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发展建设的现状与提升

【摘要】 信息产业是福建省的重点支柱产业,在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经过多年发展福建省信息产业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信息化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多个新兴产业取得突破。但存在着产业发展层次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主要根源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较为薄弱,产业发展环境不佳等,这也制约了福建省的产业结构升级进程,放慢了经济增长速度,降低了福建省的经济竞争力。

【关键词】 信息产业 人才培养 人才队伍建设 举措

“十二五”期间,是我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时期,面对信息产业快速变化的形势和不断复杂的局面,加速信息产业人才队伍的建设,通过建立多层次人才与创新支持体系、人才评价体系、管理与服务保障体系;利用近台区位优势,转移承接产业发达地区的技术与人才;促进产研人才深度结合,提升科研成果产业转化比率;加强品牌意识,围绕重点名牌发展周边产业,形成人才集群效应。从而增强我省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整体产业水平,推动经济产业转型升级。

2009年5月国务院正式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4号),明确了福建省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地位,信息产业作为经济转型的关键环节,是福建省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中之重。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闽政〔2012〕29号)文件要求大力支持信息产业发展,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全新的任务要求,加快信息服务业适用人才培养与人才队伍的建设,助力福建省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调整已是当务之急。

一、“十二五”期间福建省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信息产业人才队伍状况

1、“十二五”期间福建省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2013年是实现福建省“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据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数据表示显示:福建省全年信息产品制造业2013年全年实现产值4462.8亿元,增长13.3%,实现销售收入4378亿元,增长13.2%。新型显示、计算机和网络、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LED和太阳能光伏四大产业集群2013年分别完成产值1450亿元、1000亿元、550亿元、500亿元。其中,新型显示、计算机和网络两个产业集群已率先实现千亿目标。2013年全省信息产品制造业达到百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8家,较去年增加1家。实现产值百亿企业分别是:宸鸿、戴尔、友达、捷联、华映、联想移动、冠捷显示、达运精密(2013年新增)。

2013年福建信息产业和信息化总体发展正在逐步加快,发展水平与速度位居全国各省市前列。比对《福建“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确定的“万亿产值、千亿集群、百亿企业”发展目标,万亿产业发展规模符合计划进度要求;6个千亿产业集群已经有3个达到千亿目标,其余3个集群也已超过或接近500亿元。8家企业实现了产值百亿的发展目标。

《福建省“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力争在“十二五”末期,培育25家以上销售额超过百亿元的骨干企业,建设完善19个有一定优势和体现福建特色的信息产业园区,抓好150个重大建设项目,争取到2015年实现万亿元产业规模。实现上述目标,势必需要更多门类、更多层次的人才加入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队伍和技术能支撑,福建省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十二五”期间福建省信息产业人才队伍状况

2013年底,全省信息产业从业人数超过105万人,其中,信息产品制造业从业人员约62万人,软件业从业人员超过29万人,信息服务业从业人员约14万人。

从福建省信息化局针对我省信息产业人才队伍调研结果表明,福建省信息产业人才结构呈“橄榄型”分布,上游关键的产品研发、技术研究人才严重不足,下游的品牌营销人才和一线技术蓝领缺乏,而中游的制造型人才、基础技术人员较为集中。

人才队伍状况的不均衡,直接制约了我省的信息产业发展:一是产业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从国外先进经验来看,信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大体上呈现金字塔型,我省“橄榄型”的人才结构,导致缺乏掌握某一领域前沿技术的研发人才,缺乏综合素质高的行业领军人才,缺乏各行业应用领域的技术复合型人才,导致我省信息产业研发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竞争力不强;二是高端人才缺乏,导致企业之间人力资源竞争更加激烈,过大的人力资源流动比率对企业经济和人力资本投资造成了损失,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三是下游人才需求素质无法满足需求,高校毕业生的从业能力和技能水平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致使企业与学校难以形成长效、稳定、多方位的人才培养与合作,输出人才难以满足企业需求;四是区域人员流行性较大,与福建相邻的浙江、江苏、广东等省份相比,我省在研发投入投入比例较低,产业优秀人才向周边省份流失,大量优秀人才流向珠三角、长三角区域、经济发达省份和其它信息产业行业龙头企业。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存在的种种问题,极大地制约了福建省信息产业的发展。

二、“十二五”末福建省信息产业人才需求预测

随着信息产业在福建省的快速发展,预计在“十二五”规划期末的2015年福建省信息产业从业人数需增加66万人,年均需求量增长13.2万人。软件业从业人员需增加30万人,年均增加6万人。

从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信息产业支持发展的重点领域,福建省将以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自主创新力度,打造核心产品竞争力。重点发展领域集中在集成电路、动漫游戏、信息服务外包、IC设计等方面,预计这部分人才需求将达到25万人。

同时福建省还承担着承接对台产业转移的任务,在与台湾等跨区域地区人才交流上,应力争取得更大突破。转变产业人才需求导向,从生产功能人才需求导向逐渐转移到研发功能人才需求导向,在人才队伍建设构成上,重视科技研发人才的储备,尤其是核心技术研发人才。福建省加快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刻不容缓。

