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美演讲蕴含的文化差异

摘 要:基于英语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跨文化发展现状,采用AntC数据分析软件及NLPIR/ICTCLAS2014汉语分词系统软件,分别分析英文演讲语料与中文演讲语料,并从词汇使用与篇章结构等方面进行中美演讲语篇特点分析。为了找到产生中美演讲语篇差异的原因,使用(Geert Hofstede)文化价值维度理论与克拉克洪(Florence Kluckhohn)文化理论进行文化解读。

关键词:中美演讲;语篇特点分析;跨文化解读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0-0054-02

一、引言

马云通过演讲,获得风险投资,成为商界领袖。奥巴马通过演讲,赢得美国各界人士,最终成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不管政界领袖克林顿、列宁,还是商界精英杰克。韦尔奇、张锐敏……古今中外具有影响力的成功人士都是演讲的超级大师!拥有一流的演讲说服能力和现场行销能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影响到尽可能多的人已经成为立足现代社会、快速成功的必备技能!上至国家领导,下至地区政府工作人员,以及国家机构的各个层次深知演讲的重要,其应用之广泛,影响之深远,使得现今对于政治演讲语篇的研究十分必要。

洪丹①根据对比修辞理论,对中美大学生英语演讲稿的语篇对比修辞进行了研究。徐常翠②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框架,对比研究了中美政治演讲语篇的异同,探究演讲语篇在不同意识形态下的功能特征。张琳瑜和李玉英③立足于韩礼德与哈桑的英语衔接理论,使用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词,探究了演讲语篇翻译技巧。我国著名学者黄振定④对英汉文学语篇作了对比与翻译研究。徐珺和夏蓉⑤依据评价理论进行英汉商务语篇对比研究

相比之下,本文站在语言文化角度用数据分析的方法更加胜人一筹。首先本文将使用数据统计软件进行语篇分析,然后使用Geert Hofstede⑥与Florence Kluckhohn⑦的文化理论,充分阐释隐藏数字背后的文化价值观差异,具有更强的科学性和前沿性。

二、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从两个权威网站:http:// 和 http://www.whitehouse.gov 中选取中美政府工作报告演讲语料各10篇,并将演讲人的范围限定在两国的主要领导 - 中国主席、国务院总理、外交部部长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

研究方法使用AntC数据分析软件对英语语料进行分析,对其词汇使用与篇章特点进行分析,并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分析数据及词语使用权重。同理,使用NLPIR/ICTCLAS2014汉语分词系统软件对中文语料进行分析,并用Excel软件分析数据及使用权重。本文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

三、中美演讲的词汇特点

中文演讲与英文演讲在词汇权重方面具有明显的不同。权重是一个相对概念,是指某一指标在整体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程度。根据信息检索中的词频-逆文档频率,词被转换为数字,代表该词在文中的重要程度。这个数字就是词的权重。权重越大,该词预测主题的能力越强;反之,越弱。

(一)中文演讲

使用NLPIR/ICTCLAS2014汉语分词系统软件对10篇中文演讲进行分析,选取每篇文章前12个权重最大词汇汇总后合,笔者发现在十篇中文演讲语料中,权重最大的12个词的词性只有名词与动词,名词中的新词(动词中无新词)占所有名词的比重十分大,从50%到81.8%不等。这一点值得注意。

以李总理的湄公河合作演讲为例。权重较大的三个词汇是国家(33次)、湄公河(27次)与中国(22次)。这些词与演讲的主题十分吻合。

亚信合作演讲中权重较大的三个词汇分别是亚信(52次)、亚洲(22次)与中方(15次)。这些高度概括了这次外长的演讲主题。

因此,我们可以说:中文演讲使用新词是一个重要特点。听众可通过权重词推测中心思想究竟是什么。

(二)英文演讲

运用AntC数据分析软件对10篇英文演讲进行分析,汇总每篇文章前12个权重最大的词汇后笔者发现:权重最大的12个词有名词、副词、形容词、介词。介词权重为27.5%,代词18.3%,连接词17.5%。冠词也经常出现。依靠权重大小,将很难确定主题。这一点可以在下文进一步证实。

The、and、to和that位列前四。I、We、that、this、as等詞权重比为18.3%,仅次于介词。对于听众来说,演讲者重复使用代词,不仅可以起到一直强调主题的作用,而且十分简明有效,足以保证语言的简洁性。但在简洁背后的不良后果是:无法从权重大小得知这些代词代指的是什么名词。作为听众,只能忽略这些代词,把注意力放在名词上。

四、中美演讲的篇章特点

(一)语篇衔接

中文演讲通过意合完成整篇演讲的衔接。 如重复使用“各位同事,各位来宾”这种呼语进行衔接;在演讲的第一段结尾“只要我们坦诚交换意见,就有能力和信心解决问题。”与第二段开头“在中国—东盟高官磋商期间,我们重点围绕中国—东盟关系发展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之间没有衔接词。段落之间的衔接依靠的是内在逻辑和意合。

英语演讲讲究形合,通常使用四种常见的衔接方式:(1)承上启下的词语;(2)段内预示要点;(3)段内总结;(4)路标型词语:包括序数,first,second和next等,也包括起承上启下作用的问句(Stephen E. Lucas,2003)。

此外,英语演讲中还有一种常用的承上启下的模式“Summary plus introduction”⑧。例如在第5篇演讲《Remarks by the President After Meeting with Federal Responders on the Flint, Michigan Water Crisis》中,演讲者使用了连词So,“So some of these giants would still be at primary school。”So表示因果关系。

