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软件产业发展阶段性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综述了近3年来我国软件产业的一些主要研究成果,包括软件业特征的认识、国外软件业发展的现状、我国软件业的发展规模、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软件产业 信息产业 综述

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它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正因为如此,软件业的发展引起了我国政府官员、企业家、学者等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他们从振兴民族信息产业、把我国建设成信息技术强国的目的出发,考察和分析了国际上软件产业发达国家的情况,深刻反思了我国软件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本人认为这些观点或研究成果对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所以在此作一综述。

软件产业的特征

一些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了软件产业与其它产业相比所具有的不同特征:软件具有很强的继承性,软件构件的可重用性,软件对用户具有捆绑性,软件有超常规的规模效益,软件的销售成本低。根据上述特点和经济学原理得出结论:软件产业比一般非软件产业更容易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国外软件产业的研究

由于我国软件业相对落后,所以对于国外软件业的研究在整个软件产业理论研究领域占有较大比重。

在软件业发展较好的国家中,美国、印度、巴西、韩国、爱尔兰、以色列等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尤其对邻国印度,一些学者给予了较多的关注。

国外软件业发展现状的研究

软件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已成为世界各国在高技术领域竞争的焦点。在软件业发展中,发达国家占有明显优势。美国已成为世界软件产业发展的龙头,大多数先进的软件技术及产品源于美国;美国是世界软件产业的“霸主”。

印度、巴西都是发展中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说讲,两国与我国在环境资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然而,印度、巴西的软件产业经过最近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市场化、产业化和规模化等方面的进程要比我国快得多。尤其是印度,其社会的基本发展水平、总体教育水平比我国落后,但是它在相对落后的环境下发展了信息产业,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其制造的软件产品已远销世界75个国家,其中28个国家完全依赖于印度的计算机软件和服务支撑,它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软件出口国。印度的软件产业已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模式——面向国外市场。其它一些国家软件产业的发展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爱尔兰、以色列以出口产品为主;韩国的软件业以占有国内市场为主。

国外软件产业值得借鉴的经验

许多学者从上述国家软件业的发展历程中,总结出了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府积极的参与和支持;企业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风险资本的有力支撑;重视软件人才的培养;形成了能发挥自身优势、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比如:印度、巴西的软件业基本上都是为了出口,把进入国际市场视为第一目标。印度面临国内软件市场较小的特殊国情,利用开发国际性软件不存在语言障碍这一优势及面向西方国家,通过现场服务、海外承包、产品承包等方式大力发展软件服务业。巴西则利用接近美国的天然地理优势,积极开展与美国的合作与交流,创造条件大力吸引美国软件公司来巴西投资,同时巴西作为拉美的头号大国,充分利用国内廉价的劳动力和基础设施,在确保国内市场的同时,大力拓展拉美以及欧亚等海外市场,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道路。

我国软件产业的现状

我国软件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和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软件开发和生产能力。尤其是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软件市场的不断扩大,逐步走上了较为成熟、稳定的发展之路。

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现状

政策、措施方面。我国近年陆续出台政策措施,大力扶持软件业的发展。2000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从投融资、税收、技术、出口、人才等方面制定出了详细具体的支持政策;2002年颁布的《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明确了未来三年加快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思路、目标、任务和措施。北京、辽宁、广东、珠海、深圳的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与措施促进软件业的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软件产业的高度重视。

市场方面。我国软件市场是一个具有高增长率的市场,每年都保持30%左右的增长率。目前,在国内市场上,国产软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30%。

产业规模方面。国内从事软件开发、生产、销售、维护和服务的软件企业已增加到10000家以上;专业从事软件开发的企业达到3000多家。我国的软件企业大部分为中小企业,但也形成了少数有一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软件企业集团,如北大方正集团、中软总公司、用友软件(集团)公司、东大阿尔派集团等。从地理分布上,软件企业大都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沈阳、珠海等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近几年的经济发展,使西安、成都、大连、福建等地的软件产业迅速崛起。

人才方面。培养了一支积极进取、勇于创新软件人才队伍。全国专门从事软件开发的专业人员约有20万人,以年轻的软件技术人员为主。2001年12月开始,全国35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以及其它软件培训基地的逐步建立,将为我国培养各类软件人才创造条件。

基地建设方面。全国已设立15个软件产业园区,国家为园区内的软件企业提供优越的基础设施和优惠政策,为软件科技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在集中资源推动软件产业发展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北京中关村、深圳赛博韦尔、上海浦东、广州天河等,是我国重要的软件生产基地。