三、新形势下建设福建省信息产业人才队伍的举措与建议

1、自上而下,加快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推动建立多层次的信息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培养模式。深化企业与高等院校及培训机构合作培养人才,实现科研项目与产业一线深度结合,并建立企业定向培训机制,建设实践实训基地,重点加强品牌企业合作培训。改善高端人才创新环境,建立高层次人才的创业与创新支持体系、管理与服务保障体系,营造有利于我省高端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发展环境。同时,引导发挥社会教育与培训机构的作用,制定领军人才梯队培养计划,开展领军人才滚动培养。积极促进闽台信息产业深度合作,完善闽台高层次人才交流合作。加快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鼓励海外留学人员特别是海外高端人才回国就业、创业。

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加强对人才引进、培养、流动的指导和引导。根据信息产业人才需求的市场调研情况,对福建省信息产业人才供需进行预测,协同相关部门对信息产业人才的培养、引进起到引导作用,促进产业人才合理流动,努力争取各级政府的扶持、优惠政策向信息产业人才倾斜。

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要努力推动各级政府为信息产业发展营造优良环境,促进各项产业优惠政策的宣传、推广和实现,打造产业高地,吸引优秀人才。充分发挥政策效力,切实利用《转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闽政文〔2012〕59号)、《关于加快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闽政〔2012〕29号)、《关于进一步加快软件产业发展的意见》(闽政文〔2009〕374号)和其他人才政策,同时发挥福建省各地产业园区的平台集聚功能,发扬树立品牌意识,推动福州、厦门市争创“中国软件名城”,加大“海西软件”品牌宣传,推动百亿企业的发展壮大,提升福建省信息产业的品牌竞争力。

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健全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支持“产研一体”合作。一是加强推进校企合作基地建设,推广“订单式”和特定专业人才培养,推动福建省内名企与名校合作,如福州大学与星网锐捷合作的新一代网络通讯技术及应用研究中心项目合作等。二是鼓励培训机构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同时,加强信息产业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三是推广计算机技术和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提升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四是发挥福州软件园区、厦门软件园、厦门火炬高新区会等平台作用,引进国内著名高校设立研究院、工作站;五是通过举办各项职业技能大赛选拔人才,并选送培养与国际接轨的技能型人才。

2、大力支持人才引进,完善管理与服务保障体系

福建省信息产业发展要更多寻求与台湾地区的人才、技术、项目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台湾地区的电子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福建省应借助地缘优势,推动闽台两岸IT高端人才项目交流合作。对引进台湾信息技术人才的企业和台湾人才中介机构给予政策、资金支持,为闽台人才合作争取先行政策。利用6.18海峡两岸项目成果交易会、5.18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4.8海峡两岸机械电子商品交易会等大型平台,增强对台产业政策宣传,吸引海峡两岸企业优秀人才合作交流。

完善人才交流服务体系,促进专业人才合理分配。开拓海西IT品牌,组织福建省内企业赴省外、台湾地区、海外等招聘引进信息产业高端人才,邀请海外专家、国内行业领军人物来我省为产业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和项目经验交流,通过多媒体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同时,建设“福建信息人才网”等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信息产业人才交流中心,服务企业与专业人才。

3、加强人才优惠政策宣传,进一步加强人才交流工作

加大福建省信息产业优惠政策宣传力度。在全省范围组织召开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专题工作会议及政策宣讲会,最大范围召集信息产业行业企业参加,宣传解读人才优惠政策。组织人员深入企业开展人才调研并进行政策宣传解读,提出具体措施帮助企业解决部分人才方面的难题,政策宣传影响力不断扩大,推动我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社会培训机构和高校联合开展软件适用人才培养。

进一步组织加强人才交流工作。一是推动省级千名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推动一些大型行业企业提供见习岗位需求与IT相关专业高校毕业生对接,见习结束后可由企业吸纳就业。二是组织校企对接实训活动。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年度毕业生人才服务进校园暨IT职业精英实训营”活动,发动各大高等院校的优秀毕业生积极报名参加活动,让各大企业与优秀人才实现对接。三是与省人事部门联合组织多家重点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组团赴省外参加大型人才交流会及院校开展的专场招聘会,开展人才对接活动。

深入企业、院校开展调研,切实快速地解决一线存在的问题。以走访、座谈等方式深入企业、软件园区、高新区、产业基地及各大院校一线开展调研,了解各单位在人才培养、用人留人以及利用软件适用人才培养扶持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直面难点,贴近企业需求,在人才培养方面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如将软件企业纳入紧缺技术工种免费培训的范围、举办软件高端人才培训班、组织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等。

【参考文献】

[1] 福建信息产业厅:福建软件产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R].2007.

[2] 福建信息产业厅:福建省“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R].2011.

[3] 福建省信息化局:福建省信息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10).

[4] 郑浪萍:福建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5] 张文德、李琳琳:福建省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D].福州:福州大学,2013.

推荐访问:福建省 信息产业 人才队伍 现状 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