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体现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强调的是语文学习的文学熏陶、文化价值、审美教育、情感培养、人格完善等内容。重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有益于发挥语文的审美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学生的情操陶冶、人格完善和悟性发展。

那么,我们追求的人文性主要有哪些具体体现呢?从现用教材看,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我国新一代语文教材的突出标志。我国在课程改革以后涌现的新教材,多数按人文主题组织选文、形成单元。如苏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共设置了亲近文学、金色年华、民俗风情、多彩四季、关注科学、奇思妙想六个单元话题,基本属于人文范畴。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设置了童年梦痕、秋日撷英、亲情歌吟、品行善恶、生命礼赞、性灵愚慧六个人文主题。其他课标教材,虽未像这两家在单元前冠以概括鲜明的主题词,但往往会在单元导语中点明单元的基本主题。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第一、第二单元,就明确提出了“人生”主题,两个单元中的选文就是依此组织起来的。

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学过程中所言的“人文性”,应该更多地落点在“人文精神”层面,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体现批判思维。教材中有一些思想深刻、逻辑严谨的篇目,这些篇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分析力和理解力,帮助学生养成勤于思辨,善于反思的良好思维习惯,加强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的培养;还可以提高学生在作文中的提炼生活素材、审题立意、选材谋篇的能力,特别有助于在论证性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讲义理和重考据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培根的《论美》、周国平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罗家伦的《学问和智慧》、罗吉尔·冯·奥赫的《创造学思想录》等选文。二是体现生命意识。“文道合一”、“作文即做人”等文化观念,决定了语文课程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育人使命。语文课程大量反映自然、生命、亲情等主题的课文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对生命的关注和审视。如刘心武的《错过》、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季羡林的《幽径悲剧》等篇目。三是体现价值判断。对历史生活做出价值评判的能力也是人文精神极为重要的体现。在语文教材中,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作者笔下种种艺术化的现实生活,或称为历史生活的范本。许多评论性散文则直接充当了价值评判的文本。如屈原的《离骚》、苏轼的《赤壁赋》等,无不反映出作者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历史判断。四是体现美学价值。语文教材充溢着思想美、情感美、主题美、形象美、语言美,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无不包含这些美的因素。而且语文教学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揣摩语言,从中感悟人文思想内涵,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本身就是美育过程。

那么,在新课程语境下,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如何科学地体现呢?

首先,在阅读教学中感悟品味。

阅读教学中语言的品味、思路的探究与主旨的把握,都应以整体感悟为目标,以思维训练、道德观念、价值评判、审美能力等为基本内容,切实为学生“打下精神底子”,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人文精神。我国古代的语文学习一直都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主张反复吟诵、精心涵咏,重视语感,以明达文义。因为人文层面的内容就蕴含在语言之中,而不是独立悬浮着。比如,在古诗文名篇中,韩愈对已故侄子十二郎的沉痛悼念之情,就蕴含在“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言有穷而情不可终”等具体语言之中,而不是独立存在别的什么地方。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蕴含了关于时空、人生、宇宙等精神情愫,但也需要通过具体的语言来表达。因此,应该扣住对语言的吟诵,引领学生研读文本,揣摩语言,在读写的过程中感悟人文的灵光。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一要防止“两张皮”现象,即教师在教学中机械教条地分割出哪里是工具性教育、哪里是人文性教育,然后再机械地将两者合并起来。如有位教师在《甜甜的泥土》教学中,就将小说的形式和文本中所充满的情感教育因素分的很清、很细,最后看似合并了,其实,还是简单、机械的叠加。二要防止对文本的“误读”。由于语文教材选文功能的不确定性,造成了有些教师对语文课程“人文性”不恰当的解读。譬如:学习《黔之驴》,让学生讨论老虎善于斗争的精神;学习《我的思念是圆的》,让学生体会其中作者对台湾同胞的思念之情。三要防止“去语文化”。比如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华社电《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等。教师过于关注文本内容,人民军队的英勇无敌,祖国的强大,美国黑人运动,盲目地追求“人文性”,不仅把这些课上成军事课、政治课、历史课,而且造成语文“工具性”的缺失。因为,所有的教学形态、所有的文本教学都必定有工具性的东西。

其次,在写作教学中融会贯通。

自上世纪初,语文教育开拓者梁启超、叶圣陶等先贤就积极倡导生活本源,“人”“文”合一的作文教学理念。梁启超说“作文必须先将自己的语言整理好,然后将已整理好的思想写出来”。叶圣陶在阐述“人”“文”的作文教学的思想时也说,我们不能只思考作文的法度、技术等等问题,而不去管文字的原料——思想、情感等问题。不可否认的是,作文应该是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主阵地,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主要是应试教育的原因),中学的作文教学并没有完全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作文教学重“术”轻“道”,从高考、中考来看,充满真情实感、关注现实生活且有独特感悟的好作文太少。作文教学必须要彻底改变这种“人”“文”分离的现象。

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代中学生往往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观察世界,看待人生,拥抱生活。他们希望得到成年人的扶持、激励与呼唤,同样也需要把自己内在的需要付诸笔端。近年来,人们的思想观念经历了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念的涤荡,青少年受到的影响之深之广,不言自明。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站得高看得远,帮助学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老舍先生说:“文字的力量来自我们的思想与感情,不来自字典辞源找来的字汇词汇。我们的思想好,感情厚,就一定能教普通的话变成很有力量的话。”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回归生活的同时,应多从立意方面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和熏陶。如有位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专题写作时,先组织学生观看了演讲家邹越教授的《让生命充满爱》,披文入境。学生很快进入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的爱的氛围;然后,教师相机引导,为什么需要爱,自然这是学生最想知道的问题。明白了这个道理,学生的思绪纷纷打开,对父母、对爷爷奶奶等亲人的知心话一句句的流淌出来了。再如学案材料《孩子,天堂走好》,《留给孩子的一条短信》,《孩子,我为什么打你》,《给妈妈的一封信》,这些材料贴近学生的生活和体验,有的就是他们感同身受的东西,学生在听、说、写的过程中得到心灵上的感染和洗礼。因此,在写作训练中,除了语言技能外,我们更要关注学生自身的生活与体验。

总之,我们在认识工具性和科学精神的重要性时要防止和克服片面化的倾向,强化人文精神教育;在倡导人文性,弘扬人文精神之际,不能脱离科学精神,要在“自然——人——社会”相统一的基础上,确立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内在相通的大科学观,拓宽科学视野,使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更富有广博的内容和实践意义。

(李莉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教师进修学校 238100)

推荐访问:语文 人文 体现 教学中