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军队实施数据式审计的主要困难与对策分析

【摘 要】数据式审计是计算机审计的未来,我军计算机审计发展取得一定成就,但发展水平总体较低,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式审计并未开展实施,其实施还存在一些困难,文章通过分析了当前军队开展数据式审计存在的主要困难,并提出解决这些困难得对策。

【关键词】数据式审计;审计理念;审计管理

一、数据式审计模式的提出

1.数据式审计的形成。数据式审计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在财会领域的应用而诞生,但这一时期的数据式审计还不能称之为实际意义上的数据式审计,因为审计关注的重点是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的取得、分析和计算等过程。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家审计署开始应用计算机进行审计,这是我国开展数据式审计的初级阶段。伴随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数据式审计陆续贯穿于各项审计之中,在审计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以ERP为代表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使企业内部数据共享成为现实,“信息孤岛”现象正在消失。面对大量繁杂数据的存储、传输、查询以及各种操作人员权限的划分,以数据库技术为代表的计算机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广泛应用,对推动数据式审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有关审计内容和技术方法研究不断深入,审计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数据式审计作为审计业务的一个专业领域,必将持续蓬勃发展。数据式审计模式代表了信息化环境下计算机审计的真正未来。

2.数据式审计模式的涵义及特征。数据式审计模式的提出,最早见于石爱中副审计长《初释数据式审计模式》一文。为阐释数据式审计的涵义,文章比较了账目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以及账套式审计与数据式审计的差别,指出账套式审计模式只是审计手段的改进,而不是审计观念和审计方式的进步,解决的只是手段问题,而不是方式问题。数据式审计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审计模式,它是将电子数据作为直接审计对象,不必要将其转换成规定的电子账套。数据式审计可以采取数据基础审计模式,也可以采取系统基础审计模式。若采取数据基础审计模式,它唯一的对象就是电子数据;若采取系统基础审计,它的对象有两个,一是系统内部控制,二是电子数据。在数据式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采集到的是被审计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底层数据库,通过对底层数据的分析处理,获得大量的多种类型的有用信息。这些信息不但包括传统的财务信息,而且还包括非财务信息、自行组合的新财务信息、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组合的混合型信息。与传统审计模式相比,数据式审计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从审计的对象来看,数据式审计的对象包括源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二是从审计所采用的核心方法来看,数据式审计采用的主要方法是构建审计中间表和审计分析模型。三是从审计所应用的技术来看,数据式审计的主要技术方法是数据分析技术。

二、军队实施数据式审计的主要困难

数据式审计是我军审计发展的必然方向,是我军审计信息化的未来。然而鉴于我军当前审计信息化水平,大力开展数据式审计显然还不现实,主要是存在一些短期无法解决的困难。

1.审计理念落后。审计理念的落后首先表现在是对数据式审计缺乏必要的认识。当前我军大多数审计人员对数据式审计模式认识模糊,认为数据式审计仅仅是审计方法的改变,采用传统账项基础审计的相关审计方法也能实施审计,也能发现不少问题,取得一些成果,没有必要开展数据式审计。审计理念落后的另一个表现则是审计理论研究的落后,尤其是审计应用理论研究的落后。放眼全球,计算机辅助审计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展如火如荼,国外一些优秀的审计软件如IDEA、ACL等在审计实践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收到了良好的工作效果;再看国内,“金审一期”已经通过验收,二期也在紧张有序的展开建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线实时审计将不再是梦想。反观军内,审计人员依旧习惯于制度基础下的帐套式审计,审计无非是将被审计会计数据导入审计系统,在按照手工审计的作业方式实施审计。由此可见,军队审计与国外审计、国家审计之间的距离可谓不小。

2.审计技术落后。当前我军以账项基础、制度基础审计模式为主流审计模式。账项基础审计的核心方法是详查法,制度基础审计的核心方法是测试法,包括符合性、实质性和分析性测试。我军当前应用于审计实践的工具主要是“军审”工程系统软件和office系列办公套件。虽然与手工审计相比,这些软件无疑是先进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审计效率。然而,这些软件依旧没有脱离手工审计的作业方式,审计时,审计人员需要事先取得被审计单位的电子账套,再通过审计辅助软件的支持,浏览电子账套中包含的日常业务记录,如果数据量巨大,还要对这些日常业务记录进行抽样,从而依据相关法规判断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可以看出,审计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只是传统的手工翻阅帐簿被计算机软件所取代。在数据式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直接获取被审计单位数据库的底层数据,这些数据是原始的,未经加工的。审计时,审计人员的主要工作不在是浏览记账凭证、翻阅记录,而是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去噪、消除冗余,在此基础之上构建审计中间表,依据审计中间表,进行审计数据分析,而审计数据分析则需利用一些技术方法,如SQL查询语言、多维分析技术、数据挖掘、数据透视等。审计人员利用这些技术,依照“系统分析模型——类别分析模型——个体分析模型”的流程来构建审计分析模型,依据审计分析模型的结果可以发现审计线索从而找到审计取证的切入点。因此,从上述比较来看,军队审计所采用审计技术落后与开展数据式审计所需技术差距较大,与之相比是落后的,还需要军队审计人员去探索实践。

