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日常生活的儿童科学启蒙教育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它强调了学校科学教育活动生活化的要求。在以往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往往怀着一种“任务”意识去传递知识,传授技能,至于儿童的需求、兴趣很少顾及。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许多科学现象、科学活动往往被忽略。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尝试利用儿童的生活及其周围的环境对他们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使教育与儿童的生活、感性经验相结合,把科学启蒙教育渗透到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去。

一、细致观察生活是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有效途径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并不神秘,它就发生在我们周围,现实生活中许多熟悉的现象,往往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它以各种形式呈现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吸引着儿童去注意、去探究。事实证明:无论从儿童提出的问题,还是从儿童得到的经验看,他们的科学探究都来源于自身的日常生活。例如:儿童喂养蜗牛时,他们会观察蜗牛的样子,眼睛在哪儿?蜗牛的壳向哪一边旋转?它吃什么?它什么时候会出来寻找食物?

儿童科学教育很多时候是随机教育,它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每天发生的随机经验对儿童而言是最自然、最有意义、最具体、最容易了解,也是最不易忘怀的,但如果不加以引导,就会成为过眼烟云,不会产生任何教学效果。例如:春天来了,飞舞的柳絮让儿童思考:柳絮从哪里来的?它到底是什么东西?吃玉米时,儿童会观察、探究玉米的种子是以什么方式排列的?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教师可以引导思考:你还知道其他植物的种子是怎么排列的吗?

这些生活细节,正是激发儿童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究的切入点。生活中还有很多的随机经验:如蚂蚁有几条腿?它吃什么?垃圾哪里去了?衣服上的水哪里去了?为什么有白天和黑夜?……教师要抓住机会,运用一些问题让儿童去推理、思考、关注周围的世界,从小接受科学启蒙教育。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个人的智慧应从观察天上和地下的实在的东西中来,同时观察越多,获得的知识越牢固。”儿童观察能力的提高不仅对于科学知识的积累有益,同时对于儿童的思维、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也十分有益。

二、大自然是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活”教材

运用大自然中的材料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可让儿童获得真实的感受。大自然中有许多材料可以利用,可现在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玩的是动漫、动画、电动玩具、布娃娃……他们又有多少亲近自然的机会呢?

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我们可向它领教,向它探索。”他强调幼儿园教育应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以大自然、大社会为课堂,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儿童的兴趣和想象力。小学科学教育也应该是一脉相承的,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儿童时期和少年时期,是学生思维最活跃、想象力最丰富、好奇心最强的时期,而大自然是满足儿童好奇心的天然课堂。面对大自然,面对千奇百怪的大千世界,学生有多少问题要问,有多少事物要探索啊!从“燕子低飞蛇过道”,到“乌云密布一声霹雷要下雨”,再到“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一个下雨,大自然能给出多少生动的课题啊!

当学生仰望星空时,就能知道宇宙的深邃,知道地球不过是太阳系的一角,太阳系不过是银河系的一角,银河系不过是整个宇宙的一粒微尘。人的一生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瞬,整个人类的存在也只是宇宙中的一瞬!当学生知道宇宙的浩瀚时,他们才会有大自然般宽广的胸怀!春天树木发芽,夏天枝繁叶茂,秋天风吹落叶,冬天枯木逢雪,这些现象可以让学生亲眼看到大自然春夏秋冬循环往复的变化,从而使其在大自然中获得启示。这些,是在水泥墙和书斋里无法观察到的。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曾经忘情地赞美大自然:“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在这位美丽的女词人看来,大自然是有生命和感情的,只有与自然亲近,才能真正领略自然之美。

三、学会探究是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主要方法

小学科学课程通过组织学生对日常生活现象和自然事物的探究,让学生积累经验,增长见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获取知识;依据科学的程序和方法来探讨和论证,因而发展了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了重视证据和注重逻辑的思维习惯。学生有了参与探究活动的经历和体验,就能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这样有利于他们形成尊重客观事实、尊重自然和生命、尊重和欣赏不同意见的科学态度,形成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布鲁纳的学习理论都说明了儿童学习是儿童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只是儿童科学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我们常说儿童是小小的科学家,但他们毕竟不是真正的科学家,他们的活动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支持。

例如:一年级的学生劳拉在给放在窗台上的植物浇水时突然欢叫起来:“今天大植物上来了新客人!”几个在旁边的孩子走过来看,教师也往这边看,她听到麦克大声地喊:“嗨,是一只大大的、胖胖的蜘蛛!它正在织网呢!”有些孩子非常感兴趣,而有些孩子则有一点紧张地往后退。这时教师注意到了孩子的反应,走了过来。

劳拉和麦克都担心有人会碰到植物,损毁蜘蛛网,孩子们决定制作一个标志物。有的孩子说蜘蛛网很结实,不会被损坏,如果被损坏了,蜘蛛也会再织一个。然后,小组开始猜测究竟会发生什么情况,讨论蜘蛛如何织网。在倾听了孩子们的看法后,教师给全组孩子朗读了书里有关蜘蛛的那节内容。

孩子们急切地想到户外去寻找蜘蛛,教师拿出一些放大镜给孩子们用。孩子们在草丛里发现了一些蜘蛛,还有一些旧的、废弃的蜘蛛网。教师用黑纸粘住蜘蛛网,带进教室,请孩子们帮她在蜘蛛网上洒上白面粉,形成了一张张蜘蛛网的图形。教师又用数码相机给草丛里的蜘蛛拍了一些照片,孩子们在教室的四周放置了一些蜘蛛网,教师所拍的照片也用胶水贴在一张大海报上。一些孩子向教师讲述了他们关于蜘蛛的想法,教师把这些想法都记录在海报上了。第二天,孩子们注意到房间里的蜘蛛捕获了一只虫子,教师建了一张图表,孩子们把蜘蛛捕捉的虫子数用曲线标注出来……又一天,詹姆斯发现有只蜘蛛不见了,他告诉老师他担心有人会被蜘蛛咬伤,教师给孩子们演示了怎样用一只杯子小心而安全地抓住蜘蛛的方法。

最后一天,如教师所料,上百只小蜘蛛出现在窗台的植物上,这是孩子们没有想到的。全组的孩子一起想出了怎样处理小蜘蛛以及怎样把它们带到户外的办法。随后,研究繁殖及生命幼小形态的活动开始了……(该案例摘自《儿童像科学家一样》一书)

多么乐于发现的孩子,多么善于支持和引导的教师!生动的案例使我们认识到:对儿童兴趣的敏感察觉,对生物关键概念的清楚了解,教师自身的知识基础和教育技能,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活动的良好设计与引导技巧是让儿童像科学家那样探究的重要保证。在活动中教师要给儿童充分的自由活动与探究时间,不要过分干扰和限制儿童的行为,充分发挥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样的环境里活动,儿童才会有安全感,感到被尊重、被关怀,因而才能真正大胆地尝试、探究、发现和创造。

(作者系浙江省特级教师、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编写组成员、杭州市滨江新区实验学校副校长)

推荐访问:启蒙教育 日常生活 儿童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