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专政治课教学中的案例运用

在职业学校中,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厌学贪玩,兴趣不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使他们更觉乏味。因此,根据职校特点,大胆尝试创新教学模式,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由于很多理论知识比较抽象,相对更为枯燥,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因此就更加厌学。而职业中专《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以及《法律基础知识》两门课程中有大量的教学案例,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案例,不仅会增加课程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创设一个良好、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极有益处。我在教学中尝试着运用这些案例讲解课程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利用案例作课前导入

传统的导入多数采用复习提问的形式,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过渡到新的内容,而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较低,提问导入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设计好的案例,从案例中设计问题导入会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进入课堂。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案例的选择针对性要强,要与所讲课程的知识点一致;其次,设计的问题要恰当,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我在讲《法律基础知识》刑事责任年龄与刑事责任能力这一问题的时候,导入部分设计了这样一个案例:

15岁的刘军和13岁的刘华是表兄弟,哥哥刘军辍学在家,弟弟刘华在学校读初一。两人迷上上网后,经常结伴到网吧。在网吧里,二人认识了同样背着老师和家长偷偷来上网的16岁的初三学生程健,通过交谈得知某私立中学的学生比较“有钱”。2007年3月6日,刘军等3人将正在网吧上网的某私立中学学生梁某叫到人少处,对其实施殴打,并抢走100元钱,之后3人在饭店消费。饭席间刘华提议说:“钱花完了,下午咱们再去要点钱。”3人于是到通往某私立中学的路上拦截放假归校学生。看见一个拎包的学生走来,即上去索要现金,学生不给,刘军等人即拳脚殴打,并用刀子将其左手致伤,抢走现金100元。

2007年7月,刘军与程健因犯抢劫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刘华未被追究刑事责任。

针对这个案例,我设计的问题是:同样是实施了抢劫活动,为什么刘军和程健要负刑事责任,而刘华却未被追究责任呢?学生在经过一番讨论和思考后回答:因为刘华年纪小。年龄小就可以不负刑事责任吗?学生迟疑着说好像是。我接着问,小到多少岁?有回答十岁,有回答十四岁,也有说十八岁的。我说,究竟法律对这个年龄是怎样规定的?除了年龄以外还有哪些因素能够影响行为人负法律责任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共同探讨的问题。通过这个案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在听课中就有了目的性,这样课堂效果非常好。

二、利用案例讲授具体知识点

一个个的知识点是一堂课的核心。在讲授知识点时,运用大量的案例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能够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在运用案例讲授具体知识点时,案例的操作需要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因此,在操作上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可以从三个基本环节上进行操作以达到预期的效果:(1)准备。包括教师准备和学生准备。教师准备工作主要有:理论准备、精选案例、研究案例和设计讨论方案、布置案例等。学生的准备工作主要有:阅读教材、了解相关理论、熟悉案例、拟写讨论提纲等。(2)分析讨论案例。这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一般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和讨论,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学生的发言可以别具一格,最好能够形成几种不同观点。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辩论,暴露分歧的焦点。(3)总结和评价。该环节主要包括四项工作:一是对讨论过程进行总结,指出各种观点及其分歧,并给予评价;二是对讨论重点、难点作补充或提高性讲授;三是表明教师本人对案例的看法,结合有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给出理由;四是由该案例引申出学习理论的现实意义,激发学习动力。例如:我在讲职业选择的竞争意识时,运用了“从61次失败中站起来”的教学案例:一个职专毕业生经过61次面试最后取得成功的例子。然后给学生设计了几个问题:(1)在她的求职过程中,多次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2)她从失败中得到哪些经验教训?(3)她后来为什么会成功?(4)这个过程给与你什么启示?学生结合课本分组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得出一致的结论:要想在就业竞争中取得成功,首先要不断提高就业竞争力,不仅要有高超的技能,还要具备主动的就业态度。同时,在就业过程中,挫折是难免的,要战胜挫折,走出困境,首先要正确认识挫折,找出挫折产生的原因,然后及时调整职业目标和道路。通过对案例的讨论,把要讲授的知识点渗透进去,使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了所授内容。

如在讲法律基础知识中的产品质量法之前,选取了这样一个典型案例:1999年10月14日下午,某学校学生杨某运动完后,即到附近一家食品店购买食品。该食品店门口挂了一个纸牌:“本店清仓,有过期食品,特价处理。”杨某便问该食品店,店主告知大部分食品未变质,但食品店不能给予保证。杨某买了大量的方便面回到寝室,全寝室每人一包,大家兴致勃勃地泡着吃。不料一个小时后,杨某便腹泻,接着,全寝室均发生类似事件。在严重腹泻情况下,几位同学被送到医院急诊。事发后,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学校找到食品店。该食品店承认方便面系该店卖出,但卖出时已告知购买者该批食品属过期处理货,一切责任购买者自负。学校受受害学生委托,将该食品店告上了法庭。有学生说,食品店应承担责任;有学生说杨某应承担责任;还有学生说食品店和杨某共同承担责任;还有的说,厂家也有责任。各种说法,谁对谁错?同学们迫切希望知道正确答案!由此引出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有哪些责任和义务以及违反产品质量法的法律责任。学生学习的兴趣马上被调动起来了,

并通过在老师引导下的积极思考,获得了更牢固、更深的知识。

三、利用案例进行巩固练习

讲一节课犹如口头写一篇文章,如果说导入是“虎头”,那么课堂练习就应该是“豹尾”。因为课堂练习部分是对整堂课的检验,是这堂课价值的重要体现,所以课堂练习部分绝不可忽视,如何练习更不是小问题。

因此,为了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发展学生能力,我们根据需要设计综合性的案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另外,我们也让学生自己动手,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自己收集整理的案例,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如在《法律》课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案例的作用,我们让学生提前认真阅读自己所收集、整理的案例,以便对案例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印象。待课堂内容进行完毕后,在课堂练习部分,先让学生自我评判自己所收集的案例是否与今天所学的内容相符,然后,选出1~2个相符的案例,让学生本人到台前讲案例;最后,让其他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知识分析、评判。实践证明,这样既巩固了新知,增强了法律素养,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较好结合,使学生扮演了参与者和决策者的双重角色,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不过,教师对学生在讲案例、运用案例进行训练时一定要以表扬为主,同时恰当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因为学生既然是受训者,在训练时难免会出现错误或不良的表现,老师一定要采取引导和鼓励的方法,正确评价学生的分析发言,使学生通过案例的讨论与评判确有所获。

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最好的一种教学,就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践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然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联系。而运用案例教学法,恰是理论与实践的一个现场模拟,就是在培养学生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在当前形势下,科学地选用案例教学法,以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是在德育课中富有成效的做法,是素质教育的体现,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推荐访问:政治课 浅谈 中专 案例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