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设备制造项目可行性报告

第 PAGE 1 页

广州设备制造项目可行性报告

   广州设备制造项目 可行性报告 泓域咨询产业研究中心

  报告说明 经过多年的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通用动力机械制造商的整体技术水平、生产装备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其中部分优势企业已经掌握了通机产品的核心技术,具备了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产品档次与附加值不断提高,盈利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行业内企业已越来越重视通过科技进步手段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并积极采用新型高效工艺技术及设备、新型节能、自动化设备以及信息化技术来提升生产效率,同时加强新产品开发、不断提升品牌附加值,实现产业升级。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26468.65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21960.6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2.97%;建设期利息 534.11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2.02%;流动资金 3973.8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5.01%。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 63200.00 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 49034.55 万元,净利润 8928.76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 12.85%,财务净现值 1024.69 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 5.11 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市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服务国家和全省发展大局。从工作原则上,要坚持主动从全球城市体系中找标杆,从国家大战略中找动力,从区域发展中找动力,从全球发展要素配置和国际产业分工中找动力。在工作思路上,要坚持顶层设计和切实管用相结合,战略定力和精准发力相结合,统筹兼顾和重点突破相结合,长远谋划和及时见效相结合。在工作方法上,要坚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形成创新点,找到平衡点。在工作结果上,要厚植发展优势,形成新的优势,巩固和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在全国全省发展中充分发挥动力源和增长极的作用。

   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

  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

  目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 第三章 行业前景及市场预测 第四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第五章 选址可行性分析 第六章 建筑工程方案 第七章 原材料及成品管理 第八章 工艺技术方案 第九章 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第十章 安全生产分析 第十一章 节能方案 第十二章 人力资源配置 第十三章 项目进度计划 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第十五章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第十六章 招标及投资方案 第十七章 项目风险分析 第十八章 项目总结分析

  第十九章 附表 附表 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附表 2:建设投资估算一览表 附表 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附表 4:流动资金估算表 附表 5:总投资估算表 附表 6:项目总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附表 7: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附表 8: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 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表 10: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附表 1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第一章 项目总论 一、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 项目名称:广州设备制造项目 项目单位:

  xxx (集团)有限公司 二、项目建设地点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 xx(待定),占地面积约 74.95 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三、可行性研究范围及分工 按照项目建设公司的发展规划,依据有关规定,就本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市场供需状况与销售方案、建设方案、环境影响、项目组织与管理、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分析、社会效益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研究结论。

   四、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中国制造 2025》;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第三版);

  4、项目公司提供的发展规划、有关资料及相关数据等。

   五、建设背景、规模 (一)项目背景 目前,国外先进的电机企业已实现自动化的生产流程,建立了完善的信息交换系统与智能管理平台,生产效率与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例如,国外先进企业的冲片生产已广泛使用单片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自动化冲制方式,但国内电机生产企业的冲制过程仍较多采用单片冲制和人工进出料为主。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事故率、降低产品质量控制成本,提高生产线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实现自动化生产,是电机企业未来不可逆转的趋势。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市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服务国家和全省发展大局。从工作原则上,要坚持主动从全球城市体系中找标杆,从国家大战略中找动力,从区域发展中找动力,从全球发展要素配置和国际产业分工中找动力。在工作思路上,要坚持顶层设计和切实管用相结合,战略定力和精准发力相结合,统筹兼顾和重点突破相结合,长远谋划和及时见效相结合。在工作方法上,要坚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形成创新点,找到平衡点。在工作结果上,要厚植发展优势,形

  成新的优势,巩固和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在全国全省发展中充分发挥动力源和增长极的作用。

   (二)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 49966.62 ㎡(折合约 74.95 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 63957.27 ㎡。其中:生产工程 32746.12 ㎡,仓储工程6779.47 ㎡,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 3709.52 ㎡,公共工程20722.16 ㎡。

   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发电设备 6 万套/年。

   六、项目建设进度 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x(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 24 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

   七、建设投资估算 (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26468.65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21960.69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2.97%;建设期利息 534.11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2.02%;流动资金 3973.8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5.01%。

   (二)建设投资构成 本期项目建设投资 21960.69 万元,包括工程建设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建设费用 19336.99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2059.87 万元,预备费 563.83 万元。

   八、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财务效益分析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 63200.00 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 49034.55 万元,税金及附加 2260.43 万元,净利润8928.76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 12.85%,财务净现值 1024.69 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 5.11 年。

