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中国散文(续6)】

  第三章西汉末至东汉末文

  

  《史记》之后,文学史上进入大致西汉末叶到东汉末时期,从民间和部分文人中间产生了乐府民歌和五言诗,具有很高的价值。辞赋和散文的发展,前期以刘向、杨雄、班固为代表,后期以张衡、蔡邕、赵壹为代表。

  思想家王充,在文学理论批评上有一些重要的见解,他所论的主要是针对记事之文和论说文字,散见在他的《论衡》各篇中。他认为文章应当有用于世,要载人之行,传人之名,要劝善惩恶;又认为写文章的态度要诚实,反对增益实事,为美盛之说,生造空文,为虚妄之传,他是以只是非、崇实作为衡量文学的标准的,很有见地。

  王充的物以人为表,人与文为基说法对刘勰《文心雕龙》发生了影响。

  《论衡。订鬼》,订,评论。古人迷信鬼神,在那样的社会环境里,王充举出各种理由,论证妖祥和鬼神之类并非实有,这种精神是值得钦佩的

  

  

  第一节刘向散文

  

  刘向的文章在西汉别具一格。保存下来的都是一些奏疏和挍书时对古书作的叙录等。其中以《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书录》最有名。《谏营昌陵疏》反对成帝的大营昌陵,引了一些历史故事来规讽,沉挚恳切。《<战国策>书录》分析六国倾覆和秦灭亡的原因,虽没有贾谊《过秦论》的气势昌盛,但写得娓娓动听,另成一种佳境。他的文章的特点是舒缓平易,从容不迫,而说理畅达。后来有些古文家喜欢学他的文字。

  刘向的作品还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这些都是采集传记行事所写出来的。这些书大都是通过一些历史性故事来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但保存了一些有意思的故事。《列女传》写了一些有通才卓识、奇节异行的女子。如《辩通传》一卷,所写的女子有的具有治国的才能,有的富于聪明才智,其他各卷,像《贤明传》中的《楚接舆妻》,写接舆妻安贫乐道,《结义传》中的《珠崖二义》,写后母与前妻在临难时都要牺牲自己,保全对方,书中不少这样可观的篇章。这部书叙事简约,文笔朴素。其中像《珠崖二义》的描写隐情,是比较优美的文字。

  

  梁君出猎,见白雁群。梁君下车,彀弓欲射之。道有行者,梁君谓行者止,

  行者不止,白雁群骇。梁君怒,欲射行者,其御公孙袭下车抚矢曰:君止.。

  

  魏国(梁是战国时魏的别称)国君盛怒之下要用弓箭射死走路人,箭在弦上,一触即发,顷刻间,走路人即将丧命。如此紧要关头,公孙袭挺身而出,使劲握住国君伤人害命的箭,威严地喝道:君王止怒。这是刘向的《梁君射雁》(选自《新序》)为我们描绘的紧张的矛盾冲突:一个要杀人,一个要救人。在这种紧张的矛盾冲突中,竟然响起了这铿锵有力的语音,充分展示了这位下层官吏敢于犯颜进谏的性格。

  接着,是矛盾冲突的发展:梁君暴怒,兴师问罪;公孙袭没有退缩,担着更大的风险规劝国君。他讲了从前齐景公为民求雨的故事,并石破天惊地痛斥魏国国君言无异於虎狼。古有伴君如伴虎之说,刘向直言不讳,他敢于谏诤的性格表现得更加突出了。

  在激励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性格,这在大约二千年前的时候就有了这种艺术尝试,是十分可喜的。

  

  《说苑》中的《晋平王七十问学》讲的是炳烛而学的故事。这是一段风趣的对话,由一个暮字引起,暮,指太阳落山,引申为晚了迟了的意思。晋平公自认为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而瞎子音乐师却脱口而出:何不炳烛乎?然后从容不迫地连设三个比喻,巧妙而又深刻地说明了人生各个时间段学习的重要性: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这则短文突出的一点是:言出意外。起初师旷的答话,似乎言不对题,晋平公大为恼火,读者也莫名其妙,随着师旷的生动比喻,晋平公不禁大呼:善哉!如此的言出意外的艺术手法,既讲明了道理,又很风趣。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

  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

  子独后来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

  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

  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

  以治楚矣。

  

