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考验耳机的十首歌 渡口

  儿时起,就在江边玩耍,常到轮船码头去玩,大江东去,汽笛声声,总觉得风景这边独好。其实,江边有许多渡口,很少有人注意到。它没有轮船码头那般繁华,只有冷落萧条,如同江边孤零的垂钓者一样。

  一条江河,将人们阻隔在江南与江北。江水还没有从寒冬的枯寂中缓过神来,平缓而无声地流着。早春二月,江边杨柳、野草还没有抽青,江里几只野鸭悠闲地荡来荡去。

  杂草丛生的江堤上,一条水泥路斜着伸向江边。不远处,几艘铁驳静静地停靠在岸边,船上似乎堆着废铜烂铁,没有要开走的意思。一艘渡船,也算铁驳,静静地停泊在那里,时有三五个、七八个客人上船或下船。无人过江的时候,这里完全一片沉寂。那渡船人专心致志地在船上静静地等候。偶尔听过两三声汽笛声,渡船缓缓开走以后,又归于平静。渡完一轮客人,一两个小时后,又返回来守候着。如此送走一拨又一拨。那些渡江的人们,自然也不会担心过不了江去,印证了一句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的话。

  几十只渔船,横七竖八地停泊在江中或岸边。远看一动也不动,也许正在作业呢。据说这些渔民在这里生活了许多年了,他们凭着一条渔船,上至四川重庆,下至南京上海,漂流在江上,到了捕鱼淡季,就成群结队停靠在这里歇息,这里仿佛就是他们遮风挡雨的港湾。等候江水上来,旺季时候再开始下网,风雨无阻。有的渔家已在岸上买了房屋,子女们从此告别了渔民生涯,只有六七十岁的老渔民仍然过着渔民生活。我上到一只渔船上买鱼,跟一位渔民聊了起来。这位渔民看样子七十多,他说在长江捕鱼三十多年了,就靠每天捕的鱼拿上岸去卖,总算在岸上为儿女们买了房子,自己还得在这渔船上过日子。下了渔船,我还在想,就要进入禁渔期了,他们靠什么为生呢?

  岸边一块林中平地,搭着一个简易雨棚,棚外摆放着桌椅板凳,一个七十多的婆婆,遇见搭船路过的客人,热情地招呼着,卖些茶水饼干类的食品,还能为客人做一些吃的,下面条,煮玉米,炒饭,豆折一类的。我在棚里坐了半晌,与老婆婆拉着家常,才见前前后后七八个客人侯船,有的坐一会,有的吃上一碗热面条。客人走后,老婆婆有些失落和怅惘,就拿起收音机听着。老婆婆今年七十二岁,在码头摆摊三十多年了,如今子女们早已成家立业了,都不赞成她出来,在这江边风里来雨里去地摆摊,但是老婆婆说,没事做,就在这摆摊很自在,有客人来了招呼一下,没客人就在这吸取新鲜空气。我真想象不出,风雨来临,或天寒地冻,或盛夏烈日,老婆婆这摊怎么守呢?我记起有人写过一首诗:渡口/是你离去的悲伤/是我等待的期盼/却空老去了谁的一世凄凉/看那雁来鸿往/数不清的轮回升降/谁的身影守着晓风残月柳岸/任那青丝染就寸寸银霜......

  这个渡口,原来也是一个繁盛的客轮码头,江堤内,还有客船码头侯船室的房子,不过早已是荒芜颓废了。

  渡口,在古代是很繁华的,人的流动主要靠水路。所以,大凡有江河的地方,就有渡口,有渡口就有码头,有码头就有大量的人群聚散。那渡口也算形成了一种码头文化,成为传播信息的一方宝地。而今的渡口,虽不及轮船码头常有万吨级客货轮停泊、熙熙攘攘的人群,可比起旧时的舟楫来往、江边送别的日暮愁绪来说,早已今非昔比。但这渡口景象虽然给人一种落寞感,可我从渡船人、老婆婆、老渔民身上看到了淡泊而明志,宁静而致远。虽然日子过得平淡,劳碌,与世无争,但他们心底的那种守候也许不会改变。

  赞                          (散文编辑:可儿)

推荐访问:渡口 渡口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