   (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49966.62 约 74.95 亩 1.1 总建筑面积 ㎡ 63957.27 容积率 1.28 1.2 基底面积 ㎡ 31478.97 建筑系数 63.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282.68 1.4 基底面积 ㎡ 31478.97

  2 总投资 万元 26468.65 2.1 建设投资 万元 21960.69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19336.99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2059.87 2.1.3 预备费 万元 563.83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534.11 2.3 流动资金 3973.85 3 资金筹措 万元 26468.65 3.1 自筹资金 万元 15568.65 3.2 银行贷款 万元 10900.00 4 营业收入 万元 632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49034.55 "" 6 利润总额 万元 11905.02 "" 7 净利润 万元 8928.76 "" 8 所得税 万元 2976.26 "" 9 增值税 万元 2495.43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2260.43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7732.12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19641.77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9007.62 产值 14 回收期 年 5.11 含建设期 24 个月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12.85%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1024.69 所得税后 九、主要结论及建议

  该项目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建设有着较好的社会效益,建设单位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建议各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使其早日建成发挥效益。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 一、产业背景分析 (一)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电机行业发展 我国 2006 年发布《电机能效标准(GB18613-2006)》;2008 年发布《中小型三相异步电机能源效率标识实施规则》,实施电机能效标识制度,以便用户根据能效等级选用产品;2010 年开始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对高效电机实施补贴;2012 年修订后的《电机能效标准(GB18613-2012)》开始实施,我国电机能效标准进一步提高。

   支持电机行业发展与产品能效的提升一直是我国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 年发布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明确将电机系统节能改造作为“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的重点工程之一,要求通过该工程形成 800 亿千瓦时的节电能力。同年发布的《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将电机系统节能改造工程作为重点节能工程之一,“十二五”期间该系统改造投资需求达 700 亿元,到 2015 年,电机系统节电率比 2010 年提高 2-3 个百分点,2 级以上能效电机应用比例达到80%。为了落实上述目标,工信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13-2015 年)》,提出到 2015 年实现电机产品升级换代,累计推广高效电机 1.7 亿千瓦,淘汰在用低效电机 1.6

  亿千瓦,实施电机系统节能技改 1 亿千瓦,实施淘汰电机高效再制造2,000 万千瓦。

   进入“十三五”以来,我国仍继续促进电机能效的提升,并倡导电机系统与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的融合。2016 年 6 月,工信部发布《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 年)》,将高耗能通用设备改造作为能效提升工程之一,明确提出将在电机系统实施永磁同步伺服电机、高压变频调速等技术改造,到 2020 年,实现电机和内燃机系统平均运行效率提高 5 个百分点的目标。2016 年底国务院、发改委印发的《“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也都继续将电机系统能效提升作为重点工程加以推进,同时促进电机系统与电力电子技术、现代信息控制技术、计量测试技术相融合,加快新型高效电机的研发示范。电机能效提升政策的实施将大幅促进电机市场的扩大和升级,同时随着国家节能减排要求的日益提高,高效电机替代低效电机已成为电机行业的发展趋势。

   (二)通用动力机械应用领域广泛、市场需求旺盛 通用动力机械行业配套终端产品种类众多,包含发电机组、园林机械、小型工程机械等。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机械化工具的普及程度越来

  越高,带动了通用动力机械国内市场的增长。近年来,北美、欧洲等传统国外市场的规模保持相对稳定,但由于自身通用汽油发电机组的保有量较高,每年更新换代仍会带来较大的市场需求。随着非洲、拉美等国外新兴市场经济的增长、基础建设的增加以及机械替代人工劳动趋势的形成,也将对通机产品产生了较大需求。

   (三)全球产业转移促进国内行业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内制造工艺的提升和市场容量的扩大,出于对生产成本和战略发展的长远考虑,国际大型通机产品制造商纷纷采取独资建厂或以 OEM、ODM 的形式将产品转移到我国生产。通过产业转移与我国本土企业合作,促进了环保材料、成型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先进工艺在我国的传播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本土通用机械全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同时,国内企业通过与国际企业的合作,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也在逐步扩大。

   二、项目必要性分析 (一)下游企业的差异化需求促使电机产品向差异化、专业化发展 电机产品配套面广,广泛地应用于能源、交通、石油、化工、冶金、矿山、建筑等各个领域。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深化,科技水平的

