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现代物流业竞争力评价——与苏、浙、粤比较

摘 要: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竞争力强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现代物流业竞争力的高低将直接制约山东省经济的发展速度及运行状况,影响山东与世界接轨的步伐和融入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关键词:山东省;物流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59.22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06-12-28

作者简介:李艳丽(1973-),山东烟台人,烟台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物流管理、国民经济管理。

基金项目:山东省软科学项目《山东省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B2006068。

一、山东省现代物流业竞争力分析框架

所谓现代物流业的竞争力是指物流企业具备争夺有利的生产和销售条件,在竞争中获得最大利益的能力①。如果与国外企业进行比较,就可了解中国现代物流业的国际竞争力,若放眼国内,则可分析不同地区物流业的市场竞争力。笔者对山东省物流业竞争力的分析将借鉴《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2002)》对中国物流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的理论模型,将竞争力分解为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图1是山东省现代物流业竞争力的基本分析框架。

二、山东省现代物流业竞争力的总体评价

(一)山东省现代物流业的现实竞争力评价

物流业现实竞争力是指物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结果,是物流业竞争力现状的客观反映。评价山东省物流业的现实竞争力,主要采用能体现其物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结果指标:产业实力指标、产值利润指标和微观企业运行指标。

1.山东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实力指标评价

现代物流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物流业总资产规模可从不同方面反映一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实力,从宏观角度反映其物流业的现实竞争力。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的数据测算,以当年价格计算的山东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1997-2004年间一直在5%-7%的区间内变动,最高为2001年7.08%,最低为2003年5.83%;物流相关产业增加值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在17%-20%之间波动,最高为2004年19.86%,最低为2002年17.33%。与其它省份相比,山东省2004年物流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4%,略高于江苏(6.14%),但比浙江、广东分别低1个和2个百分点,物流相关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9.86%,高于江苏(17.6%)和浙江(19.05%),但比广东低3个百分点(22.89%)。这些数据表明山东省物流业的发展实力并没有实质性增强,与其它省份还有一定差距,需要推动其加快发展。

2004年山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额为6 970.6亿元,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为359.2亿元,占社会总投资额的5.15%, 均低于苏(8.25%)、浙(9.28%)、粤(9.91%)三省。由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与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对这些行业的投资规模也可补充说明物流业的发展程度。2004年鲁、苏、浙、粤四省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为57.4、65.5、106.0、277.3亿元,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中所占比重分别为0.82%、1%、1.83%和4.72%。可见,2004年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投资无论从绝对量还是从相对比重来看,山东省均滞后于其余三省。

2.山东省现代物流业产值利润指标评价

物流业产值、物流业平均利润率等评价指标,可用来分析衡量山东省物流业通过激烈的竞争而实现的产业平均利润率和产业规模,以此来评价其物流业的现实竞争力。

1997年山东省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通信业产值合计达424.36亿元,2000年为553.17亿元,2004年达到990.65亿元,与1997年比,增幅高达133.45%。山东省物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且呈直线上升趋势,但与其它发达省份相比,仍有明显差距,如广东省2004年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通信业产值高达1 351.62亿元。

山东省目前每年的货运量达11亿吨,物流企业的市场份额高达250亿元,巨大的市场引发物流企业快速发展,已有物流企业3 000多家,然而普遍存在着经营规模小、服务功能少、缺乏网络支持、经营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与现代物流服务要求相去甚远。山东物流业已经走到转折点,由于政策瓶颈、无序竞争、技术落后等因素制约,数千家物流企业中有50%处于亏损状态,20%处于保本状态,物流企业车辆实载率仅有60%左右,这与山东省确立的以物流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政策目标尚有不小距离。

3.山东省现代物流企业运行指标评价

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组织结构和运行状况是影响物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众多企业的合力将对一个地区的产业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 以下主要从企业微观角度考察山东省现代物流业的现实竞争力。

