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总结】2010年我市外经贸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重点(全文完整)

2010年我市外经贸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重点经历国际金融危机之后,2010年世界经济缓慢复苏,我市外经贸发展面临的总体环境有所好转,但是各种积极变化和不利因素同时存在,开放型经济运行仍然面临许多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信总结】2010年我市外经贸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重点(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工信总结】2010年我市外经贸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重点(全文完整)



2010年我市外经贸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重点


经历国际金融危机之后,2010年世界经济缓慢复苏,我市外经贸发展面临的总体环境有所好转,但是各种积极变化和不利因素同时存在,开放型经济运行仍然面临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温州实际,坚定信心,克难攻坚,着力在开拓市场、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改善环境上下功夫,推动我市外经贸工作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一、外经贸发展基本情况

1、外贸出口强劲恢复。全市进出口总额170.9亿美元,同比增长28.8%。其中出口145.4亿美元,同比增长33.0%,高于目标增幅27个百分点,出口规模已超过08年(119.0亿美元);进口25.5亿美元,同比增长8.8%。主要特点如下:一是机电产品出口恢复增长。机电产品占据我市出口近40%份额,受金融危机影响,一度呈大幅下降之势,但自今年以来,全市机电产品出口止跌回升,恢复性增长明显。全市机电产品出口59.6亿美元,同比增长34.6%,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亿美元,同比增长28.9%。与此同时,传统产品鞋类出口37.4亿美元,增长35.8%,纺织服装类出口22.4亿美元,增长21.0%。二是传统市场和新兴市场保持同步增长。在对欧盟和美国等传统市场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对新兴市场出口也实现稳步增长。全市对欧盟和美国出口分别为39.9亿美元和17.2亿美元,增长30.6%43.8%。去年遭受重创的俄罗斯市场出口明显恢复,出口额9.5亿美元,同比增长72.3%。同期对新兴市场非洲出口10.9亿美元,增长21.7%,对拉丁美洲出口13.3亿美元,增长45.2%。三是民营企业出口增长快于国有和外商投资企业。全市民营企业出口113.2亿美元,同比增长39.5%,高于全市平均增速6.5个百分点,占全市出口总值的77.9%。同期三资企业出口16.0亿美元,同比增长16.5%,国有企业出口16.0亿美元,同比增长12.1%

2、实际外资好于预期。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5家,同比增长19.0%;合同外资-1366万美元;实际外资17574万美元, 同比减少25.1%,完成预期目标的117.2%

3、境外投资快速增长。全市新批境外机构54家,同比增长2.6%;中方投资总额1.53亿美元,同比增长5.5%,超额完成省厅年度任务。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1653万美元,其中对外承包工程取得重大突破,合同额达到1.88亿美元,实际营业额522万美元。

二、我市外经贸主要工作

(一)多措并举拓市场促转型,大力推动外贸出口恢复增长。

一是积极搭建参展平台。结合我市产业现状,选择我市有竞争力的目标市场重点拓展,编制86个境内外支持展览项目,对重点扶持的30个境外展会继续实行“零”参展。已先后组织参展42个境内外展览项目,其中境外33个,境内9个,累计参展企业1809家,达成意见成交8.36亿美元。认真做好广交会等国内的重要国际性展会组展参展工作,进一步完善广交会的展会分配管理办法的试点。二是深挖新兴市场潜力。加大对南美、东盟、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开拓力度,带动了我市外贸快速复苏,尤其是重点抓住今年1月启动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机遇,积极挖掘东南亚市场的潜力,在马来西亚举办温州名优商品展览会,创我市在境外举办商品展览规模和人数之最。三是推进“双自”提升战略。深入实施“科技兴贸”和“品牌提升”战略,引导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以“温州出口名牌”申报评选为载体,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在前两年基础上,再认定一批温州出口名牌,现已审核35家企业材料并拟定初步名单。加强出口基地建设,在摸底调查基础上,符合条件的8个农轻纺类1个机电类已申报省出口基地。四是完善预警监测机制。继续加强对外贸易预警点建设,新增浙江省进出口宠物食品用品行业协会、温州市箱包行业协会、温州市不锈钢行业协会为2010年市级贸易壁垒预警应对机制服务点,其中温州市不锈钢行业协会申报省级外贸预警示范点。积极做好印度无缝钢管反倾销、日本打火机CR法案、欧盟不锈钢无缝管反倾销等应对工作。完善外经贸运行监测点,通过省厅联合考评,并被评为2009年度市级优秀运行监测点。