  不断提高,过去同一类电机同时用于不同性质、不同场合的局面正在被打破,电机产品正向着专业性、差异化、专业化的方面发展。例如,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增长,对新能源车用电机等产品的需求在近年来明显增长。该种差异化发展趋势对电机生产企业的研发能力、柔性生产能力、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电机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将持续提升 随着劳动力以及能源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制造行业企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电机冲片的加工一般使用单片冲槽法,其工作量占电机制造总工时的 25%左右。并且,由于在传统生产方式下,生产信息收集不及时、流转不畅,生产过程的监控、记录不精细,造成生产管理滞后、产品质量控制成本较高。

   目前,国外先进的电机企业已实现自动化的生产流程,建立了完善的信息交换系统与智能管理平台,生产效率与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例如,国外先进企业的冲片生产已广泛使用单片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自动化冲制方式,但国内电机生产企业的冲制过程仍较多采用单片冲制和人工进出料为主。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事故率、降

  低产品质量控制成本,提高生产线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实现自动化生产,是电机企业未来不可逆转的趋势。

   (三)技术进步推动通用动力机械产业升级 经过多年的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通用动力机械制造商的整体技术水平、生产装备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其中部分优势企业已经掌握了通机产品的核心技术,具备了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产品档次与附加值不断提高,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行业内企业已越来越重视通过科技进步手段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并积极采用新型高效工艺技术及设备、新型节能、自动化设备以及信息化技术来提升生产效率,同时加强新产品开发、不断提升品牌附加值,实现产业升级。

   (四)排放标准趋严促使通用机械产品效能进一步提升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发达国家普遍增加了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对通用动力机械产品的环保要求也不断提高,该因素将成为未来 5 年推动通机产品技术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以美国和欧洲为例,美国尾气排放标准 EPA、CARB 和欧洲尾气排放标准都不断推行新的阶段标准,对尾气排放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国内通用汽油机及终端配套产品需要应对更高的排放认证要求。

  

  此外,我国提出的“十三五”发展规划也将节能减排列入明确的发展战略与目标要求。为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总体发展战略,通机制造行业必将在未来更加注重产品效能的提升,研究、开发相关节能减排技术,从而降低通机产品排放对大气环境产生的影响。

   (五)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工业化与信息化加速融合 近年来,全球信息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跨界应用十分普遍,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逐渐加快,成为统计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未来,通机制造企业必将积极响应我国智能制造的发展政策,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以工业通信网络为基础、智能化装备为核心的生产流程,并搭建智能管理与决策分析平台,培育以网络协同、柔性制造、智能服务等为特征的智能制造新模式,探索智能制造新业态,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满足客户个性化定制需求。

   综合判断,广州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新挑战。

   机遇方面:一是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为我市实施创新驱动、实现引领型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二是国家全面深化改革一系列重大部署在我市落地实施,将为我市率先形成

  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提供重要支撑。三是国家全方位外交和新一轮对外开放特别是“一带一路”和自贸试验区战略的实施,将为我市充分发挥先发优势和区位优势、争当对外开放“排头兵”提供战略契机。四是泛珠地区合作、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我省深入实施珠三角优化发展和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为我市沿珠江—西江、沿高铁线网全方位拓展中心城市腹地空间、引领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五是我市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将创造大量新投资、新消费,为我市进一步增加有效投资、促进消费升级、完善城市管理、发挥好国家中心城市作用提供了重大机遇。

   挑战方面:一是国际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我市发展面临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利用低成本优势承接产业转移的“双向”挤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积极推进设置更高标准的投资贸易规则,对我市挖掘外需潜在动力、加快优进优出、提高出口产品竞争优势构成多重挑战。二是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低成本优势逐步减弱,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一些潜在风险还在累积,我市应对“三期叠加”挑战、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三是国内

  外城市竞争呈现新格局,中心城市引领区域发展的态势更为明显,我市巩固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和国际影响力面临更多挑战。四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我市在发展动力问题、发展的协调性问题、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和社会公平正义发展环境问题等方面必须高度重视,在“十三五”发展中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予以解决。