  历来,官有官道,刘向借老父之口,总结了三点为官之道,即使是在当今,也仍有借鉴意义;而短文的出人意料之处是孙叔敖的谦恭:他被任命为楚国的丞相,很多当官的和老百姓都前来祝贺,而一个穿着粗布衣服,戴着白帽子的老人,却最后来向他吊丧;孙叔敖不但没有恼怒,而是正衣冠而出见之,再拜,洗耳恭听,这种气量不是任何人都具备的。孙叔敖,春秋时楚国贤相,颇有政绩,相传他三得相而不喜,三去相而不悔,可见,他能够在自己升官的时候,谦恭地接待前来吊丧的老人,绝不是偶然的。

  

  楚庄王欲伐晋,使豚尹观焉。反曰:不可伐也,其忧在上,其乐在下。且贤

  臣在焉,曰沈驹。明年又使豚尹观。反曰:可矣!初之贤人死矣,谄谀多在君之

  庐者。其君好乐而无礼,其下危处以怨上,上下离心,兴师伐之,其民必先反。

  庄王从之,果如其言矣。

  

  古人非常有意思,大战当前,侦察敌国,不去侦察他们的军事力量与防御部署,却以敌国朝廷内外官民的精神状态与什么样的人在受重用为是否出兵的依据。俗语说:一叶而知秋,朝廷的人忧国忧民,民众快乐地生活,贤臣得到重用,这样的国家是很难被打败的;反之,人民怨声载道,上下离心离德,擅于巴结奉承的小人当道,在国家受到攻击的时候,其民众不起来造反才怪呢。

  这则小故事写得也有意思,用十分之九的笔墨去写二观,较为详细地交待楚国攻打晋国前的准备工作;对作战的正面描写只用庄王从之一笔带过,却与前面的详写形成鲜明的对比。

  故事虽小,而意义深刻。

  

  

  第二节《汉书》

  

  象司马迁继承了父亲司马谈的遗志一样,穷究九流百家著作的班固也接过了父亲班彪的史笔,私撰汉史;被汉明帝首肯后,做了兰台令史,用二十余年著《汉书》,——遺下的一部分表志是由其妹班昭和马续完成的。

  《史记》创纪传体通史,而《汉书》创纪传体断代史。仿照《史记》,《汉书》叙写西汉一代二百余年的史事,汉武帝以前基本依《史记》,其后则是新作。

  班固崇奉儒家思想,并以此为标准对一些历史人物做出批判与颂扬——肯定一些比较正直的人,批判一些邪佞的人。如他对于西汉中叶以后的许多即使是儒学出身的宰相也是有微辞的,认为这些人外表上虽然俨然儒者,而骨头里却是持禄保位的阿谀之徒,他在这些人物传记里用了许多微词曲笔,刻画了其中一些人物的阴暗性格。但它不像《史记》那样反映了更多的人民的观点和表现了作者的反抗精神,甚至有些见解相悖,如《史记》歌颂游侠,而《汉书》却说那些游侠之士其罪已不容诛。

  做为官书,同《史记》一样,对统治者也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揭露与批判,像在《佞幸列传》和《外戚列传》中,反映了当时朝廷的昏暗,又在另一些列传里写出某些大臣的奔竟争夺及他们的荒淫昏乱。

  《汉书》在描写手法上,继承了《史记》的传统,文章组织严密,注意细心描绘,语言受汉代辞赋和散文的影响,繁富缛丽而又凝练。

  

  平恩侯许伯入第,丞相御史将军中二千石相贺,宽饶不行。许伯请之,乃往。

  从西阶上,东乡特坐。许伯自酌曰:盖君后至。宽饶曰:无多酌我,我乃酒狂。

  丞相魏侯笑曰:次公醒而狂,何必酒也。坐者皆目卑下之。酒酣,乐作,长信少府擅长卿起舞,为沐猴与狗斗。坐皆大笑。宽饶不说(悦),印视屋而叹曰:美哉!然富贵无常,忽则易人,如此传舍,所阅多矣。惟谨慎为得久,君侯可不戒哉!因起趋出。劾奏长信少府,以列卿而沐猴舞,失礼不敬。

  

  这是《盖宽饶传》中的一段,,短短几行写出了一个精彩的场面,又刻画出了盖宽饶耿直的儒者的形象,也描写了当时一些公卿的丑态。

  《汉书》中写儒学之士和公卿的传记很多,有不少写得工致,摹声绘影。班固离他所写人物的时代近,他对这一类人物的思想和行事,是比较熟悉的。

  让司马迁为之仗义执言,受到宫刑的李陵,在班固的笔下,有将近一千字描写了李陵在塞外孤军作战和覆没投降的经过及塞上作战的情景。后面写霍光令任立政等出使匈奴,乘机劝李陵归汉:一个使臣在异邦向投降异国并且已很显贵的李陵曲折地表达他的心意,任立政与李陵在两次宴饮中,都在行动和言语上互相巧妙地表达了态度,另外一个降臣卫津也在场。这些情景书中都有精心的刻画。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

