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具有原始美、意蕴美的苍璧

玉材被古人发现和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实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大量的玉器出现,特别是红山文化、良渚文化、薛家岗文化、凌家滩文化以及山东龙山文化的玉器,它们均代表了中国史前玉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所谓玉璧,《说文解字》解释为“璧圆像天”,古人认为天是圆的,所以仿天而作璧。《尔雅·释器》指出:“肉倍好,谓之璧”。邢《尔雅疏》:“肉,边也,好,孔也,边大倍于孔者名璧”,把璧的形制讲得很清楚。关于璧的渊源,过去有几种意见,一种认为璧源于环,首先是一种装饰品;一种认为璧源于人们对日月神崇拜的宇宙观而演绎形成的;一种认为璧源于原始社会时期的陶纺轮而象形的。笔者认为不管是源于环,或纺轮或受到日月圆形的影响也好,追本求源地去分析,璧的形成应该说是与人们形象思维有着密切关系。所谓形象思维,指的是客观事物在人物头脑里形成的反映,特别是进入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玉和玉器被人为赋予的神灵和迷信色彩更加浓厚,成为人们权力的标志和等级的象征。

至于谈到玉璧的用途,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认为它是祭祀天地的礼器,有的认为它是古代权力的标志和等级制度的象征,有的认为它是一种装饰品,因为它制作精致、美观大方,适宜人们佩饰,这也有一定道理;再有的认为它是一种陪葬品,因为在许多古代墓葬里出土过大量玉璧。

一般说来早期玉璧的特征,即新石器时代玉璧的形制造型简洁,朴质无纹饰,多素面,古朴大气,具有一种原始美、自然美、古朴美之感,而且肉好之比例无定制;到春秋战国时,开始出现有纹饰和浅浮雕工艺,常见有蟠螭纹、马纹、龙纹、虎纹、勾连纹等纹饰,很少素面;西汉时玉璧制作规整,纹饰繁复,而且有多层次纹饰来装饰璧肉面的特点,典型纹饰有弦纹、谷纹、兽纹、蒲纹、卧蚕纹等纹饰组合在璧面上,自汉以后,玉璧逐渐少了,人们也不大崇尚。

这里介绍的一件苍璧,具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璧的特征和风格。该璧系前些年开挖荒地时出土的,直径19.5厘米,孔径4.5厘米,其玉色青中泛灰,微存土锈,质地温润缜密,在阳光下显得色彩斑斓,古朴雅致,富有一种自然美、原始美之感,使人看到了古玉经过数千年色浸后的神奇和美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色浸典型器,为学习研究古玉器的人提供了很好的标尺。因此该苍璧的发现,弥足珍稀,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责编:石晓)

推荐访问:意蕴 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