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一流农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经验与启示

摘 要: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农业科技创新乏力和高素质人才短缺。如何培养出满足农业发展需求的农业人才是我国涉农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德国霍恩海姆大学有机农业和食品系统硕士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经验,以期对我国高等院校农业人才培养有所启示。

关键词:高等农业教育;霍恩海姆大学;人才培养

德国以强大的工业闻名于世,其现代化农业同样实力强劲。德国是欧盟第三大农业生产国和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2015年德国农业总产值515.482亿欧元,占欧盟农业总产值的12.5%,谷物、甜菜、油料作物的产量和畜牧数量均居欧盟第二位,糖果、奶酪、猪肉和农业技术出口量高居世界第一。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人才培养,优质的高等农业教育科研支撑着德国农业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德国高等农业教育由7所综合性大学的农学院或相关科系和10所涉农的应用科学大学(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实施,高等农业教育规模较小,但教育质量很高,在世界范围内颇受赞誉。创建于1818年的霍恩海姆大学是德国农业教育和科研最出色的高等院校,拥有商业、经济和社会科学院、农业科学院、自然科学院三大学院,其农业科学和食品科学在QS、U.S.News、CWUR和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等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均名列德国第一。

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农业科技创新乏力和高素质人才短缺,农业人才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培养出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的农业人才是我国涉农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霍恩海姆大学的有机农业和食品系统硕士为例,以小见大,窥视霍恩海姆大学农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经验,以期对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有所启示。

一、产业需求与高校回应:专业设置缘由

尽管德国2016年农业部门的产值约占GDP的1%,从业人口仅占劳动力人口的1.4%[1],但农业仍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经济部门。德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农业工业化”,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以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工业模式进行,农业自给率和生产效率极高,土豆、奶酪、鲜乳制品、猪肉、谷物、家禽肉、牛肉等产品的自给率都超过100%[2],每个农民生产的农产品能够供应150人[3]。但是,工業化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使德国农业发展理念从“高质高产”转向“可持续”发展,消费者和农业生产者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健康食品、动物福利、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追求农业与环境和谐发展和食品健康的有机农业在德国获得快速发展。从表1可以看出,德国有机耕地面积逐年扩大,在农地总面积中的比重不断提升,有机农场的数量和所占比重也在稳定增加。2016年德国有机食品销售额约为94.8亿欧元,增长率大约为9.9%,这相当于食品市场份额的5%。德国食品市场对有机产品的巨大需求表明有机农业在德国有着极大的发展前景。

德国政府为了缓解工业化农业的负面影响,回应消费者对农业生产环境、食品健康、动物福利的关切,将有机农业列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立法、科研资助、财政补贴等方式推动有机农业快速发展。德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壮大迫切需要大批农业人才,为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评估、销售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机农业人才的缺乏对德国高等院校的农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出了新的市场需求。

德国波恩大学、柏林洪堡大学、霍恩海姆大学等大学回应产业发展需要,设立有关有机农业和食品的研究机构、课程和专业,进行有机农业相关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活动。霍恩海姆大学是欧洲较早进行有机农业科学研究和教学的大学,将有机农业研究作为学校全球粮食安全与生态系统研究中心的核心主题之一,为本科和研究生开发相关课程模块,在2005年开设了欧洲第一个强调有机农业食品系统管理的两年制硕士专业“有机农业和食品系统”,教学语言是英语,学生需修够120个学分,可以选择仅获得霍恩海姆大学学位或在第二年到丹麦奥胡斯大学、奥地利自然资源与生命科学大学、法国里昂罗纳-阿尔卑斯高等农学院、波兰华沙生命科学大学学习而获得双学位。

