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老百姓存款的故事


打开文本图片集

早年间,家家户户过的都是紧日子。那时人们的收入大抵用来吃和穿,很少有闲钱可存,导致了居民储蓄率始终在低位徘徊。所以,让老百姓从牙缝里省出一元钱,响应“积极参加储蓄,支援国家建设”的伟大号召,是那个年代银行鼓与呼的永恒旋律。

上世纪60年代,一元钱能够干什么

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有大约7亿人,如果每个人都储蓄一元钱,这笔钱能办成哪些事?

我手头有好几幅“每人储蓄一元钱”宣传海报,就分门别类地设计了不同用途——女工人的版本称:聚沙成塔的7亿元,可建铁路1204公里,建年产10万纱锭纺织厂32座,建5万吨化肥厂12座,建年产100万吨钢铁厂2座;女农民的版本另有诠释:可购化肥500万吨,购拖拉机5万台,购解放牌汽车48200台;而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市支行编绘的版本,更添壮志豪情,这7亿元,可以印刷《毛泽东选集》41000万套!

宣传画作为一种传播媒介,被赋予了强烈的时代性和地域性,以最直接的数据向人们阐述储蓄的益处,直白又亲切,简单又醒目。无独有偶,我还见过一张更早的宣传画,题目“五万亿元的价值”,手法如出一辙。说是全国每人节省一万元存入银行,建国初期五万万同胞聚积的财富,可修多少水利大坝,造多少飞机大炮,筑多少厂房铁道,建多少医院学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币值动荡,百废待兴,一万元即相当于后来的一元钱。直至1955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按照10000比1的比例发行第二套人民币。

一元钱也是钱,可以聚少成多,集腋成裘,汇集成流淌不息的资金源泉。一元钱造不出一台拖拉机,但或许能用来生产拖拉机上的某个零件,“我为祖国做贡献”的自豪感,也就在这“一元钱”的微薄举动中油然而生了。

上世纪80年代,定存能带来什么

——同志:您若想积聚一笔资金准备畅游祖国美好的河山,最好您每月存储人民币20元,三年到期可得本利787.93元,它能满足您的意愿。

——同志:您若每月存储6元钱,三年到期将得本利236.38元,可买一台洗衣机;五年到期将得本利425.88元,可买电视机一台。

——青年同志们:您若想筹备一笔必要的结婚费用或购置一套实用家具,最实际的办法是每月存储20元,五年到期积资1419.6元,它能“成人之美”。

——家长们:您非常关心子女的前途,并需为子女准备一笔教育资金,请您每月存储10元或15元的五年期积零成整储蓄,它可以帮助您解决这个问题。

中國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储蓄处1984年2月编印的《储蓄画刊》,一声一个“同志”,列举不同的存储方式,为储户描绘出一幕幕“聚少成多、积零成整、支援四化、改善生活”的诱人愿景。

告别动荡岁月,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开始发生变化了,谁家不想坐拥“三转一响”、电视冰箱啊!同是这一期《储蓄画刊》,还图文并茂替“食息族”算了一本账:一千元存定期,一年获利息57.6元,可买手表一块;三年获利息205.2元,可买缝纫机一台;五年获利息396元,可买黑白电视机一台;八年获利息720元,可买洗衣机、自行车、大衣柜一组……美好生活,有“利”可图哦。

1980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为了广泛吸收社会闲散资金,适应各阶层群众计划安排生活的需要,决定增加储蓄种类和档次:

“鉴于历史经验,新增加的种类既要适应群众经济收支规律,有利于广泛引导群众参加储蓄的积极性,从而更多地吸收存款,又要使内部手续尽量简化,避免繁琐、错乱。为此,在现有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内增设三、五年期档次;增加积零成整定期储蓄一种;恢复存本取息和整存零取两种定期储蓄。”

按照当年的物价水平,手头能积攒个一两千块钱,小伙子可以把漂亮老婆娶到手,当父母的应付子女学费不用愁。银行同志为了千家万户的美满幸福,细细盘算、层层规划,真的没少费心思。然而,在“36元万岁”的年代里,普通职工吃辛吃苦,每月要从紧巴巴的工资单里挤出10元、20元存银行,也并非是一桩容易的事儿。

“海派清口”老前辈陈卫伯的脱口秀《汤司令的烦恼》,即是一则经典的段子。脱口秀说的是青工小汤家底单薄,但为了操办婚宴,凑齐家具“36条腿”,天天中午在单位食堂里舍不得买小菜,只好喝免费清汤,人称“汤司令”。日复一日,“汤司令”喝汤喝得眼冒金星,腿脚打飘,终于跌倒在了当天的婚宴上……

客户寻“死”觅“活”,储蓄员心领神会

介绍了一系列宣传画,不妨说几个银行幽默段子解解乏。

先读两位朋友的对话:“我赶着去提货,麻烦你给我爱人打个电话,让她今天一定去银行取钱。”“取什么钱?”“我的‘死期’到日子了。”

另一段是来自储蓄员和客户之问的对话:“您好,请问您办什么业务?”“哦,我存一个死期。”“请问您准备死多久?”“嗯,死一年吧。”

还有更绝的。一位老太太到储蓄柜台办存款,问她:“请问您存定期还是活期?”老太太镇静应答:“我存一个死的,一个活的,一个不死不活的。”柜台内外的人愣了几秒,全笑翻了。

以往的银行老客户,对于方才这一连串的寻“死”觅“活”,肯定心领神会。

银行储蓄存款有活期、定期之分,活期当然是“活”的,定期的称谓则与之遥相对应,被老百姓轻车熟路说成是“死期”了。而老太太口中的“不死不活”,顾名思义,则是兼具定期之利、活期之便的定活两便储蓄了。这个品种,因为洋溢着随心所欲的自由因子,事先不约定存期,可以随时支取,利率随存期的长短而变化,“交关便当”,所以很受有着特定需求的储户的青睐。

想当年我在储蓄所做实习生的时候,最头痛的是接待定活两便存单的支取业务。根据储蓄计息办法的规定,定活两便存期在三个月以内的按活期计算,三个月以上的,按同档次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的六折计算;存期在一年以上(含一年),无论存期多长,一律按支取日定期整存整取一年期存款利率打六折计息;由于定活两便储蓄不固定存期,随立性很强,支取时通常还会出现零头天数。遇到这种情况,只好再以活期日利率来计算利息。我这人对数字天生不敏感,况且当年多为手工计息,每遇提取定活两便的储户,我不由得暗暗叫苦,面孔也开始变得不活络了,心想:这么难搞,难怪大家要说它“不死不活”了。

好在,有一幅为“定活两便定额储蓄”广而告之的宣传海报,画得还是蛮生龙活虎的。海报为1982年10月1日在申城推出的新品,概括提炼了四个特点:“市区通存通兑,存期可长可短,存单面额固定,利息分档计算。”同时,既日“定额储蓄”,画面文案亦交代了相关信息,明白无误:存单分50元、100元两种,不记名,不挂失,不得代现金流通使用。再则,利息计算的方式,比我前面说到的要简便得多:“存期不满一个月的不计息,一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月息二厘四计息,存满一年以上的按四厘计息。”

把计息方式都原原本本地写在纸面上,不怕啰嗦,当年的储蓄广告,总让人觉得非常厚道。(资料来源:《档案春秋》)

推荐访问:存款 老百姓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