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谱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青云谱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1年工作回顾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云谱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

青云谱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青云谱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始终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以重大重点项目建设为总抓手,奋力拼搏、团结务实、创新工作,圆满完成了区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繁荣实力青云谱”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2011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74.5亿元,同比增长11%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02.7亿元,同比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65.5亿元,同比增长27%。特别是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12%;财政总收入突破20亿元,完成21.66亿元,同比增长29.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5亿元大关,完成5.37亿元,同比增长34%。全区经济实力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中的第一梯队。

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世界500强企业——法国家乐福在江西省投资的首个家乐福国际购物广场顺利营业。华润集团斥资36.9亿元并购洪客隆正式获国家商务部批准。象湖君悦大酒店、天沐国际大酒店、鼎昇大酒店、巨成广场、世纪·麦迪逊广场花园等项目稳步推进。总投资4亿元的深圳农产品昌南物流中心二期正在加紧报批报建,巨汇建材家居广场、昌南医药物流园、新地冷藏二期等物流项目进展顺利。台州工业大厦、江苏大厦、泉商大厦、裕荣大厦等总部经济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都市工业平稳增长。总投资11亿元的南昌印钞厂改扩建(二期)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7亿元;总投资13亿元的洪都教练机科研基地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99亿元;总投资7400万元的洪都汽配加工基地,累计完成投资1700万元;总投资3.15亿元的江铃股份公司新型发动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965万元;同时,该公司总投资3.59亿元的年产5万台JX4D30系列柴油发动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亿元。江铃、南昌印钞、南昌亚啤、阳光乳业等企业全年累计缴纳税款逾10亿元,占全区财政总收入半壁江山,都市工业的稳步增长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动感活力青云谱”建设取得了新成效

招商引资效果显著。先后组织参加了江西(香港)招商引资活动周、赣台(南昌)经贸合作研讨会、第二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等8场省、市大型招商引资活动。组织小分队外出招商87批次,成功举办了’2011南昌青云谱区(上海)现代服务业招商项目专场推介会。上海亿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东方银座集团、红星美凯龙、联想控股融科智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130多家企业先后来我区洽谈、考察。全年共签约项目22个,合同资金达186亿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预计完成8500万美元,同比增长9.49%;实际利用内资预计完成16.76亿元,同比增长12.94%;出口创汇预计完成4.2亿美元,同比增长25.33%

各项改革扎实推进。继续推进全区街道、镇(园)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街道财政体制改革。加快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步伐,稳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了我区七个系统非国有企业的改革任务。全面推行“村账镇管”工作。深入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改革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发挥昌南城投公司、青云谱资产经营公司等投融资平台的作用,全年共融资和盘活资产1.5亿元。扶持培育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全年新增小额贷款公司2家。成功举办了青云谱区第二届政银企座谈会,区内各类金融机构全年为中小企业共提供了5.56亿元发展资金。

(三)“生态宜居青云谱”建设彰显了新形象

城区规划不断完善。配合市规划局,在《青云谱区分区规划》、《八大山人梅湖景区控规》、《象湖东岸地区、儿童公园周边地区控规》等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南昌市城南片区CN1CN2CN4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基本实现了我区控规全覆盖。

城市建设不断推进。以“创建办会”为契机,全年共投入3.39亿元实施“2610”工程。完成了广州路等5条道路的路网改造“白改黑”工程,天沐路等13条道路新建、改建的“百路大会战”工程,完成了南苑社区等18个社区21个点位的社区环境整治,实施了解放西路等3条道路4处街景综合改造,实施了市场东路等8个点位拆迁还绿工程和新溪桥等区域、道路的绿化提升工程。建设了2个社会停车场,完成了公园广场、道路树池、围墙(栅栏)、城区出入口等十项整治。完成了14个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任务。

长效管理不断深化。以“数字城管”为平台,以文明城市创建、“七城会”举办为抓手,突出日常监管,强化机制创新。积极开展“啄木鸟在行动”活动,解决难点问题1918个。全年共下派城市管理问题80838个,整改率排名全市第一。推行了老旧小区“居民自治”式的准物业管理,探索了洪都南大道等3条主干道环卫作业“服务外包”市场化。成立了全市首支“城市容貌监管、执法一体化”的市容执法中队,组织实施了31条道路、街巷的店招整治。年度城市管理考评有望在全市城区排名中实现“五连冠”。