二、霍恩海姆大学有机农业和食品系统硕士培养举措

(一)突破学科界限,培养综合人才

为顺应全球可持续发展趋势和劳动力市场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变化,霍恩海姆大学将自然科学、农业科学、社会经济领域的科学家聚合起来,设立生物经济研究中心、健康科学研究中心、全球粮食安全和生态系统研究中心、食品安全中心等跨学科研究中心,将推进跨学科研究和教学作为提升全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有机农业是以整体方式为基础并具有与传统农业不同管理方法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有机产业链条从农场延伸到餐桌,产品的生产、加工、评估、销售均涉及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有机农业和食品系统专业能够培养出拥有产业链的整体观、具备跨学科综合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型农业人才。霍恩海姆大学有机农业和食品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跨学科为导向,希望学生能够获得有机农业各方面的知识,例如有机作物生产、有机畜牧业、热带有机农业、有机食品链和网络、消费者需求、欧洲各国有机市场的发展等方面,提升以结构化和目标导向方式在团队中工作的技能,培养领导团队的能力。有机农业相关教学不是由单一机构完成,而是由农学院下属机构有机农业和消费者保护协调办公室(The Co-ordination Office for Organic Farming and Consumer Protection)组织不同学院、科系、研究机构合作进行。不同学科背景的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农业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融合的课程内容,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不同方向的有机农业研究课题,使培养综合型“有机农业和食品系统”专业人才成为可能。

(二)丰富课程资源,尊重个性发展

丰富的课程资源不仅有助于学生获得专业领域的系统认识,而且可以为学生依据个人职业规划选修合适课程创造条件,拓宽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有机农业和食品系统硕士课程在欧洲独一无二,具有数量多,涵盖面广,形式多样的特点。首先,专业课程数量较多,学生在第一年需要完成8个必修课程模块(表2所示),其中有机农业原理课程仅由双学位学生学习,非双学位学生则选择有机食品系统和概念必修模块。6门选修模块课程可以根据学位类型和个人兴趣自由选择,具有较大的自由度,有助于学生职业规划和个性发展。非双学位学生可以从30多门跨学科课程中选择合适课程,经过考试委员会批准后,选修课程也可以从德国其他高等院校和国外大学选择5个选修课程(30学分)。双学位学生在第二年到丹麦奥胡斯大学(AU)、奥地利自然资源与生命科学大学(BOKU)、波兰华沙生命科学大学(WULS-SGGW)和法国里昂罗纳-阿尔卑斯高等农学院(ISARA)四所大学攻读双学位课程。四所大学提供的双学位课程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表3所示),丹麦奥胡斯大学侧重于动物的福利和健康健、植物营养和健康,奥地利自然资源与生命科学大学强调有机农业的系统方法,华沙生命科学大学从事有机食品加工和营销,法国罗纳-阿尔卑斯高等农学院则专注于农业生态学,学生可以依据自身兴趣,增加课程选择灵活性,能够从不同的教学环境中获益,也能够对欧洲其他国家有机农业发展进行深入了解。其次,课程内容涵盖了有机农业和食品系统从植物和动物生产到食品加工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涉及有机农业和食品从农场到餐桌整个产业链的系统知识。学校也会邀请许多有机农业和食品领域嘉宾到学校讲学,为学生了解未来领域和专业网络提供了充足的机会。广泛的课程知识有助于学生提升综合实力,获得在有机农业和食品行业就业资质。最后,课程类型丰富,现代教学方法如课堂讨论会(discussion sessions)、研究研讨会(research seminars)、案例研究和游览(excursions)灵活运用,充分激发学生活力。学生通过讲座和研讨会能够获取系统理论知识,利用到科研基地、有机食品加工企业和有机农场实地考察学习的机会,可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拓展知识广度,密切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三)强化基地建设,提升实践能力

农业教育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侧重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系统的农学知识技术,而且能够在农产品生产、加工、检测、销售等各个环节将知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概览瓦格宁根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康奈尔大学等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实践教学是农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功能清晰、空间充裕、设备齐全的科研教学试验基地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试验基地是进行科学研究、开展实践教学、转化和推广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学生在试验基地体会较为真实的农业生产环境,亲自动手进行作物栽培、动物育种和饲养等活动才能更加直观理解理论知识,提升实践动手能力。

霍恩海姆大学拥有德国面积最大的农業试验基地,充分满足学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需求。校内试验站共有234公顷,其中植物育种试验站87公顷,畜牧业和有机农业试验站147公顷。校外试验站共有483公顷,其中作物生产和保护试验站251公顷,植物育种试验站42公顷,畜牧业、动物育种和小家禽生产试验站190公顷。[4]霍恩海姆大学2016-2017冬季学期在校总人数为9638人,农学院学生占比仅为26.9%,农业试验站完全能够满足科研、教学和学生实习需求。霍恩海姆大学专门建立了占地面积约60公顷的有机农业试验站,主要作为学校有机农业科研和教育的实践基地,向市场提供高品质有机食品的生产基地和面向公众开放的有机农业示范基地,这不仅方便学校开展有机农业研究和教学,也为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有机农业提供了可能。在有机农业和食品系统专业8个必修模块中,有4个模块课程需要学生到各类农业生产基地和科研基地实地参观,实践教学课时在课程设计占有重要地位。

