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研究适合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计划和教育体制

为了争取本世纪末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一届五中垒会公报指出:要不失时机地迅速确定国民经济发展的远景规划和经济体制,确定适合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计划和教育体制。目前中央各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都在根据五中全会公报的精神,进行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划以及教育规划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调查研究工作。现将我国30年来教育事业发展的概况、当前确定适合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计划和数育体制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提供一些材料,发表一点个人的粗浅的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建国30年来,总起来讲,在大部分时间里,我国的教育战线基本上执行丁党的正确路线,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教育事业进行了初步的改革,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979年全国大、中、小学校在校学生达到21000万人,比解放初增加了7倍,共中中等学校在校学生增长最快,达到46倍,大学生增长7.7倍,小学生增长5倍。各级业余教育也有较大发展,职工、农民业余高等学校在校学生80余万人,其中参加广播电视大学学习的学生达到28万人;业余中等学校在校学生约6百余万人。幼儿教育入学人数达到879万,盲聋哑教育也有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的情况也有一些改变。30年来,我国教职工队伍不断成长壮大,1979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总数达到1112万人,比1949年增长9.8倍,其中全民所有的教职工达到610万人,增长了6倍。30年来,高等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专业人才303万人,中等专业学校培养了539万人,高中毕业生4600万人,初中毕业生14700万人,小学毕业生30500万人,农业、职业中学和中小学为国家输送了上亿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后备力量。

3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尽管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还远远不能适应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需要,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处于落后的地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发展缓慢,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级专门人才奇缺。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使我国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遭受到严重摧残,目前培养人才的状况不仅数量少,质量低。而且比例关系嚴重失调。从8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很快。据联合国教科文的统计材料,在1960年到1968年间,各阶段教育发展速度分别为:高等教育增长107%,中等教育增长65%,初等教育增长33%。我国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不仅没有增长,而且在十年浩劫中还停止招生达五、六年之久,至少为国家少培养了100万大学毕业生和200万中专毕业生。粉碎“四人帮”后这三年来,尽管我国高等教育有了恢复和发展,1979年大学生达到102万人,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但仍大大落后干美国、苏联,甚至还不如印度。以每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数为例,1975年,美国为523.6人,苏联为190.8人,印度为57.3人,我国1979年只有10.5人,包括职工农民业余高等学校在校生约为19.2人。我国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普遍短缺,1978年工业部门每百名职工中,仅有工程技术人员3.9人(苏联18人);电子工业部门每百名职工中,工程技术人员也只有12人(日本40人);平均每万人口中农业技术人员只有4人(日本18人);平均每万人口中专职科研人员只有3人(美国25人,日本23人,西德19人);其他部门的人才也很缺。

一般地讲,一个国家的教育能否独立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能否独立自主地培养硕士博士一级高级科技人才。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那时培养硕士博士都要派遣出国去留学。全国解放以后,我国开始培养研究生,到1965年部分重点大学和学科专业,已经培养出硕士一级的研究生(未授予学位),其巾,少数尖子已达到国外博士水平,林彪、“四人帮”横行十年,可惜培养研究生的工作中断了。粉碎“四人帮”以后达三年,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开始恢复起来,但人数较少,质量还不够高。为了健全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今年人大常委已经通过了我国学位条例,将逐步付之实施。正因为我国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还比较落后,因而我国高级科技人才显得更加缺乏。

高等学校各科比例也不大合理,主要是财经、政法的管理人才过少,比例太低。1978年我国高等学校分科学生的比重中,财经只占2.1%.政法仅占0.2%。今后我国要加强经济的科学管理和社会主义法治,必须适当地提高财经和政法学科的比重。

(二)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高级和中级人才比例失调。在刘少奇同志所倡导的“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推动下,1965年全国农业中学和职业中学校数达到6.2万所,在校学生达到443万人,共中半工(农)半读学校7千余所,在校学生达到127万人。这种比较合理的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中等教育结构刚刚形成,就遭到林彪、“四人帮”的摧残,所有中专、职业学校、农业中学、技工学校都一风吹掉了,只剩下普通中学这一条腿。本来高等学校毕业生和中专毕业生的比例应该是一比二、三,结果一比一都不到。每年高中毕业生六、七百万人,能升人高等学校的只有3-4%,绝大多数高中毕业生缺少就业前的专门训练。近两三年来,虽然在大力恢复中专、职业中学、农中、技工学校,但结构改革的进行还是很吃力的。