(二)坚持注重稳规模优结构,继续提升利用外资质量水平。

一是完善招商项目库。精心推出107个招商选资重点项目,涉及旅游、商贸物流、能源、教育卫生、产业基地综合开发、机械、轻工、电子、化工医药等行业和领域,项目总投资额约400亿元。二是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依托沿海产业带、滨江商务区、瓯江口新区和开发区(园区)等新平台,积极组织参加2010港澳浙江周、浙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活动、浙洽会和投洽会等重大招商引资活动,与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产业对接活动6次,签订投资意向书和经贸合作协议7项。三是加强内外温州人互动。鼓励海外温籍企业家回乡设立公司总部,借助浙台经贸文化交流活动和上海世博会平台,分别在台北举办海峡两岸温州人互动对接交流会以及在上海举行海外温州人互动交流会,与各界知名温籍台胞、台商,海外温籍侨商共谋互动合作发展。四是强化外资服务。做好重大外资项目的推进和落实,协调和督促各地项目落地和进场施。简化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手续,实行重大外资项目审批代办员和协办员制度,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指导各地做好审批工作。牵头组织开展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实行参检部门联合集中办公,为年检企业开辟绿色通道。五是整合提升开发区。确定乐清经济开发区、瑞安经济开发区、温州工业园区3个开发区列入全省第二批整合提升单位,先后两次组织对其整合提升方案联合评审,通过乐清经济开发区和瑞安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方案并获省政府批准。

(三)千方百计抢机遇拓空间,不断提高外经合作规模层次

一是学习贯彻领导讲话精神。今年3月,在中俄经贸合作区建设座谈会上国家副主席习近平高度肯定温州“走出去”工作,勉励温州进一步总结经验,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加快走出去步伐。逐步落实市政府“走出去”工作部署,调查摸底,理清温州“走出去”工作现状,做好出台《温州市“走出去”战略规划》前期工作,成立“温州市实施‘走出去’战略领导小组”,并起草制定《温州市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方案》。二是“五点一面一试一走”工作有序展开。越南龙江工业园、乌兹别克斯坦鹏盛工业园进展顺利,马来西亚霹雳州温州品牌产品展示中心已运行,美国帝国郡商业中心和哥斯达黎加华格工贸园开始启动,俄罗斯平台服务公司运作正常,目前已承担我市部分企业通关功能。正式出台《温州市境外营销体系建设财政扶持办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工作前期筹备和申报工作顺利展开。“走进非洲”工作全面启动,举办了“走进非洲”培训班,并召开尼日利亚哈杉非洲工业园和莱基经贸合作区以及加蓬国别投资推介会。三是境外投资保持强劲增长。已提前完成全年境外投资目标。海太阳集团、星德投资、青山控股分别在香港、埃及、印尼投资设立公司,浙江瑞和进出口在柬埔寨合资设立公司的项目正进行可行性论证,江银实业成功收购法国泰乐玛全部股权,获取制造技术专利和其国际品牌及销售网络。

(四)凝心聚力夯基础造氛围,努力推进国际服务外包发展。

一是推进平台建设。已着手搭建外包公共技术、信息服务平台,积极申报“温州国际设计与贸易促进中心”,为企业提供有效服务。二是培养外包人才。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与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NIIT)开展全面合作,签署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合作协议。温州大学瓯江学院与上海微软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以微软来温授课、学院为其培训员工的方式实现互惠互利。三是挖掘外包业务。以两个省级外包示范园区为抓手,鼓励引进外包企业、挖掘外包业务,重点培育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互联网络软件开发、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外包企业。四是引导企业参展。积极组织服务贸易、软件企业参加浙洽会、大连软交会、投洽会、浙江商务周等活动,做好企业与客户的牵线搭桥和跟踪访问,培育企业承接离岸外包业务能力。五是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宣传国家、省出台的服务外包扶持政策,鼓励企业积极申报。正式制定我市鼓励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扶持政策并列入温州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扶持措施。