德国有机食品市场的不断扩张,使得国内和国际公司、各种组织和协会为有机农业和食品相关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霍恩海姆大学积极拓展社会关系网络,与众多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学生实习基地,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极大便利。

(四)加强国际合作,拓宽国际视野

国际化是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的重要标准,越来越多的大学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科学研究、教学和社会服务,广泛吸引国际师资和学生,为世界劳动力市场输送人才。同时,随着农业可持续发展观念影响更加广泛,生态有机农业获得全世界关注,世界各国的有机农业企业、各种组织和协会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有机农业发展的国际合作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要求有机农业和食品系统专业学生应该具备国际视野,能够在国际劳动力市场流动。

霍恩海姆大学长期致力于培养国际化农业人才,提升科学研究和教学的国际声誉。第一,广泛招收国际学生,实现生源国际化。2016-2017年冬季学期全校共有9638名学生,其中国际学生1407人,约占总人数的14.6%。有机农业和食品系统专业自2005年开设以来,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对有机农业感兴趣的学生。第二,提供英语教学课程,开展跨国人才培养项目合作。学校总共开设了的25个硕士专业,其中12个专业是英语教学,5个专业能够选择双学位。有机农业和食品系统硕士可以选择第二年到AU、BOKU、ISARA-Lyon、WULS-SGGW四所大学学习而获得双学位,能够对有机农业和食品行业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非双学位学生也有机会选修德国和欧洲其他大学提供的选修课程。第三,拓展国际合作网络,塑造良好的国际声誉。霍恩海姆大学与68个国家和地区的283个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如表4所示),为学生提供到41个国家和地区的168家机构交换的机会。在有机农业与食品系统领域,学生有机会到25个国际的53家机构交换。在2014年毕业生调查数据显示,霍恩海姆大学44%的毕业生在硕士期间出国,农业科学院48%的毕业生有国外学习交流经历,具有国际经验的毕业生在国外花费时间为6个月,15%的学生在国外停留1年以上。留在国外最常见的原因是实习(50%),随后是学习交流(39%)和研究项目(12%)。[5]农学专业学生参与国际研究项目,到世界各地实习和交流,不仅能够扩大学校国际影响力,更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我国农科人才培养的困境

(一)理想与现实冲突:农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竞争力不佳

高等农业教育是农业教育的最高层次,对于引领农业教育发展、支撑国家农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农林类高等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农林科系是实施高等农业教育的主阵地,培养高层次专业农业人才的中转站,肩负着为农业发展提供创新知识、专业人才和农技服务的重任,理应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但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现实地位与战略地位相去甚远,在与其它同层次高校的激烈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首先,农业院校和学科对学生吸引力偏弱,生源质量不佳,招生面临较大困难。由于社会观念影响人们对农业院校的认知,填报农业院校和农学专业的优质生源数量较少,学生更倾向于理工、政法、财经、语言、综合类高校,致使农林院校自身发展受限。我国70所(36所本科和34所专科)农林高校中仅有6所教育部直属农林高校,8所是原211工程大学,大部分都属于地方农林高校。农林高校整体实力偏弱,在软科2017年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中,仅有13所农林高校在综合排名中居前200名位,9所农林高校生源质量排名居前200位,21所农林高校在成果转化排名前200位之中。[6]如表5所示,6所教育部直属农林高校的表现不尽人意,只有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的生源质量在100名内。其次,农学毕业生社会认可度较低,就业竞争力不足。由于社会对农业院校存在一定偏见,学农或者农业院校非农学生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歧视。农业相关工作和岗位,薪资待遇相对较低,工作环境较差,容易让人产生自卑感,致使更多学生不愿意从事农业工作。从总体上看,农业教育招生难、就业难的恶性循环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农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有待提升。