  第三章 行业前景及市场预测 一、电机的概念及种类 电机是指以电磁感应为理论基础进行机电能量转换的一种电磁机械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公用设施和家用电器等各领域。根据能量转换方式,电机可以分为发电机和电动机。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装置,是产生电力的核心部件。电动机则是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机械装置,广泛地用于驱动各种生产机械、设备和家用设备,如机床驱动、电力给排水、农副产品加工、矿石采掘和传送、电驱动车的牵引、鼓风设备、起重设备、轧钢机械、造纸设备、化工机械及家用电器的驱动等。

   发电机的分类标准如下。按电流性质,可分为直流发电机和交流发电机,后者又可分为同步发电机和异步发电机,现代发电站中最常用的是同步发电机。同步发电机按所用原动机的不同,主要分为汽轮发电机、水轮发电机、风力发电机、燃油发电机、燃气发电机等。

   电动机的分类标准如下。按工作电源分类,可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后者按照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分类,又可分为同步电动机和异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一般包括永磁电动机、磁阻电动机、磁滞电动机等,异步电动机一般包括交流换向器电动机和感应电动机等。

  按照功率的大小或定子铁芯高或定子铁芯外径等级进行分类,电动机又可分为大型电动机、中型电动机、小型电动机和微特电动机。

   虽然发电机产品种类繁多,但其结构大致相同,一般包括如下几部分:一是定子总成,其中包括定子铁芯、定子绕组;二是转子总成,其中主要部件包括转子铁芯、转子绕组、集电环、轴承、转轴;三是其他部分,包括端盖、支架、调压器、尾盖总成、碳刷、螺栓等。定子总成、转子总成是决定电机整体性能的核心部件,其质量与性能直接决定了电机的性能。简单来说,电机中固定的部分叫做定子,旋转的部分叫做转子,在上面装设磁极和电枢绕组,通电后产生感应电动势,充当旋转磁场产生电磁转矩进行能量转换。

   二、电机行业市场概况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理论的发展,电机产品的使用范围不再局限于工业应用,而是逐渐向商业及家用设备等其他领域扩展。同时,随着稀土永磁材料、磁性复合材料等新材料的出现,使得各种新型、高效、特种电机层出不穷。近十几年,由于国际社会对节约能源、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迅速提高,生产高效电机已成为全球电机工业的发展方向。目前,世界电机制造业正从通

  用产品向通用与专用特殊产品并举的方向发展,高效、节能、高品位电机和机电一体化的变频电机将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从全球电机市场的竞争格局来看,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几家大型跨国企业,全球电机产品主要制造商有通用电气、西门子、ABB、东芝、日立、三菱等,这些企业掌握着世界上最先进的电机制造技术,尤其在大中型电机产品的技术上占有优势。凭借其技术实力和品牌知名度的双重优势,大型跨国电机制造企业占据了海外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基于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国际知名电机企业大都已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在带来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同时,也为国内的电机配套行业带来了市场机遇。

   国外电机企业将其电机产品的主要部件外包给专业生产企业为其制造,促进了国内电机制造企业的发展以及电机行业专业分工业务模式的形成。随着国外电机生产企业将制造基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电机制造行业产量逐年增长,出口额逐年上升,出口产品档次不断提高,部分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07 年,我国电机出口贸易额为 56.19 亿美元,至 2018 年,我国电机出口贸易额为 118.47 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9.78%。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电机行业已形成一批规模较大的电机企业,这些企业为了应

  对全球化格局下的市场竞争,逐步由“大而全”向“专业化、集约化”转变,进一步推动了电机行业中专业化生产模式的发展。根据相关统计,2011 年至 2017 年:电机制造业行业收入由 6,076 亿元增长至8,884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在 7%左右;规模以上企业家数由 2,260 家增长至 2,854 家;利润总额由 368 亿元增长至 564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7%。

  第四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一)项目场地规模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 49966.62 ㎡(折合约 74.95 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 63957.27 ㎡。

   (二)产能规模 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 xxx(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能力分析,建设规模确定达产年产发电设备 6 万套,预计年营业收入 63200.00 万元。

   二、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 本期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品种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力水平,并参考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量和销量视为一致,本报告将按照初步产品方案进行测算。

  第五章 选址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选址原则 项目建设区域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布局相对独立,便于集中开展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并且统筹考虑用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与当地的建成区有较方便的联系。

   二、建设区基本情况 广州,简称穗,别称羊城、花城,是广东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截至 2018 年,全市下辖 11 个区,总面积 7434 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 1249.11 平方千米,常住人口 1530.59万人,城镇化率 86.46%。广州地处中国南部、珠江下游、濒临南海,是中国南部战区司令部驻地,国家物流枢纽,国家综合性门户城市,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粤港澳大湾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以及一带一路的枢纽城市。广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府文化的发祥地,从秦朝开始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所在地,华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从公元三世纪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东方港市,明清时是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也是世

