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大阅兵后的思考

度量民族崛起对海上力量的需要和发达国家海军强大的现实,对我国海军要有清醒的思考。荣誉的温暖远不及深蓝色海水的凛冽。阅兵式吹响的不是停歇的号角。

现状的喜忧

经过60年发展。人民海军五大兵种完成了由半机械化向机械化的转变,正向信息化转型。据2008《简氏舰艇年鉴》统计,我国海军经过60年发展,总吨位已达到85万吨,仅次于美国的290万吨和俄罗斯的110万吨。在战争年代。海军赢得了1200场战斗的胜利,共击沉、击伤和俘获敌舰艇400余艘,击落、击伤敌机500余架。应认识到,排水量跻身三甲,只说明是一支“大海军”,绝不等于“强海军”。一字之差蕴含的战斗力有天壤之别。中国海军在“强”上急待加重。

一是海洋国土意识不浓烈。近年来,随着国家海洋利益和海洋战略环境的恶化,蓝色海洋国土概念刚刚开始深入人心,我国的300万平方千米蓝色海洋国土才被记起。或者这与我国长期拥有宽广的大陆有关。明、清时代,即使才高八斗的大学士,对于“海防”与“塞防”的争论也是左右摇摆。通常是陆界边境隐患加重时“塞防”重,就有左宗棠挥军新疆;倭寇和英夷为乱时“海防”重,就有戚继光和林则徐大战沿海。直到海洋时代的到来才让我们脑海中留下蓝色国土印记,所以中国的忧患海洋意识还不浓烈。

二是现代海军建设时间较短。中华民族的海上力量长期积弱,自甲午海战后就一蹶不振。建国后西方的长期封锁和经费投入不足,海军力量发展空间有限、技术来源受限,再加上在中国海军的成长过程中。国际战略环境一直呈现灰色,直到开放后才有所好转,因此,海军60年的发展,只有前十年和后三十年,实际只有40年。而海军是一支技术高度密集的军种,发展周期较长,所以要在半个世纪内建立一支强大海军,时间还是过于吝啬,基础过于薄弱,与发达国家海军几百年的时间相比较,时间和国际环境这两个条件远不理想。

三是与以远洋为特征的强大海军相比较还有较大距离。主要是海军占全军比例偏低。据统计,美国海军占美军比例为40%,俄罗斯、日本接近20%,法国约17%,我国台湾地区为12%,世界平均范围在15%-40%之间。而我人民海军规模占全军比例低于此水平,海军力量在全军范围而言算不上强大。主战舰艇平均吨位偏小。目前。美国主战舰艇平均吨位14000吨,英国6700吨。俄罗斯6500吨,法国6300吨,日本3700吨,印度3300吨。我国海军的平均吨位尚低于上述国家,在远洋能力这一核心指标上与发达国家海军存在明显差距。主战舰艇比例不尽合理。我国海军战斗序列中,大中型作战舰艇数量、比例均过低,有的重要装备仍是空白。如海军海事卫星、航空母舰和大型固定翼舰载指挥预警机、作战飞机、远程精确打击武器等处于概念或者预研论证阶段,形成战斗力尚需时日。在现役装备中,小型作战舰艇占绝大部分,中型舰艇只占较小比例,与世界公认的中型舰艇占40%以上才能视为远洋型海军有较大的差距。作战舰艇与保障舰艇比例待调整。目前。美国作战与保障舰艇比例约为3:2。日本为3:1,印度为5:4,而我国海军这一比例严重偏低。保障舰艇比例偏低将严重制约海上作战的范围和持续时间,在未来的作战中极可能出现打得到但保障不到的尴尬局面。这与国际公认的比例有较大差距。上述现实情况决定了我国海军目前还只是近海型向远洋型过渡状态,如果用“接近远洋,走近深蓝”可能会更加确切。