(四)“和谐稳定青云谱”建设开创了新局面

2011年,区财政共安排4.4亿元资金用于落实民生工程,约占全区一般预算支出的58%,“十大民生工程”86件实事全部完成。

就业和社保工作扎实推进。积极落实就业优惠政策,全区新增就业人数7870人,“4050”人员再就业847人,零就业家庭安置率始终保持在100%;免费职业培训2981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181人,创业小额贷款发放2790万元。全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3710人,共征缴养老保险基金2356万元,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2000人。启动了未参保城镇小集体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830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279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50955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700人,共发放养老保险金4353万元,居民医保支出966万元,上述指标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一站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

帮扶救助成效显著。完成了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的提标提补工作,累计发放低保金2318.39万元,发放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金387万元,医疗救助资金使用率达到90%以上;发放临时救助资金27.38万元;积极开展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规范了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操作程序。发放各类优抚优待金500余万元,被评为全省双拥模范城区。建立了区社会福利院基层社工专业岗位,我区被确定为全国基层社工岗位专业化创新基地和全国社会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示范区。区婚姻登记处被民政部评为“全国民政系统政风行风示范窗口”。

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积极推进廉租房建设,2009404套廉租房正式交付使用,2009年新增及2010年共计1040套廉租房已全部完成封顶。同时,全面启动了20111128套廉租房建设。城南廉租房318户已交房使用,入住率达到90%。城南廉租房(二期、三期)、象湖农民公寓四期、朱桥农民公寓已建成竣工,城南廉租房四期项目和城南村、下尧村等城中村改造项目正抓紧推进。实施了棚户区、低洼危旧房改造,三店新村已完成前期调查摸底,洪都05号地块、果品冷库地块已公布拆迁方案,原南昌乳品厂生活区项目正在报批改造实施方案,洪都03号地块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基本完成拆迁,即将启动建设,晶体建材厂棚户区改造项目已经开始实施。

教育科技长足发展。制定出台了《青云谱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青云谱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投入700余万元对区属学校校舍进行了维修改造。继续开展扶贫助学工作,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25.2万元。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校园文化特色展示周活动。驻区单位科研项目获南昌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上级技术创新扶持资金230万元。青云谱实验学校被评为“全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洪都小学被评为“全省实施素质教育示范学校”。

计生卫生工作切实加强。人口出生率为8.2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28‰,出生政策符合率为93.16%,青云谱镇被授予全省人口计生依法行政示范镇。农村孕妇住院分娩、农村孕产妇免费增补叶酸以及一卡通服务任务均超额完成,新农合参合率99.15%,在全省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第三方绩效考核评估中获第2名。国家与省共建艾滋病防治示范区项目成效明显,我区美沙酮门诊获得国务院防艾办表彰的“优秀门诊”称号。

文体活动日益丰富。全区社区(村)放电影267场、为农村送戏4场,自办农村文化活动8场;实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的目标,举办“青云直上”群众文艺汇演等文化活动136场。我区《青云祥龙飞舞》在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舞龙大赛中荣获金奖。文物普查工作初见成效,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生产车间旧址、陈云旧居分别入选了全国和全省文物“百大新发现”。建立了青云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功申报江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了15套居民健身路径,在七城会期间,圆满地完成了与武汉市代表团的对接任务。

社会维稳扎实推进。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和法治城区创建,在全省范围内率先设立回籍人员安置补助基金。昌南消防站全面竣工,区公安指挥大楼和“天网工程”稳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清网”行动成绩显著,强力推进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大了信访工作信息化建设力度。在全市率先启动了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的试点工作,承办了全市“民情家访”工作现场会。切实做好了信访维稳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国、省、市“两会”、建党九十周年、省市党代会、“七城会”等重大活动期间的信访维稳工作。

(五)“务实高效青云谱”建设实现了新进展

效能建设有力推动。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健全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力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三到位”,区行政服务中心已入驻23个部门,提高了行政服务效率。进一步升级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实现了行政审批全过程监督。继续深化行政资源和社会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加强基建项目投资审批管理,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违法违规用地查处行动,纠风和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民主法制不断强化。全面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农村民主监督和经济审计监督,强化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全面清理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加大政府信息公开督促检查力度。深化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教育。主动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49件,办复率100%。严格执行工程预决算审核制度,完成财政性投资项目评审76个,核减费用3646万元,核减率20.7%。坚持依法采购,阳光操作,全区政府采购499批次,采购金额1220万元,节约率达8%