  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公羊),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

  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

  旄尽落。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壯出,及还,须发尽白。

  

  这就是著名的苏武牧羊。

  苏武传塑造了一个不朽的爱国者的形象。苏武出使匈奴,匈奴千方百计诱降他,他都没从,单于迫害他,竭尽残酷之能事,他也不屈服,苏武的事迹十分激动人心,文章也写得可歌可泣,动人心魄,两千年来,高风亮节的苏武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

  《汉书》中的李陵、苏武传记,标志着这部书在艺术上所获得的重要成就。

  

  初,买臣免,待诏,常从会稽守邸者寄居饭食。拜为太守,买臣衣(穿)故

  衣,怀其印绶,步归郡邸。直(遇到)上计(统计上报)时,会稽吏方(正)相与

  群饮,不视买臣。买臣入室中,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守邸怪之,前引

  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守邸惊,出语上计掾吏。皆醉,大呼曰:妄诞耳!

  守邸曰:试来视之。其故人素轻(轻慢)买臣者入内视之,还走,疾呼曰:实

  然!坐中惊骇,白(告诉)守丞,相推排陈列中庭拜谒。买臣徐出户。有顷,长

  安厩吏乘驷马来迎,买臣遂乘传(车子)去。会稽闻太守且至,发民除(打扫)道,

  县吏并送之,车百余乘。

  

  无论人类怎样进化,都免不了存在着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班固笔下的这一特写镜头,使之更具典型。

  

  万年尝病,召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

  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

  咸讇也。万年乃不复言。

  

  《陈万年传》记述了汉元帝时官僚陈万年及其子陈咸的不同人格与道路。头触屏风从侧面揭露了陈万年的无耻丑态,儿子的话可谓一针见血:你不过在教我去拍马屁。

  古往今来,拍马屁有效也有术,但一向为人所不齿。总是有人乐此不疲,利益使然。

  

  《汉书》曾被一些文人学者极力推崇,地位很高;其文字也被人所喜爱,发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第三节余文

  

  除《汉书》外,鸿篇巨制的《两都赋》(《西都赋》与《东都赋》)也很有名。

  张衡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科学家。他发明和制作了浑天仪、候风地动仪,还写有《灵宪》等科学著作。

  他的文学作品主要是辞赋和诗。代表作是《西京赋》《东京赋》《南都赋》。

  散文的风格在东汉末年有一个转变,西汉以来的那种朴实厚重的文风这时开始消歇,魏晋的典雅清丽的文风开始兴起。蔡邕是这个转变中的代表作家。他的文章讲究音节谐协,字句典雅,多用偶句,在那时很有地位。文集中以《郭泰碑》较有名,这是因为郭泰是汉末品格较高的名士,蔡邕所写的碑文朴素,比较切合事实。

  恃才倨傲的赵壹,屡次犯法,几次被杀,友人把他救出来,他就作《穷鸟赋》来答谢友人,可见他落拓不羁的性格。他的代表作品是《刺世疾邪赋》。

  赵壹认为,伊五帝之不同礼,三王亦又不同乐,于兹迄今,情伪万方,便以佞谄与刚克相对比,以邪夫与直士相鉴照,以尧舜之岁与当今之年相反衬,从当道小人至皇帝老儿,批得体无完肤,骂得痛快淋漓。

  他喊出旷世之言:安危于旦夕,肆嗜欲于目前。

  他又在短赋中愤恨地写到: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情绪壮怀激烈。在东汉时代,这是很值得注意的文字。

  赋的末尾,假托秦客吟出疾邪诗,为后世所传诵。

  赵壹对东汉末年恒、灵帝间宦官专权、豪强倾轧的现实目睹身受,对趋炎附势、佞谄日炽的世风深恶痛绝。他内心积郁,喷薄而出,成此东汉批判现实的名篇。忧愤深广,用语质直,一反儒家怨而不怒的传统。特别是假托秦客、鲁生作诗,对当时封建社会世态作了相当彻底的否定,对邪风曲道抨击得痛快淋漓。

(待续)  

  

  赞                          (散文编辑:江南风)

推荐访问:中国 散文 中国散文经典 散文《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