水下装备

谁都知道。就内敛而含蓄的中国人而言,如果没有新一代更好的装备,一般不会把现有装备如此隆重地在碧海蓝天中亮相。经过60年发展,中国水下打击力量取得了长足进步。首先是形成了核常一体的水下力量布局。1954年6月我国第一支潜艇部队宣告诞生,1971年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代常规潜艇下水,1974年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服役,1983年我国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服役,海军潜艇数量和总吨位比初建时期增长了数十倍。其次是水下装备的战术与技术水平跃升。新型潜艇装备了超长波通信系统、数据链系统、战术软件和指挥自动化系统以及智能鱼雷和精确制导导弹。新一代潜艇的静音性、水下自持力和生存力明显提高。水下突防能力增强,潜艇水下高速、长航、突防、大深度布雷等训法战法得到检验。战斗力已不再只靠海水的天然隐蔽条件生成,而在利用这些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与装备升级,形成了日益隐蔽的作战能力。

应当看到,潜艇是高技术装备,尽管“从无到有”是一个历史性转折,但“从有到高”更是一个跨越性提升。中国海军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攻击型核潜艇和弹道导弹核潜艇并行发展,在“一万年也要……”的感召下。靠窝头、成菜把核潜艇送入大洋。在大洋深处游走的核盾牌,让我们有了一个个香甜的睡梦。但我国的水下打击力量还有发展的空间和强化的必要。一是核潜艇的技术水平存在代差。核潜艇是技术高度密集装备,虽然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研制难度甚至高于两弹一星,由于敏感关系。国家没有把“两弹一星一艇”这一宏大战略工程并列宣传,但绝没有降低“一艇”的超高难度。正因为如此艰难。核潜艇的升级换代也成为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我国1983年弹道导弹核潜艇服役比美国1958年下水的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晚了25年,比苏联1960年下水的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晚了23年,这意味着中国海军装备第一代核潜艇的时候美国和苏联已经开始第二代的发展。而中国第二代核潜艇刚刚发展出来之后美国和俄罗斯已是第四代。从代次上看,我们与发达国家强大海军的差距没有缩小,在技术水平和导弹技术上还存在代差。二是核潜艇部队规模不大。尽管核威慑的实质是有与无,但就威慑指标的积累来看,报道中的核潜艇数量仍有限。如弹道导弹核潜艇,如果按“一艘维护、一艘保养、一艘在航”这种“三一”配置方法。至少要有3-4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才能在大洋中保持24小时内持续的威慑与打击能力。攻击型核潜艇至少要达到两位数,才能保持远洋实战能力。扩编已成当务之急。三是核潜艇的战略常规打击能力需填补。美国把“俄亥俄”变成了154枚对陆“战斧”的潜射平台,突破了弹道导弹核潜艇只能用于威慑的功能禁区。凭借其强大的载弹能力,拥有了随时可以放心使用,足以摧毁一个中小国家的常规战略打击能力。俄罗斯依靠“奥斯卡”级,运载了足够的超音速反舰导弹而成为航母天敌。而中国海军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只配备了核战斗部,威慑与实战能力不平衡,在高技术常规海战中只能当旁观者。而攻击型核潜艇只使用鱼雷武器,只构成了近程打击与较强巡航能力的结合,仍与远程精确打击无缘。有人对苏-30MKK发射火箭的画面只愿从摄影角度去赞赏,恐怕就

是这个道理。如果只用苏30MKK来发射57毫米或90毫米火箭,不如放弃这金子般昂贵的发射平台。由此联想,核常兼备可有两种理解,一是两型艇的自然功能划分,另一种是在同一艇型上植入高价值常规打击力量,我们更期待后者。

水面舰艇装备

海军水面舰艇部队的三个舰队已拥有数十支驱护舰支队、快艇支队、登陆舰支队和作战支援舰支队。三级以上战斗舰艇达数百艘,吨位是上世纪80年代的5倍以上,舰艇的综合作战能力明显增强。基本上形成了驱逐舰、护卫舰、导弹艇、布雷舰、猎潜艇等大小搭配、轻重结合的水面打击与防护火力体系,能执行多种规模的海上攻防任务。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先进水面舰艇的购入,新一代驱逐舰、护卫舰的建造进入井喷时代,052B、052C、051C、054A的服役提高了主战舰艇的平均水平,远程反舰导弹、超音速反舰导弹、垂直发射防空导弹的列装使中国海军装备技术进步了二十年。再加上海军以劣胜优、以小打大的传统,人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海战中,以大打超大也未必不可能。