软件技术成果方面

和国际水平相比,我国软件技术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已在诸多领域的软件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主要成果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以国标GB2321字符集为基础的中文输入、汉字字形生成与输出、中文文字处理与电子排版印刷、操作系统及软件汉化、中文全文信息检索、印刷体和手写体汉字识别、中文语音识别和合成、中外文机器翻译及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等方面成果斐然。

支撑软件技术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开发成功了大型软件开发环境青鸟系统。系统软件技术方面,推出了符合POSIX标准的国产操作系统COSIX,以及运行其上的数据库管理系统COBASE等,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空白。我国自主开发的一批应用软件系统投入运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以上这些成果,奠定了建立和发展民族产业的良好基础。

我国软件产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软件产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总体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2002年、2003年第一季度增长率有所回落,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跟我国软件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关。目前软件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我国软件业国际影响力小,产业规模小,中国的软件销售额占全球软件市场的比重不到2%。保护知识产权的法规不健全,且执法不严,软件的复制盗版现象十分严重。

组织管理效率较低。我国软件产业的组织管理是在综合部门、行业部门、信息部门、技术监督部门、科研教育等部门多头进行的,缺乏统一的协调机构来制定软件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规划相应的产业发展政策,软件企业之间缺少必要的协作与联合,企业之间的重复开发和恶性竞争时有发生。

软件企业规模较小,技术创新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差,服务意识不强。存在科研与产业、产业与应用脱节等问题。

软件产业结构不太合理,国内软件主要集中于附加值较低的低端市场,在高端领域市场份额很小,竞争力很弱。在基础性、大型应用软件技术领域产品开发能力弱,银行、证券、民航、冶金等行业的大型应用软件几乎都为国外软件所垄断。

软件人才队伍有待进一步壮大,人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2002年至2005年)》计划到2005年我国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市场销售额要达到2500亿元,研究开发人员要达到80万人的规模,2005年之前至少需要补充60万的人才缺口。我国软件人才存量的总体结构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分布,即高端与低端软件人才在软件人才总体中所占比重小,而处于二者之间的中端软件人才成为当前软件人才的主体。合理的软件人才结构应呈“金字塔”形,要增加高级管理者和基础程序员的比例。人才结构的失衡现象阻碍了国内软件产业的发展。

缺乏风险投资机制。软件产业是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行业,因此,急需建立良好的风险投资机制。我国一直无风险投资机制,风险只能由企业单独承担,影响了资金向软件产业流动,使得软件产业的发展资金严重不足,束缚了软件企业健康发展。

总体说来,人才、机制,是制约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对策

鼓励竞争、放松管制,注重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培养和吸引人才。有计划地强化软件人才的培养,确保国内软件产业不断增长的人才需求;重视软件营销人才的培养和经销、管理队伍的建设,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经营环境,吸引滞留海外的大量软件人才回国服务;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

建立风险投资的支持系统及市场运作机制发展软件产业。形成良性循环的软件企业发展模式,形成市场、产品、技术、人才的良性循环,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青鸟工程的实践证明,TRDC模式是一种良好的企业发展模式。

建立合理的软件产业结构、形成软件产业规模。加强软件园的建设,筹建国际软件信息产业园。

走国际化道路。即产品质量符合国际标准,产品市场盯住国际市场,企业管理符合国际化标准。我国已加入WTO,要让软件企业逐步按照国际标准发展自己,接受ISO9000认证体系认证。同时软件企业应注意跟踪国际软件市场动向,了解产品面临的国际环境,掌握先进的开发技术,及时调整市场策略。

提高服务竞争意识和能力。当前价格竞争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而服务竞争已占据越来越显著的地位。未来软件企业的核心能力之一就是客户服务能力,核心的资源就是客户服务体系和客户资源。

加强对软件产业的保护和支持,净化市场环境。

世界软件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我国软件业面临着比较好的发展机遇。在一系列有利于软件业发展因素的推动下,未来中国软件市场将会逐步成熟起来;我国软件企业通过各种途径整合资金、技术优势,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道路的步伐将会越来越快,最终会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参考资料:

1.张淑奇,蒋华.关于我国软件产业的几点思考.中国软科学,2001

2.杨丹宁.美国软件产业概况.科技与经济,2002年增刊

3.程华.国外软件业发展的比较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2

4.严正.班加罗尔与印度的软件业.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5.罗文毅,甄芹.国际软件群英际会.南方都市报,2001

推荐访问:阶段性 产业发展 我国 研究 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