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疫情防控延期开学期间辅导测试(三)试题(解析版)(13页)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疫情防控延期开学期间辅导测试(三)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将一小块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产物是( )

A. Na2CO3 B. Na2O C. NaOH D. Na2O2

【答案】A

【解析】将一小块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发生一系列变化,首先与空气中氧气反应转化为氧化钠,然后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生成氢氧化钠,接着氢氧化钠潮解在表面形成溶液,再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钠晶体,碳酸钠晶体风化转化为碳酸钠粉末。综上所述,A正确。本题选A。

2.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mol/L的NaCl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质量分别是 ( )

A. 950mL,11.2g B. 500mL,117g

C. 1000mL,117.0g D. 任意规格,111.2g

【答案】C

【解析】

【分析】依据配制溶液的体积结合容量瓶规格选择合适的容量瓶,计算溶质的质量应依据容量瓶的容积,依据公式m=CVM计算。

【详解】需要配制2mol·L-1的NaCl溶液950mL,依据大而近的原则,应选择1000ml的容量瓶,需要溶质的质量m=CVM=2mol·L-1×1L×58.5g·mol-1=117.0g,故选C。

3.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③②①⑤④ B. ①②③⑤④

C. ②③①④⑤ D. ③⑤②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要除去食盐水含有的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实质就是除去Ca2+、Mg2+、SO42-,可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将Mg2+转化为Mg(OH)2沉淀除去,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将SO42-转化为BaSO4沉淀除去,除去Mg2+和SO42-,不用考虑先后顺序;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使Ca2+和过量Ba2+转化为CaCO3和BaCO3沉淀除去,加入碳酸钠溶液一定要放在加入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溶液才能除去过量Ba2+;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至无气泡产生,正确的顺序为②③①⑤④或③②①⑤④,故选A。

4.硅的氧化物及硅酸盐构成了地壳中大部分的岩石、沙子和土壤。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硅一直扮演着主角。下面几种物质中含有硅单质的是( )

A. 玛瑙 B. 光导纤维

C. 太阳能电池板 D. 水晶

【答案】C

【解析】A.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A错误;

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B错误;

C.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成分是硅单质,故C正确;

D.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D错误.

故选C.

5. 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

B. 0.5molAl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NA

C. 同温同体积时,两种气体的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D. 46gNO2和N2O4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NA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故A正确;

B. Al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AlCl3,所以0.5molAl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5NA,故B错误;

C.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同温同体积时,两种气体的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C正确;

D. 46gNO2和N2O4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小于NA,故D错误;

答案选A。

6.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 含有大量Al3+的溶液:Na+、NH4+、SO42-、Cl-

B. 碱性溶液:Na+、Ca2+、SO42-、CO32-

C. 含有大量Fe3+的溶液:Na+、Mg2+、NO3-、SCN-

D. 含有大量NO3-的溶液:H+、Fe2+、SO42-、Cl-

【答案】A

【解析】

【详解】A. 含有大量Al3+的溶液呈酸性:Na+、NH4+、SO42-、Cl-之间不反应,故A选;

B. Ca2+与SO42-、CO32-能生成沉淀,故B不选;

C. 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与SCN-生成络合物,故C不选;

D. 含有大量NO3-的溶液与H+、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故选A。

7.在的反应中,被氧化的氯原子与被还原的氯原子的原子个数比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反应3Cl2+6KOH=KClO3+5KCl+3H2O可知,反应中Cl2分子中部分Cl元素由0升高为+5价被氧化,部分由0降低为-1价被还原。

【详解】该反应为歧化反应。从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3个Cl2中,有1个Cl由0价升高到+5价,这1个Cl被氧化,另外5个Cl由0价降低到-1价,这5个Cl被还原,因此被氧化的氯原子与被还原的氯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1∶5,故选B。

8.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①H2SO3+I2+H2O═H2SO4+2HI②2FeCl3+2HI═2FeCl2+2HCl+I2

A. H2SO3> HI>FeCl2 B. HI >FeCl2>H2SO3

C. FeCl2>HI >H2SO3 D. FeCl2>H2SO3>HI

【答案】A

【解析】

【详解】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由反应①可知反应中还原剂H2SO3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HI,由反应可知反应中还原剂HI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FeCl2,则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3> HI>FeCl2,故选A。

9.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是( )

