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初中数学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新课标提出和进一步的实践,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初中各科教学中已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初中数学作为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如何在其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愈来愈显得重要。下面笔者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谈点粗浅的见解。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流于形式,对教学内容与活动两者有机统一的处理不够恰当。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新课程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改变。有的课堂表面上看起来很活跃,活动花样形式较多,但是与教学内容的关联处理显得很生硬,实效性、目的性不强,这样的结果可能会冲淡主题,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使课堂管理失控,给人的感觉是为了活动而活动,而不是通过活动来达到教学目的。

2.过分的强调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而忽视教学思想的现代化。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推广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教师在使用上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现在很多地方的观念就是,不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是不先进,就是传统,这样就导致了只追求形式不重视内容,就会与新课程的理念背道而驰,就更谈不上学生的创新培养了。

3.教师不能及时的介入学生的学习活动。现在的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空间还给学生,我们的很多老师都这样做了。但实际上,重视学生本身发展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降低,相反,这其实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部分教师不能很好的驾驭课堂。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鼓励让学生“动”起来,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课堂气氛也空前活跃,但是课堂纪律难于控制,教学时间难以把握,教学任务难于完成。另外,教师应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提高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

5.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市初中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将愈加突显,主要表现在三个“不”上:即教师学历不达标、学科教师不配套、教师素质不过硬,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6.评价体系不够科学。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国家对高考、中考改革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考改”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新课改其实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窠臼,这是因为教材变了,教学的方式方法理应随之而变,但是一级级的教学评估仍然以一张试卷论成败。要全面推进课程改革,要使课改按预期方向发展,必须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制度保障。最基本的就是必须重新建立合理的考试制度和课程评价体系,课程评价体系不变,课程改革就无法进行。

二、创新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

针对上面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意识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主要可以采取下面一些措施:

1.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良好的教学氛围是由师生共同调节控制形成的,实质就是处理好师生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因此,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和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教师的态度更多的是鼓励、宽容,建立真诚、宽松、共融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学习,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探讨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只有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才能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机会。另外,还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这其实就是对学生创新意识的保护和呼唤。

2.给学生提供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些活动的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增强他们创造的信心。

3.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把数学知识融入实际生活,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通过对不同问题的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开放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让学生利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实践能力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内容。在初中数学教材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题很多。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它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只有在师生共同的配合下,才能教学相长。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牢记中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断转变角色和教育观念,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推荐访问:浅谈 创新能力 数学教学 培养 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