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县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屏南县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深入探讨影响该县生物多样性的名种因素,提出了强化宣传教育,严厉打击违法行为,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营造食用菌专用林保护天然阔叶林和加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组织、单位合作与交流,实行多种经营推进保护区第二、三产业的进程等一系列办法,推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分析

中图分类号:S759.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133025

1 自然条件概况

1.1 地质地貌

屏南县位于福建东北部,隶属宁德地区。地理坐标为E118°41′~119°13′,N26°44′~27°10′。东至周宁、宁德接壤,南邻古田,西靠建瓯,北与政和县交界。全县总土地面积14.8万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2.3万hm2,占全县土地面积83%;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5.6%,有林地面积10.8万hm2,森林蓄积量274.2万m3。屏南县属于闽中火山岩中山地貌。全县最高海拔为1627m,最低只有170m。

1.2 气候

屏南县气候属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18°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1~3.5℃,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7.1~33.2℃,年总积温4800~6500℃。年降水量在1700~1900mm范围之内,年均相对温度78%~83%,无霜期200~250d。

1.3 林业土壤

屏南县林业土壤有3个土类,5个亚类和9个土层,从水平分布看,红壤与黄壤呈复区分布,紫色土壤零星相间于红壤与黄壤中,从垂直分布来看,790m以下为红壤分布区,1160m以上为黄壤分布区,790~1160m之间地带,红壤与黄壤成齿状交错分布。

2 生物多样性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2.1 生物多样性现状

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具体包含了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而生态系统既是生物的多样性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重要载体。屏南县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森林、农田、湿地海洋,森林是构成屏南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载体。据统计,屏南县现有森林面积为10.8万hm2,森林覆盖率75.6%,森林蓄积量274.2万m3。全县已经鉴定的野生植物种类中,维管植物共有162科508属855种 (见表1)。陆生脊椎动物有104科130属181种,非脊椎动物23科37属43种 (见表2)。鱼类有11科20属25种,昆虫至少有23科37属43种,是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的县份之一。野生菌类物种有上百种,主要有茯苓、灵芝、美味牛肝菌、红菇、香菇、草菇、黑木耳等。森林是屏南县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类型有针叶林、阔叶林、灌丛和灌草丛3个植被型组。典型的优势林分有:黄山松林、水松林、马尾松林、杉木林、甜槠林、米槠林、钩栲林、青冈栎林、木荷林等。由此可见,屏南县原生森林植被是以壳斗科为主的常绿槠类照叶林。

2.2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问题

屏南县作为全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目前已面临着生物多样性破坏和物种灭绝的威胁,据历史记载和科学考证,我县原生森林植被为常绿阔叶林,树种丰富,分布较广。但由于受人为活动的长期影响,特别是近10年来食用菌生产迅猛发展的影响,原有森林植被惨遭劫难,植物生境破坏严重。因此,屏南县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程度相当严重,主要表现在:地带性植被分布规律被破坏,目前已经找不到一个能体现原有地带性植被垂直分布规律的山体和坡面,更无法找到能体现地带性植被水平分布规律的区域地块;许多有价值的物种已在我县消失,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增多,名木古树受破坏严重。我县濒危物种共有26种植物和24种动物,现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16种,植物13种(见表3)。此外,还有省级重点保护的动物8种,植物13种。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许多物种在屏南县已经消失或十分罕见。如:益鸟麻雀几乎已在全县绝迹;名贵药材——金线莲已绝迹,味道鲜美的菌类——美味牛肝菌,现在也极少能够采到。而且,近年来大胸径的柳杉,已经在许多村头庄尾消失,红豆杉、油杉等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表3 屏南县优先保护的野生动物名录

生态环境趋于单调,物种基因资源急剧锐减。由于许多物种种群数量急剧减少,造成许多遗传基因的大量丧失。同时,由于原生森林植被被次生针叶林大量取代,森林生态环境单一化,单调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

如果这些问题不引起关注,得不到解决,长此以往,必将使我们的生存环境恶化,给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3 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解放后,国家建设和人民生产生活需要,采用了现代生产工具,进行了有史以来频繁和大规模的森林开发与更新造林,生产活动几乎遍布每个山头。许多天然林或天然次生林被人工林所取代,阔叶林不断被针叶林所更新,典型的地带森林植被——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面积不断缩小。狩猎活动频繁,并采用了现代武器和方法对野生动物进行捕猎。

