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道学建构帝学

摘 要:中国传统的“帝王之学”主要是研究如何掌控权力、驾驭臣民、富国强兵的学问。宋儒希望建立道学化的帝王之学,实现儒家仁政德治的政治理想。朱熹通过对什么不是帝王之学的辨析,确立了以《大学》为核心的儒家正学引导帝王的经典体系与理论框架,并通过理学思想的运用,回答了帝王为什么学,如何学以明理而正君心立纲纪等系列问题,推动了以道学建构帝学的思想建设。

关键词:朱熹;大学;经筵讲义;道学;帝学

中图分类号:B2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8)04-0130-08

中国历史上的所谓“帝学”或者“帝王之学”,往往又具有“帝王之术”“人主之术”“君道”等相近的名称,其主要是研究如何掌控权力、驾驭臣民、富国强兵,故而人们总是将其视为一种追求政治功利的权术或治术方面的学问。早期儒家就一直希望帝王追求“德治”“仁政”,藐视执着于政治功利的权术或治术。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后,儒学虽然影响帝王的治国理政,但仍然是一种“霸王道杂之”的“治术”。到了宋代,随着崇儒重教国策的确立与经筵制度的形成,“帝学”“帝王之学”悄然兴起,成为了宋代儒学发展的另一个走向。尤其是范祖禹首倡“帝王之学谓之‘大学’”后,①宋儒们纷纷重视对《大学》思想资源的重新挖掘与诠释,力图建构一个以道学为内涵的帝学思想体系,复兴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王道理想。

朱熹也十分注重对《大学》经旨义理的诠释与重构。他自言:“某于《大学》用工甚多。温公作《通鉴》,言‘臣平生精力,尽在此书。’某于《大学》亦然。”②从《壬午应诏封事》(1162年)中首次提出以《大学》为“不可以不熟讲”的“帝王之学”,③到其入侍经筵进讲《(大学)经筵讲义》(1194年)的32年间,从1162年朱熹上《壬午应诏封事》至其1194年进呈《经筵讲义》,朱熹还撰写了《癸末垂拱奏劄》《庚子应诏封事》《辛丑延和奏劄》《戊申延和奏劄》《戊申封事》《乙酉拟上封事》等具有前后一贯性的“帝学”封事奏劄,力图发挥其以学术指导帝王的道德修养与政治实践的功能,实现其尧舜其君,道济天下的理想。朱熹一直在努力通过对《大学》的重新诠释与思想建构,为现实政治的帝王们建构一种他希望的帝王之学,从而实现致君尧舜,道济天下的王道理想。朱熹:《经筵留身面陈四事劄子》,《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14,《朱子全书》第20册,第678页。如果能通过经筵讲学,引导君主“亲近儒学”,“切劘治道”,以至“德声日闻,治效日著,四海之内瞻仰畏爱,如亲父母”,达致“尧、舜、汤、武之盛”, 朱熹:《乞进德劄子》,《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14,《朱子全书》第20册,第675页。即使是“退伏田野,与世长辞”,朱熹也是其犹未悔。朱熹:《甲寅行宫便殿奏劄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14,《朱子全书》第20册,第670页。

那么,如何来建构帝王之学,如何用正确的学问引导帝王至于尧舜之道呢?由于在中国传统政治结构中,天子身处权力的核心,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就在于君主之一心,“故人主之心一正,则天下之事无有不正;人主之心一邪,则天下之事无有不邪”朱熹:《己酉拟上封事》,《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12,《朱子全书》第20册,第 618页。。朱熹通过多年的学术思索与政治实践,认识到通过讲学以正君心立纲纪朱熹:《庚子应诏封事》,《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11,《朱子全书》第20册,第581页。,不仅是解决南宋王朝整体性危机的关键之所在,也是实现儒家仁政德治为核心的王道理想的根本之所在。所以建构帝学,首先就必须确立帝王学习的经典体系。

一、帝学体系:儒家正学

面对着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异彩纷呈的学术流派,应该选用哪家学派的经典来教导帝王呢?朱熹认为:“人君之学与不学、所学之正与不正,在乎方寸之间,而天下国家之治与不治,见乎彼者如此其大,所系岂浅浅哉!”朱熹:《壬午应诏封事》,第572页。君主之学与不学、学之“正”与“不正”,将直接影响到国家政治之治乱。因而他在对什么不是帝王之学的辨析与反思中,确立了以儒家正学来引导帝王的思路,其实质就是以道学建构帝学。

1.帝王之学不是释老之学

朱熹认为老子、释氏之学因其识心见性之妙,与儒家古先圣王之道有“不约而合者”,极其具有迷惑性,以至于君主妄听髡徒诳妄之说,而以为“真有合于圣人之道”,甚至将“圣贤所传明善诚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之学视为“常谈死法而不足学”。朱熹:《戊申封事》,《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11,《朱子全书》第20册,第612-613页。用这样的学术来指导天下国家的治理,则未能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物,于天下事多所未察。朱熹认为孝宗即位多年以来,“平治之效所以未著”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由不讲乎大学之道而溺心于浅近虚无”的释老之学。朱熹:《癸末垂拱奏劄一》,《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13,《朱子全书》第20册,第632页。由于从实质而言,儒家之学与释老之说有着根本区别:一個是以性命为真实,一个是以性命为空虚;一个无论是动静语默,还是应物修身,无不是万理粲然于其中,体用一原,显微无间,治心、修身、齐家、治国,无一事之非理;一个是“徒知寂灭为乐,而不知其为实理之原,徒知应物见形,而不知其有真妄之别”,因而是“无所救于灭理乱伦之罪、颠倒运用之失也”,鲜有不害于政事者。正是由于释老之学的虚幻性与迷惑性,程颢将释老之学视为“正路之榛芜,圣门之蔽塞”,认为“辟之而后可与入道” 朱熹:《戊申封事》,第611页。。通过对释老之学与儒学不同的比较,及其危害性的阐述,朱熹将释老之学视为儒学的头号大敌,欲辟之而后快,只要一有机会,便加以批判与反驳。

2.帝王之学不是管商功利之说

自从宋代“道德性命”之学兴起以来,理学家们大多认为三代以下,尤其是汉唐以来,王道驳杂不纯,多为追求功利权谋、治国富民之术的霸道政治。由于“学与政非二物,顾所学者尔:学帝王仁义之术,则为德政;学霸者刑名之术,则为刑政”王十朋:《经筵讲义》,《梅溪集》卷27,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学术与政治实为一体之两面,所以宋代士大夫十分重视“学”对帝王修身立德及政治理念的引导。对此朱熹同样认为,正是由于“儒者之学不传,而尧、舜、禹、汤、文武以来转相授受之心不明于天下”,所以“汉唐之君虽或不能无暗合之时,而其全体却只在利欲上”朱熹:《答陈同甫》,《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36,《朱子全书》第21册,第1588页。 ,造成了以霸力与权术治理天下的局面,未能实现尧舜三代之治。而管商之学正好是以功利权谋、驾驱臣民之术实现富国强兵的霸道政治为其特征,虽然在短期内能够收到一定的成效,但是从宋朝推行的实际效果来看,则是“国日益贫、兵日益弱,所谓近效者,亦未之见也”。反而是“圣贤所传生财之道、理财之义、文武之怒、道德之威,则固所以为富强之大者”的治国原则与为政理念,未能明于天下,从而使得国家的政治治理本末倒置,难以实现真正的王道政治。朱熹:《戊申封事》,第611-613页。因而朱熹将管商功利之学排斥在帝王之学的范围之外,并特别注重王霸义利之辨。

推荐访问:道学 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