(二) 语篇结构

主要领导人的演讲具有极强的政治劝说式演讲特点。英国政治哲学家将这种特定的演讲范式称为“政治论辩的模式”(波考克,2012)。这种言说的范式在某种程度决定了演讲的内容,意指了什么,传递了什么思想。由于演讲的目的不同,演讲结构有很大的不同。

表1:核安全问题的演讲结构

中美政治劝说式演讲呈现出归纳与演绎两者不同的模式⑨。以表1为例,演讲的论题是核安全问题,中国领导人采用归纳式布局。首先介绍当前的世界形势,“当前,全球热点问题频发、恐怖主义繁衍蔓延,核恐怖主义风险有增无减。”,然后描绘出当今社会现状;紧接着倡导“国际社会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合力,集众之所能,控险于端倪,推进核领域全球治理。第一…,第二…”。第三步提出实施步骤。

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演讲采用演绎的模式。演讲者首先提出中心观点“Nuclear security should be taken into serious consideration”,然后根据现今的国际形势,从法律、道德等方面(International Nuclear Law)提出论据,论证为什么要严肃考虑核安全问题这一论点。

五、中美演讲所蕴含的文化差异

根据Geert Hofstede文化价值维度理论和克拉克洪(Florence Kluckhohn,1961)文化理论,笔者发现是隐含在演讲中的文化价值观是导致这些差异的源泉。

第一,美国文化属于个人主义文化,强调个性,使用更多的“I”来表示个人经历或个人诉求,以及“We”来表达我们每一个人(强调个人)都应该做出行动。对于美国听众来说,这种组织语言的方式更能得到他们的认可。而中国属于集体主义文化,人们经常使用“我们”这类词指代个人。但中文政府演讲者的意图与美国的不同,他所表达的意义是只有“我们”大家一起合作,才能把演讲者提出的事情做好。

第二,根据Geert Hofstede文化价值维度理论的刚柔性(Geert Hofstede,1980)与克拉克洪(Florence Kluckhohn,1961)文化理论可以发现,中国文化属于柔性文化,强调语用流散与隐性;而西方文化属于刚性文化,注重法制、形式以及显性的东西。介词、代词、连接词以及冠词体现了英语注重形式的特点;而中文的演讲文本会使用一些新词来涵盖所要讲述的内容的主题。

第三,对不确定性规避带来论证方法差异。中国文化对于不确定的规避程度比西方高。常使用总所周知等话语来表达观点。而西方人不确定性规避指数低,因此演讲常使用事例进行论证,说服听众。

第四,思维方式产生归纳与演绎的不同演讲模式。西方人是直线型思维方式,演讲喜欢开门见山,而中国人是曲线型思维方式,喜欢有所铺垫,再触及要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从主体意向出发对实践经验和内心体悟加以总结归纳,出现了“格言体”、“心学”、“道”和“气”等学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开创了形式逻辑,对西方思维方式产生了长久而深远的影响。西方人把演绎看作是一种高级的、能推导未知的思维方法。因而,当大学生参加中文、英语演讲比赛时,需要理解这个差异,从而更好地针对听众组织演讲语篇。

六、结语

语言作为语言文化学表意单位的一级变体形式,其他基本单位作为二级变体形式,与文化概念构成了上下位关系。演讲被看作同时具备语言与文化特征的两面体,具有双重性,是语言事实和文化现实之间的认识中介。厘清演讲语言与文化研究对于语言文化学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⑩。

注释:

①洪丹.中美大学生英语演讲稿的语篇对比修辞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9:135).

②徐常翠.中美领导人政治演讲语篇对比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06):305-306.

③张琳瑜,李玉英.英汉演讲语篇的衔接手段对比及对翻译的启示——以美国总统就职演说词为例[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2(02)113-115.

④黄振定.英汉文学语篇对比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08):39-42.

⑤徐珺,夏蓉.评价理论视域中的英汉商务语篇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2013(03):16-21.

⑥Geert Hofstede.Culture"s Consequences: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 Beverly Hills,1980.

⑦Kluckhohn, Florence R.; and Strodtbeck, Fred L. 1961 Variations in Value Orientations. Evanston, 111.: Row, Peterson.

⑧揚霞华.英文写作与修辞[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

⑨Robert B. Kaplan.Cultural Thought Pattern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J]. Language Learning,1966(01-02).

⑩彭文钊.语言文化学研究的基本单位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05):14-18.

参考文献:

[1]洪丹.中美大学生英语演讲稿的语篇对比修辞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9).

[2]黄振定.英汉文学语篇对比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08).

[3]彭文钊.语言文化学研究的基本单位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05).

[4]徐常翠.中美领导人政治演讲语篇对比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06).

[5]徐珺,夏蓉.评价理论视域中的英汉商务语篇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2013(03).

[6]扬霞华.英文写作与修辞[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

[7]张琳瑜,李玉英.英汉演讲语篇的衔接手段对比及对翻译的启示——以美国总统就职演说词为例[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2(02).

[8] Edward Sapir.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1921.

[9] Geert Hofstede.Culture"s Consequences: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 Beverly Hills,1980.

[10] Kluckhohn, Florence R.;and Strodtbeck, Fred L. 1961 Variations in Value Orientations. Evanston, 111.:Row, Peterson.

[11] Robert B. Kaplan.Cultural Thought Pattern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J]. Language Learning,1966(01-02).

[12] Stephen E.Lucas.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M]. Echo Library,2003.

推荐访问:中美 文化差异 探析 蕴含 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