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土重来的软件外包

一度被质疑为无技术含量、没有核心竞争力的软件外包,在2005年刚刚开始,又将卷土重来。

2004年,竞争加剧、利润持续走低、盗版猖獗、外来品牌的强势和资金疲软,都让本来生存空间就不够宽裕的本土软件商们嘀咕:怎么中国这块软件业的“沃土”在自己人手里成了满地荆棘?业内人士和关心国内软件产业的人士都在思索一个问题:中国的软件产业要想走向成熟,我们的路该怎么走?

并购的风声

2004年年底,中国最早上市的软件企业之一创智科技董事长丁亮,在一段时间的沉默后又亮相媒体,首次披露他在一段时间中先后会见了40多家印度软件公司,从规模较大的Infosye到只有几十人的小软件公司,会见和谈话都围绕着是否可以达成并购这个议题展开。创智科技的目标简单而直接:利用全球性的并购,实现企业资本力量的迅速提升和企业规模、能力及全球影响力。

据称,已在日本、美国设有分支机构、国内最早做软件外包的企业之一的博彦科技,其2005年的目标是使企业人数增长一倍。同时博彦总裁王斌也认为:“通过收购、兼并,软件外包企业可以迅速获得新的能力,加快增长速度。”

而国家发改委近来对印度进行的官方考察行为,也预示着软件与IT外包产业将成为2005年国家、企业关注的重点。

借外力坚守本土

全球目前有约7500亿美元的软件市场,美国占据了40%(3000亿美元)的业务,欧、日分别以30%和10%的市场份额紧追其后。而仅是美国一家,其整个软件外包规模中有10%,也就是300亿美元的离岸外包服务。

而提起外包业务,人们自然联想到“印度模式”。几乎造就了一个产业神话的印度,在这场软件外包的阵地战中由于先声夺人地占据了有利地形。在对美国零售业、金融保险业、电信服务业运行模式的把握上,印度软件业界显然要比我国本土厂商熟悉得多。这个成熟不仅仅是外包产业的成熟,还包括了外因客户群的成熟、内因软件从业人员的成熟。尽管如此,敏锐的印度软件企业现在却达成了一个共识 :“未来中国将是印度在欧、美市场上最主要的竞争对手”。

当然,这个预测也不是完全没道理。2005年2月刚刚发布的《发改委印度考察报告》中指出:“在中国高速发展的各个产业轨迹中,无一例外都离不开开放,离不开国际化的支撑”。目前,全球500强企业有400强进入中国,无疑给软件的市场配套服务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利润增长空间。

亚信集团CEO 兼总裁张醒生曾表示,中国软件企业在2005年正面临着非常好的机遇 :国内大型投资项目的软硬件投资比例正在逐渐趋于合理——IT应用的需求正在从硬件转向软件及相关IT服务;随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软件外包浪潮此起彼伏,跨国公司尤其是美国公司,希望增加更多软件外包接包地区。虽然中国大规模网络基础设施搭建已告一段落,但以“核心业务的IT解决方案”为需求的企业内部信息化却方兴未艾。再看2004年的行业市场,仅政府市场的投资就达到了400亿的规模。很明显,中国IT应用的需求正在从硬件转向软件及相关IT服务。张醒生说,由此看来,中国软件业面对的市场空间其实相当广阔。

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跨国公司已不满足面向印度这个单一的外包源,而是希望得到更为稳定的供应源、更富活力的市场和更高层次的人才,以获取更多的国际竞争机会。而如果我国本土的软件厂商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寻找外包业务,则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在“剩”者为王的年代中,坚守,对于还没有强大到足以跟国际厂商正面抗衡的本土软件企业来说,算得上一个相对明智的选择。

从外包中我们能学到什么

当然,我们不能在外包中失去自己。除了在竞争中生存下来,我们的本土软件厂商还能从外包中学到什么呢?

一家国际知名的IT咨询公司认为:“中国的软件企业,应借助在中国落户的跨国公司的市场渠道,进入其本国市场。由软件转包起步,以循序渐进的方法,积累国际商业经验,快速形成规模。掌握大型复杂项目的管理能力、提升质量控制水平和用户经验。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重要学习过程。只有具备了在国际市场上与其他企业进行正面竞争的实力时,才能真正具备在中国市场上取得高端应用项目的能力。”

同样,发改委的印度考察报告中也提到,“中国的软件企业,应把握住全球软件与IT外包业务快速离岸发展这一商机,将美国、欧洲和亚洲(主要是日本和韩国)市场与国内市场连接为一个全球市场看待,以成为具有咨询能力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软件产品开发与制造商为目标,以IT硬件的中国制造为模版,在软件与IT外包产业中建立中国制造的品牌。”

可以说,在为跨国公司提供外包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与经验,是每一个在2005年要挺进外包业务的公司必须思考的问题。在竞争的过程中走向成熟,是中国软件企业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推荐访问:卷土重来 外包 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