A 浓盐酸与铁屑反应:2Fe+6H+==2Fe3++3H2↑

B.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Cu2+==Cu+2Na+

C. 过量铁与稀硝酸反应:3Fe+8H++2NO3-==3Fe2++4H2O+2NO↑

D. 等物质的量的Ba(OH)2与NaHSO4在溶液中反应:Ba2++OH?+HSO4-==BaSO4↓+H2O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浓盐酸与铁屑反应生成氯化亚铁:Fe+2H+=Fe2++H2↑,故A错误;

B.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不会生成金属Cu,正确的离子反应为:2H2O+Cu2++2Na=2Na++Cu(OH)2↓+H2↑,故B错误;

C.过量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8H++2NO3-═3Fe2++4H2O+2NO↑,故C正确;

D.等物质的量的Ba(OH)2与NaHSO4在溶液中反应,氢氧根离子过量,硫酸氢根离子应该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Ba2++OH-+H++SO42-═BaSO4↓+H2O,故D错误;

故选C。

10.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

A. ①②④②③ B. ④②①②③

C. ①②③②④ D. ④②③②①

【答案】B

【解析】

【详解】检验氯离子用AgNO3溶液,检验氢氧根离子可用Mg(NO3)2溶液,检验碳酸根离子可用Ba(NO3)2溶液;由于碳酸根离子能与AgNO3溶液、Mg(NO3)2溶液反应,分别生成碳酸银沉淀、碳酸镁沉淀,故要先检验CO32-,再检验OH-和Cl-;由于OH-与Ag+结合形成极不稳定的氢氧化银,故要先检验OH-;仅用一份样品溶液,可先滴加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碳酸根离子,过滤,向滤液中再滴加Mg(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OH-,过滤,再向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离子,故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④②①②③;

故答案选B。

11.把10.2g Na2CO3·10H2O和NaHCO3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其中c(Na+)=0.8 mol·L-1。若把等质量的固体混合物加热至恒重,残留固体的质量是( )

A. 3.18 g B. 2.12 g C. 4.24 g D. 5.28 g

【答案】C

【解析】

【分析】固体混合物加热至恒重时,剩余固体为Na2CO3,根据Na元素守恒计算出剩余固体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质量。

【详解】固体混合物加热至恒重时,剩余固体为Na2CO3,100mL溶液中c(Na+)═0.8mol·L-1,

则n(Na+)═0.1L×0.8mol·L-1=0.08mol,根据Na元素守恒可知n(Na2CO3)=0.08mol ×=0.04mol,则m(Na2CO3)=0.04mol×106g·mol-1=4.24g,故选C。

12.某K2CO3样品中含有Na2CO3、KNO3和Ba(NO3)2三种杂质中的一种或两种。将13.8 g样品加入足量水,样品全部溶解,再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得到9 g沉淀。下列关于样品所含杂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肯定没有KNO3

B. 肯定有KNO3,可能还有Na2CO3

C. 肯定没有Ba(NO3)2,可能有KNO3

D. 肯定没有Na2CO3和 Ba(NO3)2

【答案】B

【解析】

【详解】因样品全部溶解,所以样品中一定没有Ba(NO3)2杂质;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得到9g沉淀为碳酸钙沉淀,则溶液中含有n(CO32—)= =0.09mol,若全部为碳酸钾中碳酸根离子,则m(K2CO3)=0.09mol×138g/mol=13.42g<13.8 g,由此可知一定含有KNO3;若碳酸根有部分来自于碳酸钠,因碳酸钠的小于138g/mol,则碳酸盐的质量一定小于13.42g<13.8 g,由此可知一定含有KNO3,则K2CO3样品中肯定有KNO3,可能还有Na2CO3,故选B。

13.将3.6g镁铝合金,投入到400mL2mol/L的盐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再加入5mol/L的NaOH溶液,若要生成的沉淀最多,加入的这种NaOH溶液的体积是( )

A. 125mL B. 160mL C. 200mL D. 250mL

【答案】B

【解析】

【分析】镁铝合金与盐酸反应,金属完全溶解,生成氯化镁和氯化铝,加入5mol·L-1的NaOH溶液,生成的沉淀最多时,Mg2+和Al3+全部转化为沉淀,所以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根据氯原子和钠原子守恒解题。

【详解】镁铝合金与盐酸反应,金属完全溶解,发生的反应为: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Mg2+和Al3+全部转化为沉淀,分别与NaOH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AlCl3+3NaOH=Al(OH)3↓+3NaCl,MgCl2 +2NaOH=Mg(OH)2↓+2NaCl,所以最终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根据氯原子和钠原子守恒可得:n(NaOH)=n(NaCl)=n(HCl)=2mol·L-1×0.4L=0.8mol,所以需要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0.16L=160mL,故选B。