(二)供给与需求错位:高校农业教育对农业发展的人才支撑不够

农业发展引导着农业教育发展方向和结构调整,农业教育为农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农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良好互动有利于节约教育资源,提升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农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部门,201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60862.1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83%,对GDP的贡献率为4.6%。我国农业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正处于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对高层次农业人才需求巨大,数字农业、绿色有机农业、休闲农业、特色农业等现代农业对懂技术、会经营的复合型农业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现阶段高等农业教育人才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构与产业需求结构存在结构性失衡,不能为农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对口的人才支撑。一方面,高等农业教育规模较小,人才输出能力弱。由于學生报考农业专业意愿较低,各类农业院校和专业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招生困难。部分农业院校为提升生源竞争力,只能大力建设非农院系走综合化发展道路或者改名换姓走非农发展道路。一些农业大学合并到综合型大学而成为二级学院,传统农业学科难以得到学校重视,面临着规模小、经费少、实验基地缺乏的困境。从总体上看,农业教育在各类涉农院校中已不同程度地被边缘化,“离农”、“去农”现象较为严重,传统涉农专业学生占全国在校生总数的比例越来越小,农业领域人才断层问题日益突出。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本科高校农学专业和高职院校农林牧渔大类在校学生总人数为836983人,普通本科院校农学专业在校生为350796人,在12大学科(军事学除外)中仅高于历史学的92912人和哲学的17434人,约占本科院校在校生总数的1.94%。高职院校农林牧渔大类和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在校生总人数351544人,约占高职院校在校生总数的3.25%。[7]另一方面,高等农业教育人才输出结构与农业人才需求结构匹配度不高,农学人才“用不上”现象较为突出。我国高等教育农学类学科专业与第一产业的协调度相对较低,并存在进一步下降趋势[8],表明高等农业人才供需结构性失衡加剧。高校农业教育学科专业设置是以传统农业学科为主,涵盖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畜牧学、兽医学、林学、水产、草学等9个一级学科,以动物生产类和植物生产类为主体,有机农业、数字农业等新兴农业所需人才培养较少。同时,我国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农业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一二三产业不断融合,农业、农村、农民统筹发展,迫切需要具有多学科知识和技术、懂管理、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

(三)理论与实践脱节:农科学生动手能力不足

农业教育要能推动农业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创新和技术革新,更需要培养出大批能够在农业领域利用知识和技术解决现实问题的人才。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教育经费、师资队伍、教学设备等方面有着长足进步。但是,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大量农学毕业生不仅不能够胜任对口工作,也难以在就业市场上与其他学科人才竞争。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课程设计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教学环节薄弱。长期以来高校人才培养注重系统传授理论知识,偏向于学术性、基础性,理论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据大部分,实训课程比重较少。理论课程类型单一,以课堂教学为主,部分重科研轻教学的老师对教学缺少投入,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实训课程课时较少,质量把关不严,并且不少学生难以忍受真实的农业生产环境,学生实操能力难以在教学环境中得到提升。其次,教育内容老旧,学习内容与生产实践脱节。时代在快速变化,农业知识和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农业发展要求从业者具备一些新知识和技能。各类高校对教材编写和课程开发重视不足,一些新的农业知识和技术没有及时进入教学课程中,致使学生所学知识无用武之地。学生不仅应该掌握学科系统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拓展学习内容,把握一些新的农业知识和技术,才能够胜任相关工作。最后,高校农业实验基地缺乏,校企合作平台不足,学生缺少实践机会。由于大学扩招和农业大学转型,不少涉农大学农业教育科研实验基地不断缩减,不能满足教育科学需求。一些大学已经没有校内农业实践基地,即使存在也只有10~30亩,并且条件简陋,校外实践基地离学校较远,难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9]

四、对我国农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紧跟国家战略,对接产业需求,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

