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有效教学之我见

一、与时俱进 文影相间

《雷雨》是一篇经典戏(话)剧,在讲解这篇课文时,就它的授课方式我做了一定的思考。以前戏剧课堂教学的实施,主要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让他们在“角色化”过程中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领会作品内涵,品味作品的语言魅力。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进和发展,出现了有关戏剧作品的影视剧课件,这样在课堂教学中较之“土著语言”的表演,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知识摄入的层面和空间。那次我把张艺谋新拍的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有选择的搬上课堂。

之所以这样安排

其一:以前课堂教学的终结作用是对课文主旨的概括和人物形象的了解和分析,而这篇经典文章主旨,即使教师不分析学生也能说出点子丑寅卯来(阶级论),如果做过高剖析(人性论、宿命论等),他们可能还达不到这个理论层次。因此影片的观看与否不会削弱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另外,《满》和《雷雨》无论在故事情节处理还是人物身份设置虽有相似之处,但细细研究起来,《满》不完全是《雷雨》的翻版,它有自己独特的创新和发展,我想通过影片增加他们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

其二:毋庸置疑,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资讯时代,生活在高科技社会广阔背景下的现代人不可避免会受到影视媒体的冲击,涉世未深的中学生更难抵制诱惑。

〔教后记〕:正确引领学生观看优秀影视作品,可以不断提升学生文艺素养,培育健康的价值判断和审美趣味,增强审美甄别能力。也惟有让孩子形成了健康的审美取向和基本的审美技能,才有可能自己分辨是非品评优劣,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袭,丰富精神生活。这也是我为什么让学生欣赏《满》的一点心得。《雷雨》选自苏教版必修四“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 专题“灵魂的对白”板块。

二、疑义相析 美文共赏

《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教完之后,做了一份试卷。其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 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哪两个字?” 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个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 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 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的不成?”……

问:文中宝玉所说的“两妙”什么?

所给答案是:1、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2、林妹妹眉尖若蹙。

试卷做完后,我把此题答案公布给学生,学生一片哗然,纷纷表示不解。看到学生这样,我认真的思考了一下(惭愧的说,之前我并没有认真研究这道题目),此答案确实有问题。它只是将原文简单重叙一下而已,并没有道出所以然,真正答案还在“宝玉”心中,看来还需要我们去“挖掘”,人人还得做一回“宝玉”。于是,在另一个班做这道题目时我不公布答案,让大家对答案进行讨论,以期得出“正果”。经过大家热烈讨论,并借助工具书最后取得共识,答案如下:

用“颦颦”二字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其一 “黛”和“颦”都有眉毛的意思,所以用“颦”字这就把黛玉的人(名)包括进去。其二 黛玉多愁善感又体弱多病所以经常皱眉毛,这种病态美在宝玉眼中简直比西施还漂亮,再用一“颦”字,这就把黛玉的神也带进去了。这样“颦颦”既有黛玉的人(名)又有黛玉貌比西施的神,当然是“两妙”啦。

《现代汉语词典》“黛”有三个意项:(1)为青黑色颜料,古代女子用来画眉。(2)青黑色的。(3)姓。《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颦”都只有一个意项:皱眉头。

〔教后记〕: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某一具体问题的;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因而,培养一个有创造性的学生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新课程理念弘扬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成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显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没有问题是不太可能的,有问题教师如不能正确引导是不可思议的。《林》选自苏教版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专题“总借俊眼传出来”板块。

推荐访问:我见 语文课堂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