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激发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059-01

人是一种非常感性的动物,特别是理智和情感正处于完善阶段的初中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更依赖于直接的情感体验。所以,初中语文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情感激发的时机和程度,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真接的情感体验,他们才会主动去探究、去讨论、去实践,这样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能力培养等目标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开门见山,先入为主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带,花坞春晓、桃红李白等春景激起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或放一曲《春天在哪里》的录音,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又如教学冰心的《小桔灯》,教师可课前布置学生自制小枯灯,在导人新课之前,让他们展示出来,引起学生的集中注意和有趣思考,激起学生寻求探索新知的积极极性,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也为学生架起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冰心奶奶笔下的《小桔灯》该是怎样的呢?文中小姑娘的形象又是如何呢?

2.巧設悬念,激发情感

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如教学《孔乙己》、《竞选州长》、《变色龙》这一类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这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3.创设疑问,启迪思维

教师在导人新课时,可针对所讲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这样导人新课,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增强讲课的吸引力。如教学《驿路梨花》时,可设计这样的提问:标题一语双关如何理解?文中两次误会、三设悬念、四写梨花分别从哪些语句体现出来?这种写法收到怎样的效果?

4.自编自导,角色体验

根据课文的特点,让学生在深入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自编自导作品,课堂上汇报演出,这能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成就感,为了展示自己的优点,他们会加强合作、广泛查阅、深人体会、精心排演、积极改进。这样的方式比教师讲得天花乱坠效果要好得多。同时在此环节上,教师适时跟进,让学生评,评人物的表现、人物的性格、文本的主题、写作技法、语言表达等。如《威尼斯商人》等戏剧文学、电影文学均可采用此种方式。

5.故事吸引,情境感染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出发导人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兴趣。同时,授新课前,花极短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人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可先联系《从百草同到三味书屋》一文,给学生讲讲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再讲讲阿长本人的故事,这样,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

6.大胆设疑,逆向思维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教学《智取生辰纲》叫,可提问:吴用等众好汉所没之陷阱是否就是天衣无缝,没有任何破绽?你如果是杨志,你会如何识破这个陷阱?一反文本常态,一同激起学生思考的"千层巨浪",既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激发了学生探究兴趣,又能培养他们"不唯书、不唯上"的创新能力。

7.抓住重点,纲举目张

教学中,教师可抓住文中的重点加以点拨,这样,就能使学生一下子领悟到文中所包含的情感。如教学《卖炭翁》时,教师可就"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愿"字,剖析卖炭老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激起学生对卖炭老人的同情和对官僚的憎恶之情。

8.故留空白,意昧深长

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常常留下空白,让欣赏者去驰骋想象,进行再创作活动。语文教学亦可借鉴这一手段,故留空白,让学生去体验课文情感。如教学《我的老师》、《最后一课》时,教师可不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而让学生重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预习提示及有关资料,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归纳主题思想。

"教有法,又无定法。"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情感方法上,各位同仁会有更多更有效的方法,望大家斧正。

推荐访问:激发 初中语文 思考 情感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