(五)坚持不懈抓服务强保障,致力营造良好外部发展环境

一是强化政策服务。制定出台符合发展变化的2010年度鼓励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扶持措施,既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延续性,又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结构,加大企业扩大出口、境外参展拓市场、境外工业园区建设、境外营销网络建设扶持力度。积极组织实施省、市2009年各类扶持政策的申报、审核兑现,累计1.6亿元。对2011年度开放型经济鼓励政调整完善开展调研,提出初步方案。二是加强业务培训。联合商务部、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国家贸促会及市涉外相关部门组织外经贸综合业务知识、出口信用风险、境外参展知识产权、加工贸易等内容的培训班四期,参训企业达到800多家,提升了企业业务水平、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三是转作风优环境。在全市外经贸系统扎实开展了以“转变作风、优化环境”为主题的专项活动,深入企业调研,一方面大力宣传中央、省、市各类鼓励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优惠和扶持政策,另一方面了解企业实际困难和服务需求,积极就涉及众多外贸企业出口业务进货时间疑点以及老长贸合同出口退税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帮助解决落实,涉及退税总额6600余万元,切实破解了事关我市外经贸发展的重点、热点问题。

三、我市外经贸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世界经济尚未进入稳步增长的良性循环,外贸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首先是外需增长势头放缓,拓市场的压力增大。欧盟国家财政政策由扩张转向紧缩,极大地制约消费和投资增长;美国受经济复苏前景不明、失业率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下滑;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为应对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胀压力开始收紧货币政策。其次是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美国提出“出口倡议”,出台促进出口及产业激励的政策措施会影响中国企业;欧洲重新审视工业发展,在制造业领域实施一系列扶持政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明显加速,我国外贸面临全方位竞争。三是贸易摩擦形势依然严峻。2010年共有18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53起贸易救济案件,涉案金额达67.1亿美元,主要针对我国钢材、轮胎、纺织服装、化工品等优势产品和行业。同时,贸易摩擦还与市场准入、知识产权、碳关税等问题相互交织,从产品层面上升到制度层面,形势更加复杂。贸易战爆发的可能性不大,但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趋势明显。四是企业经营压力加大。原材料、劳动力、运费等成本大幅上升,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2008年金融危机时是无单可接,现在不少企业有单不敢接、不愿接,扩大出口内在动力不足。加之,人民币未来升值预期的不确定性将影响出口企业接单和业务拓展。五是“调结构”任务十分艰巨。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的冲击,实质上是对外贸发展方式的冲击。粗放的出口方式难以为继,结构方式的转变也是长久之功。

从温州的具体情况来分析,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转型前路维艰。2010年快速增长的出口数据中,鞋类表现枪眼,鞋类出口占出口总额25.7%。据了解,很多订单来自广东方面的转移。在经历金融危机后,广东坚持经济转型,低端加工贸易型企业数量和贸易量在削减,实现腾笼换鸟。而温州出口产品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主要依赖低价优势,产品不断受到国内中西部地区、东南亚及印度等更具廉价劳动力优势的激烈竞争,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受到挤压,竞争优势明显弱化。

2、人民币升值压力。从当前情况看,人民币对美元汇价已逐步呈现出实质性的升值势头。目前美元仍是我市涉外企业运用最普遍的结算币种,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后,对涉外企业的影响将极为广泛和深入。短期来看,人民币升值将大幅增加企业的汇兑损失。据了解出口企业签订出口合同至装货之间至少间隔两个月,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企业净利润的损失,而由于竞争激烈,企业往往很难将汇兑损失全部甚至部分转嫁给境外买家。长期来看,涉外企业可能面临出口产品竞争力下滑的风险。

3、劳动力短缺,成本和订单间平衡难度加大。在国际需求回暖、订单增多的同时,工资福利成本也呈刚性上扬态势。调查显示,外贸企业目前存在用工短缺、开工不足的情况,特别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招工更难,不少技工索要的工资比以往有较大提高。但出口企业增加的成本难以在国际市场中完全消化,经营难度加大。此外,当前外贸企业还面临着节能减排问题,主要表现为限电拉电现象十分严重,企业普遍存在开工不足问题,严重影响外贸订单完成。

4、贸易壁垒盛行。在国际经济复苏前景仍不确定的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的浪潮似乎更加汹涌。欧美日等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国内经济矛盾凸显,政治压力增大,迫使其密集出台贸易保护政策以进一步将国内矛盾转嫁国外。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强化贸易救济措施的14项建议,同时,欧盟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日本也于日前调整了反倾销裁定条件,开始挥舞反倾销大棒。据统计,当前温州市对欧盟、美国和日本出口占总额的42%,该三大市场贸易壁垒加剧势必影响对这些地区的出口。