14.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2+转变成Fe3+,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中毒,说明维生素c具有( )

A. 氧化性 B. 还原性 C. 酸性 D. 碱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亚硝酸盐会使Fe2+转变成Fe3+,说明亚硝酸盐有氧化性,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中毒,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以把亚硝酸盐还原,同时可以把已经转化成的Fe3+还原为Fe2+,故选B。

15.某500mL溶液中含0.1mol Fe2+,0.2mol Fe3+,加入0.2mol铁粉,待Fe3+完全还原后,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 )

A. 0.4mol/L B. 0.6mol/L

C. 0.8 mol/L D. 1.0 mol/L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2Fe3++Fe=3Fe2+可知,铁粉过量,最终溶液中的Fe2+的物质的量为0.4 mol,其浓度为0.4mol÷0.5L=0.8 mol/L。答案选C。

16.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变红色 B. 溶液中一定含Fe2+

C. 溶液中一定含Cu2+ D. 剩余固体中一定含铜

【答案】C

【解析】

【分析】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加入铁粉,铁先和FeCl3反应生成FeCl2,然后铁粉再与CuCl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Cu和FeCl2,若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如固体为铁和铜,那么溶液中的溶质为FeCl2,如固体只有铜,那么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FeCl2或FeCl2和CuCl2,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加入铁粉,铁先和FeCl3反应生成FeCl2,然后铁粉再与CuCl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Cu和FeCl2,若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如固体为铁和铜,那么溶液中的溶质为FeCl2,如固体只有铜,那么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FeCl2或FeCl2和CuCl2,因此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变红色,溶液中一定含Fe2+, 溶液中可能含有Cu2+,剩余固体中一定含铜,不正确的是C;

答案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7.配平下列方程式:

(1)_______Fe3++_______Cu = _______Fe2++_______Cu2+

(2)_______Cu+_______H2SO4(浓)=_______CuSO4+_______SO2+_______H2O

(3) ______Fe2++ ______Cr2O72- + ______H+ = ______Cr3++______Fe3++______( )

(4)_______Cl2+_______KOH = _______KCl+_______KClO3+_______H2O

(5)_______NH4NO3 = _______HNO3+_______N2+_______H2O

【答案】(1). 2 (2). 1 (3). 2 (4). 1 (5). 1 (6). 2 (7). 1 (8). 1 (9). 2 (10). 6 (11). 1 (12). 14 (13). 2 (14). 6 (15). 7 (16). H2O (17). 3 (18). 6 (19). 5 (20). 1 (21). 3 (22). 5 (23). 2 (24). 4 (25). 9

【解析】

【详解】(1)该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2价,Cu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根据元素守恒知Cu转移电子总数为2,则Fe3+的计量数是2,Cu的计量数是1,再结合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2Fe3++Cu = 2Fe2++1Cu2+,故答案为:2、1、2、1;

(2)该反应中Cu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部分S元素化合价由+6价变为+4价,部分S元素化合价不变,根据元素守恒知Cu转移电子总数为2,则Cu的计量数是1,H2SO4的计量数是2,再结合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故答案为:1、2、1、1、2;

(3)该反应中Cr元素化合价由+6价变为+3价,Fe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3价,根据化合价的升降相等,则Cr2O72- 的计量数是1,Fe2+的计量数是6,Fe3+的计量数是6,根据Cr原子守恒,Cr3+的计量数为2,再结合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6Fe2++Cr2O72- + 14H+ = 2Cr3++6Fe3++7H2O,故答案为:6、1、14、2、6、7H2O;

(4)该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Cl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5价,根据化合价的升降相等,则KCl的计量数是5,KClO3的计量数是1,KOH的计量数是6,根据Cl原子守恒,Cl2的计量数为3,再结合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3Cl2+6KOH = 5KCl+KClO3+3H2O,故答案为:3、6、 5、1、3;

(5)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N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0价,根据化合价的升降相等,则N2的计量数是4,NH4NO3的计量数是5,HNO3的计量数是2,根据O原子守恒,H2O的计量数为9,再结合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5NH4NO3 =2HNO3+4N2+9H2O,故答案为:5、2、4、9。

18.在常温下,Fe与水并不起反应,但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并置换出氢气。?应用下列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

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氧化还原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 。

(2)实验前必须对整套装置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圆底烧瓶中盛装的水,该装置受热后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烧瓶底部放置了几片碎瓷片,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干燥管中盛装是的物质是________(填写名称),作用是__________。