就中国海军而言,水面舰艇部队的质量取决于远洋能力,而不取决于舰艇的数量,特别是优势小艇的数量,如果这样。我们宁愿舍弃这个容易让人陶醉的数量优势。在新驱、新护陆续走上船台、驶入大海的背景下,水面舰艇这个最能够体现海军实力的装备还能够走得更远、更快。一是航母的建造、服役步伐与需求不同步。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成本远低于空运和铁路运输的海运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能源通道又都在风急浪高的海洋深处,再加之新驱、新护对拥有近海防御优势的周边国家没有张飞喝断的威力。于是在新舰下水的同时,海洋战略权益却在同步恶化。这些虽然原因复杂,但没有远洋持续作战能力的基本依托——航母,是事实。二是新一代舰艇技术水平待提高。052B、052C、051C的建造与服役说明了技术进步。也说明了技术缺陷。保守估计,现在两级“C”型舰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海军相比较,在舰载武器和电子信息装备上有5-10年的差距。“中华神盾”与现役“宙斯盾”相比,在探测距离、跟踪目标数量、同时攻击目标数量上有差距。垂直发射系统单元数量虽然赶上来了,但发射速度与MK41的1秒1发有距离。此外,发射单元的多弹种共架问题还未解决,或者与“阿斯洛克”和对陆攻击“战斧”类似的弹药还没研发能力。使只装填“海红旗”-9和海基S-300的垂直发射系统功能过于单一,潜力没有充分利用。三是主战舰艇高效作战的信息环境搭建仍需加强。未来海战虽称海战,但交战空间和支援空间涉及陆、海、空、天四维战场。在天战场,目前海军的专用海洋侦察监视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或者缺项,或者功能不够强大,对海上动目标的侦察预警能力仍有限。空中的预警机平台老旧,运载能力、载荷水平不高,舰载卫星通信系统、链接四维战场的数据链技术仍处于中低水平。未来大型海上编队的信息侦察、武器控制、指挥协同方面仍有诸多难题需要攻克,这些软实力已成短板。

海军航空装备

二战期间,制海权已经与制空权融为一体,没有制空权。再强大的舰艇编队也会不堪一击,“大和”、“武藏”的沉没已经宣告海战新时代的到来。中国海军在60年发展中,高效利用了后发优势,从建军开始就搭建了海上和空中两个体系。上世纪50年代,海军航空兵在国土防空作战中屡建奇功。1953年3月,诞生仅9个月的海军航空兵击落敌机13架,圆满完成保卫鸭绿江大桥的防空作战任务。1954年至1955年,在解放一江山岛战役中,海军航空兵出动飞机289架次,完成夺取制空权任务。1965-1968年,海军航空兵在海南岛上空先后击落入侵敌机7架,击伤1架,创造了8:0的佳绩。进入新时期以来,海军也注重吸收引进国外装备。一批新型驱逐舰、潜艇、飞机入列。1980年1月3日,随着海军舰载直升机首次着舰。海军航空兵实现了由岸基向舰载的突破。上世纪90年代,“飞豹”歼击轰炸机、电子侦察机、反潜机、预警巡逻机、空中加油机陆续装备部队,拓展了海军航空兵的活动范围,为海军水面舰艇部队夺取制海权奠定了全方位的支撑。随着第三代战机陆续装备部队。航空兵部队的应急机动、舰机协同、空中格斗、低空突防、远程攻击、精确打击能力显著提高,所有战斗团都能担负跨区机动作战任务。担负战备值班的飞行员全部进行过导弹实弹射击训练。这些标志着海军航空兵高技术条件下的整体作战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岸基飞机、舰载直升机和舰载固定翼飞机这三类装备上,中国海军没实现均衡发展,特别是在进入远洋后。这一缺陷将更加明显。一是岸基航空装备技术水平和新装备比例偏低,以机护海能力待加强。岸基航空兵组建较早。但早期基本上是移植空军装备。或者在濒海地区飞行的空军飞机。击落国民党飞机多在内陆上空就是一个说明。海军专用岸基飞机出现较晚,对海作战效能有限,主要承担海岸防空任务,真正沾满成腥味道的专用海军飞机长时间空白。新一代装备服役后。虽然增加了专用海军飞机的比重,或者说具有对海作战能力的飞机比重有所增加。但掩护区域和作战半径受制于岸。对海支援能力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而减弱。岸基航空力量的比例占据海军全部航空力量的绝大部分,而这一部分比例越大,就会越说明这种比例与能力配套的不合理。二是舰载直升机数量少,驻舰能力不强。现役的舰载直升机型号与数量均不够理想,多为引进或者仿制型号。直-9过小、直-8过大,国产化的机型效能与适应性不够,造成前者载弹,雷量小,作战能力有限,后者对一般的舰艇而言属机大舰小,造成占据较大比例的护卫舰基本不具备驻舰条件,使得“一桅之高”没有条件完全占据和充分利用。起降条件适中、综合作战能力较强的中型舰载直升机还没有合适目标。三是缺少固定冀舰载机。受制于海上大型平台滞后的现状,海军航空兵中的黄金成分——固定翼舰载机进展仍不明朗。在发达国家海军固定翼舰载机已进入3+代的现实,中国海军的固定翼舰载机仍飞行在人们的期望与猜测之中,不能不令人扼腕。由此。或许会对“大海军”与“强海军”的概念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作战保障装备