3.审计管理落后。军队当前审计部门按照解放军审计署——军区审计局——集团军审计处的层级关系从高到低设置,各级别审计部门根据业务性质的不同又设置不同的职能部门沿袭了因事设岗、因岗设人的传统。级别较低的集团军审计处由于编制所限,几乎没有职能区分。审计部门行政上接受本级党委领导,而业务上又要接受上级审计部门的指导,形成了一种双重领导体制。按照传统手工审计作业方式下,审计部门按照收集相关资料、分头组织实施、取得审计证据、撰写审计报告、形成审计档案的流程实施审计,在手工审计方式下,这样的管理体制有一定的道理。由于数据式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把握总体、统揽全局,避免盲人摸象,审计项目应按职能进行分组,既审前调查组、数据分析组、延伸调查组、质量保障组等,这种全新的审计流程和分组方法已经打破了行政处室的限制,因此传统的审计组织方式和管理手段是难以适应数据式审计管理方式要求的。

三、克服数据式审计开展困难的对策

1.转变观念,树立信息化条件下的数据式审计理念。转变观念是审计人员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审计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一是数据式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各种数据进行综合利用,不能局限于财务数据。数据式审计是一种全新的审计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对电子数据的直接利用,审计人员无须先将电子数据转化成电子账套;直接利用也不是说不对系统内部控制进行测试。在传统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习惯于翻阅账套,浏览业务记录,审计时眼光局限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对于其他相关信息则关注不够,数据式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在关注被审计单位财务数据的同时,对其他诸如人事、纪检等相关数据也不能忽视,因为这些数据之间有着千丝万屡的联系。二则开展数据式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对审计方法进行再审视,审计方法不仅仅是详查和测试,在数据式审计模式下,计算机的利用即可以解决详查问题,也可以解决测试问题(实质就是抽查问题)。详查和测试已不是审计的核心方法。面对海量和诸多类型不同的数据,审计人员需要关注于如何将这些数据转化成开展审计的有用信息,只有将大量数据转化成信息,审计人员才能实施审计程序,实现审计目标,因此,数据式审计的核心方法是数据的分析方法。

2.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审计人员是一切审计活动的核心,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审计的成败,数据式审计对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需要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是指审计人员不仅要爱军,更要在爱军的基础上,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实事求是地分析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审计在军队财经活动中真正发挥监督、鉴证、评价的作用;二是要培养审计人员与信息化环境相适应得专业技术能力,开展数据式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特别要熟练掌握专业审计辅助软件的操作能力。分阶段、分层次对现有审计人员在计算机知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控制和计算机审计的技术方法等方面加以培训,同时,还应该积极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计算机系统开发人员,让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会计和审计基础知识,成为审计专业技术人员。

3.重塑审计程序,变革审计管理模式。在传统审计模式下,军队审计的实施过程可分为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三个阶段。引入数据式审计模式后,审计准备和审计实施阶段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数据式审计是以数据的采集、清晰、分析为中心展开的,数据分析既像审计准备工作,又像审计实施工作,审前调查的归属没有明确的限定。显然,新的审计模式的引入需要采用新的审计程序。我们应当将审计过程进行细分,直接将审计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审计准备阶段、审前调查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和审计报告阶段。审计准备阶段与审前调查阶段的划分原则应该是审计人员是否需要实施数据的分析。

参 考 文 献

[1]徐瑾.基于信息化环境下数据式审计的特征及实施路径[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1)

[2]石爱中,孙俭.初释数据式审计模式[J].审计研究.2005(4)

[3]刘汝焯.《审计分析模型算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陕西省审计学会课题组.信息化条件下的政府审计研究[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1(3)

[5]王智玉.审计信息化与审计组织方式[J].审计研究.2011(4)

推荐访问:对策 审计 军队 困难 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