【答案】(1). 3Fe+4H2O==Fe3O4+4H2 (2). Fe (3). H2O (4).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5). 提供水蒸气 (6). 防止暴沸 (7). 碱石灰 (8). 除去水蒸气

【解析】

【分析】(1)铁与水蒸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还原剂的判定方法根据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氧化剂是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2)该反应物水蒸气与铁,生成物种有氢气生成,所以实验前必须对整套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

(3)反应物为水蒸气与铁,加热的目的为实验提供水蒸气;

(4)干燥管中盛装是的物质是碱石灰,作用是除去水蒸气。

【详解】(1)铁与水蒸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Fe+4H2O(g)Fe 3O4+4H2,根据化合价升降来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因铁的化合价升高,所以铁作还原剂,水中氢的化合价降低,水作氧化剂,故答案为:3Fe+4H2O(g)Fe 3O4+4H2;Fe;H2O;

(2)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该反应物为水蒸气与铁,生成物种有氢气,所以实验前必须对整套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故答案为: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3)因为反应物为水蒸气与铁,所以这里加热的目的就是为硬质玻璃管内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提供持续不断的水蒸气,故答案为:为实验提供提供持续不断的水蒸气; 防止暴沸事故的发生;

(4)干燥管中盛装是的物质是碱石灰,作用是除去水蒸气,故答案为:碱石灰;除去水蒸气。

19.已知:2Fe3++2I-= 2Fe2++I2,现有一种澄清透明的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K+、Fe3+、Ba2+、Al3+、NH4+、Cl-、I-、NO3-、HCO3-、SO32-、SO42-现做以下实验:

(1)将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呈红色

(2)取少量溶液,加入用稀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3)将(2)中的沉淀过滤。由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4)另取溶液,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只观察到有红棕色沉淀生成,且沉淀量不减少。由此可以推断:

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中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H+、Fe3+、SO42- (2). Ba2+、Al3+、NH4+、I-、HCO3-、SO32- (3). K+、Cl-、NO3-

【解析】

【分析】(1)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该溶液,试纸显红色,说明溶液呈酸性,则一定不存在HCO3-;

(2)取溶液少许,加入用稀HNO3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为硫酸钡沉淀,说明含有SO42-,则一定不含有Ba2+;

(3)取实验(2)后的澄清溶液,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不能证明是否含有Cl-离子,因(2)中加入氯化钡;

(4)取溶液少许,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只看到有棕色沉淀生成,且沉淀质量不减少,故说明含有Fe3+,I-、SO32-具有还原性,能与铁离子反应,一定不含有Al3+和NH4+、I-、SO32-。

【详解】依据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SO42-、Fe3+,一定不存在:Ba2+、Al3+、HCO3-、NH4+、I-;可能存在:K+、Cl-、NO3-,故答案为:SO42-、Fe3+;Ba2+、Al3+、HCO3-、NH4+、I-、SO32-;K+、Cl-、NO3-。

20.(1)分别写出由氧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下列物质的化学方程式(必须注明反应条件)。

①Na2O2_______________。

②Na2O__________________。

(2)KO2能吸收CO2生成K2CO3和O2,故可用作特殊情况下的氧气源,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泼金属复杂的氧化物(如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等)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生成氧气,从而用作特殊情况下的氧气源。现有下列四种物质,你认为在运输鱼苗的时候用( )作为氧气源更合适?理由是:_________ 。

A.Na2O2 B.K2O2 C.KO2 D.CaO2

【答案】(1). 2Na+O2Na2O2 (2). 4Na+O2═2Na2O (3). 4KO2+2CO2=2K2CO3+3O2 (4). D (5). CaO2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溶解度小,对水的pH影响小,比较适合鱼苗存活

【解析】

【分析】(1)钠与氧气在常温下生成氧化钠,在氧气中点燃反应生成过氧化钠,据此书写方程式;

(2)KO2能吸收CO2生成K2CO3和O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书写方程式;

(3)CaO2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溶解度小,对水的pH影响小,比较适合鱼苗存活。

【详解】(1)①钠与氧气在空气中点燃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化学方程式:2Na+O2Na2O2,故答案为:2Na+O2Na2O2;

②钠与氧气在常温下生成氧化钠,化学方程式:4Na+O2═2Na2O,故答案为:4Na+O2═2Na2O;

