的资料阅读、专业概念能使译员较快、较准确地捕捉到信息点,填补大部分的语言空白并在之后能够迅速做出整理。

(2)将注意力集中在信息的意义上,以便抓住原语的主旨。所谓“集中注意力”,是指避免去注意不适当的东西,译员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

·视觉化;

·确定讲话的不同时间段;

·听数字;

·将思想和字词联系在一起;

·理清前后关系;

·激活被动记忆;

·对信息做出自己的反应。

例如汉语“民以食为天”这个短语,如果用法语直译成“Le public considère la nourriture comme le ciel”,那么听众将会一头雾水。所以理解和把握信息的本质至关重要。从这个角度看,“民以食为天”实际上就是指食品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因此“La nourriture est vitale pour le public”才能准确地表达出原语的中心思想。反之亦然。当然译员在听的过程中也应着重注意日期、时间等数字,同相关信息结合,掌握快速的记录方法,加快对信息的分析和采纳。

4.2 逻辑思维的工具——推理分析

口译的理解过程是分析综合的过程。通常原语的字面意思不一定能非常清楚地反映说话者的动机,所以为了更深层次地理解原语的内在含义,译员应具备相应的知识。勒代雷说过:“译员在翻译的时候并非仅仅启用其语言知识。语言外知识随时被调动,从而在脑子里重新构造明喻与暗喻之整体,即字词所含意义和作者意图。”每个成功的译员,在翻译时通常都要调动大量的知识,根据莱昂氏语境意义分析的知识系统,语境意义分析包括语言知识的分析(对所使用的语言的掌握、对语言交际上下文的了解)和超语言知识的分析(即背景知识、情景知识、相互知识)。例如在译员翻译以下这句谚语“On ne fait pas d’omelettes sans casser des oeufs”的时候,如果没有事先的相关知识的掌握,那么基本不可能轻易将其翻译成中文,因为这句话的中文翻译是“有所得必有所失”,尽管意思相近,但中法表述完全不同。

4.3 逻辑思维的存储——记忆

记忆在翻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刘和平曾说:“记录的内容绝对不是信息的文字化形式,而是理解、分析、感觉、消化、记忆和表达需要的必要载体。”有些译员可能通过缩略语和符号来记下重要内容,比如“bp”就是“beaucoup(很多)”的意思。也有些译员采取更灵活的方式,比如通过联想法来加强记忆。这就要求译者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有助于译员对信息概念化和记忆存储,也可以弥补译员在笔记速度方面的缺陷。比如在描述一个场景时,译者可以通过在脑海里构想整个画面来储存记忆,例如以下这句话:

“Une étrange et impitoyable glace à pieds quardrangulaire, barrant obliquement un d’angles de la pièce, se creusait à vif dans la douce plénitude de mon champ visuel accoutumé un emplacement qui n’était pas prévu…”

这句话有丰富的画面感,译员可以运用联想法把原语视觉化和形象化,通过解码和图画来储存这句话的信息,即:“房间的一个角落,斜着一面四角底座的大镜子,模样奇特而蛮横,在我看惯了温情脉脉景象的眼睛跟前,很突兀地出现了这么一个形状。”总而言之,译员可以通过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记忆,这很大程度上是对译者逻辑思维能力的考验。

4.4 逻辑思维的呈现——合理表达

译员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表达,因为法语水平并不能和中文水平相媲美,在表达的过程中常会出现词汇贫乏、犹豫不决、忽视内容、语义不清、结构不明等困难。译员要真正理解了信息的意义,做好以上几个关键步骤,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力求做到不再依赖原语,克服心理压力,把原语深层意思清晰地表达出来,确保连贯性、逻辑性及合理性,才能使听者准确捕捉到原语的信息。

5.结语

口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一个动态的交际过程。无论是听辨理解、推理分析还是记忆和表达的过程,都有赖于译员对不同语篇的逻辑结构的分析和判断。这种用新的语言表述的信息必须通过译员大脑复杂的思维活动才能把译入语传输给听众,因此在法语口译中逐步构建译员的逻辑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值得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刘和平. 口译理论与教学.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2]刘和平. 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01

[3]刘宓庆. 口笔译理论研究.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04

[4]D. Seleskovitch, M. Lederer. Pédagogie raisonnée de l’interprétation.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5]Marianne Lederer. La traduction aujourd’hui le modèle interprétatif.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6]庄晨燕,邱寅晨. 口译学习与实践.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7]许钧. 翻译论. 江苏:译林出版社,2014

推荐访问:法语 口译 必要性 构建 逻辑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