廉政建设不断推进。重视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加大审计监督力度,进一步规范廉洁从政行为。健全公务员普法考试机制,提升干部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积极开展“三公”治理活动,有效地压缩行政事业经费开支。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加强镇(街)财政监管,推行公务卡结算方式改革,健全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

与此同时,法制、审计、监察、物价、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人防、双拥、兵役、档案、协税护税、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保障、机关事务、信息化建设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迈上了新的台阶。

各位代表,回顾2011年的各项工作,深感成绩来之不易。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这些成就,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历届领导班子打下扎实基础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一致、埋头苦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为青云谱区发展作出贡献的历届领导班子,向全区广大人民群众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以及驻区各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区改革、发展、稳定的朋友们、同志们,向所有来青云谱区的投资者和劳动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全区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压力依然较大,工业类支柱企业外迁趋势不可逆转,现代服务业等支柱项目正处于培植扶持阶段;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各项配套服务功能还不够完善;在房屋征收等工作中,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2年工作思路和重点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发展环境,化挑战为机遇,推进全区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关键之年。展望2012年,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

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一是全球经济的复杂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美国财政政策是左右2012年全球经济运行态势的两个重大不确定性因素。国际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对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展望全部为负面,加上目前欧盟各国债务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未来发展形势更趋复杂化。二是国内环境的影响。虽然我国一直稳步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但是难以抵消欧美经济疲软对我国出口的负面影响,这对我区外贸出口必将形成较大压力;三是区内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全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任务依然艰巨;资金平衡的压力依然较大。

面临的机遇主要有:一是国家“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基调带来的机遇。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据预测,2012年国内GDP增速将维持在8%9%,省内可维持在12%以上,南昌市可基本保持在13%左右。二是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随着国际和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继续推进,省委、省政府承接产业转移的大政方针没有改变,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资“生命线”的战略决策深入人心。三是国家、省、市相关产业政策带来的机遇。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全省专题召开文化产业推进会部署“建设文化大省”工作。全市正全力建设文化大市、文化强市。这一系列政策为我区发挥自身优势,打造“生态人文展示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四是近年来我区自身综合竞争力极大提升带来的机遇。2011年我区财政总收入突破2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在全省的综合实力排名稳中前移。这既为我区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财力保障,也为我区对外开放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增添了竞争力。

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总体部署,2012年区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市第十次党代会和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为引领,围绕“繁荣都市发展极、生态人文展示区”的目标定位,全力实施大开放主战略、重点项目带动战略、精品工程打造战略,突出产业优化提升、改革创新、招商引资、城市建设管理、社会民生、效能建设六个重点,强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12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

财政总收入增长16%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

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4%

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

实际利用内资增长1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13%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01‰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奋力抓好“六个聚焦、六个着力”:

(一)聚焦优化产业结构,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全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也是我区坚持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服务都市工业发展。根据全市“工业强市”的战略部署,结合当前及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继续强化工业经济对全区发展的支撑地位。积极主动为洪都集团、江铃集团等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大力支持南昌印钞厂、江西阳光乳业、南昌亚啤等企业提升产能、做大做强。同时,加大对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的扶持力度,引导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继续抓好以法国家乐福为核心占地约370亩的“动感都会昌南城”建设,重点推进周边世纪·麦迪逊广场花园、京山百货大楼广场等重点项目建设。抓住国家、省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及八大山人文化产业园被评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基地的契机,唱响八大山人文化品牌。积极推动书画酒店及演艺中心、墨香街文化主题休闲街区等项目建设,拍摄《八大山人》电影,促进全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引进各类行政总部、金融证券、销售公司、研发中心等总部型企业。大力推进南昌服务外包与物联网科技产业园、科技服务外包产业园等5个服务外包项目建设,推动全区服务外包业发展。

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根据全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打造以昌南工业园为核心的物流产业集群,以八大山人梅湖景区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集群,以象湖东岸为核心的商住休闲板块,以洪城路、解放路为核心的总部基地,以家乐福国际购物中心为核心的商贸中心,形成东部物流、南部文化、西部商住、北部商务、中部商贸的发展格局。