从2005年开始,我国将全面对外资开放物流行业,整个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山东省物流行业的发展目前尚处于起始阶段,在全省几千家物流企业中,第三方物流企业数量已经占到60%左右,但他们的市场份额仅占到整个市场的20%左右,铁路、公路、航空、邮政等部门各自分割,80%的稳定市场份额被企业自办物流和具有行业优势的企业所垄断。全省从事物流相关业务的企业中进入2005年中国物流百强企业名单的有15家,比江苏、浙江有明显优势(各2家),但与广东省(19家)、北京市(26家)相比还有差距②。而且这些实力较强物流企业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行业集中性和地域集中性。15家进入百强的山东物流企业中,总部在济南的有7家,位于青岛的有6家,烟台和临沂各1家,这说明山东省物流业发展呈现出区域不平衡的状况。就提供的服务范围而言,大多数企业都仅基于原有设施条件或市场垄断优势提供单一类型的物流服务,如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海洋运输、商品配送等,而能够从事多种综合物流业务的企业仅几家。

(二)山东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潜在竞争力评价

笔者主要从物流辅助产业发展指标、物流需求市场发育程度指标来分析山东省现代物流业在与其它省市竞争中所拥有的发展潜力。

1.山东省现代物流辅助产业的发展指标评价

由于现代物流业是个跨越多行业的复合产业,那么其辅助产业如物流软件业、物流装备制造业等产业的发展情况将对现代物流业的竞争力产生影响。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对物流相关软件的需求日渐旺盛。山东省物流软件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部分企业如中创软件公司开发出了国产物流软件。但山东省大多数物流软件是由兼作其他软件的公司完成的,且大多是改自于国外物流软件,物流软件自主创新机制尚未形成。根据国家统计局2002年公布的软件开发活动统计资料(表1),济南市的软件开发企业有50家,软件销售额达24.7亿元,次于北京、成都、上海、深圳、广州;销售额5 000万以上软件开发企业有5家,占该市软件企业总数的比重为10%,相比其它城市高;但利润总额为1.12亿元,低于北京、上海、哈尔滨、杭州、南京、武汉、广州、深圳、成都等九市。这说明济南市的软件企业有一定的规模,但由于企业数量偏少,盈利的潜力还需进一步挖掘。山东省的另一代表城市青岛虽然软件企业数目较多,但实力弱小,竞争力低。因此,目前山东省物流软件业需加快发展,以满足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对先进物流技术装备的需求越来越大。从总体来看,山东省物流装备制造企业的规模一般偏小,承担大型项目及成套设备制造的能力低下,难以提供稳定的高技术产品,市场竞争力低,2005年中国优秀物流装备提供商评比活动中无一山东企业入选就是有力的证明。根据山东省统计局2004年工业各行业大类区位商的测算结果,2004年39个行业大类中,山东省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区位商排30位,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则排倒数第一,这说明山东省在与物流业有关的装备制造业领域在国内区域分工中处于很不利的地位③。

2.山东物流需求市场发育程度的指标评价

市场需求增长的规模、形式、需求结构、消费者行为等条件决定产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物流需求市场的发育程度可采用物流市场需求的总规模、工商企业自营物流所占比重等指标来分析评价。

《2005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5年山东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 126.4亿元,比上年增长15.8%。批发零售业增速较快,行业规模日益扩大。超级市场、便民连锁店、专卖店、购物中心等新兴零售业态快速发展。这些都会对物流服务产生巨大需求,必将为山东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2005年山东省全年合同利用外商投资288.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5%;实际使用外商投资110.1亿美元,增长12.2%。外资在汽车、造船、电子信息、石化、机械等领域的投资强度增大,韩国投资跃居首位,落户山东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16家。外商投资企业的大量进入也将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市场需求。

高昂的物流成本是中国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的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同时也说明中国的物流服务业是一个具有很大发展潜力与拓展空间的产业。中国仓储协会在2000年和2001年进行了第二、三次物流市场调查,结果显示:在2001年生产企业原材料物流和商业企业物流中TPL代理比例分别为8%和13%,产品销售物流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全部代理的占21%,部分代理的占36%,而在发达国家TPL已占据物流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根据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山东省第三方物流需求潜力巨大,专业化和社会化物流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这将为山东省现代物流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后劲和基础。

(三)山东省现代物流业的环境竞争力评价

现代物流业的环境竞争力,指现代物流业运行所依据的环境以及该环境适合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程度。以下主要从生产要素状况指标(人力资源、资金、物流基础设施)对山东省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环境竞争力进行衡量。