  界唯一两千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广州被全球权威机构 GaWC 评为世界一线城市,每年举办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吸引了大量客商以及大量外资企业、世界 500 强企业的投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 8700 多家,总量居全国前三,集结了全省 80%的高校、70%的科技人员,在校大学生总量居全国第一。广州人均住户存款均居全国前三位,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省第一位。广州人类发展指数居中国第一位,国家中心城市指数居中国第三位。福布斯 2017 年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居第二位;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居第三位。

   综合判断,广州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新挑战。

   机遇方面:一是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为我市实施创新驱动、实现引领型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二是国家全面深化改革一系列重大部署在我市落地实施,将为我市率先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提供重要支撑。三是国家全方位外交和新一轮对外开放特别是“一带一路”和自贸试验区战略的实施,将为我市充分发挥先发优势和区位优势、争当对外开放“排头兵”提供战略契机。四是泛珠地区合作、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我省深入实施珠三角优化发展和

  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为我市沿珠江—西江、沿高铁线网全方位拓展中心城市腹地空间、引领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五是我市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将创造大量新投资、新消费,为我市进一步增加有效投资、促进消费升级、完善城市管理、发挥好国家中心城市作用提供了重大机遇。

   挑战方面:一是国际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我市发展面临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利用低成本优势承接产业转移的“双向”挤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积极推进设置更高标准的投资贸易规则,对我市挖掘外需潜在动力、加快优进优出、提高出口产品竞争优势构成多重挑战。二是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低成本优势逐步减弱,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一些潜在风险还在累积,我市应对“三期叠加”挑战、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三是国内外城市竞争呈现新格局,中心城市引领区域发展的态势更为明显,我市巩固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和国际影响力面临更多挑战。四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我市在发展动力问题、发展的协调性问题、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和社会公平正

  义发展环境问题等方面必须高度重视,在“十三五”发展中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予以解决。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36 万亿元,同比增长 6.8%,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 0.7 个和 0.6 个百分点。在减税降费背景下,来源于广州地区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6336 亿元,增长 2.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697.2 亿元,增长 4%。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3%,总体保持平稳。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存在极大不确定性,要坚持抓当前、打基础、利长远,更加专注于稳就业保民生,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20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5%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 3.5%左右;更加专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2%,新型消费、升级消费持续壮大,进出口促稳提质;更加专注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到 25%左右,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提升到 70%左右,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到3%,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完成省下达的年度任务,金融财政风险有效防范。

   三、创新驱动发展

  “十三五”时期,我市要准确把握新常态下作为超大城市发展规律,对标国际先进城市,瞄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着力在以下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是在优化城市功能、形成重大生产力布局上实现新突破。在国家城镇体系中,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要显著高于其他中心城市。当前,我市在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综合服务、文化引领等方面的功能还需进一步加强;总部经济集聚度不够,整合全球高端要素能力不强,开放型经济水平不高;大交通体系不完善,交通网络亟待健全,交通拥堵问题还比较严重。“十三五”要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加快建设以白云国际空港、南沙海港、国铁城际地铁轨道交通陆港、高快速路网为核心的大交通体系,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和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快形成新的动力源和增长极。

   二是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形成高端高质高新产业体系上实现新突破。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组织经济活动和配置资源的中枢,应当占据产业发展制高点,实现引领型发展。当前,我市金融、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先进制造业新增长点不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业态尚未接续形成新的支柱产业,重大生产力骨干项目还不多,产业集聚集群集成程度不高。“十三五”要努力建设若

  干在全球、全国排在前列、叫得响的项目或产业,加快形成“四梁八柱”更加稳固的产业支撑体系。

   三是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科技创新实力上取得新突破。国家中心城市集中众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聚集大批高端人才,是国家主要的创新活动中心地。当前,我市创新科技短板突出,高端人才和创新型企业不足,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研发投入占 GDP(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亟待提升,创新生态环境有待优化,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和制度有待形成。“十三五”要全力争取国家在我市布局新的重大科学装置和协同创新平台,吸引和培育一大批高端人才和创新型企业,打造国家创新中心城市。