在近海防御作战的背景下。中国海军在远洋综合保障方面也实现了新的突破,初步形成了海上岸基一体、战役战术衔接、军民结合的保障力量体系。随着一批新型综合补给舰为代表的后勤保障舰船装备部队,目前海军各类保障舰船的总吨位是上世纪80年代的6倍。海军还建成了一批大型战略母港、骨干机场和后方战略仓库。建成了数十个舰船、飞机及装备维修基地。为实现海军作战保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现代条件下的海战,作战保障已经

上升到与作战同等地位,甚至是更加重要的地位。如果说在陆上作战还有用“小车推出的胜利”,在海上,特别是远海,恐怕很难有用“小船划出的胜利”。海洋战场特殊的水文气象条件使海军专用保障力量更加重要,而且这一重要性随着海洋战场的延伸,会成几何级数般增长。在作战保障装备上。中国海军虽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与强国海军相比较。还有一些必须跳跃的门槛,一是近海保障观念待加强。由于长期的近海防御战略惯性使然,以岸保海这一曾经有效的保障方式是新时期保障观念的沉重负担,海上人民战争在近海作战。特别是依靠沿岸海岛作战的战场条件下的威力将大幅度减弱,依靠高效的专用保障舰艇进行立体保障已成大势。二是保障舰艇比例待调整。如前所述,世界强国作战与保障舰艇的比例已接近2:1,甚至在局部战争中达到了1:l。中国海军保障舰艇,特别是大型综合保障舰艇的数量不够,比例不尽合理。对于一些标志性的小编队环球航行和2-3条主战舰艇的作战行动,虽然能进行不接岸电、不靠港补油。全过程依靠编队动力和电力。但属于战役保障力量支援保障战斗编队的越级保障方式。这种方式对于小规模海上和平行动有效。但在战时,数量有限的综合补给舰一旦成为敌方目标而损毁,就将使油弹水食短时间内告罄。因此,这种以检验航行能力为主的保障方式不能代表实战条件下的保障模式与能力。

岸防部队装备

岸防是海防的基础,也是早期海防的代称。海军岸防装备是部署在沿海重要地段,以海上敌方舰艇为打击目标。参加沿岸防御作战的主要武器装备。目前,海军岸防部队已全面实现导弹化。随着新一代岸舰导弹全面装备部队,海军岸防部队将成为能够支援其它军兵种进攻作战的新型兵种。1950年10月,中国第一个海岸炮兵营在青岛组建。至1951年底海军共组建了13个海岸炮兵团。上世纪60年代,海岸导弹部队诞生,岸防部队实现导弹化,导弹部队逐渐取代高炮部队。上世纪80年代初,各型岸舰导弹逐步更新为机动式岸舰导弹。随着突防能力更强、智能化程度更高、射程更远、抗干扰能力更强的新一代岸舰导弹全面服役,海军岸防部队逐步成为既具备要地防空、近海防空能力,又能有效支援其它军兵种实施进攻的新型兵种。海军岸防装备日益延展的射程也能为在沿海或者近海作战的战斗舰艇助一臂之力。

