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问”与“学生问”的互认与重构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教师提问要注重三个度:适度、角度和梯度。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分析哪些是真问题,哪些是伪问题,哪些含有隐问题。教师问和学生问,存在相互确认和整合重构的过程,教师的问题预设应尽量转化成学生的问题生成,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的提问为首位。

关键词:课堂;提问;艺术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7-025-2

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有这样的高度共识: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美国教学法专家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这里的“提问”指的是教师层面。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朱熹所言指的是读者层面,我们把它归为学生层面。在阅读教学中,不管是教师问还是学生问,都可以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真知。但教师问与学生问需要相互体认和重构,才能有效互动,达到学习目的。

一、教师的问题预设要把握三个“度”

一是适度。教师设计问题应该适度,提问提在刀刃上,避免随意发问。“问不在多,适度则可。”如讲授《寡人之于国也》一课时,文章的开篇就是梁惠王的感慨“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反复诵读揣度话中意味,第一个问题自然生成了——梁惠王是怎样的一位君王?带着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在反复诵读时,从人物语言去揣度人物形象,可以看出梁惠王是位高高在上、急功近利的君王。他并不关心民生疾苦,却自以为用心治国,感觉良好,很有些自负、傲慢和颟顸。为了加强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领略孟子论辩的风采,感受孟子论辩的强烈效果,教师可以追问:“面对这样一位君王,孟子是怎样一步步说服他的?”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对后文的内容和表达技巧就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二是角度。课堂上要尽量避免那些少有目的性、没有层次性、缺乏启发性的“问”,要问得有价值,要把握好问的角度。初读课文时,“问”应偏重于知识性;理解课文时,偏重于问题性;精读研讨时,偏重于探究性。李镇西老师在上《提醒幸福》时,当学生把认为疑难的字词交流了以后,他并没有就此结束这一环节,而是主动出击,给学生一个这样的问题:“李老师也查了一些字词。我查的主要是词。比如说倒数第四自然段‘所以,当我们守候在年迈的父母膝下时,哪怕他们鬓发苍苍,哪怕他们垂垂老矣’,这里的‘垂’字同学们查没查?什么意思呢?”这个问题解决以后可以再抛出一个问题:“我们读一篇文章前提就是要把字词弄懂。我刚才看见有的同学还把‘提醒’查了的。我先问大家,课文题目中‘提醒幸福’的‘提醒’,是什么意思啊?”随后引发了以下讨论:

同学齐声说:“珍惜。”

我说:“但原来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啊?”我指了指一位同学:“我刚才看你查了,你说说看。”

学生说:“从旁指点,促使注意。”

我说:“好,坐下。但在这儿是不是这个意思啊?”

同学们说:“不是。”

我说:“对!这又引出另外一个问题了,查生难字词的时候,既要弄清楚它本来的意思,还要看这个词在语言运用中,它又是什么意思……”

这样的词语貌似简单,实则有“深意”,此时如果没有老师的适时提醒,学生常常因忽略而没有掌握。

三是梯度。提问要以生活经验为梯。杨绛先生的《老王》,文章最后,作者发出了感慨:“这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我在分析额课文时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说愧怍?”这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从这个问题切入,可以带动对全篇的阅读分析。但很多学生理解不了这句话:作者一家对老王已经够好了,为什么还要愧怍?我没有针对这句话来进行分析讲解,而是针对课文内容——临终的老王来给我家送鸡蛋——设计了一个更小更具体的问题。我问学生:“老王来给‘我’送鸡蛋,接待他时,‘我’有没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妥当?你认为应该怎么做比较好?”

问题抛出来后,学生纷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了做得不对的地方:应该请老王进屋坐坐;应该请他喝杯茶;如果他吸烟应该敬一支烟;考虑到老王的生活困难,要给他鸡蛋钱也可以,但不能这么直截了当地把钱给他,应该包在那块装鸡蛋的手帕里,或者第二天专程送到他家里去……

在学生回答之后,我又抛出了另一个更深刻的问题:杨绛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人,为什么反倒不如你们做得妥当?经过学生讨论,大家终于明白,其实在杨绛心里,对老王更多的是同情,她想到的只是从经济上去帮助老王,而没有考虑到老王的心理需要——他来送鸡蛋更多的是把作者当成朋友来感谢她,而不是来乞求施舍的。——他需要友谊,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但这一切,作者都没有注意到,没有给老王更多更深入的关怀。老王死后,作者才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才有了文章最后的感叹。这份愧疚不会破坏杨绛的形象,只能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到一个作家敢于反省自己的高尚情怀。

二、学生生成问题需要教师的两个体认

一是体认学生的问题是真问题还是伪问题。

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总会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辨析那哪是真问题,哪些是伪问题。比如苏教版必修四“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专题,有话剧剧本《雷雨》,有选自雨果小说《巴黎圣母院》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有电影剧本《辛德勒名单》。本专题的人文内涵是“人性”这样一个比较抽象而且内涵又极为丰富复杂的话题。因此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一些具体的问题展开讨论。真和假、美和丑、善和恶三组矛盾也只是三个板块的侧重点,作品所表现的内涵决不会局限于这样一些内容。因此本专题的主要学习方式确定为问题探讨式。

在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的基础上,我梳理出这样一些问题。比如二十年的恩怨、二十年的风雨,鲁侍萍和周朴园真的就渐行渐远,孤寂漂泊的心再也不能相逢?一个唯利是图的纳粹商人,是什么原因让他滑向罪恶深渊的灵魂得到了救赎,人性得到了复苏?学生讨论自己提出的问题,思维的火花很容易被点燃,当然也会提出深入而独到的看法。

二是相机捕捉显问题以外的隐问题。

不管是教师问还是学生问,问题确定后抛给学生讨论交流,这样的问题都是提前预设的问题,是显问题。有时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却包含着问题,这个问题蕴涵在学生的思维过程中,是阅读过程中生成的问题,也可说是隐问题。这样的问题往往更有价值。比如学习《雷雨》时,有学生说四凤被雷劈死的,也有说是误触高压电而死的。其实这里隐藏着一个问题,四凤到底是怎么死的?四凤到底是误触高压电而死,还是因失望和悲愤而握电自杀而死?这个问题关系到人物形象的分析和作品主题的确认。

三、“教师问”与“学生问”的体认与重构

提问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老师艺术性的提问只是一个促进,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目的在于让学生敢于疑,敢于问,并提高学生质疑的质量,真正学会自主学习。

教师的提问有时过大或过深,则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教师提问有一个学生认同的问题;同样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也要加以确认,哪些是真问题,哪些是伪问题,哪些与教师的预设一致,与教师的问题相比较,谁的提问更新颖有趣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所以不论是教师问还是学生问都有一个“互认”的过程。教师的问题如果与学生的问题相同,则应多采用学生的提问方式,因为学生的语言表述和思考角度更贴近学生自身,所以“教师问”与“学生问”又有一个重构的过程,而“学生问”无疑应该作为问题的首选。

推荐访问:重构 教师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