   四是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可持续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国家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十三五”时期,我市严控人口规模压力与人口红利弱化并存,老龄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任务日益繁重;资源约束趋紧,后备可建设用地规模有限,土地产出效率亟待提升,能源、粮食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有待加强。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十三五”必须建立和完善人口规划和人口政策,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加强大气、水、土壤

  治理,在强化能源和水资源保障的同时,实施总量强度“双控”,让市民享有清洁的水、干净的空气和错落有致的绿化体系。

   五是在提高城市综合治理水平、解决大城市突出问题上实现新突破。国家中心城市必须适宜创业创新和生活居住,是现代城市文明的集中体现。当前,我市城市管理精细化、品质化水平还不高,城中村和出租屋的人居环境质量有待改善;城乡发展还不平衡,老城区非中心城区功能未能得到有效疏解,外围新城承接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溢出能力不足,尚未能真正实现产城融合,各区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异较大,还有一部分人生活相对贫困。“十三五”必须着力解决城市环境脏乱差等问题,积极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筑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实现大城市有效管控和健康运行。

   六是在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构建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环境上取得新突破。国家中心城市处于国家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合,是先行者和排头兵。当前,我市与国际商事规则接轨还不够紧密,投资贸易便利化的政务环境和法治化水平有待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还不够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有待健全。“十三五”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以政府自身改革带动重要领域

  改革攻坚,着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完善政务服务,实现投资便利化和贸易便利化。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市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服务国家和全省发展大局。从工作原则上,要坚持主动从全球城市体系中找标杆,从国家大战略中找动力,从区域发展中找动力,从全球发展要素配置和国际产业分工中找动力。在工作思路上,要坚持顶层设计和切实管用相结合,战略定力和精准发力相结合,统筹兼顾和重点突破相结合,长远谋划和及时见效相结合。在工作方法上,要坚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形成创新点,找到平衡点。在工作结果上,要厚植发展优势,形成新的优势,巩固和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在全国全省发展中充分发挥动力源和增长极的作用。

   四、 “ 十三五 ” 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在确保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基础上,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实现整体跃升,成为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辐射带动泛珠地区合作的龙头城市、国家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枢纽。

  

  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7.5%以上,到 2020 年达到 2.8 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18 万元左右,力争提前实现全市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成效显著,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 70%左右,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

   创新驱动显著增强。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取得重大进展,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基本形成,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确立,涌现出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人才强市战略扎实推进,城市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到 2020 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 49%,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 GDP 比例达3%,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 25 件。

   城市功能全面提升。空港、海港、铁路港、信息港等重大枢纽型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国际航空枢纽、航运枢纽能级居世界前列,成为全球城市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集聚辐射能力显著提升。到 2020 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 8000 万人次、

  货邮吞吐量达 250 万吨,广州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 6 亿吨和 2500 万标准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11600 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 12%。

   改革开放走在前列。南沙新区和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先行先试作用充分发挥,国家和省重大改革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更加活跃,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到 2020 年,商品进出口总值达 2000 亿美元。

   城乡环境宜居宜业。“三大战略枢纽”、“一江两岸三带”、“多点支撑”城市布局更趋优化,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和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全面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和生活服务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品质化,社会信用体系基本建立,平安广州建设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主体功能区格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基本建成,清洁能源普及广泛应用,空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减少。到 2020 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 86%,可吸入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低于 30 微克/立方米,城镇生活污水处

  理率达 9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100%,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 18 平方米。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市民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十三五”期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 100万人,筹集保障性安居工程(含租赁补贴)累计 5.75 万套。到 2020 年,平均期望寿命达到 82 岁以上,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达 40 张,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 98%以上。

   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蔚然成风,全社会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城市文化软实力明显提高。到 2020 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 6%。

   展望 2030 年,全市居民享有公共服务水平、环境质量水平和产业核心竞争力进入国际先进城市行列,建成有文化底蕴、有岭南特色、有开放魅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五、产业发展方向

  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历史性交汇的机遇,更加注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实施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战略,积极培育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促进产业集群集约集聚发展,形成相互支撑、融合发展的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新体系,建设全省乃至华南地区产业新高地。

   (一)优质高效发展现代服务业 深化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强化城市高端服务功能,建设国家服务业中心。到 2020 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70%左右。