1.劳动力资源丰富,但高级物流管理技术人才不足

2005年末山东省总人口9 248万人,全国第二。根据2004年中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抽样比为0.966‰),山东省达到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人口数为4 571人,高于苏、浙、粤三省;2004年底,山东省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职工人数为64 200人,也高于上述三省。但据不完全调查,从事物流相关业务的职工月工资绝大多数都在1 000-1 500元左右,这表明山东省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相对较好,物流企业具备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但也难招聘到高素质的员工,易造成物流领域优秀人才流失,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山东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

物流水平取决于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物流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近年来山东省的物流教育事业取得了明显进步, 但同物流产业升级、对外开放和迅速发展所产生的人才需求相比,物流教育总体规模依然很小。尤其是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的严重匮乏,从根本上制约着山东省物流业发展的速度和进程。西方发达国家和国内一些著名高等院校纷纷设立“物流管理”专业,设置物流方向的研究生课程和学位教育。山东省各高校无一设有独立的物流管理硕士点,仅济南大学、青岛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烟台大学拥有与“物流管理”名称相同或相近的硕士教育方向,其设置方式可归纳为两类:一是设置在工程类学院,二是设置在管理类学院,物流学科的学位也按所挂靠的学院专业学位授予。通过各校师资队伍的构成状况还可看出,物流教育的师资队伍很大一部分是从其它领域转过来的,真正是物流专业毕业的并不多,大部分是毕业于与物流相近的专业,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机械工程、工业工程等领域。现实中,专业从事物流教育的院校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影响了物流学科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选取、培养方案方面缺乏规范性,培养出来的人才参差不齐。

2.资金供应较充裕,但中小物流企业融资不易

据《2005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山东省金融机构贷款强势增长,结构继续优化。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3 874.0亿元,新增贷款首次超过2 000亿元,比年初增加2 032.0亿元,增长17.2%。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13 381.8亿元,增长17.6%;基本建设、私营及个体企业、三资企业贷款比年初分别增长23.9%、17.3%、24%。社会信用总量持续增长。说明山东省目前金融发展形势稳定,可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运行环境,并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较宽松的融通资金等外部环境。但由于多种原因,不少中小物流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的能力有限,而通过直接渠道融资在公司发展初期也很难实现,尤其是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经营状况更差,资金缺口很大,无法及时更新设备,采用新的物流技术,直接影响山东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3.山东省物流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但仍有较大改进空间

目前山东省已经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物流园区和信息通讯等物流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基本形成了由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的四通八达、较为完善、总体配套的立体综合运输体系,建成了光缆和数字微波相结合的长途传输干线网,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为物流业信息化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不过,与其他三个经济发达省份相比(表2),山东省在铁路线长度、公路质量两个指标上占有优势,但在其余几个方面均缺乏竞争力,这跟山东省在物流相关行业的投资比重偏低有直接关系。为了增强山东物流业的竞争力,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仍应大力投资。

综上所述,山东省物流市场的潜在需求旺盛,发展潜力巨大,现代物流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国内外日益激烈的竞争与挑战。山东省在积极推进现代物流管理、大力发展物流产业方面成效初显。但与苏、浙、粤,尤其是与广东省相比,山东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仍有不少弱势,如物流相关产业投资偏少、物流相关产业产值偏低、物流装备制造业实力较弱、物流企业规模较小、物流基础设施尤其是物流科技水平较低等,还存在许多限制物流需求市场发育的因素,如企业观念、体制和政策障碍等,这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积极性。若政府注意对上述薄弱环节加大改进力度,注意政策导向,山东省现代物流业的市场竞争力必然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注释:

①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2002)[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73-74.

② 2005年中国物流百强企业[EB/OL].https://resource.emagecompany.com,2006-11-10.

③ 从经济普查数据看山东工业优势行业的选择[EB/OL].中国统计信息网,2006-03-06.

参考文献:

[1] 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2002)[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 王淑云.交易费用视角的企业物流治理结构评析[J].经济学动态,2006(4).

[3] 刘志学. 现代物流手册[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4] 中国仓储协会秘书处.第4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报告[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3(10):1-3.

[5] Wang shuyun. Logistics Performance of Outsourcing and its Are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ogistics. 2004.

[6] Robert, E. L. 3PLs Eye Further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J].Purchasing, 2003(3): 13.

(责任编辑:孙桂珍)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山东省 物流业 竞争力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