(三)小学教育至夸尚未普及,新文盲还在不断地产生。教育是实现四化过程中培养人才的基础,而小学教育是基础的基础。目前世界上已有156个国家和地区实行义务(绝大部分是小学)教育。经济发达的国家不仅已经普及了小学教育,而且在普及中等教育。我国解放前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左右,到1965年前入学率已上升到80%以上。经过林彪、“四人帮”十年的大破坏,特别是他们借口让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大部分小学教师改为民办教师,队伍极不稳定,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因而入学率虽达到90%以上,但基本上念完小学五年的约有60%。而真正达到小学毕业程度的只有30%。农村还大量产生新文盲,据估计全国约有文盲1.4亿人之多。

(四)工农业余教育没有积极开展起来,劳动生产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太低。林彪、“四人帮”横行十来年,工农业余教育遭受严重破坏,大批业余学校被迫停办。近两三年来,成人业余教育虽然有所恢复和发展,但元气大伤。现在全国广大职工中文盲仍有5-7%,初中以下程度的占70-80%;其中有相当数量青年职工形式上是初中或高中毕业,但由于十年动乱,学业基本上荒废,实际文化水平都较低,迫切需要补课。由于职工文化水平低,直接影响机器设备的利用、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甚至发生毁坏先进设备,造成国家财产的重大损失。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更低。农村青壮年中还约有30%的文盲和半文盲,约有40%的人是小学文化程度。公社大队缺少技术骨干,错用农药、错施化肥、错下种子、触电伤亡、搞坏机器等事故不断发生;科学种田很困难,农业管理水平很低。

总之,上述四个方面的状况如不进行根本的改变,我国的教育事业就会拖四个现代化的后腿。

建国30年来教育工作的基本经验是:教育事业必须同经济建设相协调,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必须坚持又红又专又健康的社会主义办学的方向,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建设人才;要正确地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依靠教师办好学校;必须坚持和不断地改善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这些基本经验是我们确定教育计划和改革教育体制的重要依据。30年来教育工作也有不少教训,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根据建国30年来教育工作的经验教训,我认为下面四个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地进行调查研究。

(一)关于教育事业在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近二、三年来,中央对手科学、教育在实现四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了一系列指示,但至今还没有被全党所充分理解,其原因就在于许多同志还没有从国内外发展国民经济的历史经验中获得应有的认识。近代工业发达的国家的历史经验证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不仅依赖于投资和劳动力的增加,主要还得依靠不断地提高劳动者文化科学技术水平,为此就要大力发展教育。有些资产阶级学者认为,用在发展教育上的经费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生产性的投资。由于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原子能、航天技术、激光、特别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电子工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过去主要依靠加强生产者的劳动强度,现在主要依靠不断地提高生产者科学文化技术水平。他们认为国际上的经济竞争实际上是培养人才的教育竞争,因此,他们非常重视增加教育的投资。以日本为例,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处在国内既少资源国外又无殖民地的战败国的地位,由于自明治维新以来就很重视发展教育,它对教育的投资往往超过对工农业生产的投资。据有关材料的统计,1905年至1960年期间教育资产增加22倍,同一期间,日本物质生产投资只增加6倍。正因为日本发展教育,培养了比较雄厚的科学技术力量,它就有可能利用进口原材料和引进新技术,制造出物美价廉的商品,投入到世界市场上进行竞争,经过一、二十年的努力,它就由一个经济上非常贫穷的战败国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苏联的世界上第三个经济大国。这个历史经验很值得我们重视。过去我国许多从事国民经济工作的同志,往往把发展生产看成是硬任务,把发展教育看成是软任务,认为发展工农业生产的钱是生产性投资,发展教育的钱是用于消费和福利事业。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他们把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尽量用去盖工厂办企业,而不肯拿出必要的经费和投资来更多地发展教育。30年来,国家基建投资增加33.6倍,而教育基建投资只增加19倍;比总投资增加速度要少14.6倍。以1978年和1952年相比,我国工业固定资产增长22倍,工程技术人员(大学和中技毕业生)只增加8倍。由于教育投资和经费过少,因而发展教育事业所必须的校舍修建、仪器设备补充和广大教师的物质待遇过低的阐题,长时期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