   (二)增强先进制造业核心优势 贯彻落实《中国制造 2025》、全省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和《广州制造 2025 战略规划》,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主攻方向,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推动制造业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高端发展。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优化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及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与精细化工、生物医药与健康、能源与环保设备、轨道交通、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与卫星

  应用、都市消费工业等先进制造业,打造“四梁八柱”的制造业支撑体系,到 2020 年形成“54321”的千亿级工业体系。(“54321”千亿级工业体系:5 千亿级产业 1 个(汽车)、4 千亿级产业 1 个(电子信息)、3 千亿级产业 1 个(石化)、2 千亿产业 1 个(电力热力)、1 千亿级产业2 个(电气机械、通用专用设备),争取将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业,医药制造业打造成新的千亿级产业。) (三)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1、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创新平台、示范工程及创业投资的支持;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新材料与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时尚创意产业 5 个两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施新业态培育计划,制定服务业新业态企业认定办法,重点扶持发展个体化诊疗、机器人、可穿戴设备、云计算与大数据、增材制造(3D 打印)等五大新兴业态。“十三五”时期,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18%,到 2020年达到 4000 亿元。

   2、提升新兴产业支撑作用。大力推进半导体、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系统、智能交通、精准医疗、高效储能和分布式能源系统、高效节能环保、光产业等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全市每年安排财政专项资金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技术改造、市场拓展、品牌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财税扶持配套政策;对符合建设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项目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用地需求。

   (四)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树立蓝色经济发展理念,坚持陆海统筹,科学开发海洋资源,构建陆海协调、人海和谐的海洋空间发展格局。

   (五)促进产业集群集聚集成 现代服务业以集聚区为主体形态。以 21 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依托,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中心城区提升商务楼宇综合功能,合理利用原有工业用地和老厂房,着力打造总部、金融和科技集聚区。外围新城依托现有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加快建设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制造业发展以产业区块为主体形态。以工业制造、高新技术制造主导产业的 95 个产业区块为依托,重点加快以天河区东部、黄埔区至增城区南部先进制造业为东翼,以南沙区、番禺区临港制造业为南翼,以白云北部、花都区及从化区西南部制造业为北翼的产业集聚带建设,

  推动制造业企业由小而散向园区化、集群化发展。以城市更新为契机,推动旧厂房、零散工业和村级工业园区成片改造,大力发展工业总部经济、服务型制造业和都市工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基地为主体形态。以优化提升全市 35 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为依托,中部着力打造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大力引进互联网总部企业;东部建设以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等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基地;南部推进建设以南沙新区、广州国际创新城为重点的新兴产业基地;北部建设以空港经济区为重点的临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六)加强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 树立质量立市理念,鼓励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积极推进国家级、省级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一批标准化示范单位,加快建设公共检验检测与认证平台,打造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完善服务业标准化的激励机制,突出抓好商贸、会展、信息、物流、金融、科技、旅游、服务外包、教育培训、社区服务等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实施与推广,提高“广州标准”的国内外影响力;实施质量强市和品牌战略,强化重点产品质量监管和风险监测,开展支柱产业和重点行业质量提升行动,

  提升广州产品质量竞争力。设立品牌培育专项资金,擦亮“老字号”,新增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支持企业培育国际品牌,推动“广州产品”向“广州品牌”跃升。

   三、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项目选址区域地势平坦开阔,四周无污染源、自然景观及保护文物。供电、供水可靠,给、排水方便,而且,交通便利、通讯便捷、远离居民区,所以,从项目选址周围环境概况、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情况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分析,拟建工程的项目选址选择是科学合理的。

  第六章 建筑工程方案 一、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一)设计依据 1、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拟建项目所在地区地震烈度为 7 度,本设计原料仓库一、罐区、流平剂车间、光亮剂车间、化学消光剂车间、固化剂车间抗震按 8 度设防,其他按 7度设防。

   2、根据拟建建构筑物用材料情况,所用材料当地都能解决。特殊建材(如:隔热、防水、耐腐蚀材料)也可根据需要就地采购。

   3、施工过程中需要的的运输、吊装机械等均可在当地解决,可以满足施工、设计要求。

   4、当地建筑标准和技术规范 5、在设计中尽量优先选用当地地方标准图集和技术规定,以及省标、国标等,因地制宜、方便施工。

   (二)建筑设计的原则 1、应遵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和规程,确保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美观实用。

  

  2、建筑设计应充...

推荐访问:可行性报告 广州 设备制造 可行性报告 广州设备制造项目可行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