我国农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传统种、养殖业产值比重不断下降,特色农产业快速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逐步提升,人民更加关注农产品的质量和健康。产业结构调整引起人才需求结构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有必要在遵循自身发展规律基础上做出适宜反应。产业发展和高校学科专业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产业发展对学科结构起决定性作用,学科发展对产业升级有着积极或消极的反作用。[10]高等农业教育应该着眼于国家农业发展战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动适应产业结构变化,及时培养出农业发展所需人才,为我国农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提供知识、技术和人才支撑。首先,及时更新教育内容,以高新技术升级传统农学专业,增强学生市场竞争能力。传统农学专业教育偏重知识系统传授,但是存在教材编写缓慢、教学内容更新滞后、理论与现实发展脱节等的问题,让学生陷入学而无用的境地。因此,涉农高校必须重视教材编写工作,及时将一些新出现的知识创新和技术革新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将基因工程、生物医学、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融入到传统农学的科研和教学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其次,增强高校专业调整自主权,以市场为导向开设新兴专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产业是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但是农业教育仍以培养传统农业人才为主,缺少对特色农产业的关注,致使人才匮乏成为制约特色农产业发展的瓶颈。高校增设新兴学科专业不仅能够为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服务,还能够提升学生就业质量。最后,注重学科交叉,科教融合,立足产业链培养复合型人才。农业内涵拓展、三产融合、三农统筹等农业发展新形势迫切需要兼备知识和技术、懂经营、会管理、能够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术解决发展问题的复合型人才。例如,数字农业将计算机技术、遥感、地理信息技术、GPS技术等信息技术融入到农业生产中,所需高级农业人才就应既懂现代信息技术又懂农业生产。

(二)优化课程计划,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

课程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中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工具,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我国大学农科教育的课程设计中存在较多问题,例如以实践导向课程较少,课程类型单一,课程内容与实际脱节等。各类涉农高校提升农科人才培养质量,应该进一步改革和优化课程设计,处理好课程设计中共性和特性、通识和专业、必修和选修、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的关系[11]。首先,增加课程数量,更新课程内容。随着农科在校学生规模的扩大和现代科学知识技术的频繁更新,高校需要不断开发课程资源,更新课程内容,满足学生选课需求。其次,注重农学科研教学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只有兼备系统农学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农学毕业生才能在就业市场具有良好竞争能力,满足农业发展需求。许多大学农业科研基地不仅面积和规模不断缩减,而且没有建立有效管理运行机制,不能满足农学生实践教学需求。更多的学生只能在课堂上学习各类农业知识,在实验室研究课题、完成论文,难以在真实的农业生产环境中理解和运用知识技能。农学科研教学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是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孵化器。建立合理定位、功能明确、机制完善的各类农、林、牧、渔科研教学基地,为学生学习、理解、运用各种农业知识,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创造良好环境。最后,把好课程质量关,切实发挥实践教学作用。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风气致使实践教学课程不受学校和老师重视,师资不足、课时少、流于形式等问题突出。农科人才培养需要重视实践课程建设,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执行力,注重课程评价和过程管理,突破限制农科学生动手能力提升的瓶颈。

(三)开展国际交流,拓展国际合作,培养国际型人才

我国同其他国家就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等全球共同关注的领域开展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对高等农业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新型农业人才应该具备国际视野和能力,能够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了解、学习、吸收国外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农业知识创新和技术革新。同时,农科学生应该具有在国际劳动力市场流动的能力,为世界其他国家农业发展贡献中国力量。第一,培育和引进高水平农业人才,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国际化既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特征,也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保证。[12]高校应该积极开辟交流渠道,资助更多的老师到国外交流、学习和培训,提升英语水平,增强参与国际性科研项目的能力。同时,大力引进一批国外高水平农业人才到国内高校任职,有助于充分引进和吸收国外优秀教育资源,提升学校发展潜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第二,拓展国际交流网络,加强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积极与国外一流涉农大学建立双学位项目和交换生项目,提高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的深度。一方面,吸引国际学生到中国学习农业文化知识,增进对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了解,有助于将我国农业领域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变革传播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选拔优秀学生到国外大学学习,也有助于了解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

参考文献:

[1]德国统计局.Employment(national concept)by Industries[EB/OL].[2017-10-25].https:///zuihaodaxuepaiming2017.html.

[7]教育部.2016年教育统计数据[EB/OL].[2017-10-27].http:///s78/A03/moe_560/jytjsj_2016/2016_qg/.

[8]杨林,陈书全,韩科技,等.新常态下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协调性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5(21):45-51.

[9]陈新忠,李忠云,李芳芳,等.我国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出路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135-139.

[10]刘畅.基于产业发展的高校学科结构优化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11(8):46-49.

[11]刘献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17(10):1-3.

[12]李永强,罗云.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J].中国农业教育,2009(3):27-29.

(责任编辑 赖佳)

推荐访问:农科 德国 人才培养 启示 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