5、利用外资后劲不足。由于投资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减资项目增多,减资金额超过同期新批合同外资和增资额。各地招商引资力度明显减弱。

6、“走出去”企业融资困难。主要表现为:“走出去”企业境外资产无法作为境内贷款的抵押物;各商业银行在境外的分支机构贷款额度很少;各金融机构针对“走出去”企业的金融产品偏少;中信保对“走出去”企业境外营销机构没有支持体系等等。

7、服务外包基础薄弱。由于我市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社会各界关注和重视度不够,软件与信息产业的软硬环境投入建设不够,软件出口企业缺乏、高端人才缺乏、服务外包龙头企业缺乏等因素制约了我市服务外包的发展。

四、2011年外经贸的工作重点

(一)转变增长方式,进一步增强外贸综合竞争能力。

1、加快行业转型升级步伐。以技术引进、品牌创建和市场开拓、资金扶持等一系列导向性的服务,重点推动低压电器、汽摩配、鞋类、服装和泵阀等行业转型升级,着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优化和提升现有产业竞争力,通过提高出口竞争力来稳定出口规模。

2、加大国际市场拓展力度。进一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有针对性、有重点地组织参加境外展,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在巩固欧盟、美国等传统市场的同时,重点开拓中南美洲、东盟、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

3、积极培育贸易新增长点。借助温州大平台、大项目建设及工商业需求等进口有利时机,着力扩大进口贸易,将产业转型升级与先进技术和设备进口结合起来,促进进出口贸易平衡协调发展。

(二)优化引资模式,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

1、加强对外商投资的产业引导。进一步明确招商选资方向,坚持科技、节能环保和创新为导向,根据我市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推进高新技术、农业及现代服务业引资步伐,将利用外资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自主创新、提升城市品位结合起来。

2、坚持招大引强选优。优先安排外资大项目、好项目进驻,积极发展新兴战略产业,促进我市产业提升和转型。坚持引资与“引智”相结合,不断深化招商引资的内涵和外延。

3、抓好开发区整合提升。围绕市委提出的以大平台、大项目、大建设推动大发展的要求,通过开发区整合提升,引导外资向沿海产业带等产业优势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园区)集聚。

(三)围绕“四推进五创新”,进一步提升对外经济合作层次

“四推进”--

一是尽早谋划,推进我市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规划编制工作。结合“十二五”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完成“温州市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是凝心聚力,推进我市境外经贸合作区和境外工业园建设。加大财政和招商方面的支持力度,有序推动我市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和省级境外工业园区科学发展。

三是整合提升,推进境外营销体系建设。继续鼓励企业建立境外营销体系,整合提升境外商品销售网点布局。

四是因势利导,推进温州小型跨国公司培育工作。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提出建议,争取市政府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实施办法和扶持政策。

“五创新”--

一是开展境内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工作,实现“走出去”经营主体创新。

二是尝试建立相关基金,实现“走出去”投融资模式创新。

三是以非洲、香港、哥斯达黎加三地为重点,实现“走出去”合作平台创新。

四是以成套设备出口为突破口,实现境外承包工程方式创新。

五是启动世界温商资源调查工作,实现“走出去”互动机制创新。

(四)加强引导扶持,进一步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1、定位产业发展方向。结合温州地方产业、资源、要素等实际情况,制定全市服务外包产业总体发展规划。

2、加大平台建设力度。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利用服务外包产业园和培训基地,积极承接境内外外包业务。

3、重视引进培育工作。鼓励两个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引进外包龙头企业和专业人才,重点培育研发设计、技术推广、咨询策划、文化传媒等科技创意产业,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五)强化服务理念,进一步完善开放型经济发展环境

大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树立为企业服务意识,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时效。积极推进机构改革,做好各县(市、区)商务部门机构改革的指导工作,理顺机构设置,畅通市县两级商务网络。结合外经贸工作实际,正确分析后危机时代面临的有利形势和严峻挑战,认真谋划“十二五”规划,努力实现外经贸工作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深入调查研究,狠抓工作落实,加大力度破解外经贸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外经贸干部队伍建设,利用党支部阵地、宣传橱窗以及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双争一满意”活动成果交流、集体活动等开展思想教育,使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能力水平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适应,努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开放发展人才队伍。

推荐访问:工作重点 工作总结 外经贸 【工信总结】2010年我市外经贸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