(二)聚焦机制体制创新,着力激发发展活力

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进一步消除发展障碍,激发发展活力,形成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探索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进一步加大扶持企业发展资金的整合力度。除省、市有要求的专项资金保持应有规模外,其他专项资金归类整合成“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专项资金”、“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并实行总量控制、预算管理、统筹调配。同时,改革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模式,把分散的优质资产进行整合,注入区投融资平台。

大力推进各项配套改革。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积极稳妥”的工作原则,全面铺开机构编制实名管理工作。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建立市场融资平台、人才培养平台、文化演艺平台、文化产业发展上力争创新突破。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医疗服务管理水平。强化疾病防控、卫生监督、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一站式”医疗救助平台。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着力推进企业“一套表”统计制度改革,提高统计调查的工作效率。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加快政府由管理具体项目向管理规范市场转变,政府类非经营性投资项目一律实行项目“代建制”,探索“投资、建设、管理、营运”四分开的新管理体制。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不断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加快发展民间担保机构,努力推进银企合作,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三)聚焦“生命线”工程,着力增强发展后劲

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始终把招商引资工作视为促进全区发展的“生命线”抓紧抓好,以大项目促进大发展。

大力提升招商引资质量。进一步对全区的招商资源认真梳理,策划包装一批新的招商引资项目,有针对性地向外推介,重点引进都市工业、市场物流、文化旅游、现代商贸、文化创意及服务外包等产业项目。建设重大项目库管理平台,按照“提出项目日常化、评审项目专业化、管理项目动态化、决策项目科学化、推进项目跟踪化”的要求,加强重大重点项目的储备、调度和管理。同时,积极参加’2012江西(香港)招商引资活动周等省、市重大招商引资活动。积极开展小分队招商,力争自主举办1-2场专题招商活动,大力宣传推介我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

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江西建筑建材产业总部基地、城南城中村改造项目等土地的征收手续;完成书画主题酒店、赣鄱民俗风情街等项目土地出让手续;争取完成江苏大厦、裕荣大厦、泉商大厦、台州工业大厦、天道科技服务外包产业园等5宗地的出让;实现服务外包与物联网科技产业基地、原废旧钢材市场、深农二期、广州路以北219亩土地开发、新丰丽都花园、第三干休所地块开发等项目的顺利开工;大力推进象湖君悦大酒店、天沐国际大酒店、鼎昇大酒店、宸宇酒店、华宏大厦、巨汇建材家居广场、南昌印钞有限公司厂房扩建改造基建工程、昌南医药物流园、博泰生态商务园等项目顺利完工。

(四)聚焦完善配套功能,着力提升品位形象

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规划、规范建设、优化管理,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提升城区综合承载力。

城区规划工作。积极跟踪完善《青云谱区城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配合洪都集团完成试飞机场区域控制性详规的初稿编制工作。进一步完善前万片区、象湖东岸的控规调整,着手市场物流、楼宇经济等产业规划的编制工作。合理规划、科学布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公建配套设施,加强基础设施、道路管线、户外广告、建筑物墙体色彩等规划和设计。进一步强化控制违法建筑的联动机制,探索控违工作法制化、长效化。

城市建设工作。启动上海南路列入市打通“断头路”工程。实施井冈山大道(江铃立交至包家花园路段)路面改造和墅溪路、建设路、市场二路等道路绿化提升改造工程。完成2个公共停车场的建设任务;推进洪都03号地块、洪都05号地块、蔡家坊安置地块以及三店新村地块等棚户区改造;实施下尧村城中村改造。全力打造新昌南城。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同时,启动广州路安置小区二期建设,推行太和农民公寓市场化运作。扎实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城市管理工作。按照“差异管理、精细考核、重心下移、权责统一”的原则,完善“一级政府、两级管理、三级网格”责任管理机制,将城市容貌、街面秩序、综合整治职能下移至街道(镇),建立“社区(村)城市管理工作站”。推进道路保洁、绿化养护、路灯管理市场化。建立健全“统筹与自治”相结合的城中村环卫保洁体系,全力加强垃圾中转站等环卫设施建设,继续实施社区环境整治、街景综合改造。以创建全国生态城区为契机,抓好新昌南城污水管网建设,梅湖、象湖湿地保护,城中村污水处理等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一大四小”、“森林城乡,花园南昌”绿化工程,提高全区绿化水平,力争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加到16.7平方米,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6%左右。