从钦差大人的红衣大炮,到射程衔接的岸防导弹。中国岸防经历由炮到弹的进化,海防要塞区也摆脱了陆地边境一道防线的陈旧功能,转而形成以点制海、以弹毁舰的强大远程火力平台,成为敌舰退避三舍的绝好理由。但我国海岸线漫长。海岸地形条件复杂,并不是处处易守难攻,海防装备真正铸起一道钢铁屏障还需要在观念和装备上同步更新。一是远程目标指示装备待加强。目前。虽然各型导弹具备了40-400千米的对海打击能力。但依托海岸制高点的观察跟踪装备,仍不能完全满足目标信息保障需求。没有空中侦察引导手段,远射程的威力就无法转化为毁伤能力。二是机动打击装备比例不高。在地球村时代,人们能够通过分辨率有限的谷歌地球找到居家村舍。在空天一体的军用侦察手段的信息库中,依托固定洞库发射阵地的海防导弹恐早被标定,生存系数的虚高现象依然严重,难查、难毁的机动发射系统比例仍需要大幅度提高。

海军陆战装备

海军陆战装备是衔接海陆的接口装备。也是远洋作战、境外控制的重要装备。在东非海岸,卡-28运载的陆战突击队员采取的登临护卫行动对于散兵游勇的海盗而言,可能比火力强大的驱逐舰更加有效,毕竟“班布里奇”号不能用撞沉海盗船的方法解救菲利普斯船长。中国海军陆战力量发展起点高,以旅为基本作战单位的作战力量结构科学、合理。适合远距离海陆环境作战。陆战装备齐全配套,有的新型两栖突击装备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发展模式好。将成为海陆间作战的基本力量。

海军陆战力量是发达国家的第四军种,而不是一个兵种,基本属性是远程跨区机动作战。海军陆战队完全按照两栖作战的需要编组与配备,如海军陆战队和专用两栖舰艇结合,两栖攻击舰和两栖船坞运输舰固定搭配,平时以两栖戒备大队形式出现。一旦有事能快速进行远洋输送。有的国家海军陆战队与海上预置舰队结合,海上预置舰队部署在可能出现战事的海域方向上,物资支援量是3000架次空运量。能使一个16000人的两栖特遣队在没有支援的情况下连续作战30天。反观中国海军陆战装备,至少在远程投送能力和编制规模上还有较大距离。一是远程跨海机动装备有限。青岛海域尽管出现了“昆仑山”号两栖运输舰,但时至今日仍是首舰性质,这一探索性的舰型能否持续建造并保持较高的装备数量,仍对海军陆战装备的效能起到决定作用。与强国海军陆战队成群的“黄蜂”、“海洋之子”、“西北风”们相比较,偏重运输能力的特点使它的攻击能力仍显不够。两栖攻击能力相对有限。二是高速突击装备有限。目前,发达国家海军陆战力量的突击上陆装备基本形成了以运载能力达70吨的高速气垫登陆艇为主的格局,最大限度消除了装甲突击车辆泛水速度慢、油料消耗大的不足,保证了上陆持续作战能力。中国海军陆战装备中,这一型装备的效能偏低。三是两栖航空支援装备不足。两栖装备贵在成体系,因此建设运载、突击、支援多种装备相互衔接的装备体系十分重要。中国海军两栖航空支援装备,如武装直升机、攻击机等仍是空白。战时,两栖部队只能靠海军航空兵的固定翼飞机实施近距支援,而海军航空兵的固定翼飞机以海上突击为主的任务模式和装备特征。也较难给陆战突击力量提供更多的空中打击火力。因此,建立两栖航空支援装备体系是提高陆战突击能力的重要环节。

推荐访问:海上 思考 大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