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枝枯病病原菌的分离和测定

摘 要:我们对山西农业大学校园内的丁香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丁香花的枝枯病病菌一般在枝梢上进行侵染且发病率为30%。患病部分与健康部分分界明显,其上散生黑色小粒点。用剪刀将发生病害与健康部分的交界处剪取一小段。此类病原菌在病部越冬,降雨的年份易发病。

关键词:丁香;抗病性;分离;测定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07-007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435 文献标志码:A

丁香学名Syringa oblate Lindl.木樨科丁香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m,枝条粗壮无毛。叶广卵型,通常宽大于长,宽5~10cm;先端锐尖,基部心型或截形,全缘。圆锥花序长6~15cm;花冠白色或紫色,先端4裂,开展;雄蕊生于花筒中部或中上部。蒴果长圆形,顶端尖,平滑。花期4~5月,果期9月[1]。

丁香的枝叶茂密,花美丽而芬芳,花期较早,是我国北方地区园林中最常用的花木之一。广泛栽植与庭园、机关、居民区等处,常丛植于建筑物前、散置于园路两旁或草坪之中景观效果甚好[2]。

丁香的抗病性较强,常见的丁香病有花瓣斑病[3]、白粉病[4]、炭疽病[5]和枝枯病。我们对山西农业大学校园内的丁香枝枯病进行了调查,病菌侵染后丁香形成枯枝,枯死段有黑褐色微突起小点,感病枝与健康枝之间形成明显的分界线,感染部位以上全部枯死[6]。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处理

采集好标本以后,制作PDA培养基[9]。 取七个无菌培养皿,分別标上号:酒精—水-升汞-无菌水1-无菌水2-无菌水3-做容器,并放入相应的溶液。依次放入灭过菌的超净工作台中。

(1)从采集的枝条标本上将病害部分切下2mm的小段4节。

(2)将病害部分和健康部分交界处切下2mm的8节。

全程灭菌操作三次之后放入容器中。取三个培养皿,然后将标本成对角线接种到平面培养基上,如图1所示。完后将培养皿倒置。用特种铅笔在培养皿背面做标记DX-1。

将病害部分和健康部分交界处切下的8小段用同样的方法接种到另两个培养基上 DX-2、DX-3。

将DX-1、DX-2、DX-3置入生化培养箱中,盖上报纸遮光,进行培养菌落观察,3d后长出呈灰绿色绒毛状菌落。一个星期后,三个培养基中的菌丝覆盖了整个培养基,以下就要对其进行纯化,让每一个培养基上只生长一种菌落。通过培养对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DX-2并将其纯化。

生长量的测定。每天下午4点对每个培养皿中菌落的生长量进行测量以测定该种真菌的生长速度。经过测量计算,菌落每天的平均直径从而可以看出菌落和生长速度。如菌落生长直径图表。

1.2 病原菌的观察与测量

1.2.1 显微标本的制作。将白色菌落中灰黑色部分挑出一小块放到载玻片上的colley试剂中,用解剖针拨匀。盖上盖玻片即准备好了一个切片,标为(1);同样的方法,再做一个标本,标为(2)。然后在标定了刻度的显微镜下观察菌丝和孢子的性状并测量孢子的大小。

1.2.2 病原菌孢子的测量。经过确定,052028号显微镜上,目镜测微尺在10倍物镜下刻度为6.5μm,40倍物镜下刻度为1.6μm。经过测量在40倍物镜下测量的20个孢子的大小如下表:

设:X为每个孢子的长度 Y为每个孢子的宽度

病原菌孢子的长与宽各自的平均值为:长17.42μm 宽2.6μm

病原菌菌丝的粗度的平均值为:4.20μm

病原菌孢子的长与宽各自的标准差:长5.3μm 宽2.0μm

病原菌菌丝的粗度的标准差:0.86μm

病原菌孢子的长与宽各自的标准误:长1.2μm 宽0.45μm

病原菌菌丝的粗度的标准误:0.26μm

病原菌孢子的长与宽各自的变异范围:长12.96~20μm 宽12.08~9.36μm

病原菌菌丝的粗度的变异范围:3.33μm~4.87μm

孢子的大小为(12.96~20)μm×(12.08~9.36)μm

2 菌种鉴定

我们在载玻片上观察到的病原菌形态特征为:分生孢子梗淡榄褐色,分枝,顶端长扩大而具有多个孢子痕,形状椭圆形、卵形,有横隔膜,纵隔膜,孢子有喙或无喙[11]。根据《真菌鉴定手册》记载,可以确定我们分离出来的病原菌属细交链孢霉[Alternaria.tenuis Nees],隶属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Alternaria Nees ex Wallr]。此种菌就是引起枝枯病的病原菌[12]。

结束语

通过本次实验,使我们对丁香枝枯病的病原菌有了初步了解。在生产实践中,防治方法建议如下:

(1)发现病枝及时剪除烧掉,防止传播蔓延。

(2)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尽量避免各种机械创伤。剪口可用1%硫酸铜溶液消毒,再涂以1:1:16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予以保护。

(3)药剂防治,休眠期选用波美3~5度石硫合剂喷洒,生长期选用1:1:16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等杀菌剂喷洒,并着重喷布枝干,预防病菌侵染。

参考文献:

[1]卓丽环,陈龙清.园林树木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11月.

[2]金波.花卉资源原色图谱[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9月.

[3]徐志华.园林花卉病虫害图监[M].北京林业出版社,2006年1月.

[4]张宝棣.园林花木病虫害诊断与防治[M].金盾出版社,2002年9月.

[5]杨子琪,曹华国.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图鉴[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1月.

[6]岑炳沾,苏星.景观植物病虫害防治[M].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年1月.

[7]顾鹤松.山西省地图集[M].山西省测绘局,1995年.

[8]郭书普.木本花卉病虫害防治原色图鉴[M].安徽科技出版社,2003年6月.

[9]项存悌.林病研究法[M].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1年.

[10]普冠勤,毛建平.桑植枯菌核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蚕业科学,2002年28.

[11]邵力平.真菌分类学[M].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年12月.

[12]魏景超.真菌鉴定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9月.

推荐访问:病原菌 测定 丁香 分离 枝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