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共场所艾滋病预防卫生监督工作的体会

摘要:本文阐述了公共场所艾滋病的预防卫生监督的主要工作内容与自身的工作体会,分析了现今我国公共场所艾滋病的预防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性,针对当前公共场所艾滋病的预防卫生监督工作中的缺陷进行研究。笔者参与了公共场所艾滋病预防卫生监督工作后有了些许体会,并发现公共场所艾滋病的预防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给出些许建议。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分析,提高人们的艾滋病预防意识,控制艾滋病的发生率。

关键词:公共场所;艾滋病;预防;卫生监督;体会

艾滋病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危害性很强,且死亡率较高。一般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为性接触,因此,需要加强公共场所艾滋病的预防卫生监督工作。近年来,我国各大省市依法在公共场所进行艾滋病的预防卫生监督工作,并取得显著效果,主要监督的公共场所有宾馆、歌厅、夜总会等娱乐性场所,桑拿房、洗浴中心等休闲场所及长途车站等人流量较大的交通运输站。加强人们对艾滋病的防范意识,对容易引发艾滋病的公共场所的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并加大宣传力度,进行专业的预防教育,监督公共场所将预防艾滋病的相关资料及安全套按照规范进行摆放。

1艾滋病概述

艾滋病把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降低人的免疫力,渐渐地丧失基本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受到各类疾病的侵袭,有一定的引发恶性肿瘤的几率。艾滋病有很长的潜伏期,一般为8~9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内,人体并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可正常的生活,潜伏期过后将会发现身体已被该疾病侵蚀。

艾滋病初期时的症状与普通的感冒没有太大的区别,都表现为发热、浑身无力、食欲不振;随着病情恶化,会使皮肤和粘膜的白念球受到感染,咽部与口腔内的粘膜被破坏出现溃烂,身体会出现带状疱疹等皮肤病;病毒侵袭到人体内脏后,发热会持续3~4个月,全身的淋巴肿大,咳出的痰中带有血丝,气短而促,腹泻,严重的将会并发肿瘤。患有艾滋病的患者并不会全部患有上述的病症,但是患病期间会极度消瘦,缺乏免疫力。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种,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其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为性传播。由于目前没有预防艾滋病的疫苗。因此,只能对艾滋病进行积极预防。公共场所是重要的人群聚集地,承担着人群大部分的公共活动职能,所以公共场所的预防卫生监督工作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2公共场所艾滋病的预防卫生监督工作内容

依据我国防治艾滋病的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公共场所艾滋病预防卫生监督工作,卫生监督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五点:

2.1对公共场所进行预防艾滋病的宣传 在火车站、机场、码头及长途汽车站等人流量较大的交通运输区域设置专门的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橱窗,摆放宣传材料。在休闲场所、宾馆、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张贴预防艾滋的宣传画报,且房间内防治艾滋病的宣传资料不得低于90%以下。

2.2安全套的普及性 在休闲场所、宾馆、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房间内,需摆放安全套,且覆盖率需大于90%;室外的公共场所,需设安全套的发售点。提高安全套的普及性。

2.3防治艾滋病的培训 对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进行防治艾滋病方面的知识教育,需对教学过程进行记录及有过程记录的有效资料,让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对防治艾滋病的知识了解度高于85%。

2.4工作人员持有健康证 对公共场所内每位员工的健康证进行检查,保证所有服务性质的工作人员都有健康证,减少艾滋病传染的途径。

2.5积极配合防治艾滋病的工作 所有娱乐性的公共场所都应配合监督部门对艾滋病的预防卫生监督工作,与疾病控制中心一并开展对艾滋病抗体进行检测,对高危险的行为进行有效干预,做好艾滋病的防御工作。

3公共场所艾滋病的预防卫生监督工作体会

整个卫生监督工作的开展都需按照上述内容进行,且对于不同的公共场所采取不同的监督检查方法,平均每年对公共场所进行2次及以上的监督检查工作,如发现有公共场所存在违规行为,需依法给予惩治,提高公共场所艾滋病的预防卫生监督工作的有效性。

3.1公共场所艾滋病的预防卫生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公共场所艾滋病的预防卫生监督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在实施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公共场所人群密集、人员流动性大,宣传教育与现场监督的对象不确定性大,影响宣传教育的效果;公共场所人员对艾滋病的防治意识较为薄弱,对宣传教育的遵从性和配合度不高;公共场所存在吸毒、性工作者等高危险人群,增加了艾滋病的防治工作难度;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尚不完善,使得防治艾滋病的工作未能开展到更深的层次。

3.2公共场所艾滋病防治工作问题的解决对策 扎实落实艾滋病防治工作,提高人们对艾滋病预防意识,控制艾滋病的发生率,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3.2.1成立健全的防治艾滋病监督小组 艾滋病是每个国家都存在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它关乎这一个国家的道德素质、文化、教育 、经济、政治等多个方面的行为,因此,防治艾滋病工作迫在眉睫,首先需提高监督部门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重视,有计划的对防治艾滋病工作进行规划,成立专门的公共场所艾滋病预防卫生监督小组,健全艾滋病防范体制,明确每位监督人员的职责,派一名监督人员专门对防治艾滋病工作进行联络,保证监督部门防治艾滋病工作能够有序的开展。

3.2.2强化防治艾滋病的意识,加强对防治艾滋病的宣传力度 为了提高监督部门员工和公共场所工作人员对防治艾滋病的意识,监督部门需加强对防治艾滋病的知识教育和宣传工作。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公共场所内张贴防治艾滋病的标语或是宣传画报,利用多种形式对防治艾滋病工作进行宣传,对公共场所人员进行防治艾滋病教育。只有了解艾滋病的防治知识,重视艾滋病的预防,才能提升公共场所艾滋病预防卫生监督的有效性。

3.2.3提高农村移动劳动力的素质教育,普及防治艾滋病的知识 由于贫瘠地区的艾滋病发生率较高,且农村的流动人口较大,大部分人都会到各个城市打工,农村对防治艾滋病的意识较为薄弱。首先需要提高农村移动劳动力人群的艾滋病防治意识,强化素质教育,每年进行专门的防治艾滋病的知识教育;其次在农村推广对安全套的使用,提高这些移动劳动力人群对艾滋病的预防意识。

4结论

艾滋病不会通过日常的生活或是在与艾滋病患者有工作上的接触而患上艾滋病,主要是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这三种途径传染的,因此,需强化人们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消除"谈艾色变"的恐慌心理,不要对艾滋病患者有歧视心理或是排斥心理。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在公共场所对艾滋病的预防卫生进行监督,主要的工作内容是对加强防治艾滋病的宣传力度,对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进行防治艾滋病的培训,每位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持有健康证,公共场所内的企业或组织要积极配合防治艾滋病的工作,普及对安全套的使用。在公共场所对艾滋病的预防卫生进行监督可提高人们对防治艾滋病的意识,控制艾滋病的发生率,为国家解决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预防艾滋病,更重要的是要洁身自好,遵从性道德;正确的使用避孕套,减少艾滋病或其他性病的感染危险;共用一个注射器进行吸毒也易染上艾滋病,为了家人与生命必须拒绝一切毒品。

参考文献:

[1]张玲风.公共场所艾滋病预防卫生监督工作的体会[A].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2011,(2).

[2]李会兰,石炳东,杨玉华.普洱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卫生软科学,2012,(07).

[3]孙琳,肖骞,李学云.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04).编辑/王海静

推荐访问:公共场所 艾滋病 卫生监督 预防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