(二)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地确定适合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计划和教育体制。我国是—个人口众多、底子很簿的大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又很不平衡,在研究如何制定教育计划和教育体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各地区的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和经济发展相适应。我国大致可以分为三、四类地区,一类是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大中城市,现在不仅普及了小学,而且还普及了初中,今后的问题是如何结合中学结构改革普及高级中等教育问题,并且逐步提高升入高等学校(包括夜大学、函授、广播电视大学)的比例。二类地区是小城市、县镇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大城市郊区和比较富裕的农村,现在已经昔及或基本普及了小学教育,初中也有较大的发展,今后要首先普及初中,再逐步发展高中和职业技术教育。三粪地区是一般农村,现在小学教育尚未普及,扫除文盲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今后首先要努力扎扎实实地普及小学教育,尽快地扫除青壮年文育,在这个基础上稳步地发展初中和集中力量办好少数重点高中。四类地区是少数民族地区中的牧区、分散的山区和极端贫穷的地区,现在这些地区小学教育发展得很不够,儿童入学率很低,对于这类地区普及小学教育的年限要适当地延长,质量要求上也要适当地降低。

既然今后我国经济建设允许部分地区和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相应地,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要允许部分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教育质量高一些,培养出来的人才多一些。这些地区应该有计划地培养人才去支援比较后进地区的建设。只有先承认差别,在各地区向前发展的前提下,将来才能逐步缩小差别。

第二,要按照刘少奇同志所倡导的“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主张,实行“两条腿走路”和多种形式办学的方针。这就是要实行全日制、半工(农)半读和业余教育并举,教育部门办学和业务部门厂矿企业办学并举,国家办学和群众支持建校并举,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个人自学并举。在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过程中,特别要重视发展那种花钱少收放大的办学方式,例如广播电视大学就比垒臼制大学花钱少收效大,大中城市的全日制大学生中走读的要比住校的花费少一些(当然还要解决交通问题)。同时学校在首先搞好教学和科研的条件下,进行勤工俭学翱勤俭办学,以利教育事业更快地发展。学校内部的总务后勤和实验室管理,也可以适当地采取经济手段,十分注意花钱少收效大,尽量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第三,教育工作也要注意扬长避短,要园地制宜地讲究实际效果。现在对于经济工作,中央要求各地区要结合地区资源情况和工农业生产的基础,充分发挥本地区的优势,力求避免自己的短处。这种园地制宜讲究实效的精神,同样适用于教育事业。例如牧区办学形式究竟是多办固定的寄宿学校好还是办经常流动的马背学校好,这要本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一基本原则来衡量,根据30年来的经验,办固定的寄宿学校容易收到实效。又如在分散的山区是过分地集中办学好,还是搞分点巡回教学好,实践证明必要的巡回教学好。还有,农村小学中有些年龄稍大的學生要带弟妹,可将小学、幼儿班合在一起办,姐弟都能上学。再如,小学初中合在一起还是分开,农村中学如何布点、农业中学要设那些课程等问题,都要从各地区的特点出发,讲究实效,绝不能一刀切。

第四.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有重点,即重点学校和重点地区,不能齐头并进、整齐划一。从全国来说,要有重点地区,非重点地区要有重点学校。从大中小学来说,重点抓好大学和中专、高中。各级学校都要有重点,尤其要办好重点大学。

第五,改革教育事业的领导管理体制,适当地加大地方和业务部门的办学的权力。

(三)要按照教育工作本身的规律来研究教育计划和体制问题。一般地讲,建国30年来,我们办教育既有符合教育规律的方面,又有违背教育规律的方面。从1949年到1957年和1961年到1965年这两段时间内,我国的教育工作是比较符合客观规律的,而1958年到1960年这段时间内,开始出现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倾向,后来很快地得到纠正。到了1966年至1976年林彪、“四人帮”横行的10年中,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完全被否定,它所造成的恶果至今尚未完全消除。根据建国30年来的实践经验,我认为要注意下面几点:

第一,各级教育事业只能稳步发展,不能大起大落。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事业,这不但是学校内部的教学工作要循序渐进,各级教育也要稳步增长。过去我们有时不顾办学条件而盲目大量增长,遇到困难时又大量下马。以高等教育为例,1956年垒国高等学校招生数比1955年增加一倍,1958年又比1957年增加一倍多,1961年贯彻整顿、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时,又下降很多。如果不是大起大落,而以1952年招生8万人为基数,按每年递增10%计算,1979年招生数可以达到103,万人,30年累计可能培养大学生1000万人。据联合国教科文的统计材料,垒世界大学先由1960年1300万人,增加到1976年4100万人,平均年增长速度为7.4%。根据过去的经验,我们认为我国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的发展速度,平均每年增长率控制在6-10%之间比较合理。

第二,要把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教育本身的主观条件很好地结合起来。一般地讲,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教育部门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越多越好,提供的劳动后备力量的文化程度越高越好。但这种要求能否实现,还要看国家给教育部门的投资经费多少,学校本身又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校舍设备、合格的教师和合用的教科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这三项基本条件才行,不顾这些基本条件而随意发展是不行的。实践证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和1963-65年间,这两方面结合得比较好,因而教育事业就得到健康的发展。

第三,要把普及和提高、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处理好。过去我们往往注意数量的普及,对于质量的提高注意不够。在各级教育之间的关系上,只有先普及小学教育,再普及初中教育。在普及初中教育的基础上来发展高级中等教育。过去有的省在小学初中还没有普及的情况下,就想普及高中,1958年提出全国15年内普及高等教育,这些都是不切合实际的主观愿望。实践证明,不顾小学普及与否,不经过任何准备,就盲目发展中学,势必削弱小学,中学本身也难办好。那种层层抽骨干教师,层层缺骨干教师的情况,必然造成两败俱伤。要提高教育质量,首先就要集中力量办好重点学校,过去我国在这方面花的力量不够,收效也不很大,今后值得很好地加以改进。

第四,要从当前的情况出发,又要考虑到长远的需要。由于教育培养人才的周期比较长,从幼儿园或小学一年级算起,到高等学校研究生毕业要20多年,现在的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学生,就是2000年时的大学毕业生或研究生,当然大多数还是参加工农业生产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我们既要从眼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又要考虑到长远的需要,这对于学制、结构、课程、教材、教法、教学手段等问题的研究,都是非常必要的。

(四)要建立一个适合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行全党办教育,全民来学习,全社会养成尊师爱生的好风尚。根据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但资源又很丰富的特点,今后国民经济发展不仅要按照农轻重的顺序来安排,而且要着重发展需要劳动力多、满足人民生活需要、花钱少收效大的一类工业产品,要把先进科学技术和中间技术以及手工艺技术结台起来,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全民和集体)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方式的存在,争取在本世纪末建成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幽家。教育发展计划要适合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山于近代化的大企业为数较少,采用中间技术的中小型企业数量最多,相应地我们培养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人才的数量也就少一些,而大量培养的是适用于中小型企业中间技术的一般科技人才和管理干部。在目前国家财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集中力量办好少数重点大学和学科专业,少数有条件的重点大学可以成立研究院,负责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今后大学本科要着重提高质量,数量发展要稳步一些,高等专科学校(包括-年制的基础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夜大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数量可以发展得快一些。我国今后建立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除了首先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叉红又专又健康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外,就要逐步建立和形成少数质量较高大量程度参差不齐的、两条腿走路多种形式办学的、适应各部门各地区实际需要的全民学习网这样一种教育体系。这个教育体系具體到各个省、市、自治区,又各有自己的不同特点。这样就能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教育部门和业务部门、国家和人民群众各个方面的办学积极性,就能够多快好省地发展教育事业。

推荐访问:教育体制 认真研究 国民经济发展 适合 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