(五)聚焦统筹社会民生,着力构筑和谐社会

在加快发展中统筹好民生,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理念不动摇,把构建社会和谐稳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全区新增就业人数8500人;“4050”人员再就业550人;免费职业培训23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800人;零就业家庭安置率保持在100%;创业小额贷款发放2300万元。落实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社保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辖区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进一步规范小额贷款发放、回收程序,着力开展针对扶持中小企业的小额贷款发放工作。以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活动、送岗位进社区等专项行动为平台,完善创业项目推介制度。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区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3800人;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2362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850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200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在90%以上;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800人。按政策及时调整各类养老人员养老金待遇,确保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提高社会救助水平。解决好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加强低保工作分类施保、分类施救和动态管理;全面推进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推进慈善组织网络建设,创新慈善募捐方式,做好慈善助学工作。在全区开展居家养老工作,逐步扩大居家养老的覆盖面;规范孤儿基本生活费发放程序,提高孤儿生活水平;提高城乡精简退职职工月人均救济水平。加强基层社工的教育培训,提高社区社会工作岗位补贴,拓展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完成社会工作实务创新基地建设工作。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建立完善教育投入保障监督机制,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完成灌婴小学新校建设,启动公办幼儿园、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墅溪路学校新建和万溪王华霖小学扩建。统筹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启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试点,加大名校的打造力度。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启动区级文化综合大楼建设。争取中央、省市文化惠民资金,完善区级和街道、社区文化场所基础设施。积极推进梅汝璈故居修缮工程。筹建南昌八大山人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有限公司。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筹办第四届“象湖之春”社区文化艺术节等文化活动,以“颂歌献给党”为主题,组织开展“百场群众文艺展演、百部优秀经典影片展映、百幅优秀书画摄影作品展览、百册图书进社区”活动。

提高公共健康服务水平。启动第五医院搬迁建设工作。打造14家二星级标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选择1-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争创国家、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家庭责任医生制试点,逐步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分片包干、团队合作、责任到人”的家庭责任医生制服务模式。启动实施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确保2012年全区基层医疗机构继续教育全员培训率达100%。对需维持性血透的尿毒症、白内障、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及白血病患者提供免费救治。将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90元,建立区级新农合数据中心。继续巩固和扩大人口计生“一升三降”成果,深入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提高符合政策生育率,浓厚生育文明氛围。加快“全国无障碍城市”创建,推进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创新信访工作机制,稳步推进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试点工作。创新“三师”、“两代表一委员”介入群众工作制度,探索信访网络信息化工作模式,健全完善群众工作长效机制,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深入开展“民情家访”活动,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提高危机管理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完善街道、社区管理办法,重点解决好流动人口、流浪未成年人、留守儿童、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建立健全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三社联动”机制。进一步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夯实综治基层基础,组建区巡防大队。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大力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全力推进“六五”普法工作和依法治区、法治城区创建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加强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检测和监管,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同时,继续加强人事、审计、物价、统计、宗教、侨务、外事、人防、兵役、档案、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保障、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职能作用。

(六)聚焦依法行政,着力打造廉洁高效政府

不断提高执行力,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塑造“执行高效,管理规范,廉洁务实”的政府形象。

务求依法行政更高效。主动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深化政务公开,贯彻行政程序规定,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行政复议和执法监督,努力建设“阳光政府”。完成筹建区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建设工程项目、政府采购项目、产权交易项目等各类公共资源交易进行集中监管,确保公共资源交易公开、公平、公正。严格财政资金管理,做好重点工程项目的投资评审、招投标、决算造价审计。推行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创新管理手段,加大各类政务管理软件建设,切实提高行政效率。

务求规范管理更严格。完善民主议事决策机制,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听证等制度,集思广益,实现政府决策民主化。完善高效的工作推动机制,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重要工作实行目标分解、责任到人、限时办理、强化问责。完善科学的效果评价机制,奖勤罚懒,激发和调动广大机关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务求勤政为民更廉洁。切实改进会风和文风,少开会、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提倡“想到、听到、看到、走到、办到”的一线工作法,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坚持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制度,健全反腐倡廉长效机制,树立清正、廉洁、务实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风起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策马扬鞭。面对新的征程,新的使命,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奋力拼搏、抢抓机遇、务实创新,为实现我区在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进程中有更大作为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青云 政府工作报告 青云谱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