解放后几次大面积森林破坏都是由于大规模的群众性运动造成的。“大跃进”年代大量砍伐森林土法炼钢,错误将麻雀列入“四害”,进行围歼消灭;文革中把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风水林”和寺庙林做为破“四旧”的对象而滥伐。

生存、发展的压力与经济相对落后,贫困的矛盾造成对阔叶林资源的大面积消耗。由于山区社会发展落后,经济不发达,信息闭塞,生财机会少,就业门路窄,造成农民单纯依靠1~2个资源消耗型的途径增加收入。最典型就是食用菌生产的迅猛发展给农民带来了经济收入,促进了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阔叶林资源的过量消耗,给全县不多的阔叶林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人们观念滞后,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作用认识不足。而且长期以来,农民群众视阔叶林为无用的“杂木”,认为只能做为柴火木用。

经营失误。林业建设中,长期只营造单一的林种和针叶树种,忽视对阔叶林树种和其它林的经营培育。

在价值观念上,忽视生态效益和生物多样性原则,存在急功近利,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倾向。缺乏公益观念,片面追求局部利益。

相关的林业科学落后,无法及时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提供技术保证。

法规不健全,管护力量不足,乱捕乱猎,乱电乱炸现象无法很好的制止。

3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

3.1 加大宣传力度,牢固树立全民保护意识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成功与否,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这项事业是否有广泛的群众思想基础及社会各界和领导的支持。因此,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植树节”、“爱鸟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活动,向全社会广泛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同时从青少年教育抓起,在小学、中学开设基础课或举办讲座,讲授生物多样性的专门知识,使青少年从小树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观念。

3.2 依法严历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屏南县盗、滥伐林木、毁林开垦、乱捕乱猎、乱电乱炸等歪风时有发生。因此,必须健全执法队伍,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采取抓源头,抓重点部位,经常开展专项打击,严厉打击各种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违法分子,使我县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3.3 高度重视森林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以及珍稀野生动植物面上保护工作

要继续推行全民植树造林,强化森林、湿地和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管理,编制合理采伐量和猎捕量,正确引导产业发展的方向。

3.4 营造速生食用菌林,解决林菌矛盾,使得天然阔叶林得以保存

大力提倡营造阔叶林和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择伐后,应对留下的阔叶林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进一步扩大屏南县阔叶林面积,加强名木古树的挂牌工作,对新增加的名木古树补挂牌。

通过调整屏南县森林结构,加快种植针阔混交林步伐,大力营造速生食用菌林来满足发展食用菌所需消耗的阔叶树,而使得天然阔叶林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进而许多珍稀动植物资源得到保存。

3.5 重视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加强同国际国内保护组织,科教单位的合作和交流

可针对自然保护区、小区的资源本底,开展濒危野生动植物的监测和驯养繁殖、培育技术的研究及推广。通过技术措施,选择较好的保护区进行示范推广建立生物多样性利用示范区。重视生物多样性软科学的研究,总结推广先进管理经验。充分发挥保护区科研的基地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批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机构。

3.6 加强自我造血功能,引入竞争机制,发展多种经营,以短养长,保证自身生存与发展

保护区应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特种种植业和养殖业,以此为起点,带动区内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并为区内居民提供就业门路,增加经济收入。保护区可先从向游人销售纪念品、工艺品等单一的商品销售开始,向住宿和娱乐配套的全方位综合服务发展,经营内容也应逐步从单纯的被动服务发展到在外地投资办厂、房地产开发,以及技术劳务等。总之,要树立新观念,寻找新思路、新办法,加快对外合作,促进种、养、加、销四业并举,综合协调发展,使整个生产经营活动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参考文献

[1] 黄清芳.泉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规划与实施的探讨[J].华东森林经理,1998.

[2] 郭明丽. 德化县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与对策[J]. 林业勘察设计,2000.

[3] 黄秀花. 闽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丧失原因及其对策[J]. 福建林业科技,1999.

推荐访问:屏南县 对策 现状及 生物多样性 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