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中国艺术作品中的“扫盲运动”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50年代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对扫盲运动的呼应与提倡,尤其是女性在这一运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简略分析,以呼应艺术作为“革命机器上的齿轮与螺丝钉“这一流行口号,说明艺术作为统治工具的第二位性。

【关键词】:扫盲;女性;艺术工具

1.宣传性绘画主题发展历程

通过阅读陈履生老师编写的《新中国美术图史》一书,笔者发现建国后蓬勃发展的主题性绘画与当时的政策联系密切。他提到宣传画是一种和政治结合最紧密的形式,因此起到难以比拟的宣传鼓动作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对人民进行“洗心革面”的教化,借鉴苏联经验,艺术配合政策宣传,延续延安时期“艺术工具论”思想,响应毛泽东建立“团结自己、战胜敌人”的文化军队号召,发挥艺术教育作用。事实上,艺术沦为第二位在1930年代的左翼木刻已经开始出现,“艺术为大众”、“为艺术而艺术”成为辩论主题,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将艺术为工农兵服务的精神落实,“整风”运动之后艺术家真正成为“为人民大众服务分子”,艺术作品反映“土地改革、扫盲运动、卫生运动”的主题性传统延续至建国后,继而出现“合作社、抗美援朝、生产建设、诗意画、革命圣地画”,都是配合运动发展与政策推广,使艺术“反过来给予伟大的影响于政治”,成为列宁所提倡的“革命机器上的齿轮与螺丝钉”。

2、1950年代的农村扫盲运动

文化繁荣作为一个国家兴旺的重要标尺历来成为发展纲要中的重头戏。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故而新中国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以政治和文化作为有力补充。新中国成立之前,农村经济落后,农民社会地位低下,在食不果腹的年代很难考虑发展文化,并且大部分农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所依靠的是村落延续的既定规范与“文化圈”。新中国1953年起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致力于实现“一化三改”,故而建设社会主义农村必须要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新中国自延安时期起便注重对农民的政治教育,建国后更需要加强人民的社会主义观念,农民只有学习文化才能更快的接受政策目标,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马云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扫盲运动研究》提到中国对于教育制度的改革在中国共产党内早已有之,经过中共二大、大革命时期、土地改革、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发展,借鉴苏联的教育改革经验,在农村广泛开办夜校、识字中心、补习班与冬学等授课形式提高农民文化与政治水平。中央政府1949年12月5日颁布《关于开展1949年冬学工作的指示》,指出冬学是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的有力武器之一;1950年12月14日,教育部颁布《关于开展农民也与教育的指示》,促使农民在闲暇时跟随分配到乡村的教师学文化;1955年12月1日中央颁布《奖励扫盲青年积极分子的办法》,鼓励农民尤其是年轻人在扫盲运动中的积极性。秉承着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原则,建国五十年代的各大画种对扫盲运动也进行了描绘。考虑到农民的文化水平,艺术家以主题鲜明的图像来宣传国家政策比起文本的形式更容易被接受,以宣传画或年画的形式传播到农村,鼓励农民按照“画面”上所要求的去践行这一活动。

3.艺术作品中国的扫盲运动

邓澍于1949年的新年画作品《学文化》即代表了国家对年画形式的鼓励与宣扬,也配合共产党关于于农村成人教育的政策。画面色彩鲜艳,体现出“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借鉴旧年画形式,将帝王将相置换成新时代的农民;画面上老幼妇孺围坐在一起看书写字,书本与书包及黑板显示出他们改造自己的积极性;扎白头巾的女孩正在黑板上写出中央的政策“咱们不做睁眼瞎,翻身的农民---”,没有完成的后半句应该是在画面左下角出现的“学文化”,继而在黑板左下角男孩正在写“毛主席万—”按当时的口号标语来说应该是表达“毛主席万岁”。首先,《学文化》响应建国初文化部颁发的“关于开展新年化工作的指示”,利用其宣传性与教化性传播新思想;其次,内容上改变封建文化、神话传说等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关于解放区受教育女性角色着重描绘,体现出女性地位的提高,侧面反映中国共产党对于解放女性所做出的努力。

汤文选在1954年创作的国画《婆媳上冬学》,反映了农村冬学形式的流行。在农村推广教育时,首先要考虑到农忙时节,只有到冬季农民才有闲暇时间集中学文化,这种季节性、零散式的学习制度附和农民教育。这幅作品描绘作为家庭主妇的婆媳二人拿着文化课本走在路上,积雪代表冬季,呼应题目中的“冬学”二字,满面笑容体现出他们对于扫盲运动的支持。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将扫盲运动纳入正式学制,并且规定扫盲的步骤、速度,解决师资、课本、学员问题。在教材编写上,教育部统一编著识字课本、算数等基础性文本,该作品中婆媳二人手中所拿的《文化课本》应该是当地发的统一教材。此外,表示50年代扫盲运动的主题性绘画还包括姜燕的《考考妈妈》、叶振兴的《妈妈教我学绣花 我教妈妈学文化》、江丰的《念好书》等。通过分析这类绘画我们可以看出,女性在扫盲运动中扮演了重要的宣传性角色。

4、女性在扫盲运动中的角色分析

新中国成立改变妇女在封建社会中的从属地位,进行自上而下的妇女解放运动。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女性走出家庭,充实各条生产线,获得相应权利。1949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刊登《东北妇代会闭幕,民主妇联成立》提供女性进入政治的范例;1950年4月1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男女平等、婚姻自由”,解放女性的婚姻束缚,使其成为真正的、和男性平等的公民。1950年代“速成识字活动鼓励妇女扫盲。艺术作品中的女性也由古代的仕女、民国时期的“美女”、旧社会受压迫的“贫女”形象演变为“新女性”,以通俗大众风格与乐观主义基调反映新时代。作品一方面点明扫盲主题,另一方面显示出国家对女性解放运动的宣传与重视,体现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优越性。画面色彩延续月份牌年画的“喜庆“,多用亮色,人物面带笑容,给人积极向上之感,面对教材或是与小学生的教学互动体现出她们想要获得受教育权的渴望与满足。相比起60、70年代英雄化、无个性化的女性形象,这一时期的女性角色比较写实,借鉴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手法,“女性从皮膚到心理到精神都体现出建国后的乐观神态”,这也是新中国所需要的神态。

5.结论

通过梳理1950年代关于扫盲运动的艺术作品、了解当时的国家政策与文件,我们可以体会到艺术为政治服务的表现与力量。历史上几乎没有哪个时期可以让艺术完全臣服于政治,艺术家以积极的态度去表现政治题材。艺术“为工农兵“服务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场延续几十年的运动。

作者简介:刘娜娜 四川美术学院 美术学系研究生 方向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研究。

推荐访问:扫盲 中国艺术 年代 运动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