(2)KO2能吸收CO2生成K2CO3和O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知,该反应方程式为4KO2+2CO2=2K2CO3+3O2,故答案为:4KO2+2CO2=2K2CO3+3O2;

(3)在运输鱼苗的时候用 CaO2作为氧气源更合适,故选D, CaO2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溶解度小,对水的pH影响小,比较适合鱼苗存活,故答案为:D;CaO2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溶解度小,对水的pH影响小,比较适合鱼苗存活。

21.有50mLNaOH溶液,向其中逐渐通入一定量的CO2,随后取此溶液10mL将其稀释到100mL,并向此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HCl溶液,产生的CO2气体体积(标况)与所加入的盐酸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试分析NaOH在吸收CO2气体后,在甲、乙两种情况下,所得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什么?其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__________产生的CO2气体体积(标况)是多少?____________

【答案】 (1). NaOH、Na2CO3 1:1;Na2CO3、NaHCO3 1:1; (2). 56mL;112mL

【解析】

【分析】当生成CO2气体时,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

(1)(甲)中生成CO2气体至最大,消耗HCl为25mL,若二氧化碳与NaOH反应后溶液中不含NaHCO3,由Na2CO3+HCl=NaHCO3+NaCl可知,将CO32-转化为HCO3-应消耗HCl为25mL,而图象中开始生成CO2气体时消耗HCl体积为50mL,说明该阶段还发生反应NaOH+HCl=NaCl+H2O,溶液中溶质为NaOH、Na2CO3,中和NaOH消耗HCl的体积为50mL-25mL=25mL,根据反应消耗盐酸的体积计算NaOH、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

(乙)中生成CO2气体至最大,消耗HCl为50mL,若二氧化碳与NaOH反应后溶液中不含NaHCO3,由Na2CO3+HCl=NaHCO3+NaCl可知,将CO32-转化为HCO3-应消耗HCl为50mL,而图象中开始生成CO2气体时消耗HCl体积为25mL,说明该阶段只发生Na2CO3+HCl=NaHCO3+NaCl,且二氧化碳与NaOH反应后溶液中含NaHCO3、Na2CO3,根据反应消耗盐酸的体积计算NaHCO3、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

(2)根据碳元素守恒可知,(甲)中从50mL~75mL消耗25mL盐酸时生成的二氧化碳,而(乙)中从25mL~75mL消耗50mL盐酸时生成的二氧化碳,根据方程式进而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

【详解】(1)(甲)中生成CO2气体至最大,消耗HCl为25mL,若二氧化碳与NaOH反应后溶液中不含NaHCO3,由Na2CO3+HCl=NaHCO3+NaCl可知,将CO32-转化为HCO3-应消耗HCl为25mL,而图象中开始生成CO2气体时消耗HCl体积为50mL,说明该阶段还发生反应NaOH+HCl=NaCl+H2O,溶液中溶质为NaOH、Na2CO3,中和NaOH消耗HCl体积为50mL-25mL=25mL,由方程式可知Na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两个过程分别消耗盐酸的体积之比,故NaOH、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25mL:25mL=1:1;(乙)中生成CO2气体至最大,消耗HCl为50mL,若二氧化碳与NaOH反应后溶液中不含NaHCO3,由Na2CO3+HCl=NaHCO3+NaCl可知,将CO32-转化为HCO3-应消耗HCl为50mL,而图象中开始生成CO2气体时消耗HCl体积为25mL,说明该阶段只发生Na2CO3+HCl=NaHCO3+NaCl,且二氧化碳与NaOH反应后溶液中含NaHCO3、Na2CO3, Na2CO3转化为NaHCO3消耗盐酸体积为25mL,则原溶液中NaHCO3消耗盐酸体积50mL-25mL=25mol,故NaHCO3、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25mL:25mL=1:1,故答案为:NaOH、Na2CO3,1:1;NaHCO3、Na2CO3,1:1;

(2)根据碳元素守恒可知,(甲)中从50mL~75mL消耗25mL盐酸时生成的二氧化碳,该阶段生成二氧化碳为0.025L×0.1mol·L-1=0.0025mol,体积为0.0025mol×22.4L·mol-1=0.056L=56mL,而(乙)中从25mL~75mL消耗50mL盐酸时生成的二氧化碳,该阶段生成二氧化碳为0.05L×0.1mol·L-1=0.005mol,体积为0.005mol×22.4L·mol-1=0.112L=112mL,故答案为:56;112。

推荐访问:疫情 安徽省 疫情 高一 【化学】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疫情防控延期开学期间辅导测试(三)试题(解析版)(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